修辞与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710.00 KB
- 文档页数:28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导致的修辞手法表达上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汉变异修辞比较及翻译:
1.比喻
英文中,比喻多使用“like”、“as”等介词,而中文中则使用“像”、“如同”等词语。
比如:
•英文:She was as quick as a fox.(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
•中文: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1.拟人
英文中,拟人化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由,比如将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类的特征。
中文中则相对较少使用,但也有类似表达。
比如:•英文:The flowers danced in the
breeze.(花儿在微风中起舞。
)
•中文:微风中,花儿舞动着身姿。
1.反语
英文中,反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强调语气的变化来达到反语的效果。
中文中也有反语的使用,但是表现形式不同。
比如:•英文: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ho gives up
easily.(我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
•中文:我可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1.借代
英文中,常常使用借代,将事物代替人物进行描述。
中文中也有类似表达,但使用较少。
比如:
•英文:The sun smiled down on us.(阳光对我们微笑着。
)
•中文:太阳微笑着照耀着我们。
总之,英汉之间存在很多的变异修辞,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修辞表达。
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方式来进行恰当的转化和表达。
英汉语成语修辞与翻译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and the rhetoric device概括地说,成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他们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有的意思一望即明,有的意蕴隽永,有的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有的可能包含几个意思。
恰当运用成语,对语言表达来说犹如画龙点睛,可以增加行文的风采,提高表述力。
但由于英汉语之间的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的差异和语言结构不同,往往给词语教学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通过对英汉成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英汉成语有些是基本对应的,有些是部分对应,有些是根本不对应的。
所以,我们在理解和翻译处理时应有区别地对待。
英汉成语互译举例:1. 直译:有些成语在形、义和用法上全貌表现出来的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to play with fire玩火, to show one’s cards摊牌;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井干方知水可贵;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The bread of charity is bitter. 施舍的面包是苦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老狼都是吃肉的。
All crows are equally black, all wolves eat meat.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2. 借译:英语和汉语都拥有丰富的成语。
有的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同的及相类似的形象或比喻,翻译时,可以采取借用法。
An apple does not fall far from the apple tree. 落叶归根;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alm 了如指掌;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Constant dri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穿石;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3. 意译: 在直译和借用汉语成语都不妥当时,我们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性。
英语暗喻的修辞作用与翻译方法英语暗喻的修辞作用与翻译方法
英语暗喻(Metaphor)是一种表达修辞,是一种双关性的精巧修辞技巧,可以
在若干维度上以色彩鲜明的形象描述,加深语义的表达。
英语暗喻的修辞作用十分突出,能够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让表达更加丰富,让形象更有节奏感。
其翻译方法大体分为直译法和意译法两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如下:
一、直译法
针对英语暗喻的直译法是将暗喻中出现的抽象概念翻译成相应的抽象概念,采
用相似或相类似的表达方式,以保持暗喻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并重建原文用词的文言文气。
比如: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活着就像一盒巧克力)可
以翻译成: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从中随机挑选。
二、意译法
通过暗喻引出的意思翻译成具体的形象。
比如: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活着就像一盒巧克力)可以翻译成: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就像
从一盒洋溢着美味的巧克力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品种一样,我们要勇敢做出选择。
总之,英语暗喻是一种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地修辞方式,在翻译中也别具特色,常常可以根据上下文环境来灵活使用直译法和意译法,让原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传达出更加细腻的表意,从而得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浅谈翻译与修辞摘要:修辞与翻译的交集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课题。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而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修辞实践。
本文简略的讨论了修辞的定义、翻译与修辞的关系以及相关内容,其中重点分析了翻译中三种修辞的运用,比喻修辞、拟人修辞和排比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这一实践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修辞和翻译的认识,强化两门学科理论话语之间相得益彰的互动,尤其有助于拓展修辞的外延并进而丰富其内涵。
关键词:翻译;修辞;英汉互译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交际活动。
译文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通顺达意。
但是忠实与通顺是一对矛盾。
因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成了许多学者关注的话题。
许多人从词法、句法、篇章结构入手,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一、修辞的定义修辞,因为侧重点不同,专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黄伯荣、廖旭东所主编的《现代汉语》下册(增订四版)认为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強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学著作。
修辞学作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将其分为“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语言风格”几个方面。
二、翻译与修辞的关系(一)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效果的遗失修辞效果的遗失是指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原语提高表达效果的形式(包括形象、联想、音韵等)无法或无法直接对等地在目的语体现出来造成的修辞效果的遗失。
讨论遗失问题事实上就分析了无法保持因而我们通常舍弃以及无法直接保持因而我们间接弥补的修辞效果。
弥补方法将在第三章论述。
为了说明的方便,文章首先论述消极修辞,再论述积极修辞,先解释英译汉现象,再分析汉译英问题。
消极修辞是指尚未形成或难以形成固定形式的修辞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求雅变化以及应用引申义造句带来的修辞效果难以传递。
(二)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效果的保持直译加注法能够在直译无法完整地保持原语修辞效果的情况下,通过注释(句中注解或脚注)加以说明,将原语修辞效果完整地移植到目的语中。
•Lecture 1•Give Timex to all, to all a good time.•这是个新造词,由Time和Excellent组成。
•结合修辞的―头韵‖(两个g和两个t)和修辞的―顶真‖(连珠),五汉字对五音节翻译如下:•人戴天美时,美时天下人。
•―美时,美时‖应对―to all, to all‖,都是―顶真‖。
•两个m,两个sh应对两个g和两个t,双声对头韵。
•莎士比亚14行诗第18首有两句名言——•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and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只要人能呼吸,眼睛不失明,•我的诗就流传,赐予你永生。
•仿拟点化(师承前人之功,化出时代之新)——•So long as you go to a greater height,•So long you will enjoy a grander sigh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What Is Rhetoric?•Rhetoric is the art of using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To define rhetoric, let‘s do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Chinese for it: 修辞.•修:修饰,研究,学习;辞:文字辞句。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Rhetoric, effective use of words to make the language accurate, clear-cut, vivid and powerful by various ways expression.•——《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157页•2. Rhetoric Applications Are Everywhere•A New Year, A New Career.•New, new ——Repetition(反复)•Year, career ——Rhyme (尾韵)•Tear, career ——Antithesis(对照)•Why is the river rich? It has two banks.•Now, try to translate the pun . (双关)•为什么说河水富有?因为它年年有鱼(余)。
文言文常见修辞的翻译班级姓名 _________________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仍译为明喻。
古文中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所以直译就行了。
例:(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
(《冯婉真》)译文:“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赤壁之战》)译文:“船像箭一样往前冲”。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译文: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2)古来万事东流水。
译文: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去的流水一样。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译文: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1)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译文: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译文: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译文: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3、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译文: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4、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鸿门宴》译文: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国论》译文: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
三、夸张的翻译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例:(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拿着和氏壁退后站在那里,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2)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促织》译文: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快要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副词、形容词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