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5.73 KB
- 文档页数:2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对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39例患者27例行保守治疗(25例保守成功、2例保守失败转手术治疗),最终14例行手术治疗(肾切除、保肾手术),均痊愈出院。
结论:准确评估肾损伤的程度,依据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闭合性肾损伤;诊断;治疗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毒物、废物的场所。
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1]。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工地施工及交通事故显著增多,肾损伤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急诊外伤之一,占腹部钝性损伤以及刀刺伤的8%~10%,闭合性肾损伤约占肾脏损伤的70%[2-3]。
准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功能,降低失肾率的重要保证。
我们对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其中男34例,女5例;年龄28~67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24例,工地跌落伤挤压伤11例,钝击伤3例;单侧肾损伤37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18例;双侧肾损伤者2例;依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肾损伤分级: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Ⅴ级2例;其中伴颅脑伤9例、肺挫伤2例、肝脾腹腔脏器伤3例、各类骨折8例。
1.2?治疗方法1.2.1保守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3周,并予止血、镇痛、抗感染、抗休克、及综合治疗其他系统损伤等治疗,严格监测生命体征,需要时行心电血氧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肾功能及腹部体征情况变化。
经积极治疗仍有血压下降、血尿无好转、贫血加重、发现腹腔脏器损伤、伴有广泛尿外渗或感染者行手术治疗。
1.2.2手术治疗Ⅳ、Ⅴ级肾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64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中,伴有并发伤28例(43.75%),经B超诊断检查,32例确诊,经CT检查64例患者,全部确诊,其中保守治疗40例,发生并发症12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5例,手术治疗19例,所有治疗死亡3例,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死亡率为4.6%,结论:采用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同时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肾损伤;诊断;治疗肾损伤是常见的外科器官损伤疾病,患者导致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撞击和坠落伤,通常情况下,交通伤是导致肾损伤的主要原因[1]。
在对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最主要的是对患者病理的诊断分型,这将决定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闭合性肾损伤主要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损伤较为严重,因此受伤之后需要及时给与确诊,防止患者出现多种由于肾损伤导致的并发症,这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改善预后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对其进行诊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5.4±12.4)岁,损伤原因:其中交通事故损伤35例,高处坠落损伤15例,击打损伤6例,跌伤4例,挤压损伤3例,爆震损伤1例;患者在受伤后0.5h-3d送往医院救治。
患者的损伤部位左肾损伤27例,右肾损伤25例,双肾损伤2例。
合并患者其他脏器损伤28例,其中头颅损伤9例,骨折15例,肝脾破裂损伤3例,尿道损伤1例。
患者在受伤入院后,均表现有明显腰痛以及触痛,经病理检查,患者的肾区饱满伴有不同程度的肿块。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其诊治效果。
方法对82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2例中肉眼血尿62例,镜下血尿14例,无血尿者6例;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伤18例;静脉肾盂造影46例,阳性29例(63.0%);B 超检查82例,阳性70例(85.4%);CT扫描82例,阳性81例(98.8%);非手术治疗55例(67.1%),手术治疗27例(32.9%);治愈79例(96.3%),死亡2例(2.4%),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1.2%)。
结论外伤史和血尿是诊断肾损伤的重要依据;B超检查简单、快捷,可作为首选定性检查;CT扫描准确率高,是诊断肾损伤的可靠方法。
准确评估伤情,严格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指征是处理肾损伤的关键。
标签:闭合性肾损伤;诊断;治疗肾损伤中绝大部分为闭合性损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闭合性肾损伤是泌尿外科急诊处理的重点,也是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降低失肾率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笔者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闭合性肾损伤82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62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35.5岁。
损伤部位:左肾42例,右肾38例,双肾2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9例,高处坠落伤26例,钝物打击伤5例,其他伤2例。
合并伤18例,包括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和四肢骨折;血气胸;肝、脾、胃、结肠裂伤等。
临床表现:血尿76例,其中肉眼血尿62例,镜下血尿14例,无血尿者6例;患者有明显的伤则腰痛和叩击痛,部分患者有肾区饱满触痛。
合并休克15例,腹膜刺激征8例。
1.2 诊断根据患者受伤病史、临床表现及尿常规检查等可初步确定肾损伤的诊断,但其损伤程度及合并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阳性72例(87.8%);静脉肾盂造影(IVU)46例,阳性29例(63.0%);CT扫描82例,阳性81例(98.8%)。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结果:肾挫伤87例,肾裂伤49例,肾碎裂伤17例,血尿149例。
B超检查127例,显示肾损伤95例;CT检查58例,阳性表现56例。
非手术治疗127例,手术治疗26例,其中保肾手术21例。
治愈151例,死亡2例。
结论:血尿是闭合性肾损伤最重要、最直观的症状。
B超检查的限制条件少、阳性率高,可作为定性诊断之首选检查项目,CT检查对闭合性肾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合理保肾治疗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兼顾全面,及时妥善处理并发症,是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生命的保证。
标签:闭合性肾损伤;诊断;保肾治疗;并发症笔者自1991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15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53例,男109例,女44例,年龄8~63岁,平均38岁。
左肾97例,右肾47例,双肾9例。
交通伤79例,坠落伤37例,挤压伤23例,钝器伤14例。
肾挫伤87例(占56.9%),肾裂伤49例(占32.0%),肾碎裂伤17例(占11.1%)。
临床症状:血尿149例(占97.4%),其中肉眼血尿127例,镜下血尿22例,伤侧腰部疼痛85例,肿胀24例,压痛或叩痛91例,腹膜刺激征16例,腹部有移动性浊音5例,腹部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的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9例,休克15例,合并伤72例(占47.1%),其中一处合并伤43例(占59.7%),二处或二处以上合并伤29例(占40.3%),以肝脾破裂、肠道及肠系膜破裂、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颅脑损伤、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多见。
1.2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受伤史、受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尿常规检查和B超检查,一般均能获得肾损伤的初步诊断。
本组经B超检查127例,明确显示肾损伤95例(占74.8%),其中轻度损伤78例,中重度损伤17例,32例未发现明显异常;CT检查58例,56例显示肾挫裂伤及肾碎裂伤(占96.6%);IVU检查35例,未发现异常19例,造影剂外溢4例,伤肾不显影6例,延迟显影6例。
闭合性肾损伤5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
所用病例经CT证实为闭合性肾损伤,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结果:Ⅰ级3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
保守治疗48例(82.8% ),其中7例急诊行肾切除术,3例行肾脏周围穿刺引流。
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结论轻度闭合性肾损伤首选保守治疗,严重肾实质损伤和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关键词】肾损伤;闭合性;诊断;治疗在腹部损伤中, 肾脏损伤占8% ~ 10% , 其中70%为钝性闭合伤。
2001年4月~ 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58例,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2例,女16例,左肾39例,右肾19例,均闭合性损伤。
其中高处坠落伤14例,车祸撞伤44例。
所有患者均有腰部疼痛,伴上腹痛。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分级分类[1]:Ⅰ级,肾挫伤或包膜下血肿,无肾皮质裂伤;Ⅱ级,肾周血肿局限在腹膜后间隙,或肾皮质裂伤1.0cm,无尿外渗;Ⅳ级: 肾实质裂伤超过皮髓交界进入集合系统或主要的肾动脉,肾静脉损伤伴可控性出血;Ⅴ级:多处重度裂伤而致肾破碎或肾蒂血管伤。
1.2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外伤病史、受伤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初步考虑肾损伤的诊断;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完成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
CT发现肾包膜下或肾周血肿、肾内结构不清、实质撕裂、形态异常及尿外渗等。
48例采用保守治疗,包括Ⅰ级35例、Ⅱ级7例、Ⅲ级6例。
采用绝对卧床、止血、补液、抗炎及镇痛、镇静治疗,床旁B超或CT严密监测血肿大小变化。
其中7例急诊行肾切除术,3例行肾脏周围穿刺引流。
2结果保守治疗48例(82. 8%),保守治疗48例中,肉眼血尿7~ 12天消失, 腹部体征及肾区包块10~ 21天消失。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对73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3例闭合性肾损伤中,肾挫伤48例,肾裂伤21例,肾粉碎伤4例,并发伤11例。
血尿、腰部疼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
保守治疗61例,手术治疗12例,死亡1例。
结论:B超检查便捷无损伤。
CT 检查准确快速,并可同时了解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
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如果损伤严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肾损伤;诊断;治疗闭合性肾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我院自1996-2007年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患者73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3例,男6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29.5岁。
左肾49例,右肾22例,双肾2例。
肾挫伤48例,肾裂伤21例,肾粉碎伤4例。
伤后0.5h-4d就诊,平均0.8d。
致伤原因以车祸、踢伤及坠落伤为主。
合并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肋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1例,颅脑损伤1例。
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有血尿72例(98.6%),其中肉眼血尿67例(91%),镜下血尿5例(6.8%)。
患者有明显的伤侧腰部疼痛和触痛,部分有肾区饱满和肿块。
合并休克14例(19%),有腹膜刺激征17例(23%)。
合并伤11例(15%),以脾、肝破裂为主,其他合并骨盆、肋骨、颅脑损伤多见。
1.3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受伤病史,受伤部位,临床症状,一般可作出肾损伤的诊断。
本组行静脉内肾盂造影术(IVU)检查8例,伤肾不显影2例,造影剂外溢4例,未见异常2例。
B超检查63例,明确显示伤情45例,检出率71.4%,18例伤肾未见明显异常,根据病史和血尿诊断为轻度肾挫伤。
CT检查68例,检出率为100%,其中被膜下血肿7例,肾裂伤18例,肾粉碎伤4例,并可了解周围脏器损伤的情况。
保守治疗61例(83.5%),手术治疗12例(16%),其中肾切除术9例,肾修补术、肾部分切除术及肾周血肿引流术各1例。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09T11:22:15.9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8期作者:邵凤国
[导读] 准确评估肾损伤的程度,依据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牡丹江市骨科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对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39例患者27例行保守治疗(25例保守成功、2例保守失败转手术治疗),最终14例行手术治疗(肾切除、保肾手术),均痊愈出院。
结论:准确评估肾损伤的程度,依据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闭合性肾损伤;诊断;治疗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毒物、废物的场所。
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1]。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工地施工及交通事故显著增多,肾损伤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急诊外伤之一,占腹部钝性损伤以及刀刺伤的8%~10%,闭合性肾损伤约占肾脏损伤的70%[2-3]。
准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功能,降低失肾率的重要保证。
我们对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其中男34例,女5例;年龄28~67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24例,工地跌落伤挤压伤11例,钝击伤3例;单侧肾损伤37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18例;双侧肾损伤者2例;依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肾损伤分级: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Ⅴ级2例;其中伴颅脑伤9例、肺挫伤2例、肝脾腹腔脏器伤3例、各类骨折8例。
1.2?治疗方法
1.2.1保守治疗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3周,并予止血、镇痛、抗感染、抗休克、及综合治疗其他系统损伤等治疗,严格监测生命体征,需要时行心电血氧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肾功能及腹部体征情况变化。
经积极治疗仍有血压下降、血尿无好转、贫血加重、发现腹腔脏器损伤、伴有广泛尿外渗或感染者行手术治疗。
1.2.2手术治疗
Ⅳ、Ⅴ级肾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
本组患者行肾切除9例,保肾手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3例、肾修补术2例)。
2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27例行保守治疗,其中25例保守成功、2例患者因持续血尿、贫血加重转手术治疗。
最终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均治愈。
3讨论
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位置较深,周围有较厚的脂肪垫,有一定的活动度,通常不易损伤。
但肋骨和脊柱如有损伤发生骨折也易损伤肾脏,或外界暴力直接作用在肾脏,或激烈的震荡也易致肾损伤[4]。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将肾脏损伤分为Ⅰ~Ⅴ级[5]:Ⅰ级,镜下或肉眼血尿,局限性包膜下血肿,无实质撕裂伤;Ⅱ级,局限性肾周血肿,未累及腹膜后脏器或深度<1.0em的肾皮质撕裂伤,无尿外渗;Ⅲ级,深度>1.0cm的肾皮质撕裂伤,无集合系统或尿外渗;Ⅳ级,肾实质损伤贯穿肾皮、髓质和集合系统或肾动脉或肾静脉损伤,血肿包裹;Ⅴ级,肾脏完全破裂或肾蒂断裂,肾血供丧失。
1~2级为轻度肾损伤,3~5级为重度肾损伤。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一般依据外伤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其中腰部外伤史和血尿是闭合性肾损伤定性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
闭合性肾损伤诊断的关键在于了解肾损伤的程度和并发伤。
血尿是肾损伤重要的症状,但肾损伤的程度与血尿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与损伤的部位有关。
肾血管损伤可没有血尿,而肾盂黏膜撕裂伤,血尿非常严重,临床不能单纯以血尿程度来判断损伤轻重,血尿是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的适应证。
影像学检查对确定肾损伤程度和并发伤至关重要。
B超检查对伤肾的形态变化,肾内、肾周血肿表现明确,还能显示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
B超便捷、无创伤、能行床旁检查,应首选作为肾损伤患者的初步检查方法[6]。
CT评估肾损伤程度和分型最准确,能清楚显示肾实质裂伤、后腹膜血肿、尿外渗、肾血管损伤及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并且增强扫描可基本了解双肾功能,CT检查对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7],现已成为诊断肾损伤的“金标准”。
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最大程度保护有功能的肾组织,尽量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对于AAST Ⅲ级以下肾损伤采取保守治疗是业内公认的原则,多数人认为只要其血压稳定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生命指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Ⅳ级肾损伤,出血量较多,且多伴有不同程度尿液外渗或肾脏主要动静脉损伤,可以导致血容量进行性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表现严重[8]。
临床上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根据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否稳定,无严重腹腔脏器并发伤的Ⅳ级闭合性肾损伤,积极的保守治疗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治疗过程中,短期内休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再次出现休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持续下降、肾区所触及包块逐渐增大、广泛尿外渗、出现腹膜刺激症状伴有体温升高、疑有肾周感染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临床闭合性肾损伤肾脏探查指征:⑴腹腔内脏器损伤具有急腹症表现者;⑵经积极输血补液仍不能控制休克者;⑶肾动脉栓塞治疗失败的Ⅳ级以上肾损伤;
⑷Ⅴ级肾损伤的病例。
总之,及时准确评估肾损伤及合并伤的程度,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闭合性肾损伤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蒋醒竹,吴猛,等.闭合性肾损伤114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10):210-211.
[2]朱文海,管军,周雄驹,等.210例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936-937.
[3]王国耀,谢世英.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1):731-733.
[4]王柏.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15):128.
[5]周伟波.闭合性肾损伤126例临床诊治体会[J].海南医药,2011,22(2):67-69.
[6] Smoliar AN,Abakumov MM.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of renal injury after closed abdominal trauma[J]. Khirurgiia(Mosk),2013(5):26-30.
[7] Szmigielski W,Kumar R,Al Hilli S,et al. Renal trauma imaging: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A pictorial review. Pol J Radiol,2013,78(4):27-35.
[8] Rao D,Yu H,Zhu H,et al. Superselective transcatheter renal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from non-iatrogenic blunt renal trauma:report of 16 clinical cases[J]. Ther Clin Risk Manag,2014,16(10):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