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格式:ppt
- 大小:590.00 KB
- 文档页数:17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是为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唯一的一门化学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学层次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同时传授给学生以化学的观点、化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程实际中以化学观点审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普通化学理论课:32学时(30学时理论课,2学时考试)(一)气体和稀溶液2学时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分压的概念和分压定律。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4学时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计量式、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的概念。
2.了解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热和功等热力学常用术语,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
3.了解焓、焓变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化学方程式,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 )和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
4.了解自发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熵变和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条件下的的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了解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能够用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学时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合反应、反应速率方程式、速率系数、反应级数等概念。
2.掌握浓度、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3.了解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熟悉反应速率理论,会用活化分子的概念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能够进行平衡组成的简单计算。
5.熟悉反应商判据和Le Chaterlier原理,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四)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5学时1.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普通化学第六版答案【篇一: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大连理工)】普通化学习题答案一、是非题(用“+”、“—”表示正确和错误)第2、3、5、6、10、11、12题“+” 其它题“—” 二、选择题1-5b、c、d、d、a 6-9 d、bcd、ac、cd 三、填空题1 ②⑤①③⑥④2 ①>④>② = ③>⑤3 ①31②4 Ⅲa ③4s24p14 略5 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吸引作用离子间、共价键和金属键 6 方向饱和7 sp3109。
28’sp2杂化3个平面三角形dsp2杂化 4个 90。
sp3杂化 4个 109。
28’11sp3杂化 4个 109。
28’正四面体形 d2sp3 6个 90。
正八面体形121318禁带宽度(eg)不同(半导体eg<2ev,绝缘体eg>6ev),导体有导带,绝缘体则无。
19 (不要求)错位粒子缺陷间隙离子缺陷杂质粒子缺陷空位缺陷四、简答题 1①该写法违背了洪特规则。
根据洪特规则,n相同的电子应尽先占据m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②该写法违背了泡力不相容原理。
3s只有一个轨道,只可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③该写法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n相同l不同的轨道,能量高低为ns<np。
3是指从la到lu的15个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缩小不明显的累积现象。
4①为非极性分子,在其同种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
②均为非极性分子,它们之间只存在色散力。
③为极性分子,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④为极性分子,且n与h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nh3分子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还有氢键。
5沸点与分子间力关系一般为:分子间力越大,沸点越高。
所以沸点高的物质分子间力大。
分子间力大小:i2>br2>cl2>o2>n2>h2 6卤代烃hx虽然是极性分子,但分子间作用力仍以色散力为主。
对相同结构类型的物质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hcl,hbr,hi 三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力也依次增大,它们的熔沸点同样依次增高。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无机化学课程编号:0812198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先修课程:中学化学后续课程: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总学分:3教学目的与要求:无机化学是环境工程、给排水、农业材料、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程。
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前化学的快速发展和近年来化学专业大一新生的特点,要求无机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课程内容的细化,还要适当引入现代化学的新发展,使学生既能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内容,又能通过化学学习正确认识现代化学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化学平衡、氧化一还原、配位化合物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分析、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打下基础。
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逐步分析和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4.使学生全面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以及与重要相关学科的联系。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列号章节标题科学时间顺序分配号9999章节标题课时分配6331章节1化学反应基本原理2第2章溶液和胶体3第3章电化学原理和应用4第4章材料结构基础5章化学和材料6章化学和化学环境保护7第7章化学与生命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了解系统、环境和相的概念,了解气体分压定律。
2.了解系统的状态、状态功能的含义和状态功能的特点。
了解恒压热和火焰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恒容热和热力学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θθθθ3.了解δg、δh、δS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可分别用δG和δG判断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方向。
θ4.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与δG的关系,并控制相关计算。
5.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的定量关系。
了解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六部分。
纵观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
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教学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学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五、教学指导思想:1.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化学》,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化学》教学大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1.系统与环境、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2.气体分压定律,大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晶体及其性质;4.热力学第一定律;5.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盖斯定律;7.化学反应等温式;8.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酸碱质子理论;11.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2.缓冲溶液及有关pH计算;13.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14.难溶电解质稳定平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道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18.分子间作用力;19.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关系;20.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其应用;21.金属腐蚀原理与防护措施。
大 连 理 工 大 学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试卷:A(少) 考试形式: 闭卷 授课院 (系): 化工学院 考试日期:2006年6月11日 试卷共 6 页一. 是 非 题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10小题, 每小题1分)1.标准状态下,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时,某反应的∆r H <0, ∆r S <0,则该反应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 )(因为:∆G=∆H-T ∆S, ∆G<0才能自发进行)2. 三个量子数的合理组合可以确定一个波函数。
( — ) (因为:n, l, m 三个量子数的合理组合才可以确定一个波函数,自旋量子数m s 与波函数无关)3. 配合物都是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的。
(— ) (因为:还存在中性配合物,如Fe(CO)5, 没有内界和外界)4. 已知反应N 2(g)+2O 2(g)=2NO 2(g)的∆r H (298K)=67.7kJ .mol -1,则∆f H ( NO 2,g,298K)= 67.7kJ .mol -1。
(— ) (因为:生成一摩尔NO 2(g)的∆r H (298K)才是∆f H ( NO 2,g,298K))5. 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总大于反应热。
(+ ) (因为:∆H=Ea(+)-Ea(-),吸热反应∆H>0,所以Ea(+)>∆H )6. 电化学抛光时,要抛光的工件做阴极。
(— )(因为电化学抛光时要抛光的工件需要溶解,做阳极时,M=M n+ + ne 发生溶解)7. 电极极化总是使阳极产物的实际析出电势小于理论析出电势。
(— ) (因为电极极化是使阳极产物的实际析出电势大于理论析出电势)8. 主量子数n=3时,有3s,3p,3d,3f 四种原子轨道。
(— ) (因为主量子数n=3时,只有3s,3p,3d 三种原子轨道,n=4时,才有4s,4p,4d,4f 四种原子轨道)名:号:系:级 班装订线9. 相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小。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必修、3学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课程简介:普通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结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以及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
此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材料、化学、化工、药学、轻工、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材料、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一般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唯一的化学必修课,因此本课程介绍学生所应具备的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发展、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化学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化学的思维方式,增加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材料领域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高中化学;高中物理;高中数学后续相关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化学(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考书:1、张淑民著:《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2、华彤文主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介绍化学的定义;第二节化学变化的特征;第三节化学的疆域;第四节学习要点,学习方法及课程安排(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共1学时。
第二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二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第三节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第四节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第五节真实气体(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共2学时。
无机与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第三版答案【篇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_答案】txt>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蔗糖(c12h22o11)溶液b.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 (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胶团b.电位离子c.反离子d.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胶体的布朗运动b.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胶团有溶剂化膜d.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而不聚沉。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选d。
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相反电荷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
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