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0.86 MB
- 文档页数:6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诊疗指南
一、定义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是指因骨质疏松导致脊柱椎体发生变形或碎裂。
二、病因
(1)骨质疏松。
年龄增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等因素使椎体骨质减弱,容易发生压缩性变形。
(2)创伤。
轻微撞击或过重负重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椎体发生压缩骨折。
三、分类
(1)症状性骨折:有明显症状如腰背疼痛。
(2)无症状骨折:即早期线检查可见骨折影,但无明显症状。
四、诊断
(1)线检查:早期线可能未见变化,脊柱线3个月后可见骨质减毁或重建征象。
(2)检查:灵敏度高,能更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变形程度。
(3)检查:对软组织损伤显示明显,但诊断骨折主要依赖线和。
五、治疗原则
(1)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进一步骨折。
(3)恢复脊柱力量和功能。
六、治疗方法
(1)针对症状进行:外用止痛药、物理治疗等。
(2)治疗骨质疏松:钙剂、骨密度影响药等。
(3)严重病例外科减压或钉固定术。
(4)随访线监测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初步参考。
具体应视个案进行个体化处理。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123—临床经验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骨折愈合效果及生存质量评价王 宇 盛晨曦(单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菏泽 274300)【摘要】目的:探究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骨折愈合效果及生存质量评价。
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在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50例。
选择特立帕肽保守治疗的是观察组,择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的是对照组。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效果和生存质量情况。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38例(76.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例(96.00%)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效果较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特立帕肽保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极佳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折愈合;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 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8-123-02针对于老年人而言,骨质疏松以及引起的脆性骨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将近一半的骨质疏松眭骨折出现于脊柱,最常见的是胸腰段[1]。
此次研究通过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特立帕肽保守治疗,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在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50例。
选择特立帕肽保守治疗的是观察组,择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的是对照组。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效果和生存质量情况。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策略的选择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策略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的(以下简称“一年的”)5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微创手术,对照组给予开创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恢复时间较短,较快。
结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微创手术的短期效果更为明显;开放手术在大约1个月左右在多个方面能够达到微创手术的疗效。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80-02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十分常见,其中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最常见。
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者,据报告最高可以到达70%,能严重致残及丧失生命。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策略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一年的5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微创手术,对照组给与开创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其具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一年的5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5-56岁,中位数49岁。
此5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符合标准,X线表现为椎体密度增高,而不一定能看见骨折线,在矢状重组像上见锥体变形[2]。
CT比较容易发现各种椎体附件骨折和椎间小关节脱位,同时可以见明显得楔形改变。
1.2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一年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微创手术,对照组给予开创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作统计。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椎体成形术在患者近期疗效及VAS评分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发现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具有显著疗效。
VAS评分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表明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VAS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进一步完善椎体成形术技术和持续监测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近期疗效,VAS评分,疼痛程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原理和技术,临床表现,应用,评估,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活动能力下降等原因,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常常面临挑战。
传统的保守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无法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治疗骨折又能保持患者脊柱稳定性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疼痛缓解程度的评估仍有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我们旨在验证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
我们也希望借此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治疗参考,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与分析,我们期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椎体成形术,进一步完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罗先正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随着杜会入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
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
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
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
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
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由于畸形、疼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可使患者出现抑郁,甚至萌发自杀意念。
骨折多发生在T。
与L。
之间,以胸腰椎最为常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提示全身骨微结构的退变。
骨强度的下降,新的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5%~50%。
因此,能否减少新的椎体骨折发争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评定标准。
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一年的病死率为20%,1/3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患者能恢复剑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进展1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可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或表现为原有疼痛加重。
功能障碍也可很轻微,甚至患肢仍可活动。
②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但iN床上也有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
③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
2常规X线摄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我国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常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种类型的骨折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明显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压迫性脊柱骨折、神经根受压等。
目前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VAS评分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关联性。
通过观察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研究VAS评分在评价疗效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全面的评估手段。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数据,结合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表现,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实施直接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医疗记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病例选择上,我们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主要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数据等相关资料。
我们还使用了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客观反映患者术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李健;张宪彧;双鸥;周建敏;江建【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4(21)31【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预后。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was taken to the control group,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was given to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mbu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blood los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The improvement of vertebral body height,verte-br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Cobb angl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3.33%,the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minimally PKP for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has less trauma,quicker recovery,fewer complications and other advantages,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improve prognosis.【总页数】3页(P20-22)【作者】李健;张宪彧;双鸥;周建敏;江建【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上饶 334000;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上饶 334000;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上饶 334000;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上饶 334000;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上饶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相关文献】1.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孙志刚2.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J], 王志奇;陈军;王守刚;张军;王旭刚;高明;黄河;伏鹏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J], 姜永志4.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J], LIU Weifeng; SHAO Jianshu; GAO Xin; FEI Yanqiang5.分析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J], 陈泽文;肖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VAS评分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就近期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临床研究发现,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迅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2. 椎体成形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减少脊柱畸形的发生。
这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减少骨折复发的风险,避免因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3. 通过影像学观察发现,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椎体的稳定性和恢复正常高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功能恢复。
4. 椎体成形术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的总体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脊柱稳定性,有望成为未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有效手段。
VA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通过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一条线上做出标记,再以标记点与零点的距离来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种直观而有效的评价手段。
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VAS评分被广泛应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对疼痛程度的评估。
研究发现,术前患者的平均VAS评分较高,术后显著降低;术后数月至数年内,患者的VAS评分保持在较低水平,疼痛明显减轻。
这表明椎体成形术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且效果具有持久性。
VAS评分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指导术后的疼痛管理和康复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创新、术后康复管理和长期疗效观察,以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妨试试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2-11-07T08:45:04.8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6期作者:刘润萍[导读] 很多老年人都觉得骨质疏松不是大问题,顶多出现弯腰驼背,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刘润萍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达州635000 很多老年人都觉得骨质疏松不是大问题,顶多出现弯腰驼背,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说明骨质疏松很常见,但是对骨质疏松这个疾病了解太少,其实骨质疏松是很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出现椎体、髋部等部位的骨折,其中髋部骨折会导致卧床不起,出现各种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
今天介绍一下如果发生骨质疏松疾病,中医和西医的治疗。
一、什么是骨折?什么是骨质疏松?骨折是因外受到外力或者本身患有骨骼疾病导致,令骨头不再以连续形态出现的疾病,外力骨折由直接武力、间接武力或者乏力性骨折等所致。
骨折外在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和不能使用,少部分骨折患者会发生晕倒、发烧等全身性表现。
骨质疏松为代谢性疾病,属于骨病的一种。
主要原因为骨量逐渐消失和减少、骨头内部的微结构遭受侵害,骨头由坚硬变得易脆致使患者及其容易发生骨折,是一种侵蚀性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在57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在十分之四,且多是为女性。
二、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影响骨质代谢的激素为雌激素。
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以后,会发生雌激素大幅度降低的情况。
对破骨细胞(伤害骨头的细胞)不能再发生抵抗,致使骨细胞不停地被瓦解、吸收,增强骨骼的缝隙,最终发生骨质疏松。
(二)老年性骨质疏松第一,性激素的生成会随着年龄逐渐下降,老年人的性激素逐渐变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压制了成骨细胞的生成,最终致使骨量减少。
第二,在衰老的发生的过程中,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变差,各个器官功能渐渐衰老,会致使钙吸收减少,维生素D 吸收和转化缺失,且钙流失量加大,最终致使骨量减少,骨质慢慢衰退,出现骨质疏松。
(三)特发性骨质疏松目前还没有找到为什么会发生特发性骨质疏松,有研究表明可能和骨代谢紊乱、骨吸收量异常增长,又或是在青春期时突然增长许多身高,骨头的生长跟不上骨头吸收的营养,二者失去平衡,又或是因为本身吸收钙的不足。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变化。
通过对椎体成形术的原理及操作技术进行分析,结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挑战,本研究发现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折中具有显著效果。
VAS评分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在短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论指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VAS评分可作为评估工具。
但为了全面评估治疗效果,进一步研究和长期随访是必不可少的。
本研究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对未来的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VAS评分、疗效研究、长期随访、治疗效果、操作技术、诊断挑战。
1. 引言1.1 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是由于老年人骨质密度逐渐减少、骨质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质变薄和结构疏松等因素导致的。
老年人的骨折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
据统计,超过50岁的老年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每年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脊柱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等,其中脊柱骨折尤其容易发生。
1.2 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椎体成形术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其他填充物,恢复椎体的高度和稳定性,缓解相关的疼痛和其他症状。
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椎体成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通过椎体成形术,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活动功能得以恢复,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椎体成形术被认为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常伴有剧痛和功能障碍。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VAS评分变化情况。
通过对患者特征进行分析,介绍手术方法并分析术后并发症。
随后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详细分析VAS评分的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具有显著疗效,且VAS评分明显改善。
椎体成形术在此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手术方法的优化以及并发症的减少。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发生在椎体部位。
脊柱骨折可导致椎体的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残疾率。
目前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仍较为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其近期疗效及VAS评分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变化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针对这一人群的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椎体成形术对患者的影响,探讨手术方法对病情的改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术后疗效和VAS评分的评估,了解椎体成形术对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了解,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