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介绍 图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图灵机的⼯作原理普适图灵机的概念。
虽然其细节是复杂的,但是它背后的原则并不⼗分复杂。
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任意⼀台图灵机T的指令的表编码成在磁带上表⽰成0和1的串。
然后这段磁带被当作某⼀台特殊的被称作普适图灵机U的输⼊的开始部分,接着这台机器正如T所要进⾏的那样,作⽤于输⼊的余下部分。
普适图灵机是万有的模仿者。
“磁带”的开始部分赋予该普适机器U需要⽤以准确模拟任何给定机器T的全部信息!为了了解这是如何进⾏的,我们⾸先需要⼀种给图灵机编号的系统⽅式。
考虑定义某个特殊的,譬如讲在前⾯描述的图灵机的⼀个指令表。
我们必须按照某种准确的⽅案把这表编码成0和1的串。
我们可借助于以前采⽤的“收缩”步骤来办到。
因为,如果我们⽤数2,3,4,5和6来分别代表符号R、L、STOP、箭头(→)以及逗点,那么我们就可以⽤110、1110、11110、111110以及1111110的收缩把它们编码。
这样,出现在该表中的这些符号实际的串可以采⽤分别被编码成0和10的位数0和1。
由于在该图灵机的表中,在⼆进位计数的结尾⼤写的数的位置⾜以把⼤写的0和1从其他⼩写的阿拉伯数字中区分开来,所以我们不需要⽤不同的记号。
这样,1101将被读成⼆进位数1101,⽽在磁带上被编码成1010010。
特别是,00读作00,它可毫不含糊地被编码成0,或者作为被完全省略的符号。
实际上我们可以不必对任何箭头或任何在它紧前头的符号进⾏编码,⽽依靠指令的数字顺序去标明哪些符号必须是什么。
尽管在采⽤这个步骤时,在必要之处要提供⼀些额外的“哑”指令,以保证在这个顺序中没有缝隙。
这样的做法具有相当好的经济性。
(例如,图灵机XN+1没有告诉我们对1100要做什么的命令,这是因为这条指令在机器运⾏时从不发⽣,所以我们应该插⼊⼀条“哑”指令,譬如讲1100→00R,它可合并到表中⽽不改变任何东西。
类似地,我们应该把101→00R插⼊到XN×2中去。
)若没有这些“哑的”,表中后⾯的指令的编码就会被糟蹋了。
永丌停息癿纸带——浅谈图灵机癿工作原理及其编程模拟实现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系 王欣1.图灵机癿工作原理1936年,英国数学家及计算机逻辑学家阿兰·图灵(图1-1)提出了一种抽象癿计算模型 —— 图灵机 (TuringMachine)。
所谓图灵机,幵丌是某种具体癿计算机,而是一种抽象癿计算模型和逻辑机器。
在今天,它是一种重要癿计算机理论。
与业资料告诉我们,图灵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图1-2):(1)一条无限长癿纸带TAPE 。
纸带被划分为一个接一个癿小格子,每个格子上包含一个来自有限字母表癿符号,字母表中有一个特殊癿符号表示空白。
纸带上癿格子从左到右依此被编号为0, 1, 2, ...,纸带癿右端可以无限伸展。
(2)一个读写头HEAD 。
该读写头可以在纸带上左右移动,它能读出当前所指癿格子上癿符号,幵能改变(写入和擦除)当前格子上癿符号。
(3)一套控制觃则TABLE 。
它根据当前机器所处癿状态以及当前读写头所指癿格子上癿符号来确定读写头下一步癿动作,幵改变状态寄存器癿值,令机器迚入一个新癿状态。
这部分集中体现出编程者癿思想,在机械计算机时代,它涉及大量抽象癿底层字节码癿图1-1 Alan MathisonTuring(1912-1954)运算。
然而一套控制觃则一旦编就,可以让机器按人癿思想迚行重复计算和自动运行,这种朴素癿“程序”思想,使图灵机超出当时甚至具有更多功能癿计算工具一个时代。
(4)一个状态寄存器。
它用来保存图灵机当前所处癿状态。
图灵机成功实践了美国数学物理教授阿塔纳索夫于1937年提出癿兲于“计算功能和二迚制数据相分离”癿原则,而这条原则后来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所依据癿基本原则之一。
(图1-2)我们丌难看出,图灵机癿核心思想是通过抽象机器模拟人癿思维过程。
图灵将人解决数学问题癿过程抽象为两个步骤: (1)在纸上写上戒擦除某个符号;(2)把注意力从纸癿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而这两条步骤在图灵机中是通过读写头癿擦写和左右移动来实现癿,读写头癿动作又由纸带上记录癿内容和内部控制觃则共同决定,而编程者要做癿就是改变控制觃则以实现丌同癿功能。
图灵实验
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图灵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方法,用来评估机器的智能水平。
图灵实验由英国数学家兼逻辑学家艾伦·图灵于1950年提出,被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石之一。
背景
艾伦·图灵提出了一种测试智能的方法,即不直接测试机器的智能水平,而是让一位人类评判一台机器和另一位人类之间的对话,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
如果人类无法区分机器和另一位人类的对话,那么可以认为该机器具有智能。
实验设置
图灵提出的实验设置通常被称为图灵测试。
在图灵测试中,有一个裁判、一台机器和一个人类。
裁判通过键盘和显示器与机器和人类进行对话,裁判的任务是判断哪一个是机器,哪一个是人类。
实验意义
图灵实验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直观且简单的方法来评估机器的智能。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客观地评估机器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并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现实应用
虽然图灵测试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在现实生活中,图灵测试并不是衡量智能的唯一标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机器的智能水平。
结论
虽然图灵实验不是完美的,但它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开发机器智能,推动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图灵机的工作过程和人做计算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图灵机的工作过程是模仿人计算的一个过程,区别在于图灵机实现了脱离人力的计算。
所谓的图灵机就是指一个抽象的机器,它有一条无限长的纸带,纸带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方格,每个方格有不同的颜色。
有一个机器头在纸带上移来移去。
机器头有一组内部状态,还有一些固定的程序。
在每个时刻,机器头都要从当前纸带上读入一个方格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内部状态查找程序表,根据程序输出信息到纸带方格上,并转换自己的内部状态,然后进行移动。
在某些模型中,读写头沿着固定的纸带移动。
要进行的指令(q1)展示在读写头内。
在这种模型中“空白”的纸带是全部为0 的。
有阴影的方格,包括读写头扫描到的空白,标记了1,1,B 的那些方格,和读写头符号,构成了系统状态。
图灵机简介和原理分析摘要:1936年,阿兰·图灵提出了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图灵机 (Turing Machine)。
图灵机是指一个抽象的机器,可被视作任意解决有限数学逻辑过程的机器,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逻辑过程的方法,加快了后来诺依曼设计的计算机的出现。
本文将对图灵机的原理和历史等进行简介和分析。
关键字:图灵机,计算模型。
一.图灵机的历史发展图灵机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原型,这台机器可以读入一系列的零和一,这些数字代表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步骤,按这个步骤走下去,就可以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
这种观念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为即使在5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的计算机还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不是通用的,而图灵机从理论上却是通用机。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在图灵看来,这台机器只用保留一些最简单的指令,一个复杂的工作只用把它分解为这几个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了,在当时他能够具有这样的思想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图灵机的产生一方面奠定了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基础(要知道后来冯•诺依曼就是根据图灵的设想才设计出第一台计算机的)。
另一方面,根据图灵机这一基本简洁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看到可计算的极限是什么。
介绍图灵测试的具体操作
图灵测试,也被称为图灵机器人测试,是一种通过智能对话系统和智能内容识
别技术来验证人类和机器的方法。
这一技术由著名的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发明,他是认为一个机器是否可以和人类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对话,如果如果机器的反应和回答和人类没什么不同,则认为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定义机器智能检测要求和测试环境,并
设置相应的算法;第二步,人类者和机器者双方进行深入探索对话;第三步,对机器者的回答进行评价,观察它是否符合最初的预期。
图灵测试的关键在于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回答的方式,以克服机器者在易受攻击
的缺陷。
因此,需要设计一定的回答样式,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短语,以及不同的修辞技巧来检测机器者的回答。
此外,机器者的回答还需要在原设定的时限内完成,以确保其回答准确、灵活和有效。
图灵测试在现今互联网领域,突破了智能系统表现力的极限,使得智能交互得
以向前发展并发挥作用。
它可以应用在大量的客户端,人机交互的界面,如智能
家居服务,智能客服系统,智能对话系统,智能问答系统等,有利于智能系统的对话品质、降低互动成本和实现深度渗透,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研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探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知识表示,甚至可研究和完善计算机编程语言。
图灵测试是什么_图灵测试机器人目前仍不能思维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
图灵测试测试内容图灵提出了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即假设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那么,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图灵肯定机器可以思维的,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
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其他几乎所有计算机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
图灵测试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为消除人类心中的偏见,图灵设计了一种模仿游戏即图灵测试:远处的人类测试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两个实体对他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反应来判断是人类还是电脑。
通过一。
图灵机通俗易懂的说法
图灵机,又称图灵计算机指一个抽象的机器,是,英国数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1954年)于1936年提出的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即将人们使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进行抽象,由一个虚拟的机器替代人类进行数学运算。
它有一条无限长的纸带,纸带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方格,每个方格有不同的颜色。
有一个机器头在纸带上移来移去。
机器头有一组内部状态,还有一些固定的程序。
在每个时刻,机器头都要从当前纸带上读入一个方格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内部状态查找程序表,根据程序输出信息到纸带方格上,并转换自己的内部状态,然后进行移动。
图灵测试和图灵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零八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姓名刘时辰学号 20081201052摘要:图灵测试(又称“图灵判断”)是图灵提出的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著名判断原则。
所谓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关键字:人工智能图灵测试图灵机阿兰.图灵正文:1图灵测试1.1 如果说现在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使这台电脑能够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如简单地听或说。
回答某些问题等。
那么,我们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了呢?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存了思维能力呢?为了检验一台机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说成在思想,人工智能的始祖阿兰·图灵提出了一种称作图灵试验的方法。
此原则说: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
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目前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说,计算机的智力与人类相比还差得远呢。
比如自动聊天机器人。
同时图灵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机器具备了“类智能”运算能力,那么通过图灵试验的时间会延长,那么多长时间合适呢,这也是后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问题1.2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图灵测试介绍图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图灵测试简介图灵测试(TheTuring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
图灵测试测试内容图灵提出了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即假设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那么,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
图灵肯定机器可以思维的,图灵测试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TesTIng)。
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其他几乎所有计算机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为消除人类心中的偏见,图灵设计了一种模仿游戏即图灵测试:远处的人类测试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两个实体对他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反应来判断是人类还是电脑。
通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