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球菌检验(3)
- 格式:docx
- 大小:54.67 KB
- 文档页数:14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考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奈瑟菌属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法临床意义(致病性、所致疾病)【内容讲解】普及共性,单记个性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革兰染色性,菌体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特殊结构。
培养特性:对气体需求,营养要求,最适pH值,最适温度,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特殊生化。
抗原:分类: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针对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一、葡萄球菌属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G+,球形,0.5~1.5μm,呈葡萄串状成堆排列(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
普皿: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菌落,直径为2~3mm。
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
血琼脂平板: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血素。
液体培养基: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
4.抗原(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无型特异性。
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粘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SPA)。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有三种:①A型多糖抗原;②B型多糖抗原;③C型多糖抗原。
5.分类(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2)古典分类法6.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
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二)临床意义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感染部位组织的化脓、坏死和脓肿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葡萄球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一、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数是不致病的腐物寄生菌。
⏹致病性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败血症、食物中毒等。
分类与分型1)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多数致病。
(2)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偶可致病。
(3)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不致病。
(4)致病性菌株能产生黄色或柠檬色素。
(5)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被相应噬菌体裂解,表皮葡萄球菌不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用噬菌体可将金葡萄菌分为4群23个型。
⏹肠毒素型食物中毒由Ⅲ和Ⅳ群金葡萄菌引起,Ⅱ群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比Ⅰ和Ⅳ群缓慢很多。
⏹造成医院感染严重流行的是Ⅰ群中的52、52A、80和81型菌株。
⏹引起疱疹性和剥脱性皮炎的菌株经常是Ⅱ群71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作为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头发上,50%以上健康人的皮肤上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革兰氏阳性球状,排列呈葡萄串状。
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个别形成荚膜。
致病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较小、约0.5~1um., 普通0.4~1.2um。
培养及生化特性1.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pH7.4 ,对营养要求不高,加少量葡萄糖或血液生长更旺盛。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不生长。
2. 血平板上生长更佳,致病菌株β溶血3. 产生金黄色色素4. 高度耐盐: 可在7.5~15%NaCl肉汤中生长。
5. 分解葡、乳、麦、蔗糖,产酸不产气,触酶阳性,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6.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的毒素和酶(致病因素P149)1)溶血毒素2)杀白细胞素3)血浆凝固酶:区分葡萄球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重要标志。
4)脱氧核糖核酸酶:5)肠毒素6)溶纤维蛋白酶7)透明质酸酶抗原性1. 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借此可分群。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一、葡萄球菌属(1)分类.......................了解(2)临床意义...................熟悉(3)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4)微生物学检验...............熟练掌握(一)生物学特1.形态与结构本属细菌革兰染色阳性,呈圆球形,直径0.5~1.5μm,不规则排列,形似葡萄串状,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可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
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37℃24~48h培养,可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菌落,直径为2~3mm。
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
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素。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3.生化反应本属菌触酶试验阳性,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葡萄球菌一般能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4.抗原葡萄球菌的抗原包括蛋白抗原和多糖抗原。
(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
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SPA)。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
协同凝集试验5.分类(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6)据DNA及表型特征等将葡萄球菌分为19个种。
继之,各国学者又从人和动物中检出数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新种,共27种。
(2)古典分类法:根据其产生色素的不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
1965年,葡萄球菌国际分类委员会将葡萄球菌分为凝固酶阳性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NS常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6.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二)致病性1.侵袭性疾病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等;⑵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骨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⑶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肺炎、脓胸等;⑷医院内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设计姓名:***学号:**********班级:10级临床十一班病原性球菌的鉴定姚淑宝(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832000)摘要: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包括分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奈瑟菌属的一些细菌。
本次实验设计以掌握病原性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熟悉病原性球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目的。
对脓汁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进行鉴别。
一、鉴定思想本次鉴定试验,先将脓汁标本直接镜检,再分离培养,观察镜下菌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成菌落的形态特征确定待测菌的菌属。
然后,对可疑菌落纯培养,通过不同生化反应对同一菌属中的不同细菌进行区别。
(具体见图1-1)分离纯化葡萄球菌属奈瑟菌属血浆凝固酶试验胆汁溶菌试验麦芽糖发酵试验二、鉴定方法(一)直接镜检将脓汁标本涂片进行革兰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菌体的形态、排列、染色性并作出初步诊断。
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无芽胞、无鞭毛,呈葡萄串状排列。
链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或椭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呈链状或成双排列。
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双球的典型形态。
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无鞭毛,常成双排列。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大多于中性粒细胞内外分布。
通过直接镜检可以确定脓汁标本中细菌的菌属。
在确定菌属的基础下再对脓汁标本中的细菌分离纯化,然后挑取可以菌落通过再次涂片染色镜检、致病物质检查、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方法进行菌属内的区别。
(二)分离纯化用分区划线法将脓汁中的细菌接种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或巧克力色培养基上并在5%二氧化碳、37℃的条件下培养18~48小时。
观察菌落的形态。
葡萄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润湿、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
形成金黄色、白色和柠檬色脂溶性色素,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现象。
链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半透明或不半透明的细小菌落。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设计姓名:***学号:**********班级:10级临床十一班病原性球菌的鉴定姚淑宝(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832000)摘要: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包括分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奈瑟菌属的一些细菌。
本次实验设计以掌握病原性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熟悉病原性球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目的。
对脓汁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进行鉴别。
一、鉴定思想本次鉴定试验,先将脓汁标本直接镜检,再分离培养,观察镜下菌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成菌落的形态特征确定待测菌的菌属。
然后,对可疑菌落纯培养,通过不同生化反应对同一菌属中的不同细菌进行区别。
(具体见图1-1)分离纯化葡萄球菌属奈瑟菌属血浆凝固酶试验胆汁溶菌试验麦芽糖发酵试验二、鉴定方法(一)直接镜检将脓汁标本涂片进行革兰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菌体的形态、排列、染色性并作出初步诊断。
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无芽胞、无鞭毛,呈葡萄串状排列。
链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或椭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呈链状或成双排列。
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双球的典型形态。
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无鞭毛,常成双排列。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大多于中性粒细胞内外分布。
通过直接镜检可以确定脓汁标本中细菌的菌属。
在确定菌属的基础下再对脓汁标本中的细菌分离纯化,然后挑取可以菌落通过再次涂片染色镜检、致病物质检查、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方法进行菌属内的区别。
(二)分离纯化用分区划线法将脓汁中的细菌接种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或巧克力色培养基上并在5%二氧化碳、37℃的条件下培养18~48小时。
观察菌落的形态。
葡萄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润湿、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
形成金黄色、白色和柠檬色脂溶性色素,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现象。
链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半透明或不半透明的细小菌落。
第十三章病原性球菌及检验一、A11、与淋病奈瑟菌无关的性状是()。
A、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B、营养要求高C、初次分离需5%~10%CO2D、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E、氧化酶试验阳性2、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
A、MRSAB、MRSEC、MRSD、MRCNSE、SPA3、抗链“O”试验可以辅助诊断()。
A、结核病B、肺炎C、流脑D、百日咳E、急性肾小球肾炎4、有关细菌学检验的描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A、原则上所有标本均应作病原分离培养B、脑膜炎奈瑟菌初次培养需用巧克力培养基C、结核杆菌需2~6周才长成菌落D、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比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低E、布氏杆菌初次培养时需5%~10%的CO25、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阴性球菌()。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脑膜炎奈瑟菌E、肺炎克雷伯菌6、有关肺炎链球菌不正确的描述()。
A、革兰阳性双球菌B、有自溶现象C、对optochin敏感D、均对青霉素敏感E、可引起脑膜炎7、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菌落周围的颜色是()。
A、红色B、褐色C、绿色D、黑色E、金黄色8、卡他布兰汉菌在形态方面与下列哪种细菌相似()。
A、流感嗜血杆菌B、淋病奈瑟菌C、军团菌D、放线菌E、支原体9、脑膜炎球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A、菌血症B、血小板解聚C、血液白细胞减少D、细菌素产生E、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10、某患者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
呕吐物接种到血液琼脂平皿培养,出现完全溶血环,金黄色菌落。
培养滤液幼猫腹腔注射4小时后出现呕吐,此病可诊断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B、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C、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D、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E、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A、α溶血B、β溶血C、γ溶血D、δ溶血E、ε溶血12、脑膜炎奈瑟菌属于()。
病原性球菌检验
肠球菌
(Enterococcus}属
重点提示
•分类
•临床意义
•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检验
•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
—、分类
•1984年命名肠球菌属
•目前分为5群19个种
二、临床意义
医院感染病原菌
泌尿道感染
多与泌尿道器械操作、留置导尿、尿路结构异常有关
腹腔、盆腔感染菌血症等
三、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卵圆形、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无芽胞和荚膜,个别菌种有稀疏鞭毛
三、生物学特性
2.培养特性
•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光滑的菌落,a溶血或不溶血
•部分粪肠球菌在含兔血、马血或人血的培养基上出现B溶血
•65g/LNaCl肉汤中能生长
PYR 试骏 胆汁七叫仔试验(+〉 6.5%氧化钠生K 试骏(十)
Lancefiejd 血洁学鉴定为D 榔
肠球{制吊细询
参见表6-7所示方法鉴定创种
*
报告 (_)检验程序
尿液、脓液、穿刺液竽 血液 吐接涂片染色镜检
▼ 分离培养・ 接种血.平板($%CC )2〉
」曾菌培养(5%COJ 技种葡萄糖肉汤或其它 瀚M 化培养基 初步报告 螳定试1
四、微生物学检验
(二)标本釆集
•采集血、尿、脓性分泌物等标本
(三)标本直接检查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形态特征可初报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脓汁、尿标本接种血琼脂平板
•含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接种选择鉴别培养基,如叠氮胆汁七叶昔琼脂,肠球菌分解七叶昔形成黑色菌落
鉴定试验
•触酶阴性
•PYR阳性
•胆汁七叶昔阳性
•65g/L NaCI中生长•含D群链球菌抗原
五、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
根据CLSI文件M100-S24推荐:
肠球菌属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及常规试验报
告的药物是氨茉西林和青霉素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