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悬浮颗粒物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肯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爱护人类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 ),分析天平(精度O.lmg ),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镜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预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O.lmg )中称重,登记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高校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22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状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3 )仪器预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对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 )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纪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镜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对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 )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O.lmg),登记滤膜重量Wi(g), 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 )含量:
(Wi - Wo ) x 1000
TSP 含量(mg/m3)= -
其中,Wi一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
Wo-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
VrT奂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1。
实验名称: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类型:定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2. 熟悉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2.5、PM10的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悬浮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大气能见度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分析其分布规律,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1. 基本概念(1)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3)细颗粒物(PM2.5):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2. 浓度限值(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TSP: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80和200微克/立方米(一级和二类区适用)。
(2)PM10: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70和100微克/立方米(一级和二类区适用)。
(3)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35和75微克/立方米(一级和二类区适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滤膜、剪刀、镊子、天平、干燥器、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实验仪器: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滤膜夹具、滤膜天平、干燥器、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采样前准备(1)检查采样器各部件是否完好,包括采样器主体、滤膜夹具、连接管等。
(2)用剪刀将滤膜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并确保滤膜无破损。
(3)将滤膜放入滤膜夹具中,调整滤膜位置,使其与采样器主体紧密贴合。
2. 采样过程(1)将采样器放置在待测区域,调整采样器的高度,使其与地面平行。
(2)打开采样器,使采样流量稳定在标准流量(如1升/分钟)。
(3)根据实验要求,设定采样时间,如24小时。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直径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TSP中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监测和控制大气TSP 浓度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大气TSP浓度的监测和评价,提高大气环境监测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标准。
本文将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企业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TSP的设备,它的性能和准确度对于监测到的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制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企业标准,旨在对大气环境监测产品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准确性,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 标准内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企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分类和命名: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种类和命名进行规定,明确各类设备的用途和范围。
(2)技术要求:包括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结构、工作原理、采样流量、精度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的要求。
(3)试验方法:规定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性能检测方法、操作规程和标准样品的使用等。
(4)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对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进行了规范,保证产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完好性。
3. 标准的贯彻实施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企业标准的贯彻实施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
各地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采购和检测,确保所选购的设备符合标准规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准确度。
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销售产品,并严格执行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提高产品的识别度和可追溯性,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标准的意义和影响制定和贯彻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企业标准,有利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总悬浮颗粒物名词解释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TSP)是指在空气中浮动或悬浮的固体物质,它们以液滴,小粒子或小粒子组合而成。
它们可被悬浮于大气中,这使得它们与高空污染有关,更能影响到地表气象。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一种可以悬浮于大气中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以是气体状的,也可以是固体状的,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外观和化学成分。
它们可以是来自大气的污染物,也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粉尘和沙尘等固体物质。
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交通污染,工业排放,燃烧过程,火山灰,台风,副热带高压等。
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工业排放,这是因为在工厂里排放的有害物质和尘埃包括了大量的细微颗粒物,它们悬浮在空气中,有毒物质也可以混入其中,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总悬浮颗粒物对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存在会使大气变得更湿润,可以影响天气状况,也可以抑制太阳辐射,会加重热带环流,增大暴雨等天气状况,也加强了污染空气的暴露,会引起人体和细菌等受到损伤。
此外,总悬浮颗粒物还可以影响土壤和水体,它们会沉积到土壤中,使土壤变的更贫瘠,并抑制了土壤植物的生长;它们还会污染水体,使水质变差,也影响到水中的生物。
要解决总悬浮颗粒物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和净化大气环境。
首先,应加强污染源的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工业排放,尽可能控制交通污染,并从源头上控制大气中TSP排放量;其次,可以采用集成污染控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水洗,加氧剂等,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TSP;此外,可以采用植物控制技术,比如采用植物吸附、转化或利用TSP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最后,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公众了解到TSP污染的危害,并劝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总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它带来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β射线法监测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总悬浮颗粒物简称,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天然及人为,如: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等。
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越大,粒径超过10μm的颗粒物,会随着气流附着皮肤或眼睛,导致皮肤炎和眼结膜炎问题出现。
而粒径小于10μm的,可以随人的呼吸趁机肺部,损伤肺泡和粘膜,导致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系列病变。
目前TSP在我国的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中原和四川东部。
为了更快、更精准的监测TSP污染物,国内普遍采用β射线吸收原理的扬尘浓度监测仪对TSP进行有效监测。
仪器利用β射线作为辐射源,利用采样泵对大气进行采样,在采样时监测仪实时监控抽气的流量,大气中的悬浮颗粒被吸附在β源和闪烁体探测器之间的滤纸表面,根据强度恒定的β射线源在粉尘采集前后β射线被吸收的变化量计算TSP质量浓度。
市面上现有安装的扬尘浓度监测仪通常采用光散射原理,虽然此类监测仪器成本低,也可监测扬尘浓度,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颗粒物形状、粒径分布、化学组分和环境湿度等因素,而β射线法扬尘在线监测仪则可以弥补光散射的不足。
虽然β射线法扬尘在线监测仪市场价格较高,但其具备光散射法所不具备的特性,即高准确性、高执行性以及高稳定性。
目前β射线法属于国标法监测原理,各地区文件要求认可性更高,且设备监测数据稳定可靠,具备温湿联控系统,可有效除去湿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还可配置不同切割器,实现对TSP质量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因此β射线法扬尘监测设备的单一监测可以得到TSP 浓度24小时连续高效、准确的在线监测数据。
智易时代多年致力于扬尘监测环境研究,现已成功研发ZWIN-YCB06β射线法扬尘在线监测仪(有空调型、常规型及便携型),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广州等多地成功安装。
安装案例:。
总悬浮颗粒物人类健康的恐怖杀手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人类健康的恐怖杀手-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人类健康的恐怖杀手-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特别是一些粒径极小的悬浮颗粒物,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恐怖杀手。
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天然源有土壤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海盐粒等,人为来源主要包括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等产生的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又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车辆废气、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
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颗粒物的组成复杂,其中的粗颗粒主要是由风沙、灰土及机械粉碎的水泥、石灰等自然因素形成的;细颗粒是人为活动的产物,如车辆废气、燃料未完全燃烧形成的炭粒、污染物在空气中由于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气溶胶(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悬浮颗粒粒径大于10um的,称为降尘,受重力作用能沉降到地面,在大气中滞留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粒径小于10u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者飘尘。
粒径在0.01-1um的,称为烟。
烟尘是液态的,俗称烟雾。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
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
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几百种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的苯、二恶英、多环芳烃和含有高毒性成分的几十种金属如铅、镉等随之侵入人体,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一、填空题
1.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大流量采样法采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①
答案:5
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方法的最小检出限是mg/m3。
①
答案:0.001
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
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出现界线模糊时,应更换。
①
答案:滤膜密封垫
二、判断题
1.飘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粒。
( )②
答案:正确
2.根据《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9),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9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lμm。
(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
3.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 )①
答案:正确
4.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 )①
答案:正确
5.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5kPa的情况。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的情况。
6.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对于每批滤膜,需要从中抽取20%滤膜,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以查看滤膜有无针孔或缺陷。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对每张滤膜进行检查。
三、选择题
1.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mg。
( )①③
A. 1 B. 2 C. 3 D.4
答案:B
2.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再现性mg。
( )①④
A.0.1 B.0.2 C. 0.5 D.1.0
答案:B
3. 采集大气飘尘时,采样系统流量值的变化应在额定流量的±%以内。
( )②
A. 5 B.10 C.15 D.20
答案:B
四、问答题
1. 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如何获得“标准滤膜”?①
答案: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室)内按平衡条件平衡24h后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称量10次以上,求出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即为“标准滤膜”。
2. 如何用“标准滤膜”来判断所称中流量“样品滤膜”是否合格?①
答案:每次称“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若称出“标准滤膜”的重量在原始重量±0.5mg范围内,则认为对该批“样品滤膜”的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3. 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飘尘的原理。
②
答案:一定时间、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颗粒物采样器的切割器,使10μm以上粒径的微粒得到分离,小于这粒径的微粒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准体积,计算出飘尘浓度。
(四) 降尘
一、填空题
1,使用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降尘时,一般采用水溶液做收集液进行湿法采样。
答案:乙二醇
2.大气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沉降在集尘缸中的颗粒物。
答案:重力自然
二、判断题
1.大气降尘量是单位面积上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大气降尘量是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上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
2.大气降尘采样前,要在降尘缸中加入少量的乙二醇,由于加入量对于降尘量来说是很少的,所以在计算这部分量时,可以忽略不计。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计算加入乙二醇的量,不能忽略不计。
3.用重量法测定降尘中可燃物含量时,应将空的瓷坩埚在105±5℃下烘干,称量至恒重;再将其在600℃下灼烧2h,冷却,称重至恒重。
( )
答案:正确
三、问答题
1.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降尘的原理。
答案:空气中可沉降的颗粒物,沉降在装有乙二醇水溶液做收集液的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降尘量。
2.简述大气降尘采样点的设置要求和应放置的高度要求。
答案:选择采样点时,应先考虑集尘缸不易损坏的地方,还要考虑操作者易于更换集尘缸。
普通的采样点一般设在矮建筑物的屋顶,必要时可以设在电线杆上,集尘缸应距离电线杆0.5m为宜;采样点附近不应有高大建筑物,并避开局部污染源;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
在某一地区,各采样点集尘缸的放置高度尽力保持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
(五) 烟(粉)尘
计算题
1.实测某台燃煤锅炉标准状态下干采样体积Vnd=5880L,滤筒在采样前的重量为1.0908g,
采样烘干后的滤筒重量为1.1190g,试计算该锅炉的烟尘浓度。
①②
答案:C=m×l06/V nd=(1.1190-1.0908)×106/5880=4.79(mg/m3)
2.实测某台燃煤锅炉标准状态下干采样体积V nd=6080L,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
Q sn=6.61×104m3/h;滤筒在采样前的重量为1.0032g,采样烘干后的滤筒重量为1.1640g,试计算该锅炉烟尘的排放浓度与排放量。
①②
答案:排放浓度:C=m×l06/V nd=(1.1640-1.0032)×106/6080=26.45(mg/m3) 排放量:G=C·Q sn×10-6=26.45×6.61×104×10=1.75(k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