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3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肯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爱护人类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 ),分析天平(精度O.lmg ),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镜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预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O.lmg )中称重,登记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高校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22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状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3 )仪器预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对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 )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纪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镜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对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 )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O.lmg),登记滤膜重量Wi(g), 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 )含量:
(Wi - Wo ) x 1000
TSP 含量(mg/m3)= -
其中,Wi一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
Wo-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
VrT奂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1。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进行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
当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512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 μg/m3。
当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和十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44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 μ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74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0 μm的颗粒物。
3.2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温度为273.15 K,压力为101.325 kPa时的状态。
3.3实际状态 ambient state温度为实际环境温度,压力为实际环境大气压时的状态。
4 方法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5 试剂和材料5.1滤膜:a)材质:根据样品采集目的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乙烯、混合纤维等有机滤膜;b)尺寸:200 mm×250 mm的方形滤膜或直径90 mm的圆形滤膜;c)滤膜阻力:在气流速度为0.45 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d)捕集效率:对于直径为0.3 μm的标准粒子,滤膜的捕集效率不低于99%;e)滤膜失重:在气流速度为0.45 m/s时,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 h,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 mg/cm2。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了解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所有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总和,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以及细颗粒物(PM3.5)等。
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激光散射法、重量法、滤膜法等。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待测空气通过滤膜,使其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然后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计算出其中的颗粒物质量,从而得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用于称取滤膜和待测空气的质量。
2.滤膜:直径为0.45μm,过滤效率达到99.97%以上。
3.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待测空气样本。
4.干燥箱:用于将滤膜样品在高温下烘干至恒重。
5.称量瓶:用于称取干燥后的滤膜样品。
四、实验步骤:1.将电子天平调零并清洁干净。
2.用空气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室外空气样本,并将采样瓶密封好。
3.将采样瓶放入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称重。
4.用去离子水将采样瓶中的空气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一般为1%),并倒入称量瓶中。
5.在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滤膜,用电子天平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6.将称量瓶放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再次称重。
此时称量瓶中除去滤膜的质量即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空气流动和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摘要:本实验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
通过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目的。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华南师范大学引言总悬浮颗粒物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它包括地面扬尘、燃烧烟尘和工业中产生的碳黑尘、坡璃棉尘、石英粉尘等颗料物。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实验在校园中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将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目的。
1 仪器与方法1.1 实验时间、地点时间:2015年4月26日地点:中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镊子、干燥器、电子天平。
1.3 实验方法1.3.1 采样(1)滤纸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2)取出滤纸,在电子天平上快速称其重量W0(g)(精确到0.1mg)。
(3)在选定的地点,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
将滤纸“毛”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
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
(4)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到第二天8:00结束。
由于现实因素现在,实验从上午11:30到下午15:30结束。
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温和气压。
将有关参数记录下来。
(5)样品采样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入表面光滑的纸袋中。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粉尘、烟雾、颗粒状气溶胶等。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测定方法步骤1. 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取样器、玻璃纤维滤膜、称量天平、烘箱等。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取样点和取样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典型的环境空气污染源附近的取样点,并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安装好取样器,并将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在取样器中。
4. 开始取样,通常取样时间为24小时。
在取样期间,应注意保持取样器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取样结果的影响。
5. 取样结束后,将玻璃纤维滤膜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后续的称量和分析。
6. 将干燥的滤膜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
7. 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滤膜的质量。
在称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8.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将滤膜的质量减去滤膜本身的质量,即可得到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二、测定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进行的。
在取样过程中,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膜上,形成了一层颗粒物的沉积物。
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的变化,可以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取样和称量时,应避免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称量滤膜前后要进行校准,以减小称量误差。
2. 在取样期间,应妥善保管取样器,防止被污染或损坏。
同时,要确保取样器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颗粒物的外部污染。
3.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差的产生。
例如,在称量滤膜时,要避免手部的直接接触,以免对滤膜产生污染或损坏。
四、总结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实验: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方法。
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不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气态、液态污染物的载体,成分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是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测定方法借助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也可进行颗粒物组分分析。
三.实验仪器1.ZWC-100A智能中流量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80~120L/min2.滤膜3.分析天平(0.1mg)4.温度计5.气压计四.实验步骤1.滤膜准备滤膜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滤膜放入专用袋中,在干燥器内放置24h,迅速称量,读数准确到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
放回干燥器内1h后再次称重,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4mg即为恒重,装入专用袋内备用。
采样前,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2. 采样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头的网板上(网板上事先用纸擦净),放上滤膜夹,拧紧采样器顶盖,然后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为100L/min 。
采样后,用镊子将已采样滤膜“毛”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回专用袋。
记下采样日期和采样地点,记录采样期的温度、压力。
滤膜纸袋放入干燥器内,按滤膜准备一样再次称到恒重。
3.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mg/m 3)=tQ W n ⨯ 式中 W ―截留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 3/min 。
323223332232T T p p Q 69.2T 3.101p 273p T p T Q Qn ⨯⨯⨯=⨯⨯⨯⨯⨯= 式中 2Q -现场采样表观流量, m 3/min ;2p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的大气压力,kPa ;3p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2T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3T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过程。
一、引言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可见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是必要的。
二、测定方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到滤膜上,然后将滤膜称重,计算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定点位,安装好采样设备并校准。
2. 采样:将预先准备好的滤膜安装在采样器上,打开采样器开始采样,一般采样时间为24小时。
3. 滤膜处理:采样结束后,将滤膜取下,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等待静置,以消除静电等影响。
4. 称重:使用精密天平将滤膜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5. 计算:根据测定时间和滤膜的有效面积,计算出单位体积的颗粒物质量。
6.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得出空气中TSP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器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不准确。
2. 在滤膜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滤膜,以免污染样品。
3. 在称重过程中,要保持天平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称重结果。
4. 在数据分析中,应注意对测定结果的合理解释和评价,避免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TSP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用于评价空气质量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这种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监测工作。
六、结论重量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环境空气中TSP浓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七、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测限为0.001mg/m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四、仪器设备、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1.2、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孔径流量计;3/min;流量分~1.4m(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3/min;精度优于20.01m辨率%。
3/min160m;流量分)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2(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5、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8、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化的空气5h1cm9、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
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10、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11、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12、天平:(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 (1)5试剂和材料 (2)6仪器和设备 (2)7样品 (2)8分析步骤 (3)9结果计算与表示 (3)10精密度 (4)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样器流量检查校准方法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与《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章内容。
——细化分解样品、分析步骤、结果与计算三章内容,增加对样品保存的规定。
——修改该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明确检出限的测定条件。
——加严对天平精度的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在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北京鹏宇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宁市环境监测站、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手工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TSP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将空气样品通过预先称好的膜滤纸,在检测前和检测后,将膜滤纸在恒定的条件下称重。
根据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出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2. 颗粒计数法(Particle counting method):使用颗粒计数器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实时监测。
颗粒计数器能够将不同直径范围的颗粒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个范围内颗粒物的数量。
将各个范围内颗粒物数量相加即可得到TSP的浓度。
3. 萃取法(Extraction method):将空气样品中的颗粒物溶解或萃取出来,然后通过重量、体积或光学方法来测定颗粒物的浓度。
例如,使用溶剂将颗粒物溶解,在溶液中测定颗粒物的浓度。
4. 散射光法(Scattering light method):使用激光散射仪测量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进而确定颗粒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较大颗粒物的浓度。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测定的目的、颗粒物的特性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滤膜采集:重量法姓名:班级:环工091 组别:第1组指导教师:郭送军1.实验概述1.实验意义和目的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简称TSP)是指在一定空气体积中,被空气悬浮的全部颗粒物。
粒径范围0.01um—100um。
常用单位体积内颗粒物总量或总数来表示。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不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而且也是气态、液态污染物的载体,其成分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是空气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测定方法有滤膜捕集—重量法、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等。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物品等。
因此,对空气污染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选做了TSP的采集与测定实验,希望能够掌握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空气汇总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集的气体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mg/m3)。
检测限为0.001 mg/m3。
实验注意事项1.滤膜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2.抽气动力和排气口应放在滤膜采样夹的下风口,必要时将排气口垫高,以避免排气将地面尘土扬起。
3.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4.实验仪器(1)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带切割器)(2)大流量孔口流量计(3)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4)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运输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状态(5)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滤膜(6)恒温恒湿箱:控温精度±1℃,相对湿度控制在(50±5)%(7)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损坏(8)分析天平2.实验内容5.实验步骤(1)滤膜准备每张滤膜在采样前均需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衡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一、仪器和材料
(1)中流量采集器。
(2)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
(3)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4)玻璃纤维滤膜。
(5)镊子、滤膜袋(或盒)。
二、测定步骤
(1)滤膜准备:首先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箱中于15~30℃任一点平衡24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0.1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2)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以100L/min流量采样2.5h,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3)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h 后,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10mg),按下式计算TSP含量:
TSP含量(mg/ m³)=[(W
1-W
) × 106]/(Q× t)
式中:W
1
-----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
W
-----空白滤膜的重量,g;
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三、结果处理
(1)根据TSP的实测浓度、确定校园空气质量状况。
(2)分析布点、采样和污染物测定过程中可能影响监测结果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因素。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的测定
3
故校园大气TSP监测总平均值为:0.377mg/m3 ,校园大气TSP值各采样点测量值分布图见图11
图1
图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