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普通版)优质课
- 格式:pptx
- 大小:34.34 MB
- 文档页数:5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有趣故事。
3.课前熟读课文,充分了解文本出示的四则材料。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故宫图片。
2.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故宫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的整体建筑特点是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过渡:事实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吧!板块二明确任务,自主阅读1.出示课前的阅读任务,明确阅读目的。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2.由完成这两个任务应该采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转入到对前面两篇课文所掌握的策略和方法的回顾。
要点1:学《宇宙生命之谜》时,知道了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阅读,与阅读任务关联不大的内容我们可以略读。
要点2:要学会提取相关内容里面有效和重要的信息。
3.师生共同制作阅读记录卡。
4.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交流阅读记录卡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游览路线图的制作和故宫景点的讲解内容准备。
6.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全班交流,成果反馈1.任务一: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1)出示自主阅读之前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2)小组选择代表阐述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鼓励其他小组提问质疑,教师适时指导。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主要建筑及其特点。
掌握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和主要建筑的特点。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故宫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故宫博物院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宫的壮丽。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故宫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故宫的了解程度,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明确: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4、精读课文分组讨论:故宫的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重点分析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建筑特点。
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想象建筑的宏伟和精美。
5、探究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故宫的建筑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对称的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黄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宫墙体现了皇家的威严等。
6、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参观故宫的经历或感受。
介绍一些与故宫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增加趣味性。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故宫的建筑布局、主要建筑特点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8、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某一建筑的说明文,要求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1课,本文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陈设和艺术价值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故宫的辉煌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篇课文既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对他们的历史知识拓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历史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故宫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中华文化深入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故宫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体现了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
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
1.与选择内容有关的材料细读,与内容无关的材料粗读,要使用的材料及时做好标记。
2.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