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病理病因,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因
*一、发病原因:
1.过熟期白内障时,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液化的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引起。
*二、发病机制:
1.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囊膜可以保护晶状体蛋白不渗漏进入房水内。
过熟期白内障的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晶状体皮质液化渗入房水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胞吞噬了晶状体皮质后肿胀变圆,聚集在虹膜隐窝、小梁网内,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使眼压升高。
另一种学说认为高分子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质对房水排出通道的直接阻塞也可引起眼压升高。
已发现,婴儿期晶状体缺乏这种蛋白,5~20岁青少年,其含量只占晶状体可溶性蛋白的1%以下,以后随年龄增长其含量逐渐上升。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含量可达5%~15%,白内障患者的含量随病程而明显增加,为同年龄组的2~3倍。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房水
中的含量更高。
2.因此,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质从过熟期白内障的晶状体囊膜漏出,严重阻塞房水引流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
而巨噬细胞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中的作用,主要为清除前房内的晶状体物质及清除房水引流道中的蛋白质,在眼压升高中不起主要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因,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1例【关键词】晶状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发生于过熟期白内障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急,如不及时治疗,有失明的危险。
现将临床诊治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5岁。
因“双眼视物不见5年,右眼涨痛伴头痛、恶心、呕吐1周”来我院就诊。
查体:视力:右眼FC/10cm,左眼FC/50cm;眼压:右眼36mmHg,左眼15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弥漫性雾样水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明显,瞳孔圆,直径约5mm,对光反应迟钝。
晶状体乳白色完全混浊,皮质液化,晶状体核视不清楚。
初步诊断:右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局部给予碘必殊及噻吗酰胺滴眼液,口服醋氮酰胺,静脉滴注甘露醇等降低眼压和减轻眼内炎症治疗。
眼压控制后,在球周阻滞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术后常规抗炎治疗,眼压降至正常,视力恢复至0.2。
2 讨论目前认为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发生机制是:高分子量的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大量释放阻塞了小梁网,通常晶状体囊膜阻隔这种蛋白溢出,晶状体溶解时其前后囊膜上有微小缺损,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可从此处溢出。
组织病理学观察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小梁网内有嗜伊红样物质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出现是对前房内变形晶状体物质的自然反应,是否吞噬有晶状体蛋白的巨噬细胞也参与了青光眼的发生,尚有争议[1]。
本病发病急骤,应积极抢救治疗,首先应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如伴有炎症时,应同时控制炎症。
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缓解症状。
在眼压控制的情况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手术中必须将前房内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冲洗干净,一般在白内障摘除后青光眼可得到缓解和控制而不需要施行抗青光眼手术。
参考文献1 何守志.临床眼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49.(编辑江枫)作者单位:266071青岛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暨医院。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8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资料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8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术后眼压均控制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本病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措施是尽早手术。
临床医生需提高对其认识,及时正确诊断治疗,最大程度恢复患眼视力。
【关键词】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诊断治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169-02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一种急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该病多发于老年人过熟期白内障。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白内障已在成熟期前手术,白内障过熟期引起的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上已不多见。
但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诸多原因,此病仍时有发生。
本病在临床上易误诊,如不及时诊断治疗,有引起失明的危险。
现将笔者遇到的8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晶体溶解性青光眼8例(8眼)。
年龄60-85岁,平均(72.9±3.5)岁。
从患者自觉“失明”到青光眼发病时长3-10年,青光眼急性发作后12h-7d就诊。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突发性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术前视力指数/眼前5例,光感2例,光定位不准者1例。
眼压25-80m mHg(1mmHg=0.133kPa)。
球结膜轻度睫状充血2眼,混合性充血6眼。
角膜上皮水肿6眼,角膜后色素性KP2眼,前房均较深,房水闪光均呈阳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虹膜后粘连2例,晶状体均为过熟期,晶状体前囊见钙化状,皮质液化,晶状体核下沉3例,7眼行前房角镜检查,见房角开放,可见细小灰白色物附着,眼底窥不见。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药物降眼压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
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该吃什么药。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怎么治疗?
*一、西医
本病发病急剧,应积极抢救治疗,首先应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如伴有炎症时,应同时控制炎症。
全身应用高渗剂和碳酸酐酶抑制药,眼部点用1%左旋肾上腺素或β受体阻滞药使眼压尽快下降。
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行前房穿刺术以缓解症状。
如有炎症表现,可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类非特异性抗炎药物局部点眼。
于眼压下降、炎症控制后即可进行白内障摘除术。
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对前房内残存的晶状体皮质,必须冲洗干净,否则晶状体蛋白存留于眼内,可能引起严重的合并症——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
术后如未发生严重合并症,将会获得较好视力。
有些病例术前视力很低,但因眼球后段未受累,有时术后也可获得一定视力。
如不及时摘除晶状体,最终患眼失明。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怎么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引发什么疾病
*导读:角膜水肿是由相关的脱水,病毒感染,内皮障碍,
眼部手术,创伤性损伤的问题,增加眼部的压力,还有毒素。
其中,……
角膜水肿是由相关的脱水,病毒感染,内皮障碍,眼部手术,创伤性损伤的问题,增加眼部的压力,还有毒素。
其中,内皮Fuch虹膜异色的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原因角膜水肿。
它是一
种遗传性疾病,缓慢,渐进的内皮细胞丧失为特征。
女性比男性在内皮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
一种由疱疹病毒在角膜炎症反应的结果,感染导致角膜水肿。
也可能会出现角膜水肿立即或几年后,眼部手术。
它可能会出现由于超声辐射,后弹力膜和/或有毒药物在角
膜内皮细胞层注入减值损失。
此外,强大的局部和全身的药物可以导致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的症状,最显着的早期变形或视力模糊,粒子周围的光晕,眼睛不适,畏光(增加对光线敏感)和敏感性,以外国。
症状可发展到重度疼痛的眼睛因角膜神经损伤。
晶状体泡性角膜病变(菲贝卡),在充满液体的水泡或水泡形成的结果通常是白内障手术后的观察。
教你该如何预防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一、概述
上个月,邻居的大爷被发现患上了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大家去医院探望他的时候,医生跟大家说大爷本来就换了白内障,所以很容易得这个病。
某同事叔叔也是有白内障的,所以某同事请教了医生医生预防这个病的方法。
接下来,某同事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二、步骤/方法:
1、叔叔的脾气很暴躁,有什么不顺他意思的话,就骂人。
所以,大家都尽量顺他的意思。
有时候,某同事会平心静气地跟跟他说说道理,跟他说要改掉暴躁的坏习惯。
每当周末的时候,大家全家人会一起到电影院看喜剧,每个人都开怀大笑的。
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避免诱发青光眼。
2、大家叫叔叔不要躺在床上,开着床头灯看书。
某同事每次看到叔叔这样,都会帮他开大灯,叫他坐起来看书的。
必须要保证有充足柔和的灯光看书,不能过度用眼,否则,会增加患这个病的机率。
而且,某同事还买了一只眼药水给叔叔滴。
3、每天晚上11点就准时叫叔叔上床睡觉,让他睡到自然醒,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婶婶每天都煮很清淡的食物给叔叔吃,比如,蒸鱼,炒青菜,番茄炒蛋,蒸肉饼等等。
减少对身体的刺激,又可以保证有充足的营养,降低患这个病的机率。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在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因经晶状体囊膜漏出的晶状体蛋白质引起的炎性青光眼,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或晶状体蛋白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因老年人晶状体的蛋白质成分改变,高分子量的晶状体蛋白质增加,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经晶状体囊的微细开口释放晶状体蛋白质,由于蛋白质沉积物的炎性反应,前房中充满着吞噬晶状体物质的吞噬细胞及炎性碎屑物,它们阻塞了小梁网,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二病因过熟期白内障时,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液化的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引起。
三临床表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多见于60~70岁老年人,均有视力减退的长期白内障病史。
突然发病,眼痛、结膜充血、视力锐减伴同侧头痛,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眼压急剧升高,常为30~50mmHg,有些患者可达80mmHg以上,角膜通常为弥漫性水肿,有时为微型囊样水肿,房水的细胞及闪辉反应非常显著,无角膜后壁沉着物,房角始终保持开放,且无任何可观察到的异常。
前房中的细胞碎屑呈层状位于房角处,极少数病例有时见到前房积脓、有白色颗粒状物。
伴有因晶状体物质释放后晶状体容积减少而引起前囊膜皱缩的成熟期、过熟期或囊性白内障。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罕见于未成熟期白内障,如为未成熟期白内障青光眼急性发作多不明显,眼压不很高。
罕见的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例亦可伴有自发性或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至玻璃体内。
晶状体完全呈灰白色混浊,于前囊表面可见到典型的白色小钙化点或黄褐色斑点,这可能是巨噬细胞在晶状体囊膜上的微细破孔处沉着所致,常见晶状体皮质液化呈乳状,核下沉呈棕黄色。
房角镜检查房角为开角,在虹膜根部、巩膜突以及小梁表面,可见散在的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和片状沉着物。
这些改变是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的重要体征。
四检查对非典型病例应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1.房水细胞学检查
如发现有典型的透明膨胀的巨噬细胞,则有助于本病诊断。
2.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测定
采用差速分级分离沉淀法,分离提纯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进行含量测定。
3.晶状体蛋白皮内试验
用制备的标准晶状体蛋白液做皮内注射,观察结果,本病为阴性,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为阳
性。
虹膜角膜角镜检查提示为开角,并可在虹膜根部、巩膜突及小梁表面发现散在的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和片状沉着物。
五诊断对典型病例,根据病史及临床特征如视力逐渐减退,白内障进展病史,突然的急性发作性眼压升高,出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的一系列症状,但前房较深或正常,房角开放,房水中和虹膜角膜角有灰白色或褐黄色小点状物漂游或浮着,晶状体前囊膜上有灰白色或褐黄色斑点等特征,即可诊断。
六鉴别诊断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与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以及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
1.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系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加大所致。
前房极浅,瞳孔开大呈固定状态,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前囊与瞳孔缘紧贴,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关闭。
房水中可见少量色素;而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前房深,房角开放,瞳孔轻度或中度散大。
房水和虹膜角膜角有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物漂浮或沉着。
2.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
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针拨白内障手术或晶状体外伤病史。
虹膜充血肿胀,有广泛的后粘连,瞳孔小,对光反应消失,前房可变浅,房水闪光明显,含较多中性粒细胞甚至可见前房积脓,常有虹膜周边前粘连,在前房、玻璃体或小梁表面有残存的晶状体皮质。
3.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
有白内障手术史或晶状体外伤史,前房较深,发作时房角仍开放,房水闪光明显,前房中含大量肿胀的晶状体皮质颗粒,并含有少量较大的巨噬细胞和小的白细胞,可见虹膜周边前粘连。
4.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力突然下降甚至无光感,眼压急剧升高,前房浅,房角关闭可见晶状体青光眼斑及虹膜节段性萎缩,瞳孔呈椭圆形强直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七并发症可并发角膜水肿等。
八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发病急剧,应积极抢救治疗,首先应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如伴有炎症时,应同时控制炎症。
全身应用高渗剂和碳酸酐酶抑制药,眼部点用1%左旋肾上腺素或β受体阻滞药使眼压尽快下降。
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行前房穿刺术以缓解症状。
如有炎症表现,可同时应用皮质激素类非特异性抗炎药物局部点眼。
于眼压下降、炎症控制后即可进行白内障摘除术。
在
白内障摘除术中,对前房内残存的晶状体皮质必须冲洗干净,否则晶状体蛋白存留于眼内,可能引起严重的合并症—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
术后如未发生严重合并症将会获得较好视力。
有些病例术前视力很低,但因眼球后段未受累,有时术后也可获得一定视力。
如不及时摘除晶状体最终患眼失明。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