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家和主要贡献
- 格式:docx
- 大小:14.41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物理科学家及其成就总结
嘿,同学们!咱今儿来聊聊初中物理那些超厉害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牛哄哄的成就。
先说牛顿吧,那可真是物理界的超级巨星啊!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好像给整个宇宙都定了规矩似的。
你想想看,为啥苹果会掉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呀?这就是牛顿厉害的地方啦!他就像一个超级侦探,找到了自然界隐藏的秘密,这可太了不起了!难道不是吗?
还有欧姆,他搞出来的欧姆定律,就跟给电流找了条专属通道一样。
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就被他这么明明白白地给弄清楚了。
这就好比你知道了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最佳路线,那得多厉害呀!
阿基米德也不能不提呀!他发现浮力原理的时候,那简直就是灵光一闪啊!据说他洗澡的时候都能想到这么牛的东西,这脑子是咋长的呀!咱洗澡的时候咋就光想着赶紧洗完呢,哈哈!他的这个发现,让我们知道了物体在液体里会受到多大的力量,多神奇呀!
安培呢,研究电流那叫一个痴迷,电流的单位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得多牛啊!他就像一个专门研究电流的大师,把电流的各种特性都给摸透了。
这些科学家们呀,就像是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明灯的人。
他们的成就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得有多大的智慧和毅力呀!他们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让我们能造出各种厉害的东西,像电灯呀、电话呀、电脑呀,这些不都是建立在他们的成果之上嘛!
我们学习物理,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能像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未知,去发现新的秘密。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能成为那个为大家点亮明灯的人呢!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些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啦!好好学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物理的海洋里遨游,去追寻那些伟大科学家的足迹!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难道你不想试试吗?。
伽利略(1564.02.15--1642.01.08)。
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一、在力学上,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 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
2.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
3.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
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
4.伽利略还提出过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并确立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5.伽利略对摆的运动作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在后来的研究中指出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这一规律为后来计时机构(摆钟)的设计提供了根据。
二、在天文学上,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
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与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三、发明了许多物理仪器。
1.最早的温度计
2.望远镜。
3.浮力天平。
4.设计了具有军事用途的比例规和罗盘
伽利略主要著作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和《试验者》。
初中物理伽利略的贡献一、伽利略在初中物理中的贡献伽利略呀,那可是个超酷的家伙呢!他在初中物理里的贡献可多啦。
1. 运动学方面他做了那个超有名的斜面实验。
他把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实验,却有大大的发现。
他发现如果没有摩擦力这些干扰的话,小球会一直保持运动状态呢。
这就像我们在滑冰的时候,如果冰面超级光滑,没有摩擦力,我们就可以一直滑下去,不会自己突然停下来。
这为后来牛顿提出惯性定律可是打下了超级坚实的基础哦。
他还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
以前大家都觉得重的东西下落得快,轻的东西下落得慢,就像大石头肯定比小羽毛下落得快。
但是伽利略可不这么想,他通过实验发现呀,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
这可真是打破了大家的传统认知呢。
就像在月球上,宇航员做的实验,锤子和羽毛同时落地,这就是伽利略的伟大发现的一个很好的验证。
2. 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联系方面他发明了望远镜,这可不得了。
他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看到了好多以前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像木星的卫星。
这就把天文学和物理学联系起来了。
他发现木星的卫星在绕着木星转,就像地球的月亮绕着地球转一样,这让人们对天体的运动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这也让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天上的物体和地上的物体是不是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呢?这就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让大家不再把天上和地下分得那么开了。
3. 实验方法方面伽利略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他不是光靠想象或者听别人说就得出结论的。
他亲自做实验,通过观察、测量、分析数据这些科学的方法来探索物理世界。
这种科学的实验方法给后来的科学家们树立了一个超级好的榜样。
就像我们现在做物理实验,也要像伽利略那样,认真观察,准确测量,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呀。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小时候的杨振宁,我要比洋人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少年时代就有一句诺言:“我要比洋人强!”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
他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一道迁进了北京“清华园”。
当时,小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虽说是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但他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屋子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小振宁很懂事,当他的弟弟妹妹出世以后,就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好让妈妈安心做家务事。
有一天,小振宁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吃罢晚饭后就闲谈起来,谈天论地,说东道西。
小振宁那时只有七八岁,对客人们的谈话虽不十分懂,但明白他们说的是“做官”“发财”之类的话。
“振宁,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愿意做大官吗?”一位客人关切地问,他希望从振宁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你是不是想做大官?”小振宁的母亲也故意问。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一本账。
原来,这几位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振宁他们家的几位亲戚,都是有钱有势的大官。
在那个年代,天下做父母的大都巴不得自己的子女,让亲戚们拉一把,升官晋级,光宗耀祖。
但杨振宁的母亲在那个守旧的岁月里,却不以做官发财为然,而是经常激励儿子勤奋读书。
“我长大后不做官,我要比洋人强!”振宁的回答很干脆。
母亲快意地笑了,客人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几位亲戚看到振宁他们家太贫寒,想让振宁做官发财,没想到振宁的回答和他母亲一样。
“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并不是振宁信口开河,而是有来由的。
有一天,小振宁在大街上踽踽独行,捡起一片片被秋风扫落的梧桐树叶,用枝条穿起,准备拿回家烧火煮饭。
突然,从一个十字路口冲出一辆人力车,拐弯的时候因车速太快,差点撞到前面那棵梧桐树上,于是车夫身子向后倾斜用力将车停了下来。
“快,快,他妈的!”车上的洋人破口大骂。
那车夫骨瘦如柴,浸透汗水的单衣印着凸出的脊骨,他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在车夫正在调正车前行的方向时,洋人又骂起来,用黑色的皮鞋蹬着车夫的脊背。
车夫强忍住剧烈的疼痛,起步前行,那洋人又骂骂咧咧:“病夫,病夫,东亚病夫!”小振宁在那棵梧桐树下,见到了这一幕。
初中物理中科学家简介【阿基米德】他的父亲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偏爱数学,很早就学习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本》。
11岁的时候,阿基米德去当时著名的文化中心——尼罗河畔的亚历山大城学习。
在这期间,他发明了有名的阿基米德螺旋(螺旋扬水器),解决了利用尼罗河水灌溉的问题。
回叙拉古城后,他继续致力于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
阿基米德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在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方面。
他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证明了物体的重量之比等于距离的反比的杠杆定律。
据说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以后,在写给叙拉古国王亥厄洛的信中得意地说:“我找到了把力放大的办法”,“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立足点,我就能移动地球”。
当时,亥厄洛国王为埃及王造了一艘大船,下水那天,许多人围着这艘船团团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推船下水。
国王召来了阿基米德,请他想想办法。
阿基米德欣然接受任务,精心设计了一个杠杆滑轮系统。
在隆重的推船下水仪式上,阿基米德从容地把绳子的一端系到船上,另一端交给国王,只见国王轻轻地一拉,魔术般的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移动到了水里。
阿基米德有许多发现,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了。
关于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亥厄洛国王为了炫耀自己的尊贵,命令工匠为他制作一顶金王冠。
到了规定的日期,工匠送来了金光灿灿的王冠,重量恰好和交付的黄金相同,国王十分满意。
后来有人告诉国王,工匠在王冠里掺了假,国王感到受了欺骗,但是又没有办法把工匠的阴谋揭露出来,于是命令阿基米德查明真相。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好几天,不得其解。
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由于澡盆里水太满,他一进澡盆,水就向外溢,而且感到水对身体有托力。
他用身体沉浮多次来体验浮力的大小,领悟到身体排开的水越多,浮力就越大。
他立即联想到王冠里如果掺银子,必然比同样重量的金子体积大,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就会比纯金的大。
物理学家及贡献专题复习(2课时)一、知识考点二、解答方法1.结合教材熟读记住物理学家的名字、国籍及贡献。
2.根据初中物理相关的内容要知道是那位物理学家。
三、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最先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物理学家是()...分析:根据我们对于欧姆、牛顿、伽利略、焦耳这四位科学家对于物理所作贡献的了解来作答.解答: A、欧姆总结了欧姆定律,用于研究电流和电阻的故选,故A不符合题意;B、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C、伽利略的贡献:比萨斜塔实验,理想斜面实验和用斜面缓冲重力,证明了自由落体下落的高度与时间平方成正比,故C不符合题意;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找出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平时多了解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有利于解此类题.例2:第一个发现电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四、达标检测1.下列选项中,每位科学家与某项重大发现或重大发现的应用相对应,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电磁起重机B.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C.法拉第——发电机D.焦耳——电动机2.下列关于科学家与他们的重大发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B.欧姆发现欧姆定律C. 阿基米德发现电流的磁场D.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3.下列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A.电流欧姆B.回声制冷电压伏特蒸发凸透镜成像电阻安培光的折射测距电能千瓦C.电磁感应沈括D.一叶障目音调高电流的磁场牛顿高声喧哗光的反射磁偏角法拉第短路危害电流过大4.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的值B.阿基米德————光的色散现象C.牛顿————杠杆原理D.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5.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伽利略准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D.汤姆逊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初中阶段,学过的力热电光磁知识体系中涉及的物理学史很多。
知道历史上物理学家的国籍、发现的规律对于深入学习意义重大。
这些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不可或缺的养料。
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难得的素材。
下面列出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1.沈括:中国北宋时期科学家,论述了固体传声规律。
2.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发现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3.墨翟:中国人,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
4.爱因斯坦:提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5.布朗: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
6.摄尔修斯:瑞典科学家,制定了摄氏温标。
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科学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8.笛卡尔: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9.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10.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11.帕斯卡:裂桶实验。
帕斯卡定律。
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3.托里拆利: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14.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
15.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
16.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
17.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
18.瓦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蒸汽机。
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
19.焦耳: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
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位用焦耳命名。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杨振宁(Chen Ning Yang),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
他以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介绍杨振宁的个人生平和科学成就。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并且在初中和高中期间就表现出了对物理学的特殊兴趣。
1945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随后,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195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他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杨振宁与李政道(Tsung-Dao Lee)合作提出了关于物理规律的“相变理论”。
他们的研究成果于1957年被正式发表,并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一理论解决了一些静态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他们的重大突破,杨振宁和李政道于195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贡献不仅限于相变理论。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他还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
他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手征选则不守恒,并引入了CP(宇称和荷共轭)破坏的概念。
这一发现对后来的物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赢得了物理学界的崇高地位。
除了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杨振宁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的普及和教育工作。
他在不同学术机构担任教职,并指导了许多学生和研究生。
他的教学和导师风格备受学生们的赞赏,他的学术思想对于年轻一代的物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振宁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以及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等。
他还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这些荣誉都充分体现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声望。
杨振宁的科学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受到了高度赞誉,也在广大社会中受到了普遍关注。
他的研究成果为世界提供了深入了解自然规律的视野,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
杨振宁的生平和科学成就无疑给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于物理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物理科学家的故事》
物理科学家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专家,他们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
例如,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科学家,他提出了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相对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开辟了全新的物理学领域。
而光量子理论则引领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为我们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另外,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这两种放射性元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她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也为后来的核物理学和医学放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除此之外,霍金是一位杰出的宇宙物理学家,他对黑洞和宇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型和假设。
他的《时间简史》一书更是为大众普及了宇宙学知识,让更多的人对宇宙的奥秘和宏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物理科学家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努力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也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刻。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史: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单位(强烈推荐)1、⼒(F)的单位——⽜顿(英国)
简称:⽜符号:N
⼈物成就:⽜顿第⼀定律(惯性定律)、万有引⼒定律、光的⾊散。
2、功或能量(W)的单位——焦⽿(英国)
简称:焦符号:J
⼈物成就:焦⽿定律。
3、电容(C)单位(⾼中内容)——法拉(以法拉第命名,英国)
简称:法符号F
⼈物成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4、压强(p)单位——帕斯卡(法国)
简称:帕符号Pa
⼈物成就:帕斯卡裂桶实验。
5、电流(I)单位——安培(法国)
简称:安符号:A
⼈物成就:安培定则。
6、电压(U)单位——伏特(意⼤利)
简称:伏符号:V
⼈物成就:发明了伏打电堆。
7、电阻(R)单位——欧姆(德国)
简称:欧符号:Ω
⼈物成就:欧姆定律。
8、功率(P)单位——⽡特(英国)
简称:⽡符号:W
简称:⽡符号:W
⼈物成就:改良了蒸汽机。
9、电荷量(Q)的单位——库仑(法国)
简称:库符号:C
⼈物成就:扭秤实验、库仑定律。
10、频率的单位——赫兹(德国)
简称:赫符号:Hz
⼈物成就: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测出电磁波速度。
专题23 物理学史与开放性问题(讲义)一、知识梳理1.物理学家生平2.历史上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历史上物理学家主要贡献国别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笛卡尔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牛顿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英国奥托·格里克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欧姆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德国焦耳最先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英国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丹麦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根据这一发现,后来发明了电动机,是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时代)英国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安培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汤姆生电子的发现英国爱迪生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墨翟小孔成像中国瑞利氩气的发现,1894年(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英国昂尼斯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荷兰贝尔早期电话的发明美国莫尔斯电报机的发明美国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英国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爱因斯坦提出了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理论德国沈括磁偏角的发现中国3.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单位物理量单位物理量单位电量库仑电流安培电压伏特电阻欧姆电功率瓦特电能焦耳力牛顿压强帕斯卡功焦耳功率瓦特能焦耳摄氏温度摄氏度频率赫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4.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名称物理规律内容物理学家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牛顿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是:RUI=欧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G排阿基米德焦耳定律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是:RtIQ2=焦耳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一:开放性问题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出现在中考试卷中。
科学成就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应用光学等方面都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1.精确测定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光双折射的新效应严济慈是我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
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他的导师法布里对这项成果非常满意。
严济慈采用单色光干涉法测量,发现在晶片垂直于电轴的面上加电压,晶片形变量与其厚度无关,而与电压大小有关。
他还观察到在水晶上施加电压而产生的光双折射现象。
2.系统研究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严济慈在钱临照的协助下,研究在沿光轴做成的实心与空心两种水晶圆柱体上旋加扭力而产生的起电现象及其扭转压电振荡问题,发现水晶扭电定律,共发表12篇论文。
严济慈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压电晶体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3.深入研究光谱学,为丰富和发展原子、分子光谱学做出贡献对光谱学进行多方面研究,共发表论文23篇。
从研究氢、氖原子、分子连续光谱入手,进而对钠、铯、铷三种碱金属蒸气在电场下的紫外连续光谱做了一系列研究,他关于碱金属吸收光谱的研究成果,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
直到最近30年间,国外一些原子光谱学的专著有时还引用严济慈在30年代测定的光谱数据和拍摄的光谱图。
4.精确测定臭氧紫外吸收系数,为大气物理学中臭氧层测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严济慈在钟盛标的协助下,于1932年采用照相光度术方法,精确测定了臭氧在全部紫外区域(即215—345纳米)之吸收系数,并发现若干新光带。
后来,世界各国气象学家即利用严济慈的研究成果测定高空臭氧层厚度的变化,长达二三十年之久。
50年代以后,大气中臭氧的测量研究成为大气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测量中增加考虑高空臭氧层温度梯度变化的因素,但其方法还是基于30年代严济慈的研究成果。
5.研究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1931年初严济慈在钱临照的协助下,率先开展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影响的研究,于1932年发表了这方面的第一篇论文。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杨振宁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物理学家,是中美两国两院院士,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他的成就和贡献,以及他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杨振宁的生平杨振宁是1922年出生于中国南京,他父亲是一位著名数学家。
在读完初中之后,杨振宁就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并在1941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一直留校任教。
1945年,他成为了费曼的博士研究生,一年后,他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生涯,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杨振宁的成就1、重要发现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镜像对称的概念,并在1956年发表论文,证明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这项发现对物理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引发了研究宇称不守恒的强相互作用领域,对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成为中美两院院士杨振宁在多方面的研究中都具有出色的成就,在其贡献中,他不仅致力于基础理论物理的研究,还推动了人类认识基本宇宙现象的进展。
这一贡献在世界物理学层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仅是在学界中,同时还得到了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中美两院院士的荣誉。
3、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镜像对称概念,一旦发表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957年,杨振宁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对中国科研能力的强有力证明,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中国科技研究领域的看法。
三、杨振宁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杨振宁博士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科学家,他在很多方面都对物理学博士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早年不断进行理论基础物理的研究,到后面更多地致力于推动物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他的心血让物理学的研究进程更加顺畅。
杨振宁发起了一系列的科研计划,这些计划覆盖了各个领域,涉及到由物理学引起的新科技和新产业,推动了教育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初中伽利略的知识点总结1. 伽利略的生平和成就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生于1564年2月15日,逝世于1642年1月8日。
他出生在意大利比萨的一个贵族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22岁时,伽利略开始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与质量无关的规律。
这一发现为后来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还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使用望远镜观测了月球表面的山脉和裂谷,发现了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提出了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运行的观点,反驳了当时的地心说,并得出了星星与太阳的照度无关的结论。
这些重要的发现使他成为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 伽利略的物理学思想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观点和理论。
他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应该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提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的观点。
他还研究了自由落体、滑坡、摩擦和斜面上的物体滑动等现象,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规律。
伽利略还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取决于观测者的参照系。
这一思想对后来相对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伽利略的天文学贡献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了太阳、月亮、行星和星星等天体,他发现了日面黑子、月球的山脉和裂谷,还发现了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
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使地心说受到了挑战,后来的哥白尼和开普勒等科学家的工作也得到了重要启发。
伽利略还提出了地球自转和绕太阳运行的观点,为日心说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他的工作为后来伽利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4.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伽利略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验和观察才能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他还提出了“假设、推断、证实”的科学方法,即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假设和推断,再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推断的正确性。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对后来科学家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所学物理学家的名字以及贡献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学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贡献:
1.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 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及应用,提出浮力定律。
2. 加利略 (Galileo Galilei) - 通过实验验证了物体自由落体的规律,提出了相对运动和惯性定律。
3. 牛顿 (Isaac Newton) - 提出了力、质量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
4. 波义耳 (Jean-Baptiste Biot) 和萨瓦尔 (Felix Savart) - 揭示了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并提出了波义耳-萨瓦尔定律。
5. 博世 (Nikolaus Otto von Bostel) - 提出了蒸汽机原理,为蒸汽机的发明作出了贡献。
6. 波尔 (Niels Bohr) - 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建立了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7.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 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8.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 研究了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开创了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9. 梅西耶 (Alessandro Volta) - 发明了电池,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 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 将电磁学的基本定律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光是电磁波的性质。
这些物理学家通过他们的研究和贡献,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初中物理涉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1、发现了地球磁偏角的中国人是:沈括。
2、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3、中国的墨翟首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研究。
4、牛顿(英国)的贡献是:创立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这个试验运用了理想模型,绝对光滑平面。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也就是惯性)5、伽利略(意大利)率先进行了物体不受力运动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一直运动下去。
6、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帕。
7、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G排=ρ液gV排。
8、法拉第(英国)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实现了磁生电。
9、欧姆(德国)定律的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是:I=U/R。
10、焦耳(英国)定律的内容是: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是:Q=I2Rt。
11、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库仑、安培、伏特、欧姆、瓦特。
12、笛卡尔(法国)研究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不会改变。
13、力、压强、功率、功、能、频率的单位分别是牛顿、帕斯卡、瓦特、焦耳、焦耳、赫兹。
14、瑞典的摄尔修斯制定了摄氏温标。
15、热力学温标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开尔文。
16、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量的单位分别是摄氏度、开尔文、焦耳。
1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18、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9、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0、安培:①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级;②磁场对电流有力是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