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拉伸断裂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6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实验25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的物理、机械、化学而逐渐遭到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机械力的作用是主要的。
织物的耐久性通常就是在各种机械力作用下织物的坚牢度。
织物的耐久试验,包括拉伸断裂试验、顶破坏强力试验以及耐磨性试验等。
拉伸断裂强力试验一般适用于机械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的强申特性,一般采用顶破强度,(包括顶破申长)为宜。
织物的磨损是造成织物损坏的重要原因。
织物的耐磨性试验对评定织物的服用牢度具有重要意义。
织物强力与耐磨性测定包括实验25—实验28,共4个实验。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的目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在附有伸长装置的织物强力机上,同时测定织物的伸长率。
通过试验,掌握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并了解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试验仪器为摆锤式织物强力试验机。
试样为织物一种。
并需准备直尺、挑针、张力重锤等用具。
三、基本知识拉伸断裂强力试验一般适用于机械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作拉伸断裂强力试验时,试条的尺寸及其夹持方法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常用的试验条及其夹持方法有:(a)扯边条样法、(b)剪切条样法及(c)抓样法。
这三种试条形状如图25-1所示。
扯边纱条样法试验结果不匀率较小,用布节约。
抓样法试样准备较易,快速,试验状态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所得强力伸长值略高。
剪切条样法一般用于不易抽边纱条样法。
如果试样是针织物,由于拉伸过程中线圈的转移,变形较大,往往导致非拉伸方向的显著收缩,使试样在钳口处所产生的剪切力特别集中,造成多数试条在钳口附近断裂,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采用梯形试条或环形试条。
如图25-2所示。
试条的工作长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一般随着试样工作长度的增加,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织物拉伸性能第一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ISO 13934-21.仪器及材料1.1 CRE 试验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夹持试样的夹持器一个固定,另一个以恒定速度运动,使试样的伸长与时间成正比的一种试验仪器拉伸速度:50mm/min+5mm/min.隔距长度: 100mm +1mm, 或75mm+1mm1.2 夹持器:仪器两夹钳的中心应在拉力线上,钳口应与拉力线垂直,夹持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夹钳应能握持试样而不使其打滑,不剪切或破坏试样。
如果试样打滑,夹持面上可使用适当的垫衬材料。
抓样实验夹持试样面积的尺寸应为25mm+1mm X 25mm+1mm。
可使用下列方法之一达到该尺寸。
a)一个夹片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
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与前一夹片的尺寸相同,其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平行。
b)一个夹片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尺寸为25mm x 25mm。
1.3 切样品器具1.4 需要湿测试时的浸渍器具,三级水或非离子润湿剂。
2.. 实验用大气根据EN 20139进行调湿,推荐将样品放入标准大气中放置24小时。
对于润湿状态下实验不要求预调湿和调湿。
3.试样2.1从每一个试验室样品剪取两组试样,一组为经向或纵向试样,另一组为纬向或横向试样。
每组试样至少应包括五块试样,如有更高精度要求,应增加试样数量。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开褶皱、疵点,试样距布边至少150mm,保证试样均匀分布于样品上。
任何两块试样不应包括有相同的经纱或纬纱。
2.2每块试样的宽度应为100+2mm(不包括毛边),其长度应能满足隔距长度100mm,2.3试样准备2.3.1 每块样品都应在距边缘38mm处划一条标记线,此标记线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和纬向,与拉伸方向一致。
2.4 润湿测试的试样2.4.1如果要求测定织物的湿强力,则剪取的试样长度应为干强试样的两倍。
每条试样的两端编号后,沿横向剪为两块,一块用于干态的强力测试,另一块用于湿态的强力测试。
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试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织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在纵向方向上发生断裂所需要的最小力值。
该值通常用来评估织物的耐用性和质量。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1. 实验材料:选择不同材质、不同密度、不同厚度的织物进行测试。
2. 实验器材:拉力试验机、夹具。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织物样品,并根据样品宽度和长度计算出相应的试样尺寸。
2. 安装夹具:将试样夹入拉力试验机中,并安装夹具。
3. 开始测试:启动拉力试验机,让其按照设定速度进行拉伸测试,直至试样断裂。
4. 记录数据:记录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最大载荷值和断裂位置等信息。
5. 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织物的质量和性能。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密度、不同厚度的织物进行拉伸测试,得出如下结论:1.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受到材质、密度和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2. 纤维质量好、密度大、厚度适中的织物具有较高的拉伸断裂强力。
3. 织物在断裂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而且不同材质、密度和厚度的织物在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对试样进行处理,保证试样尺寸均匀,并去除可能存在的污渍和杂质。
2. 在夹具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试样夹紧牢固,避免试样脱落或滑动。
3. 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试样情况调整拉伸速度和最大载荷值等参数,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质、密度和厚度等。
3. 在进行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测试时,需要注意试样的处理和夹具的安装,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织物拉伸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在附有伸长装置的织物强力机上,同时测定织物的伸长率。
通过实验,掌握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实验方法,并了解影响织物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
二、基本知识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的物理、机械、化学等作用而逐渐遭到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机械力的作用是主要的。
拉伸断裂强力实验一般适用于机械性质具有各项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主要指标有: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断裂功等。
断裂强度是评定织物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织物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国家标准规定:本色棉布经、纬向断裂强度的允许下公差为8%,超过8%者将降为二等品。
断裂强度指标还常用来评定织物经过日晒、洗涤、磨损以及多种整理后对织物内在质量的影响。
断裂伸长率是指织物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同样也是作为评定织物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断裂长度是指织物在强力实验机上进行拉伸断裂实验时,当实验布条的重量等于它的断裂负荷时的实验布条长度。
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织物的断裂强度,应以断裂长度来进行比较。
断裂功是指织物在强力实验机上进行拉伸断裂实验时,外力对织物所做的功。
断裂功相当于织物拉伸至断裂时所吸取的能量,也即织物所具有的抵抗外力破坏的内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织物的这种能量越大,织物越坚牢。
应该指出,断裂功是一次性的拉伸,而实际服用中的织物并不是受一次外力作用,而是小负荷或小变形下反复多次的结果。
作拉伸断裂实验时,试条的尺寸及其夹持方法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常用的试条及其夹持方法有:扯边纱条样法、剪切条样法及抓样法。
扯边纱条样法实验结果不匀率较小,用布节约。
抓样法试样准备较容易,快速,实验状态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所得强度,伸长值略高。
剪切条样法一般用于不易抽边纱的织物,如缩绒织物、毡品、非织造布及涂层织物等。
我国标准规定采用扯边纱条样法。
如果试样是针织物,可采用梯形试条或环形试条。
GB/T 3923.1-1997 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拆纱条样和剪割条样测定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方法,包括试样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或湿润两种状态的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机织物,也适用于其他技术生产的织物(如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及其他类型的纺织织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弹性织物、纬平针织物、罗纹针织物、土工布、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和聚烯烃扁丝织物。
本标准规定使用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注:根据有关各方协议可使用等速牵引(CRT)试验仪,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条样试验striptest试样整个宽度被夹持器夹持的一种织物拉伸试验。
3.2剪割条样cutstrip用剪切方法使试样达到规定试验宽度的条形试样。
3.3拆纱条样raveledstrip从试样两侧拆去基本相同数量的纱线而使试样达到规定试验宽度的条形试样。
3.4隔3距长度gaugelength试验装置上夹持试样的两有效夹持线间的距离。
3.5 初始长度initiallength在规定的预张力时,试验装置上夹持试样的两有效夹持线间的距离。
3.6 预张力pretension在试验开始前施加于试样的力。
3.7 断裂强力breakingforce;maximumforce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被拉断记录的最大力。
3.8 断脱强力forceatrupture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断开前瞬间记录的最终的力。
3.9 伸长extension因拉力的作用引起试样长度的增量,以长度单位表示。
3.10 伸长率elongation试样的伸长与其初始长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织物拉伸强力测试BS EN ISO 13934-1Tensile properties of fabric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force and elongation at maximum force using the strip method指定尺寸的布样在恒定速率的拉伸下直至断裂,所用的最大的力及在最大力时的拉伸,如有要求,同时记录断裂时的力及拉伸1. 仪器1.1 CRE型拉力测试机,有计量认证的拉力测试机,按EN 30012-1,CRE型拉力机含以下常规性能1.1.1 拉力机应能提供数据显示或记录布样拉伸至断裂时的力及布样拉伸的相应延伸率1.1.2 机器应能保持恒定速率拉伸为20 mm/min和100 mm/min,并精确至± 10%1.1.3 机器应能设定夹距为100 mm和200 mm,在± 1mm以内1.1.4 夹口的宽度应至少60 mm为适宜,且不能低于布样的宽度1.2 切布样用模板,并抽丝至要求的宽度1.3 适用于湿态测试的,将布样浸入水中的仪器1.4 按ISO 3696用于湿态测试的3级水1.5 非离子润湿剂2. 平衡和测试的条件用于平衡和测试的气候条件应按EN 20139所指定(注:建仪布样在松弛状态下平衡至少24 hrs,湿态测试的平衡条件没有要求)3. 布样准备3.1 分别剪取2组布样,一组经向,另一组纬向3.2 每组布样至少包括5块测试样,如有更高精度要求,则需测试更多试样。
试样应至少距布边150 mm剪取,每块经向试样应不含有相同的经纱,及每块纬向试样应不含有相同的纬纱3.3 测试样宽度应为50 ± 0.5 mm(不包括任何须边),长度应能使200 mm的夹距能足够夹持,除布样根据以往经验在最大受力下延伸超过75%的,则夹距可减少至100 mm3.4 湿态测试4. 测试程序4.1 夹口长度(Gauge length)对于在最大力作用下伸长不超过75%的布样,夹口长度设置为200 ± 1 mm,否则夹口长度设为100 ± 1 mm4.2 拉伸速率拉伸速率的设置根据下表在最大力作用下布样不同的伸长率指定表1:拉伸速率夹距mm 布样在最大力作用下的拉伸% 延伸率% / min 拉伸速率mm / min200 < 8 10 20200 ≥ 8 to ≤ 7550 100100 > 75 100 1004.3 布样的固定测试布样可以在预张力下或松弛状态下固定,当测试布样在预张力下固定时,应确定此预张力没有引起拉伸超过2%,如果布样在预张力下不能达到拉伸小于2%,则不用提供预张力按下述提供适当的预张力单位面积内布样的质量a) ≤ 200 g/m2 : 2 Nb) >200 g/m2 to ≤ 500 g/m2 : 5 Nc) >500 g/m2 : 10 N4.4 操作将布样沿中央夹紧,使布样的纵向中心线刚好通过前面夹口的中心点记录最大的力及在最大力时的伸长率,移动活动夹口,拉伸测试布样至断裂点,记录最大的力,如有要求,用牛吨记录断裂时的最大力;用毫米记录布样的延伸,或用百分比记录布样的伸长率,在最大力时,如有要求,记录断裂时的延伸或伸长率记录延伸或伸长率至少精确至:伸长率< 8% 时精确至0.4 mm 或0.2%8 % ≤ 伸长率≤ 75% 时精确至1 mm 或0.5%伸长率> 75% 时精确至 2 mm 或1%在每个方向上完成至少5块测试布样4.4.1 滑移(Slippage)当测试布样不均匀滑移或沿夹口线滑移超过2mm,应弃去此结果4.4.2 夹口断裂(Jaw breaks)记录发生在离夹口线距离5 mm之内的断裂数据,在最后获得5个测试结果时,如果夹口断裂的数据落在最小的正常断裂数据之上时,则保留此数据;如果夹口断裂的数据落在最小的正常断裂数据之下时,则弃去此数据,进一步测试以获得5个正常断裂的数据如果所有结果均为夹口断裂,或不能获得5个正常数据,则在无变异系数和置信区间的情况下分别单独记录测试结果4.5 湿态布样的测试将测试布样从溶液中取出后立即进行测试,用吸墨水纸简单吸去多余的水份,湿态测试,应按4.3描述提供一半的预张力5. 结果的计算和表达5.1 计算每个测试方向上的最大力的算术平均值,如果有要求,用N计算断裂时力的算术平均值测试结果表示<100 N 精确至1N≥ 100 N to <1000 N 精确至10 N≥ 1000 N 精确至100 N5.2 计算每个方向上最大力时的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如有要求,计算断裂时的数据测试结果表示伸长率< 8% 时精确至0.2%8 % ≤ 伸长率≤ 75% 时精确至0.5%伸长率> 75% 时精确至1%5.3 如有要求,计算变异系数,精确至0.1%,以及95%的置信区间。
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断裂强力,了解织物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是指在拉伸过程中,织物所承受的最大拉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单纱强度试验和条样试验。
单纱强度试验是将单根纱线进行弯曲、扭转、磨擦等操作后,测定其承受的最大拉力。
条样试验是将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织物条样放入夹具中,在一定速度下进行拉伸,测定其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 条样机:用于进行条样试验;2. 条样:尺寸为10cm×5cm的棉织物条样;3. 夹具:用于夹住条样;4. 电子万能试验机:用于测定拉伸断裂强力;5. 计算机:用于记录和处理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棉织物条样放入夹具中,并调整夹具使其紧密贴合;2. 将夹具固定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并设置拉伸速度为100mm/min;3. 开始进行拉伸,直至条样断裂;4. 记录断裂前的最大拉力,并计算出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
五、实验结果经过三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最大拉力(N)1 2102 2203 215平均值为215N。
因此,该棉织物条样的拉伸断裂强力为215N。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棉织物条样的拉伸断裂强力为215N。
这个数值反映了该织物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的抗拉性能。
同时,通过多次试验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条样试验方法测定了一种棉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并得出结论:该棉织物条样的拉伸断裂强力为215N。
这个结果反映了该织物在受到外部作用下的抗拉性能,对于研究和生产中选择合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一、实验目的:能参照国家标准GB/T 3923 .1-1997, 学习使用织物拉伸仪,并能在仪器上对织物拉伸断裂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对织物的实际测试以加深对织物力学性能的了解。
二、试验原理:•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
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三、试验参数选择1、试样形状•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 种形式,见图。
•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 或l0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试验参数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布样: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 宽或7 mm 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3、预加张力按以下原则确定预张力:(1)按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来决定,见表。
(2)当断裂强力低于20N 时,按概率断裂强力的(1±0.25)%确定预加张力。
•4、大气条件试样的调湿、测试的标准大气条件为三级标准大气条件。
四、试验步骤(1)准备试样。
根据织物品种,选择试条形状,按规定的试样尺寸裁剪试样.•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纵行)或横向(或横列)。
•每份样品的经纬向试样至少5 块,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4h。
(2)按规定要求,调整上下夹钳的隔距(夹持长度)、拉伸速度。
(3)夹装试样。
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入下夹钳中心位置,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紧固下夹钳(4) 开机按钮,开始拉伸测试五、结果计算•(1)计算试样的经、纬向平均断裂强力(N)。
织物拉伸断裂曲线
织物拉伸断裂曲线是指在织物材料进行拉伸测试时,记录下的拉伸力与相应的伸长量(或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
该曲线通常用来评估织物的机械性能和强度特征。
织物拉伸断裂曲线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E区):开始时,织物在受到较小的拉伸力时,会发生线弹性变形,即织物会随着拉伸力的增加而逐渐延长,而拉伸力的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关系。
这个阶段对应于织物的线弹性区。
2. 线性阶段(L区):当拉伸力继续增加时,织物的伸长量与拉伸力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线性关系,这个阶段称为线性区。
在这一区域内,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性能和可逆性。
3. 屈服点(Y点):当拉伸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织物中的纤维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即纤维发生永久形变。
在拉伸曲线上,这个转折点被称为屈服点,对应于织物的屈服强度。
4. 最大拉伸力点(U点):在继续增加拉伸力的过程中,织物达到最大拉伸力点。
这个点对应于织物的最大拉伸强度。
5. 断裂点(F点):继续增加拉伸力,织物最终发生断裂。
断裂点对应于织物的断裂强度。
通过分析织物拉伸断裂曲线,可以了解织物的机械性能、强度特征以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此外,该
曲线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织物材料的性能差异,指导纺织品的设计和选择,并评估织物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
纺织品服装衣物拉伸性能测试标准在消费的过程中,织物受到拉伸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撕裂。
断裂强度就是织物受力断裂时的拉伸力,断裂伸长率是织物在拉伸断裂时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
决定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的因素有许多,如纤维性质,纱线结构,织物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
目前,织物拉伸断裂试验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既测试织物试样的轻(纵)向强力、纬(横)向强力。
它适用于力学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纺织品。
测试标准规定采用条样法(折纱条样和剪割条样)测定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方法,包括试样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或湿润两种状态的试验。
我国现行的GB/T 3923.1-1997标准是根据ISO 13934-1标准修改的(适用范围)ISO 13934-1标准适用于机织物,也适用于其它技术生产的织物,通常不适用于弹性织物、土工布、非织造布、涂层织物、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和聚烯扇丝织物。
ASTM D5035标准中拆纱条样法适用于机织物、剪割条样法适用于非织造布、毛毯织物、涂层织物。
不建议用于针织织物和超过11%的高弹织物。
测试原理强力试验仪夹住规定尺寸的试样,并施加负荷,被拉伸至断脱,记录最大的断裂强力和断裂拉伸率。
如果需要也可记录断脱伸长率。
ISO 13934-1标准规定只使用等速伸长(CRE)试验仪ASTM D5035标准规定除了可用等速伸长(CRE)试验仪器外,还可用等速载荷(CRL)和等速牵引(CRT)试验仪。
测试程序1.在夹钳中心位置采用松式或预加张力的方式夹试样,以保证拉力中心线通过夹钳中点。
开启试验仪拉伸试样至伸脱,记录最大的断裂强力和断裂拉伸率。
2.如果试样在钳口处滑移,或者钳口中或钳口边缘断裂,或试验结果显着低于这一组的平均值时,舍弃试验结果,另加试验以得到5个(ASTM标准要求纬向8个)“正常值”3.ISO 13934-1标准只规定采用等速伸长CRE法,隔距长度和拉伸速度织物断裂伸长率的大小而不同。
参考标准:ASTM D 5035-1995(2003)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及伸长(条样法)1.范围1.1拆纱条样法适用于机织物,剪切条样法适用于非织造布、缩绒织物、浸染织物或涂层织物。
本方法对针织物或高弹织物(伸长率超过11%)不建议采用。
2.测试原理2.1 强力测试仪夹住试样施加负荷,直至试样被拉断,读出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
3.测试设备3.1 定速拉伸强力测试仪3.2 剪样模板3.3 如需进行湿润试验时,应具备用于浸渍试样的器具、蒸馏水、非离子湿润剂。
3.4 夹片尺寸垂直于拉力方向至少比试样宽10mm,在拉力方向至少比试样宽25mm。
3.5 金属夹:170g,100mm(4in)宽。
4.试样准备4.1 预调湿,试样在测试前需放置在室温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预调湿。
试样增重不要超过1%。
4.2 剪取5块经向试样、8块纬向试样,剪取试样的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或纬向,取样时应沿角线方向,确保每块试样不含相同的经纬纱,且离布边1/10幅宽以上取样。
4.2.1 拆纱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长至少150mm、宽有25mm和50mm两种。
25mm的试样剪成35mm或25mm加20根纱线,然后在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
如试样的宽度方向小于20根纱线,则采用宽50mm的试样,在报告中注明。
50mm的试样剪成65mm 或50mm加20根纱线,然后在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
4.2.2 剪割条样:用于不容易拆纱的机织物、非织造布、毛毡织物。
剪取试样的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纵向或横向。
长至少150mm、宽有25±1mm和50mm±1mm两种。
4.3 湿润试验的试样:如果要求测定织物的湿强力,则剪取的试样长度应为干强试样的两倍,每条试样的两端编号后,沿横向剪为两块,一块用于公定回潮率下的强力测定,另一块用于湿态的强力测定。
4.3.1 湿润试验的试样是在室温下浸在水中至完全浸润,为使试样完全湿润,在蒸馏水中加入不超过0.05%的非离子湿润剂。
织物拉伸强度测试标准织物拉伸强度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指标: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指标是评估织物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织物拉伸性能指标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模量等。
其中,断裂强度是指织物在拉伸过程中很大承受的力,通常以N为单位;断裂伸长率是指织物在拉伸过程中长度变化的百分比,通常以%为单位;断裂模量是指织物在拉伸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线性关系,通常以N/mm为单位。
2. 测试方法: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有多种方法,包括剥离测试、抓取测试、除去边纱的条样法、不除去边纱的抓样法、剪切条样法、梯形法、环形条法等。
剥离测试包括切条测试和拆条测试两种,切条测试适用于填充较多的织物、不易解开的机织物、毡合织物和无纺布,而拆条测试适用于确定断裂特定宽度织物所需的力,适用于机织织物。
3. 试验标准:织物拉伸强度测试需要遵循一定的试验标准,如GB/T3923.2-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规定了采用抓样法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方法,包括试样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或湿润两种状态的试验。
在织物拉伸强度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样制备:试样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制备,确保试样的尺寸、形状、数量等符合标准要求。
2. 测试环境: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应符合标准要求。
3.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符合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试操作:测试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总之,织物拉伸强度测试标准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需要遵循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试样制备、测试环境、测试设备和测试操作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