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矿产?

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

(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

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

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

(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

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的成因。(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9、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矿床研究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室内研究和综合分析3个阶段;

A、野外观察: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和编录,在系统研究和总结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矿床范围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即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等情况。这是进行矿床研究的基础。

(2)利用槽探、井探和坑道等手段,查明矿体在空间上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大小、产状特征。

(3)对矿体和围岩进行系统的取样和分析,了解矿体和围岩的物质成分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按照取样的目的可分为4种:化学取样、矿物取样、物理取样和工艺取样。

(4)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了解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延伸情况。

(5)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其目的是通过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寻找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B、室内研究

(1)用反光和透射光显微镜鉴定、研究透明和不透明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生成顺序和形成方式。

(2)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X荧光分析、中子活化、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等分析方法,确定有关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微区的化学成分。

(3)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顺磁共振、穆斯堡尔谱及其它谱学方法,研究有光矿物的结构、种类和原子价态。

(4)对包裹体进行分析,研究成矿温度,压力、pH、E H及含矿流体成分。

(5)用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确定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性质。

(6)对有关的成矿、成岩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C、综合分析

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的图件和专题性图件,如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裂隙系统图、岩浆岩及岩相图、围岩蚀变图,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顺序图,以及各种辅助图件,总结矿床成因、矿床和矿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章重点内容

1、矿物、岩石和矿石

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矿物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即构成岩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即构成矿石。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2、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矿石矿物也称有用矿物,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生,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石。

块状矿石: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大于80%以上,浸染状矿石,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小于80%。

3、夹石和脉石

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的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石、夹石和围岩的碎块等。

4、共生组分和伴生组分

共生组分指矿石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向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并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

5、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矿石的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主要决定矿物颗粒的形成条件,它是研究矿物生成顺序的重要标志。最常见的矿石结构有:等粒自形结构、不等粒结构、纤维状结构、环带状结构、叶片状结构、乳滴状结构、胶状结构、破裂结构、骸晶结构和草莓状结构等。

矿石的构造,指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以及集合体的相互关系,矿石构造类型主要决定集合体的形成环境,是确定矿床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构造有块状、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梳状构造、环带状构造、晶簇状构造、鲕状构造、胶状构造、揉皱构造。

6、矿石品位及表示方法

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表示方法主要有金属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有用矿物和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克/吨、克拉/吨等。

7、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