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暖通电动调节阀的结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58.75 KB
- 文档页数:3
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供暖阀门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水平。
对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成为了供暖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展开讨论,包括供暖阀门的工作原理、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供暖阀门的工作原理供暖阀门主要是通过控制热媒(如水、蒸汽等)的流量来调节供暖系统的供热量,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一般来说,供暖阀门可以分为手动阀门和自动阀门两种类型。
手动阀门是由操作人员通过手轮或手柄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程度,以调节热媒的流量。
而自动阀门则是通过感应室内温度变化,由控制系统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程度,实现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二、优化设计的重要性优化设计可以提高阀门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使得供暖系统能够更精准地控制室内温度,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阀门的密封性和耐久性,减少漏水和损耗,从而减少维护成本和能源浪费。
优化设计还可以提高阀门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供暖系统的需求,从而提高其通用性和适用性。
优化供暖阀门的设计对于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尽管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供暖阀门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相对滞后,对于一些新兴供暖系统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供暖阀门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难以满足一些特殊工况下的需求。
供暖阀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暖阀门的性能和适用性,成为了供暖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随着供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将成为供暖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
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
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供暖阀门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供暖系统中的热水流量,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供暖阀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供暖阀门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不准确、能效低下、易损坏等。
在优化设计供暖阀门成为一个迫切需求的课题。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成为供暖系统设计的重点。
供暖阀门作为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其设计优化可以有效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使用效果。
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1.2 问题意识在供暖系统中,供暖阀门是起到控制供暖管道流量的重要设备。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供暖阀门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供暖阀门设计存在着流量控制不精准的情况,导致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不够准确,影响了用户的舒适感受。
一些供暖阀门存在着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需要频繁更换和维护,给用户带来不便。
一些供暖阀门设计复杂,安装调试过程繁琐,增加了供暖系统的维护成本。
我们需要关注供暖阀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改善供暖阀门的精确控制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简化安装调试过程,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为今后的供暖系统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效率,进一步改善供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能效。
通过分析供暖阀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从而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供暖系统的整体效率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未来供暖系统的建设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研究,拓展了对供暖系统的理解和管理能力,为实现绿色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供暖阀门的作用及现状分析2020年,供暖阀门作为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调节供暖系统流量的关键角色。
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供暖阀门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优化对于供暖系统的性能和能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以及优化设计对于供暖系统的影响。
1. 供暖阀门的作用和分类供暖阀门主要用于控制热水或蒸汽进入散热器或暖气片的流量,从而控制室内的温度。
根据其控制原理和结构特点,供暖阀门可以分为手动阀门、电动阀门和电动调节阀门三类。
手动阀门是通过人工操作来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流量。
电动阀门则是通过电动执行器来控制阀门的开启程度,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而电动调节阀门则是通过电动执行器来实现调节功能,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外部环境条件来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
2. 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供暖阀门的设计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特性优化:供暖阀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流体的流动特性,保证阀门在各个开启程度下的流量特性稳定,流量范围宽,能够适应不同的供暖负荷和流量要求。
(2) 密封性能优化:供暖阀门在关闭状态下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漏水和能效损失,同时阀门在开启状态下也需要具有较低的泄漏量,以提高系统的能效。
(3) 耐用性优化:供暖阀门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需要具有较强的耐用性,能够经受高温、高压和腐蚀等侵蚀,保证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4) 控制精度优化:对于电动调节阀门来说,其控制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目标,需要保证阀门在不同的工况下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系统的舒适性和能效。
(5) 节能优化:供暖阀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的因素,比如采用低功耗的电动执行器、优化流道结构来减小压降和能耗等。
供暖阀门的优化设计对供暖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1) 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优化设计的供暖阀门能够减小系统的压降和泄漏量,提高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2) 提高室内舒适度:对于电动调节阀门来说,其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够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提高室内舒适度。
供热系统中电动调节阀门的选型方法和原理L、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赵秀敏建设都城市建设研究院李滨涛摘要本文针对暖通设计中对电动调节阔选择的亩且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n电动调节阀选型中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和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对应的水力学原理,绐出了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动调节阎的方法及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主题词:电动调节阀I“值髓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供热系统中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耐于供热系统的控制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动调节阀门或自力式润门舡系统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正确的选取和便用自动控制{殳备可以使系统的能耗降低,舒适性提高,渭节扰动小,橱门的使用寿命长.维护量,』、。
但电动调节阀的选型和工作碌理与传统的手动调节阎有若很大的不同,目前许多设计人员对电动调节阀门的选择因素和原理并不谚r解,甚至有一些设计^员还简单的按照口径来选择电动调节阀门.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导致整个供热系统控制的币稳定性,产生温度震荡或达不到控制精度要求。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针对采暖和热水系统中电动调节阀门的造型中应谆注意的~些问题进行讨论.相关基本概念首先我们先讨论几个与选型相关的基奉概念。
I.阀n韵流通SE力Kv值}“值实际上通过阀门的流量【一,h)与其阀门前后压差(bar)平方根的比值Kv=G,△P’oG通过阀门的流量,一,11△P一阀门前后压差.baf。
阀门全开时的Kv值实际上反映了阀门的最大流通能力(m3,}I),也是我们在选择电动调节阀门时一个最基本的调节参数。
2.调节阀的控制比率R调节阀的控制比率R实际上是阀门的最大流通能力(m誓h)和具有调节特性时阀门的量小流通能力43(mm的比值.R{KvIⅨuKvI控制阀门的最大ijif通能力,m3/hKvP 具有调节特性时.控制阀门的最小流通能力.m3,h.调节阚的控制比率R表赶调节阀的调节特蛀.橱门的Kvs值的铡定是在l珥门正常开启度的0—10%范围内,在一个理想特性点进行测定的.在这点,实际阀门特性曲线与理想阀门特性曲线的偏离太于±30%。
在暖通空调水系统里电动调节阀的选型摘要:电动调节阀在中央空调和集中供热系统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部件,但只有根据换热设备的特性进行正确的选型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电动调节阀阀权度自动调节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里商业和民用建筑不断增多,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中央空调系统在上述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安装和应用,在北方地区冬季还有集中供热系统。
在上述系统里电动调节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计院的暖通设计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对电动调节阀的选型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面对大量的国内和国外产品手册,各厂家介绍的选型方式不尽相同,国内阀门和国外阀门标注的技术参数也有差别,导致设计师在阀门选型过程中产生困惑,阀门的选择到底是根据什么技术参数和指标来进行,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情况下设计师都是根据中央空调和集中供热系统里管径的大小来确定电动调节阀的大小,最后造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动调节阀没有起到良好的自动调节作用,造成房间温湿度或水温等参数波动过大、运行能耗增加、电动调节阀的损坏等等一些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保证在中央空调和集中供热水系统里电动调节阀能够在最佳工况下工作,保证控制对象的精度,笔者在此总结了电动调节阀的选型方法,因为电动二通调节阀的使用数量远大于电动三通调节阀,故本文中只讲述电动二通调节阀的选型,并且着重论述阀门口径的确定和调节特性选择的这两个最重要的选型因素。
1 确定阀门口径1.1 阀门流通能力阀门流通能力,也叫流量系数,用Kv表示,表示阀两端的压差为1bar,流体密度ρ=1g/cm3时,流经阀门的流量,单位是m3/h。
而Kvs表示阀门处于全开状态时阀门的流通能力,公式表示如下:式中,Q--通过阀门的流量,m3/h;△P--通过阀门的压降,bar。
1.2 阀门的理想流量特性阀门的流量特性反映的是阀门的相对流量(Q/Qmax)与相对行程(l/lmax)之间的关系,即Q/Qmax=?(l/lmax)式中,Q--调节阀在某一开度时的流量;Qmax--调节阀在全开时的流量;l--调节阀在某一开度时阀芯的行程;lmax--调节阀在全开状态时阀芯的行程。
关于调节阀结构和划分调节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流程和机械设备中的控制装置,其作用是调节流体介质(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流量、压力和温度,以满足流程或设备的需求。
调节阀的结构和划分对其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调节阀的结构和划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调节阀的结构调节阀的结构主要包括阀体、阀瓣/阀芯、阀座、执行机构和辅助部件等。
1.阀体:阀体是调节阀的主要部件,用于容纳阀瓣/阀芯和阀座,同时也承受来自介质的压力。
常见的阀体材料包括铸铁、铸钢、铜合金等。
2.阀瓣/阀芯:阀瓣/阀芯是调节阀控制介质流动的关键部件,其位置的变化决定了介质通过阀门的开度。
阀瓣/阀芯的形状和材料根据介质和应用要求而定,常见的形状有圆形、球形、圆锥形等。
3.阀座:阀座是阀瓣/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界面,用于控制介质的流动,并确保阀门关闭时的密封性能。
阀座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聚四氟乙烯等。
4.执行机构: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用于控制阀瓣/阀芯的位置,通常包括手动操作装置、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等。
这些执行机构可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实现阀瓣/阀芯的手动或自动调节。
5.辅助部件:调节阀的辅助部件可以增强其功能和性能,如定位器、过滤器、先导阀等。
这些辅助部件用于改善阀门的控制性能、保护阀门免受介质的影响、提高调节精度等。
二、调节阀的划分根据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特点,可以将调节阀划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1.按工作原理划分:(1)膜片式调节阀:利用弹性膜片的形变来改变阀门的开闭程度,常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调节控制。
(2)旋塞式调节阀:通过旋转阀芯来控制介质的流量,适用于较大流量和较高压差的调节控制。
(3)截止式调节阀:利用阀瓣/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接触面来控制介质的流量,适用于较小流量和较低压差的调节控制。
2.按阀门的控制方式划分:(1)开启式调节阀:阀门在无控制信号时处于全开状态,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阀门关闭程度逐渐减小。
(2)关闭式调节阀:阀门在无控制信号时处于全关闭状态,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阀门开启程度逐渐增大。
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电动阀门作为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设计则是将机械设计、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阀门电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本文以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设计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电动阀门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通过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设计,实现电动阀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使其更加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建立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不同阀门类型、动力系统和机构结构等因素;2. 分析不同参数组合对阀门运行特性的影响,优化阀门电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3. 确定电动阀门的最佳工作状态和运行效率,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4. 探究阀门电动装置的智能化控制方案和调试策略,为电动阀门的保养和维修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方法1. 开展文献调研,了解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2. 建立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模型,实现参数化设计;3. 进行参数化优化设计,评估各参数设计方案的优劣程度;4. 构建电动阀门控制系统,测试其运行特性和性能指标;5. 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并优化。
四、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阀门电动装置的研究背景1.2 阀门电动装置的研究意义1.3 阀门电动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模型2.1 阀门电动装置的结构组成2.2 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模型2.3 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三章: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优化设计3.1 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优化设计的基本流程3.2 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优化设计的具体步骤3.3 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优化设计的实现方法第四章:阀门电动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1 阀门电动装置的控制策略4.2 阀门电动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4.3 阀门电动装置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第五章:实验与结果分析5.1 实验流程和数据采集5.2 阀门电动装置参数化设计优化实验5.3 阀门电动装置控制系统实验5.4 实验结果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研究结果总结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6.3 研究展望五、预期成果1. 建立阀门电动装置的参数化设计模型,实现电动阀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2. 探究阀门电动装置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电动阀门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3. 提出阀门电动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策略和技术支持,满足电动阀门的实际应用需求。
1.3电动调节阀构成、工作原理1.3.1电动调节阀构成及种类(1)电动调节阀构成电动执行器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两类,前者以电磁阀及用电磁铁驱动的一些装置为主;电动式即由电动机提供动力,输出转角或直线位移,用来驱动阀门或其他装置的执行机构。
对这种机构的要求是:对于输出为转角的执行机构要有足够的转矩,对于输出为直线位移的执行机构要有足够的力,以便克服负载的阻力。
特别是高温高压阀门,其密封填料压得比较紧,长时间关闭之后再开启时往往比正常情况要费更大的力。
至于动作速度并不一定很高,因为流量调节和控制不需要太快。
为了加大输出转矩或力,电动机的输出轴都有减速器,如果电机本身就是低速的,减速器可以简单些。
电动式执机构接受4-20MA的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输出力和直线位移或输出力矩和角位移,以推动调节机构动作。
电动执行机构由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机、位置发送器和减速器四部分组成,其构成原理如图所示。
图1.3.1-1电动式执行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直行程和角行程。
角行程式执行机构又可分为单转式和多转式,单转式输出的角位移一般小于360°,通常简称角行程式执行机构;多转式的角位移超过360°,可达数圈,所以称为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它和闸阀等多转式调节机构配套使用。
对执行器来说,最主要的参数是输出转矩或力的大小,其次是行程和全行程时间。
(2)电动式执行器种类①积分式电动执行器,没有前置放大器,直接靠开关的动作来控制伺服电机。
控制正反转的开关K1和K2用有三个位置的扳键代替(通常用U型操作器就能与伺服电机配合)。
扳键在中央时,两个开关都不通,电机停止不动;在左边位置时相当于K1通,电机正转;在右边位置时相当于K2通,电机反转。
至于输出轴的转角位置要看向哪个方向转,以及转多长时间而定。
因为电动机在恒定电压下带动恒定的负载,其转速基本上不变,所以输出转角是转速对时间的积分。
与此对应,一般的带前置放大器和阀位反馈的执行器就是比例式执行器。
调节阀的结构形式、特点、工作原理、设计与选型原则一、概述:1、调节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量、压力和温度的装置。
它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流体的流量,从而实现对流体系统的控制。
调节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2、调节阀是气动执行机构和电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的阀门。
它由一个主阀及其附设的导管、导套、活塞、弹簧等附件组成。
主阀主要由塞型阀芯(密封座)、主阀体(缸体)和连接件(定位器)组成。
3、调节阀是制造业里非常重要的流体控制元件,合理、正确的选型将为工业控制系统提高效率、保证生产安全、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4、在生产现场,调节阀直接控制着工艺介质,有些介质成分比较复杂,尤其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殊情况,若选择不当,往往给生产控制带来困难,以致调节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二、调节阀的结构型式、特点及工作原理:1、闸阀式调节阀:闸阀式调节阀是以闸阀作为调节介质的调节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流体的流量可以比较的控制。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信号发生变化时,控制阀杆转动,改变闸阀的开度,从而改变流量。
2、旋塞式调节阀:旋塞式调节阀是以旋塞作为调节介质的调节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调节流量的范围比较大,而且操作简单。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信号发生变化时,控制阀杆转动,改变旋塞的开度,从而改变流量。
3、蝶阀式调节阀:蝶阀式调节阀是以蝶阀作为调节介质的调节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调节流量的范围比较大,而且操作简单。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信号发生变化时,控制阀杆转动,改变蝶阀的开度,从而改变流量。
4、气动薄膜式调节阀:气动薄膜式调速装置由气动薄膜式调速装置的主机、电磁铁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主机部分包括气缸1(1个或2个);气缸2(2个);单向活接头(3个);手动操作手柄(1个)。
电磁铁部分包括电磁铁1(1只),线圈1(4根),固定螺帽3颗。
电源部分包括交流220伏50Hz单相三线制供电线路。
电动阀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及系统结构2.欧拉姆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1053.永嘉京阀阀门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1054.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2005.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6.东宝阀门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1057.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摘要:电动阀门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直接由它的设计方式以及具体的工作结构体系来决定,电动阀门控制系统在我国各方面的生产工作当中,有着比较非常广泛的应用从阀门控制系统本身来看,它的主要控制单元组成是由解码器控制器及电动装置等多方面内容组成,也就是说想要提高控制单元的综合效率,就需要将这部分的控制单元,在结构组成方面进行更有力的改良。
关键词:电动阀门;控制系统;设计方式;系统结构引言:电动阀门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系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控制执行机构,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业及生产生活中。
本文简要阐述我国电动阀门概况,分析电动阀门控制系统设计方式及系统结构。
在现代机械设备当中所使用的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于电动阀门控制,也就是说电动阀门控制系统,本文从我国电动阀门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寻找设计方式及方法体系结构的办法,给我国控制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1电动阀门概况1.1电动阀门简介电动阀门的组成包括:回转球阀(多为90°,也存在特殊的90°~180°)、旋塞阀、蝶阀以及其他设备。
电动阀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阀门开启与关闭,其操作方式并不固定,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电动操作。
电动阀门的优点有:结构简单、操作方式易懂、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及性能良好。
电动阀门的主要应用方向:各种新建或者改造项目、风力、水利、煤气、燃气电能各种管道工程以及焦化煤气管网系统等。
1.2电动阀门分类1.2.1液压传动阀门液压传动阀门的主要优点包括:稳定性相对较高,可以在高速情况下保持正常启动与制动转向,还可以利用极其小的传动介质获取很大力矩。
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暖通电动调节阀的结构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居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室内温度的舒适度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我国北方来说冬季供暖必不可少,但由于近年来的能源紧张,能源价格上涨,节能环保成为了未来供暖系统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民用供暖的方式主要是铸铁管道俗称暖气片供暖与地热管道供暖,商用的主要是中央空调的温度调节。
现存的主要供暖方式主要存在能源浪费与温度调节能力不灵敏等的缺陷。
供暖系统中的控制端主要是电动调节阀,因此为了达到节能环保低碳的未来经济模式,就必须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改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查找相关产品资料,对暖通电动调节阀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解概括,分析国内外现有暖通调节阀;了解电动调节阀的应用现状,应用领域,并对产品的驱动部分进行分析;通过参考资料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与应用领域;了解交流电机的原理和用途,比较几种常见类型的优点和缺点,掌握双向交流同步电机在暖通阀中使用特点。
2.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弄懂其各部分的功能,原理与传动关系,以及暖通电动调节阀在整个供暖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双向交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与其他类型电机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所在;分析暖通阀的开关量与模拟量控制的差别,完成本课题调节阀的设计;
3.完成齿轮的设计计算,实现暖通电动调节阀的产品设计,完成三维建模,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主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在使用的暖通电动调节阀仍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调节能力不够灵敏致使室内温度不够舒适,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并且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与我国目前的节能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另外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降低成本,增加可靠性。
4.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暖通电动调节阀在整个供暖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查找阅读国内外有关供暖系统案例的分析研究设计等内容了解。
暖通电动调节阀的调节原理:对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分析了解,弄懂它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中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分析交流电压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与优点;齿轮调速机构系统的啮合润滑情况;电动调节阀的控制与反馈电路。
三、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2010~2011第一学期
第12周:下达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第13周:查找资料,确定选题。
第14周:学院下达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第15周:确定选题,指导教师初次指导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书。
第16周:收集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并于12月20日之前交由指导老师检查。
第17周:进一步收集资料,修改提纲,形成较详细的提纲。
2. 2010~2011年第二学期
第1周至第8周:确定每个部分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案,边设计边画图,写出初稿。
第9周:将毕业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10周至第11周:修改毕业论文。
第12周: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抄完毕。
第13周至14周:答辩小组传阅本组论文。
第15周(具体日期另定)毕业论文答辩。
第16周:院答辩委员会评定论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倪浩翔. 淮北某煤矿供暖节能项目分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0,9(3):
132-133.
[2]黄奕沄,张玲. 空调水系统电动调节阀实际工作特性及选型探讨[J]. 制冷与空调,
200 6,6(3): 95-99.
[3]王晓松. 暖通空调水系统电动调节阀选型方法[J]. 中国住宅设施, 2008,2:56-59.
[4]刘喜兵. 如何解决住宅供暖中的分户计量问题[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3:53.
[5]陈宝林,刘建红,顾毅康,胡育文. 同步电机双功能系统单相交流励磁的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 ,35(6):621-624.
[6]王红娟. 保温球阀的改进[J]. 机电信息,2010,12:196 .
[7]姜雪婷. 变频器在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0, 6,27-28.
[8]刘洪文. 变频调速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J]. 防爆电机,2010,3(45):38-40.
[9] C.P. Liu, G.R. Jeng, W.C. Chen, M.C. Tsai, K.T. Wu, Y.D. Yao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J]310 (2007) e910–e912.
[10]Vladimir Mijakovski.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J] .29 (2009) 2579–2582.
[11] Nurdan Yildirim, Macit Toksoy, Gulden Gokcen. Piping network design of geothermal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 Case study for a university campus[J]. Energy (35)2010:3256-3262.
[12]Krzysztof Wojdyga. An influence of weather conditions on heat demand in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J]. Energy and Buildings, (40)2008:2009-2014.
[13] A.ElMagri,F.Giri, A.Abouloifa, F.Z.Chaoui. Robust control of synchronous motor through
AC/DC/AC converters[J].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18(2010): 540–553.
[14] Gill G. Richards. Estimating induction motor shaft stress transients under shaft resonant and de-
tuned conditions[J].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45 (1998):129-134.
[15] Ole Kiehn,Matthew C. Tresch. Gap junctions and motor behavior[J].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02,2(25):108-115.
[16] Krzysztof Wojdyga. An influence of weather conditions on heat demand in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8,40:200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