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船舶运动学习题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630.00 KB
- 文档页数:13
船舶操纵习题集(杲)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一、知识点1.船舶操纵性能船舶操纵性能包括船舶变速性能、旋回性能、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关系、船舶操纵性试验和IMO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
2.船舶变速性能船舶变速性能包括船舶启动性能、船舶停车性能、倒车停船性能及影响倒车冲程的因素和船舶制动方法及其适用。
3.船舶旋回性能船舶旋回性能包括船舶旋回运动二个阶段及其特征、旋回圈及旋回要素的概念(旋回反移量、滞距、纵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转心、旋回时间、旋回降速、横倾等)、影响旋回性的因素和旋回圈要素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反移量、旋回初径、进距、横距、旋回速率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舵让与车让的比较)。
4.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包括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和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5.船舶操纵性试验船舶操纵性试验包括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冲程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以及Z形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方法。
二、练习题(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1.船舶启动过程中,为保护主机。
A.先开高转速,在船速达到与转速相应的船速时再逐级减小转速B.先开低转速,在船速达到与转速相应的船速时再逐级加大转速C.先开低转速,在螺旋桨转动起来后就开高转速D.先开低转速,在转速达到相应的转速时再逐级增大转速2.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航速的前进距离。
A.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相应稳定船速的平方成正比B.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相应稳定船速的平方成反比C.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相应稳定船速的平方成正比D.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相应稳定船速的平方成反比3.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航速的前进距离。
A.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桨推力成正比B.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桨推力成反比C.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桨推力成正比D.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桨推力成反比4.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航速的时间。
船舶结构力学习题答案【篇一:船舶结构力学各章思考题】>(摘自习题)(一)绪论1 什么叫做船体总纵弯曲?船体的总纵强度与局部强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船体结构中有哪些受压构件?为什么说船在总弯曲时船体受压的构件(主要是中垂状态时的上层甲板)因受压过度而丧生稳定性后,会大大减低船体抵抗总弯曲的能力?3.何谓骨架的带板?带板的宽度(或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确定?试分析带板宽度对骨架断面几何要素的影响。
4.什么叫做船体结构的计算图形,它是用什么原则来确定的?它与真实结构有什么差别?5.一个完整的船体结构计算图形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为什么对同一船体结构构件,计算图形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二)单跨梁的弯曲理论1 梁弯曲微分方程式是根据什么基本假定导出的,有什么物理意义,适用范围怎样?2 单跨梁初参数法中的四个参数指什么参数?它们与坐标系统的选择有没有关系?3 为什么当单跨梁两端为自由支持与单跨梁两端为弹性支座支持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梁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相等;而当梁两端是刚性固定与梁两端为弹性固定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两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不同?4 梁的边界条件与梁本身的计算长度、剖面几何要素、跨间荷重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 当梁的边界点上作用有集中外力p或几种外弯矩m时,一种处理是把该项外力放在梁端,写进边界条件中去。
另一种处理时把该项外力放在梁上,不写进边界条件。
在求解梁的弯曲要素时,两种处理方法的具体过程有哪些不同?最后结果有没有差别?6 梁的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与梁本身所受的外荷重(包括大小、方向及分布范围)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梁在横弯曲时,横荷重引起的弯曲要素可以用叠加法求出?(三)力法1 什么叫力法?如何建立力法方程式?2 什么是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与原结构有什么异同?力法正则方程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 当连续梁两端为弹性固定时,如何按变形连续条件建立该处的方程?4 力法可否用来计算不可动节点的复杂钢架?如可以,应如何做?5 用力法计算某些支座有限位移的连续梁或平面刚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6 刚架与板架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有何区别?7 何谓梁的固定系数?它与梁端弹性固定端的柔性系数有何不同?(四)位移法1 试举例说明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高中物理强基习题专题一:运动学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0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为v,则小船作( )(A) 匀加速运动,θcos 0v v = (B) 匀减速运动,θcos 0v v =(C) 变加速运动,θcos 0v v =( D) 变减速运动,θcos 0v v =(E) 匀速直线运动,0v v =答案:C2.如上题图1-5,此时小船加速度为( )A.0B.θθcos )tan (20l vC.lv 20)tan (θ D.θcos 0v 答案:B3.地面上垂直竖立一高20.0 m 的旗杆,已知正午时分太阳在旗杆的正上方,求在下午2∶00 时,杆顶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速度的大小为( )A.s m /1094.13-⨯B.s m /1094.14-⨯C.0D.s m /100.35-⨯答案:A解析: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从正午时分开始计时,则杆的影长为s =htg ωt,下午2∶00 时,杆顶在地面上影子的速度大小为132s m 1094.1cos d d --⋅⨯===tωωh t s v二.计算题4.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a =4 -t2 ,式中a 的单位为m ·s-2 ,t 的单位为s.如果当t =3s时,x =9 m,v =2 m ·s-1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解析: 由分析知,应有⎰⎰=t t a 0d d 0vv v 得 03314v v +-=t t (1)由 ⎰⎰=t xx t x 0d d 0v 得 00421212x t t t x ++-=v (2) 将t =3s时,x =9 m,v =2 m ·s-1代入(1) (2)得v0=-1 m ·s-1,x0=0.75 m .于是可得质点运动方程为75.0121242+-=t t x 5.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a =A -Bv,式中A 、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解析: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v 的函数,因此,需将式dv =a(v)dt 分离变量为t a d )(d =v v 后再两边积分. 解: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1) 由题意知 v v B A ta -==d d (1) 用分离变量法把式(1)改写为 t B A d d =-vv (2) 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t t B A 0d d d 0v v v v v 得石子速度 )1(Bt e B A --=v 由此可知当,t →∞时,B A →v 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 (2) 再由)1(d d Bt e BA t y --==v 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t eB A y tBt yd )1(d 00⎰⎰--= 得石子运动方程)1(2-+=-Bt e B A t B A y6.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r =2.0ti +(19.0 -2.0t2 )j,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 .求:(1)质点的轨迹方程;(2) 在t1=1.0s 到t2 =2.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 t1 =1.0s时的速度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4) t =1.0s 时质点所在处轨道的曲率半径ρ.解析:根据运动方程可直接写出其分量式x =x(t)和y =y(t),从中消去参数t,即得质点的轨迹方程.平均速度是反映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率,即t ΔΔr =v ,它与时间间隔Δt 的大小有关,当Δt →0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瞬时速度td d r =v .切向和法向加速度是指在自然坐标下的分矢量a t 和an ,前者只反映质点在切线方向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即t t te a d d v =,后者只反映质点速度方向的变化,它可由总加速度a 和a t 得到.在求得t1 时刻质点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后,可由公式ρa n 2v =求ρ. 解 (1) 由参数方程x =2.0t, y =19.0-2.0t2消去t 得质点的轨迹方程:y =19.0 -0.50x2(2) 在t1 =1.00s 到t2 =2.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j i r r 0.60.2ΔΔ1212-=--==t t t r v (3) 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j i j i j i t ty t x t y x 0.40.2d d d d )(-=+=+=v v v j j i a 222220.4d d d d )(-⋅-=+=s m ty t x t 则t1 =1.00s时的速度v(t)|t =1s=2.0i -4.0j切向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t t y x t t t tt e e e a 222s 1s m 58.3)(d d d d -=⋅=+==v v v n n t n a a e e a 222s m 79.1-⋅=-=(4) t =1.0s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22s m 47.4-⋅=+=y x v v v 则m 17.112==na ρv 8.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i r )2(22t t -+=,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求:(1) 质点的运动轨迹;(2) t =0 及t =2s时,质点的位矢;(3) 由t =0 到t =2s内质点的位移Δr 和径向增量Δr ;*(4) 2 s 内质点所走过的路程s .分析 质点的轨迹方程为y =f(x),可由运动方程的两个分量式x(t)和y(t)中消去t 即可得到.对于r 、Δr 、Δr 、Δs 来说,物理含义不同,可根据其定义计算.其中对s 的求解用到积分方法,先在轨迹上任取一段微元ds,则22)d ()d (d y x s +=,最后用⎰=s s d 积分求s.解 (1) 由x(t)和y(t)中消去t 后得质点轨迹方程为 2412x y -= 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2) 将t =0s和t =2s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j r 20= , j i r 242-=图(a)中的P 、Q 两点,即为t =0s和t =2s时质点所在位置.(3) 由位移表达式,得j i j i r r r 24)()(Δ020212-=-+-=-=y y x x 其中位移大小m 66.5)(Δ)(ΔΔ22=+=y x r 而径向增量m 47.2ΔΔ2020222202=+-+=-==y x y x r r r r *(4) 如图(B)所示,所求Δs 即为图中PQ 段长度,先在其间任意处取AB 微元ds,则22)d ()d (d y x s +=,由轨道方程可得x x y d 21d -=,代入ds,则2s内路程为 m 91.5d 4d 402=+==⎰⎰x x s s QP9.一质点P 沿半径R =3.0 m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运动一周所需时间为20.0s,设t =0 时,质点位于O 点.按(a)图中所示Oxy 坐标系,求(1) 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2)5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该题属于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即已知运动方程r =r(t)求质点运动的一切信息(如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在确定运动方程时,若取以点(0,3)为原点的O ′x ′y ′坐标系,并采用参数方程x ′=x ′(t)和y ′=y ′(t)来表示圆周运动是比较方便的.然后,运用坐标变换x =x0 +x ′和y =y0 +y ′,将所得参数方程转换至Oxy 坐标系中,即得Oxy 坐标系中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采用对运动方程求导的方法可得速度和加速度.解 (1) 如图(B)所示,在O ′x ′y ′坐标系中,因t Tθπ2 ,则质点P 的参数方程为t T R x π2sin =', t T R y π2cos -=' 坐标变换后,在Oxy 坐标系中有 t T R x x π2sin='=, R t T R y y y +-=+'=π2cos 0 则质点P 的位矢方程为j i r ⎪⎭⎫ ⎝⎛+-+=R t T R t T R π2cos π2sin j i )]π1.0(cos 1[3)π1.0(sin 3t t -+=(2) 5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j j i r )s m π3.0(π2sin π2π2cos π2d d 1-⋅=+==t TT R t T T R t v i j i r a )s m π03.0(π2cos )π2(π2sin )π2(d d 222222-⋅-=+-==t TT R t T T R t10.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凸轮以等速v0沿水平面 向右运动,带动从动杆AB 沿竖直方向上升,O 为凸轮圆心,P 为其顶点.求:当∠AOP=α时,AB 杆的速度和加速度.根据解析:速度的合成,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 杆=v0tan α。
《船舶原理》练习题第1、2章(航海)【第1章】船型尺度初步(L,B,D,d) (1)【第2章】船舶吃水d初步 (1)【第2章】TPC初步练习 (2)【第2章】水密度对吃水之影响 (3)【第2章】排水量Δ初步 (4)【第2章】静水力曲线常用量 (6)【第2章】干舷与储备浮力 (7)【第1章】船型尺度初步(L,B,D,d)·1 船舶在登记..、丈量时使用的尺度是。
A.最大尺度 B.型尺度C.登记尺度 D.以上均可·2 判断船舶能否停靠某一码头时所使用的尺度是。
A.型尺度 B.理论尺度C.登记尺度D.最大尺度·3 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A.船型尺度 B.理论尺度C.实际尺度 D.最大尺度·4 船舶实际吃水与型吃水两者相比。
A.相差50mm B.相差龙骨板厚度C.相差无定值 D.两者在数值上一致·5 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A.最大尺度B.型尺度C.登记尺度 D.实际尺度·6型线图中船舶横剖线图上是直线。
A. 水线面和纵剖面B. 水线面和横剖面C. 横剖面和纵剖面D. 仅横剖面·7过船宽中点的纵向垂直称为。
A. 平面,中站面B. 剖面,中纵剖面C. 平面,基平面D. 剖面,中横剖面·8采用近似计算公式的条件之一是曲线下面积的等分数必须为。
A. 辛氏第一法,偶数B. 梯形法,偶数C. 辛氏第一法,奇数D. 梯形法,奇数·9已知某船L bp=78,宽B=16.4m,水线面面积为921m2,则其水线面积系数为C W为______。
A.0.77 B.0.65 C.0.68 D.0.72·10某船L bp=78m,吃水d m=4.80m,船宽B=12.2m,排水体积为2924m3,则其方形系数C b为_______。
(小吨位船试题) A.0.53 B.0.64 C.0.73 D.0.68·11某船方型系数C b=0.63,长宽比L/B=6,宽吃水比B/d=2.4,平均吃水5.17m,则船舶排水体积______ m3。
试题六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A.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B.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2. 船舶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A.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B.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C.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D.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3. 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A.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小,转心前移B.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C. 速降系数越大,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D.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后移4. 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在:A. 改向时应舵较快,旋回中操正舵能较快地恢复直线运动B. 改向时应舵较快,旋回中操正舵能较慢地恢复直线运动C. 改向时应舵较慢,旋回中操正舵能较快地恢复直线运动D. 改向时应舵较慢,旋回中操正舵能较慢地恢复直线运动5.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6. 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甲板上浪:A.将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加速航行B.将不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加速航行C.将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减速航行D. 将不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减速航行7. 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航速的时间:A. 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正比B. 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正比C. 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反比D. 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反比8. 匀速前进中的船舶主机停车后,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A. 呈线性变化,逐渐降速为零B. 呈线性变化,逐渐降速为定常值C. 呈非线性变化,开始降速较快,而后下降率变低,逐渐降速为零D. 呈非线性变化,开始降速较慢,而后下降率加快,逐渐降速为零9. 船舶旋回性指数K的物理意义是:A.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定常旋回角速度的大小B.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大旋回角速度的大小C.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小旋回角速度的大小D.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0.63倍最终旋回角速度的大小10. 同一艘货船,在航速和舵角不变的条件下,其操纵性指数随吃水增加的变化情况为:A. K′减小,T′增大B. K′增大,T′增大C. K′减小,T′减小D. K′增大,T′减小11. 船舶改向时的新航向距离:A.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正比B.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反比C.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反比D.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正比12. 船舶在旋回中降速:A. 主要是大舵角的舵阻力造成的,可降速1/2B. 主要是斜航中船体阻力激增所致,可降速1/4~1/2C. 主要是推进器效率降低所致,可降速1/5D. 即使使用满舵也只降低10%左右13. 直航低速前进中的船舶,当存在横倾时:A. 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低舷一侧偏转B. 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低舷一侧偏转C. 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高舷一侧偏转D. 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高舷一侧偏转14. 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转数通常定为额定转数的:A. 89~92%B. 92~93%C. 94~95%D. 96~97%15.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16. 舵速是指:A.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舵翼前后方向上的分量B.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舵翼垂直方向上的分量C.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船舶首尾方向上的分量D.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船舶横向方向上的分量17. 航行中的船舶,提高舵力转船力矩的措施包括:A. 增大舵角、提高舵速和增大舵面积B. 增大舵角和增大舵面积C. 提高舵速和增大舵面积D. 增大舵角和提高舵速18. 舵效与舵角有关,一般舵角为______时,舵效最好。
船舶阻力与推进(2)参考答案第三章 兴波阻力1.某长江双桨客货船水线长108m ,方形系数0.594,中横剖面系数0.97。
试用圆圈P 理论判别航速15.5kn 、16.7kn 、19.5kn 时阻力是处于峰值还是谷值。
解:依题意得:612.097.0594.0===M B P C C C 当m/s 973.7kn 5.15==V 时,767.0108793.7==L V 根据767.0612.0==LV C P ,查图3-14知:阻力处于谷值 当m/s 590.8kn 7.16==V 时,827.0108590.8==L V 根据827.0612.0==LV C P ,查图3-14知:阻力处于谷值 当m/s 031.10kn 5.19==V 时,965.0108031.10==L V 根据965.0612.0==LV C P ,查图3-14知:阻力处于峰值 2.某沿海货船垂线间长86m ,服务航速10.8kn ,最大航速11.62kn ,棱形系数0.757.试问该船在上述两个航速下圆圈P 值为多少?是否属于有利范围。
解:当m/s 556.5kn 8.10==V 时551.014.3286757.08.9556.52=⨯⨯⨯==πL gC V P P 根据599.086556.5757.0===L V C P ,查图3-14知:有利干扰 当m/s 977.5kn 62.11==V 时593.014.3286757.08.9977.52=⨯⨯⨯==πL gC V P P根据645.086977.5757.0===L V C P ,查图3-14知:不利干扰 3.已知某船船长100m ,船宽12m ,吃水6m ,横剖面面积曲线是关于船长的一个分段函数⎪⎪⎩⎪⎪⎨⎧≤≤+--<≤--<≤-++-=501570)15(352152070205070)20(90722x x x x x A s ,当航速为15kn 时,求船体首尾横波相位差。
船舶原理习题答案船舶原理习题答案船舶原理是航海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船舶的结构、稳性、推进、操纵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船舶原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将针对一些常见的船舶原理习题给出详细的解答。
1. 问题:一艘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船头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为什么船会运动?解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就会产生运动。
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时,船头受到向前的推力,这个推力会克服船的阻力,使船产生向前的运动。
2. 问题:船舶的稳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稳性对船舶很重要?解答: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稳性对船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稳性,船舶才能在恶劣的海况下保持平稳,防止侧翻或倾覆的情况发生。
3. 问题:船舶的推进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解答:船舶的推进方式主要有螺旋桨推进和喷水推进。
螺旋桨推进是通过螺旋桨的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船舶前进。
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效率高,适用于大多数船舶。
而喷水推进则是通过将水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船舶前进。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快速加速或需要灵活操纵的船舶。
4. 问题:船舶的操纵是如何实现的?解答:船舶的操纵主要通过舵和推进装置来实现。
船舶的舵通过改变船舶的航向角度,从而改变船舶的行进方向。
推进装置则通过改变推进力的方向和大小,控制船舶的前进、后退和转向。
5. 问题:船舶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解答:船舶的浮力是由船体所受到的水的压力产生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船舶的船体浸入水中,受到水的压力产生的浮力,使得船舶能够浮在水面上。
6. 问题:船舶的排水量和载重量有什么区别?解答:船舶的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满载状态下排除液体的重量。
而载重量则是指船舶所能携带的货物和人员的总重量。
排水量是船舶固有的属性,而载重量则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的解答,我们对船舶原理习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船舶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船舶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船舶结构力学是船舶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船舶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在船舶设计和维修中,船舶结构力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几个船舶结构力学的学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1. 问题:什么是船舶结构的静力学特性?答案:船舶结构的静力学特性是指结构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的性能,包括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
刚度是指结构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强度是指结构承受外力时不发生破坏的能力,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失稳的能力。
2. 问题:船舶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有何区别?答案:船舶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变形的抵抗能力,通常用刚度系数来表示。
强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破坏的能力,通常用强度参数来表示。
刚度和强度是船舶结构力学中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设计和维修船舶结构时需要考虑它们的平衡。
3. 问题:什么是船舶结构的疲劳强度?答案:船舶结构的疲劳强度是指结构在长期循环载荷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多种载荷的作用,如波浪载荷、船舶自重和货物重量等。
这些载荷的反复作用会导致结构的疲劳破坏,因此需要对船舶结构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和设计。
4. 问题:船舶结构的稳定性有哪些因素影响?答案:船舶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船舶的重心和浮心位置。
当船舶的重心和浮心位置不在同一垂直线上时,会产生偏倾力矩,导致船舶发生倾覆。
此外,船舶的形状、船体的稳定性曲线和外部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船舶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5. 问题:如何计算船舶结构的荷载?答案:计算船舶结构的荷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船舶自重、货物重量、燃油重量、波浪载荷等。
其中,船舶自重可以通过船舶的设计参数和结构重量来计算;货物重量可以通过货物的数量和单位重量来计算;燃油重量可以通过燃油的密度和船舶的燃油消耗量来计算;波浪载荷可以通过波浪的特性和船舶的运行状态来计算。
l.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 )。
A.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大B.转向角速度较小,角加速度较小c.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大D.转向角速度较大,角加速度较小2.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 )。
A.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B.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置3.船舶旋回中,航向角变化约( )时,船舶开始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A.90°B.180°C.270°D.360°4.船舶以一定的速度直航中操一定的舵角并保持之,船舶进入回转运动的性能称为( )。
A.船舶的保向性能B.船舶的旋回性能C.船舶的变速性能D.船舶的改向性能5.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船舶转向90°时的横距(T T)约为(D T为旋回初径)( )。
A.0.3D T B.0.4D T C.0.5D T D.0.6D T6.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初径是指( )。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7.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是指( )。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最大时.旋回圈的直径D.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常量时,旋回圈的直径8.船舶旋回过程中的反移量是由( )。
A.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B.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c.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D.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9.满载船舶满舵旋回时的最大反移量( )。
船舶原理答案习题答案船舶原理答案习题答案船舶原理是航海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船舶的结构、运动、稳性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针对几个船舶原理的习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
1. 什么是船舶的稳性?如何判断一艘船的稳性良好?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判断一艘船的稳性良好与否,主要通过判断其倾覆的倾斜角度来进行。
一般来说,船舶的稳性良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船舶的重心要尽可能地低,这样可以减小倾覆的风险;其次,船舶的形状要合理,船体宽度越大,稳定性越好;最后,船舶的货物要合理摆放,重心要尽量靠近船舶的中心线。
2. 什么是船舶的排水量?如何计算一艘船的排水量?船舶的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浮于水面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
计算一艘船的排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排水量 = 船舶的总体积 - 船舶的空船体积。
其中,船舶的总体积可以通过测量船舶的长、宽、高来计算得出;而船舶的空船体积可以通过将船舶完全浸入水中并测量所排开的水的体积来计算得出。
3. 什么是船舶的纵倾和横倾?如何通过调整船舶的重心来控制船舶的倾斜?船舶的纵倾是指船舶绕纵轴的倾斜,而横倾是指船舶绕横轴的倾斜。
通过调整船舶的重心位置可以控制船舶的倾斜。
一般来说,如果船舶发生纵倾,可以通过调整船舶前后的货物分布来平衡船舶;如果船舶发生横倾,可以通过调整船舶左右的货物分布来平衡船舶。
此外,船舶的纵倾和横倾还可以通过调整船舶的舵角和推进力来进行控制。
4. 什么是船舶的稳定性曲线?如何通过稳定性曲线来判断船舶的稳定性?船舶的稳定性曲线是指船舶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稳定性参数的曲线。
通过稳定性曲线可以判断船舶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稳定性情况。
一般来说,稳定性曲线的形状越平缓,说明船舶的稳定性越好;而稳定性曲线的形状越陡峭,说明船舶的稳定性越差。
通过分析稳定性曲线可以了解船舶的稳定性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运动学习题――之耐波性部分1、长L=5m ,宽B=0.6m ,高H=0.3m ,比重为0.5的匀质木块在淡水中漂浮,求此木块的小角度自由横周期(设木块排水量为∆,木块对纵轴的惯性距)(1222H B I x +∆=,(忽略水的附加惯性矩)。
2、排水量000,10=∆t ,横摇周期为10s,横稳性高为 1.22m 。
其姊妹船的排水量00012,=∆t ,横稳性高为1.30m 。
两船的重量分布各方面都是相似的。
横摇附加质量为船舶质量的16%。
求A )试计算姊妹船的横摇周期(不计附加质量); B )计算计及附加质量的横摇周期。
3、已知某船L=120m ,B=15m ,T=6.8m, C b =0.67, Z g =6m, Z b =3.85m,横稳心半径BM=2.6m ,附加质量惯性矩J x =10%I x (I x 为船舶质量惯性矩)。
求:(1)船舶横摇固有周期ϕT ;(2)在纵中剖面中心上10m 处加上200t 的重物。
求此时船横摇固有周期(设此时稳心M 保持不变)。
4、某船对横摇轴的惯性半径为9.39m ,横稳性高GM=1.48m ,排水量t 000,15=∆,如果船在静水中横摇时,其阻尼力矩系数N=47,800s m KN ⋅⋅。
试确定船在经过三个完整振荡的横摇角幅值(设初始倾角为7º,即当t=0时, 7=ψ,0ψ'=)。
附加质量惯性矩等于船舶质量惯性矩的20%。
5、某船L=140m ,∆=12,500t ,相当惯性半径(已计及附加质量)m k x 10=,GM=2m ,假设阻尼系数N=49,000 s m KN ⋅⋅试求:(1)该船的横摇固有周期和有阻尼自由横摇周期;(2)与其几何相似的船模、缩尺比为27,试求船模的横摇固有周期;(3)如该船的零速处于正横浪中、求能产生共振(谐摇)横摇的规则波长。
6、已知某余弦波波长m 100=λ,以齐姆米尔曼经验公式确定波高与波长的关系为4/317.0λ=w ,波长及波高以m 计。
船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船舶的浮性是指船舶在水面上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基本原理是()。
A. 阿基米德原理B. 牛顿第三定律C. 伯努利定理D. 欧拉定律2. 船舶的稳定性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A. 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B. 初始稳定性和最终稳定性C. 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D. 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3. 船舶阻力主要包括哪两种形式?()A. 摩擦阻力和波阻力B. 空气阻力和水阻力C. 表面阻力和内部阻力D. 静态阻力和动态阻力4. 船舶推进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螺旋桨推进、喷水推进和风帆推进B. 螺旋桨推进、蒸汽推进和风帆推进C. 螺旋桨推进、喷水推进和蒸汽推进D. 蒸汽推进、喷水推进和风帆推进5. 船舶操纵性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船舶尺寸和形状B. 船舶动力系统C. 船舶的载重和吃水D. 所有以上因素6. 船舶的排水量是指()。
A. 船舶满载时的重量B. 船舶空载时的重量C. 船舶在水中排开的水的重量D. 船舶在空气中的重量7. 船舶的吃水是指()。
A. 船舶底部到水面的垂直距离B. 船舶底部到船体最宽处的垂直距离C. 船舶底部到船体最窄处的垂直距离D. 船舶底部到船体最深处的垂直距离8. 船舶的稳心高度是指()。
A. 船舶重心到水面的垂直距离B. 船舶重心到船体最宽处的垂直距离C. 船舶重心到船体最窄处的垂直距离D. 船舶重心到船体最深处的垂直距离9. 船舶的航速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船舶的阻力B. 船舶的推进力C. 船舶的载重D. 船舶的船型10. 船舶的操纵性主要体现在()。
A. 船舶的加速性能B. 船舶的减速性能C. 船舶的转向性能D. 船舶的稳定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阿基米德原理在船舶浮性中的应用。
2. 描述船舶在静水中的稳定性和在波浪中的动态稳定性的区别。
3. 解释船舶阻力的来源,并简述如何减小船舶阻力。
船舶操纵模拟题目录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第一节船舶旋回性(三副:船舶旋回性和舵效)第二节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三副:船舶航向稳定性)第三节船舶的变速运动性能(三副:船速与冲程)第四节船舶操纵性试验基本知识第五节IMO船舶操纵性衡准适用的船舶和基本内容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第一节船舶旋回性大副知识点1:船舶旋回运动三阶段【典型考题】1.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_____。
A.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B.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D.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参考答案:B解析:第一阶段亦称转舵阶段,船舶从开始转舵起至转至规定舵角止一般约8-15,横和旋回角加速度r均较大,旋回角加速度在此阶段可达最大值。
由于船舶运动惯移加速度v性的原因,船舶重心G基本上沿原航向滑进,横移速度v和转向角速度r变化绝对值不大。
2.船舶操舵后,在转舵阶段将______。
A.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B.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C.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D.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参考答案:A解析:在舵力转船力矩Mδ的作用下,船首有向操舵一侧回转的趋势,重心则有向操舵相反方向的微量横移,与此同时,船舶因舵力位置比重心位置低而出现少量内倾。
因此,该阶段也称为横移内倾阶段。
3.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______。
A.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常量B.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C.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D.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常量参考答案:C解析:第二阶段亦称过度阶段,诸指标均为变量。
该阶段中,船舶的旋回角速度、横移速度和漂角均逐步增大,水动力Fw的作用方向由第一阶段来自正前方,逐渐改变为来自船首外舷方向。
由于水动力FW作用点较重心更靠近船首,因而产生水动力转船力矩Mδ,方向与舵力转船力矩MJ一致,使船舶加速旋回;与此同时,随着旋回角速度的不断提高,又会产生不断增大的船舶旋回阻矩,从而使旋回角速度不断降低,角速度的增加受到限制。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船舶的结构、船体稳性、船舶运动性能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船舶的刚度?如何计算船舶的刚度?船舶的刚度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度可以分为纵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三种。
计算船舶的刚度需要考虑船体的结构和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弹性力学的理论来计算船舶的刚度。
2. 什么是船舶的稳性?如何评估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评估船舶的稳性需要考虑船舶的重心、浮心和外力的作用点。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稳性曲线和稳性指数来评估船舶的稳性。
3. 什么是船舶的自由表面效应?如何减小自由表面效应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船舶的自由表面效应是指在船舶的货舱或油舱中液体自由面的波动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为了减小自由表面效应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货舱或油舱的隔舱数量,减小液体自由面的波动;增加货舱或油舱的刚度,减小液体自由面的波动。
4. 什么是船舶的阻力?如何计算船舶的阻力?船舶的阻力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水的阻碍而产生的力。
计算船舶的阻力需要考虑船体的形状、船速和水的流动性质。
可以使用流体力学的理论来计算船舶的阻力。
5. 什么是船舶的推进性能?如何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船舶的推进性能是指船舶在航行中的动力和推进效率。
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需要考虑船舶的推进力、船速和燃料消耗等因素。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推进系数和比功率来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
6. 什么是船舶的操纵性能?如何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船舶的操纵性能是指船舶在航行中的转向和操纵的能力。
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需要考虑船舶的转向性能、操纵装置和舵的设计等因素。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转向半径和操纵指标来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
第一章 绪论计算骨架断面惯性矩时的表格算法断面形式构件 名称 构件面积a (cm 2)构件形心距参考轴距离(cm ) ay ay 2构件对其形心的惯性矩i (cm 4) 带板 腹板 面板 … … … … … … … … … … … … / … /ABC水平构件对其形心的惯性矩可以不计。
断面中和轴离参考轴距离 ε=B/A(cm)断面对中和轴的惯性矩 I=C-εB(cm 4)最小断面模数 W min =I/y*max (cm 3)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一.初参数法1.用初参数法求两端自由支持在刚性支座上,受均布载荷的梁的挠曲线。
2.用初参数法图2所示受集中力作用的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
梁的左端为弹性固定,柔性系数为α=l/(3EI)。
梁的右端为弹性支座,柔性系数为A=l3/(48EI)。
3.两端刚性固定的梁,不受外荷重,当其右支座发生位移△时,求其挠曲线与断面弯矩与剪力。
4用初参数法求图中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
5. 图中的双跨梁,试用初参数法解之,求出挠曲线方程式,设弹性支座的柔性系数为A=l3/(3EI)。
6.考虑剪切影响,试导出图中梁的挠曲线方程式及两端的弯矩及剪力,并将结果推广到梁左端与右端分别有位移△i,θi及△j,θj时的情况。
梁的长度为l,断面惯性矩为I,有效抗剪面积为A s。
7. 如图所示变断面梁,用初参数法解之。
图中P=q l,求出挠曲线方程式及P力作用点处的挠度和转角。
8.用初参数法求图所示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转角方程式,弯矩方程式,剪力方程式。
推导中可令a=αEI/l (1)求出当α→∞时梁两瑞的转角,进行分析讨论。
(2)求出当α→0时梁左端的转角、弯矩及梁右端的转角,进行分析讨论。
a二.利用弯曲要素表进行计算1.利用弯曲要素表进行计算(1)计算图a中两端刚性固定梁的弯曲要素/(3EI)(2)求图b所示悬臂梁自由端点的挠度和转角。
α=l(3)求图c所示梁的左端弯矩和右端支反力。
船舶运动学习题讲解欧珊(TEL:131********)2009-6-52009-3—61.针对船舶航行过程中某具体位置,绘制动、定坐标系,船舶相对轨迹位置以及主要运动参数。
定坐标系:O 0—X 0Y 0Z 0;动坐标系:O —XYZ ;重心坐标:x OG ,y OG 航速V :重心G 处瞬时速度,在动坐标系上分量为u 和v 航速角0ψ:X 0 轴到V 的夹角 漂角β:V 到X 轴的夹角 首相角ψ:X 0 轴到X 轴的夹角首相角ψ=航速角0ψ+漂角β舵角δ:左舵为正定常回转角速度r:首相角的时间一阶导数dtd r ψ=枢心P :船舶在回转时,中线面上漂角为零的点,也就是横向速度为零的点.作业情况:将航速方向定义为与X 0轴方向平行,这时候航速角0ψ为零,若不是定义为与X 0轴方向平行,则需注明航速角0ψ。
2。
线性操纵运动学模型中八个线性水动力导数说明其含义并分析数量级大小。
答:(1)位置导数v Y ,v N航行时产生漂角β,v Y v ⋅代表阻尼力,与v 方向相反,由图知首尾产生的升力方向一致,所以v Y 是一个大的负值,v N v ⋅是由v 引起的回转力矩,首尾相互抵消,通常流线型机翼压力中心在前缘1/4弦长,船首作用占优势,故导数Nv 是一个不很大的负值。
作业情况:通过绘图说明问题的很少,比较多的都是用文字描述,且说法简单.3.方程组(1—13)比坐标原点位于G 的一般方程组(1—9)多出了三项,2。
ψ-G mX 、。
ψG mX 、⎪⎭⎫⎝⎛ψ+。
u v mX G 请分析其物理意义。
答:2。
ψ-G mX :表示因动坐标系旋转而引起的在X 方向的惯性力;SY SL BY B L S1u BβVvx<v Y vV小负值v N 1u。
ψG mX :表示因动坐标系旋转而引起的在Y 方向的惯性力;⎪⎭⎫⎝⎛ψ+。
u v mX G :表示因动坐标系旋转而引起的转动力矩.作业情况:部分同学只是将书上的推导过程罗列出来,没有对其物理含义进行分析。
2009—3—171。
水滴型潜艇潜入水中,重心总较浮心为低。
向其作水平的内回转运动过程中,艇的横倾方向将如何变化?(提示:假定船体水动力作用于浮心) 解:作业情况: 本题做的很好!2. 某货船的无因次流体动力系数如下:'v Y m -'=0。
327; 'v N =0.0478;'r Y =0.0478; ''r z N I -=0.0175; 244.0'-=v Y ; 0555.0'-=v N ;105.0' '-=-m Y r ; 0349.0'-=r N ; 0586.0'=δY ; 0293.0'-=δN ;要求:(1)列出该船的线性操纵运动微分方程式; (2)判断此船是否具有直线运动稳定性; (3)求︒=2δ时的无因次回转角速度r'值;(4)若设回转过程中,u ’=1,且t=0时船重心位于O 0点,试绘出︒=2δ之回转轨迹; (5)确定该船的操纵性指数K ’,T ’值。
解:(1)列出线性操纵运动方程:将水动力系数代入上述横漂和回转运动方程即得。
(课本P12) (2)判断直线稳定性(课本P17):即具有直线稳定性。
代如水动力导数可计算得C ′=0.0027>0,具有直线稳定性。
(3)(课本P22)将下面的公式进行无因次化并代入舵角:求得:r ′=—0。
135(4)(课本P22)求R 0′:4.7135.0111;0010010000-≈-='='=''='⇒==='r r r u R r u r V R L R R G 其中:即回转半径为7.4倍船长。
(5)求K ′(课本P35)定常阶段:87.310000-≈'='⇒=δδR K K V R求T ′(课本P31)09.765.074.7321=-≈'-'+'=T T T T作业情况: 题目给出了无因次的流体动力系数,无需再进行无因次转换,直接代入无因次的运动方程即可。
本题主要是代公式进行计算,绝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得出结果。
3.对方程⎩⎨⎧=+=+0033322322ψψa v a a v a 应采取什么办法才能实现ψ稳定。
试写出实现方向稳定的条件.解:方程变形得出0)(33222332=-ψa a a a ,若要达到实现ψ稳定的目的,则ψ =0,033222332≠-a a a a 作业情况:本题较简单,答对的同学占多数。
2009—4-11. 由某船右10º/s º Z 形试验记录曲线量得特征参数为:t 1=3,t 2=20,t 3=26,t 4=75,t 5=81,t 6=120,t 7=126,t e =30,t e '=87,t e ”=132,102=ψ,104-=ψ,106=ψ;22=e ψ,25'-=e ψ,24"=e ψ;102=-ψψ,1.104-=-ψψ ,05.106=-ψψ ;101=δ,102-=δ,103=δ,104-=δ;试由该试验结果,求出操纵性指数KT,其中上述特征量的单位:时间s,角度为º,角速度为º/s 。
解:试验曲线略。
1).先求各分值145)()(213201211132=-++-+=⎰⎰t te mdt t t t mdt t t teδδδδδ245)'()(1455342054-=-+++=+=⎰⎰⎰⎰''t t mdt t t mdt mdt mdt e t t e e t tete e t δδδδδδ25)"()'(2457463"''0"076=-+++-=+=⎰⎰⎰⎰t t mdt t t mdt mdt mdt e t t e te te te te δδδδδδ40)(32342-=-+=⎰⎰t t mdt mdt e t t tet δδδ60)'(53'544=-+=⎰⎰t t mdt mdt e t t t t e δδδ60)"(74"766-=-+=⎰⎰t t mdt mdt e t t t t e δδδ2).975.0156.0132)25(2487)245(25"'"0'0)8)(6("0"'0'==⇒⨯+=⨯+-=-⇒⎪⎩⎪⎨⎧+=+=--⎰⎰r k r k k r k k rte k mdt k rte k mdt k te te te e te e δδδδδψδδψ te -0 ⎰⨯+=⇒+=tee r k k rte k mdt k 030)145(22δδδψωλδ975.0=r 得 k ④=0。
106 21=k (k ④+k ⑥⑧)=0。
141 3).e t t -2:)()()(22202t t r k mdt k T e t te e-+=-+-⎰δδψψψψk ④=0.106,ωλδ975.0=r)2030(975.0126.0)40(126.010.22)1(-⨯+-=+-T 得T ④=15.812'4e t t - ⎰-+=-+-'44404)'()'()(e t t e e t t r k mdt k T δδψψψψk ⑥⑧=0。
156"6e t t - ⎰-+=-+-"66606)"()"()(e t t e e t t r k mdt k T δδψψψψr δ=0。
975代入)7587(975.0156.060156.0)10()25()1.1(-⨯+⨯=---+T 得T ⑥=23.803 )120132(975.0156.0)60(156.01024)05.1(-⨯+-⨯=-+-T 得T ⑧=20.509T ⑥⑧=21( T ⑥+ T ⑧)=22。
156T =21( T ④+ T ⑥⑧)=18.984 又 k =0.141作业情况:本题主要是代公式进行计算,绝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得出结果。
2。
长江2000马力顶推船队模型在24度回转试验中测得角速度r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为试求操纵性指数。
解:)(069.02465.1100-====s r tg K cδδβ)(808212s t t T =-=-= 作业情况:绝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得出结果。
2009—4—11。
已知t t 15=∆,030=∆ψ,kn 10=ν,求D?解: 在船舶运动过程中, dt d R V dt d dt d dt d o ββψψγ+=+==.定常回转时,0=dtd β得到RV=γ,可以推出m t V V R 1476/15*514.0*10/==∆∆==πψγ,.294*2m R D == 作业情况:基本正确,注意求的是直径D ,它是回转半径R 的两倍。
2.已知m L 100=,5.10'=K ,0.2'=T ,030=δ,求航行100m 首向角变化?解:诺宾提出的转首性系数p ,625.221''=≈TK p (=+-=-)''1(''1T e T T K p 2.237),由定义得δψ∆∆=p 推出rad p 3744.175.786*625.2*0===∆=∆πδψ。
作业情况:部分同学对转首指数P 认识不够,其定义:操舵后船舶移动一个船长时,用以判断舵效应的每单位舵角引起的首向角的变化.3.m D 220=,kn 5.10=ν, m d 2.4=,m h 7.0=,m g 5.4=Z ,求稳定回转时的外转角?解:根据公式(4-20),得0020032.50927.0)2(==-=rad ghR d z v G θ. 作业情况:多数同学能正确得出计算结果,注意单位换算。
(1kn=0.5144m/s ) 4。
0=δ,受外界干扰8秒后,r 衰减一半,求T ?解:根据一阶操纵运动方程得:δψψK T =+ ,当0=+ψψ T ,Tte c r -==*ψ , 当0=t 时,c r r ==0;当8=t 时,021r r =,推出08021r e r T=-,即218=-T e ,得)(54.11s T =.2009-4—11。
某船实测的纵摇幅值的统计表如下。
雷利用分布的参数为j Kj j a P R ∑==12)(θ,其中j a )(θ是第j 间隔中的幅值平均值。
要求:(1)作直方图;(2)假定纵摇幅值满足雷利分布,即Ra a a eRf 22)(θθθ-•=,在直方图上作出)(a f θ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