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6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
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
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气道异物救护流程图——意识清醒者
◆成人自救 a一手空心拳,另一手握其上,抵住剑突下处,快速向内、
向上冲击5次 .b椅背腹部冲击,抵紧,向上向内连续冲击5次互救 A立位腹部冲击法: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绕腰部,令病人弯腰,头前倾。
一手空心拳抵于剑突下,拇指侧顶住正中线脐上方2横指处,另一手握其上,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病人低头张口进行配合.B昏迷病人可采用仰卧腹部冲击法:一手掌根平放在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2横指处,另一手放其上,合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C如异物在口中,以手取出.D观察如无心跳呼吸,立即行CPR。
第二章常用急救基本技术第一节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处理呼吸道异物常见于儿童意外,也可见于成人。
因食物或异物卡喉导致窒息的患者常表现为Heimlich征象:即用手卡在喉部,或患者无法言语和呼吸、面色口唇青紫甚至失去知觉(图4-5-1)。
图4-5-1 Heimlich征象发生呼吸道异物时,情况多非常紧急,窒息若不及时解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一旦发生呼吸道异物,应立即加以清除。
具体方法包括:(一)成人意识清醒者又称腹部冲击法,即海氏法(Heimlich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抱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覆盖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重复4~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若未排出,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图4-5-2(1))。
施救时只能用双手冲击,不能用拳头击打或挤压腹部,不能挤压胸廓,不能用双臂加压。
(二)成人昏迷者患者仰卧,头后仰开放气道,施救者面向患者,骑跨在患者髋部,一手掌根置患者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于上,施救者快速向上用力冲击压迫患者上腹中部,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图4-5-2(2))。
(1)意识清醒者(2)昏迷者图4-5-2 成人腹部冲击法(三)婴幼儿施救者左手提起患儿的双脚,使呈倒立状态,然后用右手掌用力在婴儿背部拍打数下,使异物松动脱落吐出。
或者患儿骑坐在施救者腿上,背朝施救者,施救者用双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儿上腹部中间,快速向上冲击,动作要轻柔,可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对于较大些的儿童,抢救者一膝跪地,另一膝屈曲成90度,然后使儿童身体前倾,胸部靠在屈曲的膝上,再用手掌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连击数下,迫使堵塞物松脱吐出。
动作要轻柔,可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如吃果冻引起窒息时,异物多卡在咽喉部,可用手指抠咽喉,抠出异物。
(四)自救患者一手握拳,另一手覆盖其上,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自己上腹中部,直至异物排出为止。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
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
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
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如此由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六、并发症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
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
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