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各种各样的天气》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0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会用语言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正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述天气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天气卡片5套、课件(图片和视频)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一猜吧!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
(雨)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
(太阳)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
(雪)(分别指名猜猜谜底,教师给予引导说明)师:同学们,我们有时会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有时也会看到下雨或下雪的现象,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况,那么关于天气你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板书课题)二、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1.师: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呢?先同学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区分不同的天气。
师:不同的天气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能根据各种现象来判断不同的天气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给各组分发天气卡片)A.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卡片判断天气,并把天气名称写在卡片的反面。
B.全班交流:分别指名选择卡片来说说是什么天气,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把图片贴在板书相应位置)C.共同交流质疑,补充板书:对于同学们有质疑的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并加以明确和补充天气名称。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板书第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课题第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i标1、科学概念目标(1)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2)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2、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2)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天气现象带来的影响感兴趣-;(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懂得天气的变化既能带来有利的影响,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2)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史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1)懂得天气的变化既能带来有利的影响,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2)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史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难点(1)懂得天气的变化既能带来有利的影响,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2)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史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法与分组竞赛法、游戏体验法学法教具与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相关视频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聚焦(2分钟)1、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窗外,你能说说今天是什么样的天气吗?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并回答问题。
2、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并让学生思考主持学生带着问人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天气情况的?题认真观看视频。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增加学生交流环节1、询问:你知道视频里面的主持人他是根据什么来报出天气情况的吗?(把视频拖动到天气符号那一页,让学生观察天气符号,询问他们是否认得这些符号)2、认一认: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认不认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视频。
通过认一认天气符号,让学生完成科学活动手册识这些天气符号。
表思考相应的天气知道各种各样的天气。
探索各种不同的天气(10分钟)3、科普小知识:台风预警信号的种类。
1.5《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中的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主要内容有:1. 认识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不同的天气现象;2. 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 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天气现象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思考天气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生活安排。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和记录。
5.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天气对人们情感和生活态度的影响,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天气带来的美好。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二年级上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季节变化的知识,了解了季节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天气变化有所感知,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天气变化,因为天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天气变化,但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观察和记录天气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或者在记录天气时出现错误。
此外,有些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缺乏深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各种各样的天气教科版天气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现象。
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穿什么衣服、怎样出行,还关系到我们的农作物生长和太阳能的利用等方方面面。
因此,在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的第1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雨天和阴天。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天气的变化来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学习如何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
教学目标:1.认识和描述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雨天和阴天;2.了解各种天气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能力;4.引导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
教学准备:1.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和教学PPT;2.教具:图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季节变换图片;3.学生提前准备的写字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天气现象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天气现象。
学生可以逐一描述这些天气情况,并说出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
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示,介绍并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每种天气的特征。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晴天时太阳在哪儿?多云天有多少云朵?雨天能做什么?"等问题,促使学生参与互动。
讨论(15分钟):教师可以问学生,它们最喜欢哪种天气,以及它们觉得不同的天气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然后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例如在雨天使用雨伞,穿雨衣,避免被淋湿。
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天气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窗口或室外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所见。
学生可以用彩笔在写字纸上画出各种天气的特点或图示,写下他们的观察感受和适应措施。
2. 季节变化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季节为单位,排列季节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对应的天气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不同天气现象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与反思下不同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A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说说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B出示幻灯片(干死的秧苗、拔出地面的树根、雨中玩耍、太阳能集热板和风车)分别指名说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反映出了不同天气给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带来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C教师小结:适宜的天气会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但是,如果某一种天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会给动植物和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板书: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D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学习和生活的。
三、知识拓展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极端天气吗?它们的产生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A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极端天气。
(出示投影:什么是极端天气和相关天气图片)极端天气通俗的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很少见的天气现象,它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响很大。
比如: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台风、冰雹、强寒潮、高温、长期干旱等都属于极端天气。
B说说你知道的极端天气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C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极端天气带来的严重后果。
(播放视频)D小结: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四、梳理总结学生畅谈收获五、布置作业师:既然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所以我们是不是希望这样的天气情况出现的越少越好呢?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以下内容:1、极端天气为什么会出现?2、人类的哪些不良行为会影响天气变化?3、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教学反思教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资料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多云、下雨等。
2.了解天气变化与自然界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大自然与我们》第三讲《各种各样的天气》课文P10。
2.幻灯片或挂图。
3.纸张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展示一张显示不同天气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多云、下雨等。
3.出示一句话:“天气可以变化,你知道为什么吗?”并征求学生的回答。
讲解课文(10分钟)1.引导学生打开教材第三讲《各种各样的天气》。
2.合作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天气变化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3.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关键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天气变化(25分钟)1.分配学生成小组,每组3-4人。
2.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一周的天气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表格包括日期、天气现象、温度等。
3.学生回到教室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观察地点和温度变化等内容。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果归纳出天气变化规律,进行讨论。
学习团队协作(20分钟)1.学生依然保持小组合作形式,每组选取一个天气现象进行讨论和展示。
如:晴天、阴天、多云、下雨等。
2.每组讨论后,设计一个合适的小剧场表演,或制作一张海报,展示他们所选的天气现象的特点、形成原因等。
3.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学生提问并给予评价。
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强调天气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天气变化规律。
2.学生根据教师的,自主写下一句话当天的学习内容。
3.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探究天气变化规律、团队协作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天气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创意表演和海报制作等方式,加深对各种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阴天等。
2. 让学生认识天气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能力和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天气图片、视频等。
2. 气象仪器,如温度计、风向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谜语或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关注。
2. 认识各种天气环节(1)教师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如晴天是因为太阳直射地面,雨天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等。
3. 天气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环节(1)教师让学生讨论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晴天适合户外活动,雨天需要打伞等。
(2)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如干旱天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寒冷天气对动物生存的影响等。
4. 观察天气环节(1)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气象仪器,如温度计、风向标等,观察和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2)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未来天气变化。
5. 总结与延伸(1)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生活和活动。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日记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习惯。
2.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天气知识,提高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度。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气象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提醒学生在观察天气时注意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