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学考研笔记(1)
- 格式:pdf
- 大小:148.78 KB
- 文档页数:4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李良荣版新闻学概论)考研笔记(二)、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4)《新闻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新闻活动◎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村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
2、广义新闻活动: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二、问答题1、原始社会新闻活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他们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
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纯粹服务于人类的生存斗争。
第二、社会新闻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奴隶社会新闻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一、奴隶社会不但要了解社会变动还要了解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变动。
第二、历史背景:1)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国家统治机器;2)出现了社会分工;3)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它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相比有那些相同点和发展?第一、社会背景及原因: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其巩固需要与灵敏的情况反映相联系。
2)农民起义不断,双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内部也需要大量新闻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
3)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自主权,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自身生活和生产。
根据刚刚出台的考纲,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新闻类专业的两门专业课从考试科目设置到考试内容要求都有较大变化,根据与相关老师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分析,现简要说明如下,供各位考生了解。
一、考试科目变化从考试科目上看,考试科目由《新闻学基础》和《文史知识综合考试》,变成了《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
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文史知识综合考试》,将《新闻学基础》细分为了两门考试。
取消《文史综合》的主要原因,是原来的《文史知识综合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广度而非深度,考点大多为较基础的常识性考点,许多年来考试模式和范围也基本无变化,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差距不大,很难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文化内涵和积淀程度,失去了这门考试应有的意义。
原来的《新闻学基础》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三部分,科目改变后,“新闻史”和“新闻理论”合并为一门考试——《新闻传播史论》,并且在原来这两部分考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考点。
“新闻业务”单列为一门考试——《新闻实务》,也增加了很多新考点。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原来的《新闻学基础》考试偏重于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只有“新闻业务”部分涉及了一些实操性、实务性试题。
因此这门考试与业界热点、学术前沿、争议话题距离较远,实践性、前瞻性不强。
而且考试范围基本局限于新闻学科,对于新闻学的相关学科尤其是作为新闻学“母学科”的传播学涉及很少。
这些都与传媒大学培养新闻传播学实践型、复合型、多面型人才的方向不符,难以综合考查出学生的理论功底、学术视野、现实关注和实操能力,因此作出相应改动。
二、考试内容变化(一)《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在原来“新闻史”、“新闻理论”两部分考试考纲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广播电视学、新媒体和传播学三大部分内容,其中广播电视学和新媒体属于新兴前沿学科,传播学属于相关基础学科。
具体增加内容如下:1、广播电视学部分(1)广播电视史:包括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技术基础、传播特征、信息模式、受众状况、运营机制、重大事件、经营管理、中外广播电视简史等。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前后的报业(1898—1910前后)
这一时期的重要报人、记者:孙中山、陈少白、戢翼翚、章士钊、章太炎、于右任、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徐凌霄、胡政之。
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1)为革命而办报,十分重视报纸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这是与改良派的根本区别。
(2)十分注重报刊形成、影响舆论的功能。
(3)不讳言报纸的党派性。
(4)讳言报纸的阶级性,宣扬报纸的国民性。
辛亥革命前后报刊业务的发展:
(1)新闻报道方面。
我国近代早期报刊,多以政论为主,新闻不受重视;辛亥革命时期
各报对新闻都很重视。
(2)报纸编排方面。
这一时期对开报纸越来越多,且大多用白报纸两面印刷。
(3)新闻评论方面,时事短评的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新闻评论形式的一项重大发展;文前按、文中按、编后等现代报纸常用形式也在这一时期普遍采用。
(4)副刊得到确立。
(5)新闻图画和新闻摄影。
(6)发行与广告方面。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改进,形成了现代报纸的雏形,为“五四”以后报刊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雷跃捷新闻理论笔记第一节新闻价值的由来一、大众报刊概况“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西方报业的“大众报刊时期”。
19世纪3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报刊逐渐萎缩,代之以大众报刊的兴起。
大众报刊也叫廉价报刊,简称“便士报”。
其特点是:面向市场,面向普通百姓;经济完全自立,一切开支靠广告收入支撑;自我标榜“独立舆论”,不做政党的奴仆;追求趣味和刺激,大量刊登骇人听闻的东西;报纸内容以新闻为主;文字浅显简洁,便于普通人阅读。
大众报刊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普遍确立,资本主义使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报纸和其他商品一样,私人所有,私人经营,可买可卖,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
通过办报获得利润,是报纸经营者的直接目的。
二、“新闻价值”是大众报刊经营实践提出的问题在大众报刊市场竞争中,报刊只有多刊登新闻,多刊登有吸引力的新闻,才能扩大读者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招揽到更多的广告,使报刊有可靠的财源。
这时候的新闻是与财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被当作可以赚钱的商品推向社会。
这样,报刊就要确立一定的标准,用以衡量哪些新闻事实更能吸引读者,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
这个衡量标准,被称为“新闻价值”。
因此,“新闻价值”产生于新闻商品化的过程中,是大众报刊经营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我国新闻界关于新闻价值概念的争论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的认识,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素质说比较典型的定义有:1、“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2、“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
”这类定义强调了新闻价值来源于客观事实,即强调了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二、标准说比较典型的定义有:1、“新闻价值是记者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2、“新闻价值是记者、编辑衡量新闻的尺度和标准。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知识归纳总结(一)总结归纳知识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
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
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
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
加强记忆。
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
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
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
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中传考研--新闻学概论核心考点编辑:凯程中传考研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3、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5、真实准确的含义: 1)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着的。
2)指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真是客气。
3)指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该客观全面、符合实际。
6、内容新鲜: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则是新闻的天性。
7、传播公开:新闻不同于内部情况和机密情报,也不同于私人信函,它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这是新闻固有的特性。
8、新闻真实性原则: 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①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②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③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④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应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9、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
10、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11、为了更好履行职责、完成使命,新闻工作要努力做到: 1)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
3)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12、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3、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公众意见而形成的舆论。
14、新闻舆论的基本要素: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表达形式。
15、新闻舆论的基本特征:现实性、导向性、影响力等。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状元笔记(1)生产的特点①信息生产和精神生产把零碎散乱的数据和模糊不清的事件制作成完整统一、清晰明确的材料——信息。
这个阶段包括信息的采集、鉴别、整理、制作、加工、编辑。
在这一阶段,信息传播者决定一切,他以经验、知识和智慧决定数据转化为信息的形貌和特点,决定信息传播的流量和流向。
②媒介生产和物质生产通过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将信息印刷、摄制或录制成报刊、广播电视节目或电影。
这个阶段,是将信息以符号(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的形式负载在物质实体(纸张、胶片、磁带)上的过程。
这一阶段,企业生产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严格按照信息传播者的要求进行批量生产,他可以改进生产技术,以增收节支,但无权对信息作品作任何实质性改动。
(2)产品的特点作为特定信息的产品,特别是新闻产品,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惟一性”,即此信息不同于彼信息。
(3)销售的特点对于媒介产业来说,它有两种市场和两种买主(两次销售),其产品也是以两种方式进行销售。
一是媒介业将生产、编辑的广告信息和社会信息的媒介卖给广大受众,使受众得以满足信息需求。
二是媒介业把一定的的播出时间和刊载版面以约定的价格给广告主;使广告主有了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机会。
(4)消费的特点媒介产品是媒介公司生产的信息与实体合二为一的特殊混合“食品”,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物质食品消费所具有的独占性、损耗性和有限性等特点。
媒介产品的消费功效不是物质的口鼻的享受,而是精神的视听的享受;其消费质量不是依赖身体状况。
而是依赖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考研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综合考试的参考书只有一本,确实是根基王振业老师等编写的?文史要览?。
书比立后,内容知识点比立多,因此复习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刻。
然而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的题量是有限的,而且重点比立突出,有些东西大可不可面面俱到,白费贵重的复习时刻。
因此考研教育网依据历年考试真题,专门整理?文史要览?中频繁出现的重点内容,做成复习笔记供宽广考生参考。
注重:关于内容的重要程度,我们进行了划分,大伙儿能够依据括号中的重点、了解、掌握等进行相关复习。
第一局部:中国古代历史1.元谋人:最早的竖立人;北京人:华北地区最早的竖立人;山顶洞人: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地。
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繁华的代表,黄河中游;河姆渡文化: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位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代表中国社会差不多进进父系氏族,后来开展成龙山文化;红山文化:从事原始农业为主,还有畜牧业;马家窑文化:彩陶兴盛;北方农耕文化〔名词解释/3个时期〕;南方农耕文化〔3个时期〕。
3.传奇时期:五六千年前直到夏商周4.三皇五帝〔掌握几种不同的讲法〕5.三代:夏商周〔西周的四个时期,东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6.春秋五霸〔重要〕:两种讲法7.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8.统一的封建王朝〔特不重要〕9.分裂的封建王朝〔特不重要〕十六国分为前后两期/南朝根基上建都南京〔建康〕/北朝的统治者都来自于鲜卑族/辽金西夏所对应的民族10.李悝变法:取有余而补缺乏;以法治国?法经?。
11.商鞅变法:掌握其措施12.三家分晋〔特别重要〕:掌握过程13.初税亩〔重要〕16.蒙恬监修长城〔了解一下〕17.楚汉之争、文景之治18.吴楚七国之乱〔简单了解〕20.盐铁之议:?盐铁论?作者桓宽21.D锢事件〔了解〕22.赤壁之战〔比立重要〕23.八王之乱〔一般了解〕24.淝水之战〔重要〕:以弱胜强25.魏孝文帝改制〔特不重要〕:改革内容26.贞瞧之治〔重要〕/开元之治27.安史之乱〔特不重要〕:转折点28.永贞革新〔了解〕29.藩镇割据〔了解〕30.宋代中心集权〔比立重要〕32.王安石变法〔比立重要〕33.元朝及四汗国〔了解四汗国是谁〕34.厂卫/靖难之役〔了解〕35.张居正吏治改革〔特不重要〕36.阉D\东林D\文字狱\民变〔一般了解〕37.三藩之乱\康熙平定准葛尔〔一般了解〕38.收复台湾\统一台湾〔比立重要〕39.改土回流〔一般了解〕政策〔简单了解〕41.农民起义〔记住首领名字、朝代、提出口号〕: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吕顺、方腊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比立重要〕42.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成吉思汗〔幅员最大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特不重要,高度中心集权〕、康熙〔尼布楚〕大臣:萧何曹参、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岳飞、文天祥、戚继光43.屯田〔注重〕:分为军屯和民屯44.均田制〔重要〕:具体内容45.常平仓、盐法、漕运、茶法、户籍——一般了解46.井田制〔比立重要〕47.铜铁器、藕耕、牛耕、钞票布、灵渠、白渠、都江堰、秦汉田租、曹魏屯田、占田课田制、户调——了解48.租庸调制〔比立重要〕49.两税法〔特不重要〕人丁为主向财产土地为主转变50.隋唐钞票币、榷场〔了解〕51.交子、会子、关子〔比立重要〕52.鱼鳞图册〔重要〕、黄册制度53.元代海运、徽商〔了解〕54.一条鞭法、摊丁进亩〔特不重要〕55.郡县制、分封制〔比立重要〕56.三省六部〔特不重要〕57.御史台、翰林院、察举、九品中正制〔了解〕太学、国子监、书院〔注重一下〕58.科举制〔特不重要〕59.一系列法典〔了解〕60.八旗制度〔明白是哪八旗〕61.军机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了解〕62.民族:蛮\夷\狄\戎\D项\匈奴\鲜卑\突厥\色目人\鞑靼\氐63.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多注重〕——特别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65.几大宗教〔了解〕66.张骞和班超〔要明白〕67.遣唐使、遣隋使68.郑和下西洋〔特别重要〕69.荷兰侵占台湾、倭寇、马可波罗、利玛窦〔了解〕70.先秦学校:学习的是哪六艺71.稷下学宫〔了解〕72.孔子和儒家/先秦诸子〔孟子比立重要,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74.玄学、理学、乾嘉学派〔一般了解〕75.今文经学〔给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预备〕76.九章算术、祖冲之圆周率77.犯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冷论〕、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衡、李春78.四大制造〔特别重要〕81.天一阁〔重要〕82.二十四史〔记住其中最有名的〕83.中国古代历史体裁〔十分重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会要体/通史/断代史84.左丘明和?左传?/刘知己与?史通?/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三通〞〔明白是哪三通〕/谈迁和?国榷?第二局部:中国近现代史〔与日本\台湾有关的要格外注重〕1.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开端2.?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起义〔了解〕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了解〕5.洋务运动〔特别重要〕6.甲午战争〔比立重要〕7.戊戌变法〔比立重要〕8.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同盟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日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一般了解〕9.八国联军——明白是哪八国10.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11.五四运动〔重要〕12.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一般了解〕13.红军长征〔重要〕14.一二九运动〔了解〕15.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比立重要〕16.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解放战争〔了解〕第三局部:外国历史1.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哪四个国家/哪三个宗教〕2.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一般了解〕3.古罗马〔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度的终结〕4.地理大发现〔特别重要〕5.非洲奴隶贸易〔损失了2.1亿人〕6.文艺复兴〔特别重要〕:突出特点时候反封建,尤其要注重最后一段话文艺复兴的意义7.启蒙运动〔比立重要〕:第二次思想解放8.欧洲工业革命〔比立重要〕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重要〕: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0.英国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了解〕11.法国大革命〔比立重要〕12.普法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一般了解〕13.巴黎公社〔比立重要〕14.俄国十月革命〔比立重要〕15.北美独立战争〔比立重要〕16.美国1787年宪法〔特别重要〕17.门罗主义〔充分注重〕18.东京审判〔略微留意〕19.日本明治维新〔了解〕第四局部:中国古代文学1、散文〔重要〕:什么是散文,跟它相对的是什么2.古代散文开展脉络〔重要〕3.语录体〔明白一下〕4.古体诗\近体诗\尽句\词\赋\律诗\乐府〔了解到文体的程度就能够了〕5.古代小讲开展脉络和小讲的三要素〔重要〕7.古谣谚\神话\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了解8.?尚书?: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开始、9.战国策国语春秋左传——瞧一下10.诸子的代表作——了解11.先秦寓言〔注重一下〕12.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明白主人公喊什么〕——了解一下13.枚乘和?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了解14.贾谊/晁错〔特不重要,明白其重要著作和写作风格〕15.司马迁?史记?〔特别重要〕16.桓宽和?盐铁论?/王充和?论衡?/班固和?汉书?——了解一下17.建安七子/建安风骨〔比立重要〕18.竹林七贤〔记住要紧人物及其要紧作品〕19.陈寿?三国志?/鲁褒?钞票神论?/李康?运命论?/陶渊明/范晔和?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玄之?洛阳枷蓝记?20.曹丕?典论·论文?〔特别重要〕/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无论?/葛洪21.文心雕龙〔特别重要〕22.箫统?文选?〔注重〕23.干宝和?搜神论?/?世讲新语?.24.唐诗简单了解一下李白、杜甫、白居易、初唐四杰〔名字、韩柳指的是谁〕25.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和提出口号〕26.唐宋八大伙儿〔明白是哪八个人〕27.唐代传奇〔好好瞧瞧〕28.敦煌变文〔好好瞧〕/敦煌歌辞〔了解〕29.欧阳修/三苏:苏轼〔比立重要〕30.宋代笔记文〔了解〕31.宋元话本〔特别重要〕33.前后七子〔了解〕34.唐宋派/公安派的三袁〔比立重要〕36.八股文〔瞧瞧〕37.张岱/徐霞客游记〔了解〕38.章回小讲〔重点〕/四大小讲39.拟话本/三言二拍〔重点〕40.桐城派和方苞〔重点〕/阳湖派〔了解〕41.黄宗熙?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日知录?42.?聊斋志异?〔了解其作者和特色〕/?儒林外史?43.?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纪昀/李渔/王夫之/袁枚〔一般了解〕44.金圣叹/毛宗岗〔注重〕第五局部:中国近现代文学1.曾国藩和湘乡派〔留意一下〕2.梁启超和新民体〔了解〕3.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官场现行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五四新文学运动〔特别重要〕5.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注重一下〕6.文艺群众化/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文学〔了解诞生的代表作〕/孤岛文学〔了解〕7.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特别重要〕8.文学研究会〔特别重要〕/制造社〔重要〕9.语丝社/新月社/鸳鸯蝴蝶派/太阳社〔一般了解〕10.鲁迅〔重中之重:散文/小讲/杂文/两部著作〕11.茅盾/巴金/郭沫假设/沈从文/老舍/朱自清〔简单了解〕12.各民族的史诗〔一般了解〕第六局部:外国文学〔顶多考4分〕日本:源氏物语/夏目漱石俄国〔重点〕:普希金〔特别重要〕/列夫·托尔斯泰〔特别重要〕/屠格涅夫/?罪与罚? /莱蒙托夫/契柯夫/高尔基〔特别重要〕/法捷耶夫/肖洛霍夫德国:歌德〔特别重要〕/海涅/格林兄弟/狂飙突进运动〔重要〕英国:莎士比亚〔重要〕/迪福/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伏尼契法国〔重点〕:卢梭/莫里哀/巴尔扎克〔特不重要〕/雨果〔重要〕/梅里美/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特别重要〕/罗曼·罗兰意大利:薄迦丘?十日谈?〔重点〕/但丁?神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重点〕希腊:荷马史诗/三大悲剧作家美国:马克吐温〔比立重要〕/杰克伦敦/海明威/?一千零一夜?〔注重一下〕其他的都简单了解第七局部:现代汉语汉语标准化〔多注重〕/六书第八局部:古文读后感:200字,一般同学得分为4分,写得好的给5分。
【爱考宝典】中国传媒大学mjc考研考专硕是不是需要实习(工作)经历?我只能说并不是那么严格,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应届生,工作经历没有很正常,实习经历有的话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初试是笔试,只有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才会稍微对你的实习经历感兴趣,那么那个时候有实习经历咱们也就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有的说咯,如果没有呢,就把你过硬的知识背景展示给老师吧,让老师知道你虽然没有实习经历,但是对于所报考的专业有着自己的想法就ok了。
▶MJC方向介绍说完学校专业选择问题,接下来就专门说一下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硕士专业(MJC)。
我对别的院校了解就是皮毛,所以就不太好说了。
中传的MJC有七个方向,关于七个方向介绍,我从学校官网上摘下来了最官方版,供参考。
1、新闻实务方向本方向是新增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下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新闻业务方向为基础,为适应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思路,凸显业务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旨在为我国新闻媒体培养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方向的人才培养着力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二是重视学生新闻采编实践能力的训练。
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硕士方向是建立在新闻学、传播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将其人才培养思路从侧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转向为新闻传播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致力于为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培养专业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熟悉我国媒体运作,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媒体市场调查与策划能力、市场研究与分析能力,掌握定量、定性研究手段和统计分析技能及技巧。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电视、广播、报社、期刊以及互联网等机构的总编室、广告部、经营分析部门、决策支持部门;同时,也为广告公司、市场研究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统计信息管理部门培养从事信息分析、统计分析和经营分析方面的实用型、通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中传新闻学考研笔记(1)
编辑:凯程中传果酱老师
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答题时应该加入马哲内容
热点现象考查(业界):三贴近,假新闻,新闻公信力,舆论监督
答题不能照搬书,要择善而从,看参考书时应将内容物化为概念和题目
新闻学基础的知识的构成:
新文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理论新闻学、新闻活动、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队伍
一、绪论:
新闻学、报刊的四种理论、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新闻理论(集权主义、苏联公产主义的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的规律的独立社会科学
《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时间、作者、哪四种理论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时间(哪一时间的新闻体制),观点主张
社会责任理论:时间(哪一时间的新闻体制),观点主张
新闻学术研究,新闻学为什么有政治性?
答:1.概念新闻的定义
2.论述研究者,研究客体,研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如:人作为主体生活在............新闻现象..........,活动需符合执政需要
二、新闻活动:
新闻起源,新闻本原,新闻,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与新闻五要素
新闻起源: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其不同的解释产生了不同的
新闻观......+马哲的论述
新闻本原: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原是事实
新闻:(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新闻事实区别于普通事实的五个特征:时新、接近、显著、重要趣味
相关观点:新闻与事实的关系=简述马克思主义本原观(结合物质意识关系)
新闻传播的内在机制:新闻活动的三要素(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者、接受者)处于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之中:时候司制约报道、报道制约事实、传受者之间关系
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区别:
答:1.概念(阐述区别)宣传:观点主张的传播
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联系:都属于传递信息的行为
补充:《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近两年的话题整理
《中国记者》新华社篇篇千字以内的小文章
三、新闻事业
重要概念: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广播电视、第四媒体、第五媒体、新闻舆论、新闻自由
新闻事业:(是个总体概念,“四有”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规模)指具有一定规模的转么采集,处理和传播新闻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第四媒体:互联网
第五媒体:手机短信
新闻事业离不开政治的保护,而新闻事业的存在和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保证即新闻自由.
相关观点: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得:新闻事业的性质有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为主体(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以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为主体.
阐述新闻事业具有的多种功能
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一定会带有阶级性
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新闻事业的政治性最强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对新闻自由本质的表述及理解)
如:是一种政治权利,是...........西方新闻自由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不是全民的“自由”(关注杂志)
四、新闻工作
重要概念:新闻真实性VS客里空,新闻党性,新闻群众性原则VS“双办”方针,新闻工作的指导性原则VS舆论导向
党性: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群众性原则:群众路线(可用于答三贴近)
“双办”——全党群众办报
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新闻批注)静坐,示威,游行等均属于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的一种,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既包含表扬也包含批评,而新闻批注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
重要原则:
真实性原则(含义及要求)
党性
群众性
指导性
舆论引导的方法、舆论监督的注意事项
(答题时定义言简意赅,含义稍做展开)
五、新闻队伍
重要概念: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道德,新闻伦理)
新闻职业精神(热点)
基本观点:
新闻职业有自己的特点,对从业者有特定的要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是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独立于党和政府之外,对社会进行怀疑,解构,是西方概念)
(注: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冲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被党控制.记者作社会公共知识分子,信息公共平台,否认了媒体的阶级性)
正确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6条)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