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尺度
- 格式:xls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2
Ship`s Measurement (船舶尺度)型宽可以理解为船型的内部水平距离。
换句话说,是船舶的内部宽度。
它用来确定跟船舶稳性有关的船舶载货能力。
型深可以理解为船型的内部垂直距离(包括双层底)。
它表明了船舶的内部高度。
可用来确定跟船舶稳性有关的船舶载货能力。
船宽可以理解为船舶的最大宽度。
在限制区域和狭水道(比如巴拿马运河),船宽是船舶获得可航行间隙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长可以理解为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间的距离。
在沿堤岸分配泊位前,港口当局必须知道船舶的总长。
垂线间长是测量首垂线和尾垂线间的距离。
可用来确定船舶的稳性。
建造水线是船舶的夏季载重线。
首垂线是穿过建造水线和船首柱交叉点的垂直线。
尾垂线通过舵杆中心。
吃水可以理解为自龙骨下缘到水面的距离。
必须要区别满载吃水和空载吃水,如同海水吃水和淡水吃水一样。
由于海水盐度,海水吃水小于淡水吃水,因为海水有较高的比重。
净空高度可以理解为水线到船舶最高点的距离。
当经过有桥梁横跨的航道时,净空高度必须小于与桥梁间的垂直间隙。
当船舶的净空高度大于允许的垂直间隙时,我们就说它是一艘受阻船舶(被阻碍的船舶)。
干舷可以理解为甲板线和水线间的距离。
富余水深可以理解为龙骨和海底间的距离。
船舶吨位表明了对船舶重量、大小(尺寸或体积)、容量的测量。
船舶测量的一个很常见方法是通过排水量指示。
商船也测量他们的总吨和载重吨。
排水量可以理解为船舶漂浮在水中时船体排开水的重量。
排水量可用单词“吨”来表示。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船舶排开水的重量跟自身的重量相等。
因此,船舶会受到相当于被排开水的重量的上升力。
于是排水量可以理解为是船舶和其内容物的总重量,或排开水的重量。
当浮力与重力相等时船舶将会漂浮。
浮力小于重力时船会下沉。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船将会上浮。
因此重力不太可能会小于浮力。
重量往往跟“吨”的确切含义相迷惑,因为它可以表示重量,又可以表示体积。
作重量时1重量吨相当于1000公斤。
长吨相当于1016公斤。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附录A设计船型尺度A.0.1杂货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货物滚装船、汽车滚装船、客货滚装船、散装水泥船、化学品船、液化气(LPG或LNG)船、客船和渡船的设计船型尺度可分别按表A.0.1-1~表A.0.1-12确定。
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1船舶吨级DWT(t)设计船型尺度(m)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1000(1000~1500)8512.37.0 4.3 2000(1501~2500)8613.57.0 4.9 3000(2501~4500)10816.07.8 5.9 5000(4501~7500)12418.410.37.41万(7501~11500)14622.013.18.7 15000(11501~16500)15723.313.69.62万(16501~22000)16625.214.110.1 3万(22001~35000)19227.615.511.0 4万(35001~55000)20032.219.012.3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②多用途码头设计船型尺度可按相应吨级的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选取。
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2船舶吨级DWT(t)设计船型尺度(m)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2000(1501~2500)7814.3 6.2 5.0 3000(2501~4500)9616.67.8 5.8 5000(4501~7500)11518.89.07.0 1万(7501~12500)13520.511.48.5 15000(12501~17500)15023.012.59.1 2万(17501~22500)16425.013.59.8 35000(22501~45000)19030.415.811.2 5万(45001~65000)22332.317.912.8 7万(65001~85000)22832.319.614.2 10万(85001~105000)25043.020.314.5 12万(105001~135000)26643.023.516.7 15万(135001~175000)28945.024.317.9 20万(175001~225000)31250.025.518.5续表A.0.1-2船舶吨级DWT(t)设计船型尺度(m)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25万(225001~275000)32555.026.520.530万(275001~325000)33958.030.023.035万34263.530.223.0注:①35万t散货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364767t),供参照使用。
船舶英语船舶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是指船舶的核心尺寸,常用来描述船舶的大小和容量。
以下是主要的船舶主尺度:
1. 总长(Length Overall,LOA):船舶的整体长度,从船头到船尾的最大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
2. 型宽(Beam):船舶的最大宽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3. 型深(Depth):船舶的最大深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4. 满载吃水(Maximum Draft):船舶在满载状态下浸没的深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5. 总吨位(Gross Tonnage,GT):船舶所有的内部和外部体积的总和,以测量船舶的大小。
不同国家的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6. 净吨位(Net Tonnage,NT):表示船舶的有效载重能力,净吨位等于总吨位减去船舶的非载重空间,以测量船舶的经济能力。
7. 排水量(Displacement):船舶在不同条件下排除的水体的体积,通常以吨为单位。
排水量可以分为满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轻载排水量等。
这些船舶主尺度可以提供有关船舶大小、容量和性能的基本信息,对于船舶设计、操作和管理都非常重要。
船舶尺度与主要标记一、船舶尺度1、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
作用: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通过桥梁;进船坞或船闸;决定船舶在狭水道和港内的安全移动和避让等问题a.最大长度Lmax: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水平距离。
b.总长Loac.全宽(最大宽度)(extreme breadth):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d.最大高度(maximum height):自龙骨下边至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最大高度减去吃水等于水面以上船舶高度。
2、登记尺度(register dimension):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度它载明吨位证书上。
a.登记长度(register length):在甲板的上表面上,自首柱前缘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无尾柱时,则量至舵杆中心线。
b.登记宽度(register breath):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c.登记深度(register depth):在船舶纵中剖面的登记长度中点处,从上甲板下表面往下量至内底板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d.国内航行船舶(1)量吨甲板长度:量吨甲板型线首尾两端之间的水平长度。
如果量吨甲板有台阶时则取其低者,并作延长线进行量计(2)船宽:指船舶中剖面型线的最大宽度。
(3)船深(H)对金属外板的船舶,系指在中剖面处从龙骨板上表面量至量吨甲板在船舷处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对非金属的船舶,此垂直距离应包括底板的厚度3、船型尺度(moulded dimension):船舶设计时所规定的尺寸,在船体制造、稳性、吃水差、干舷高度和水阻力的计算时使用的尺度。
一些主要的船舶图纸上,均使用和标注这种尺度。
a.船长(垂线间长)(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沿夏季载重水线,自首柱前缘至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又称两柱间长;对无舵柱的船舶,由船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即船首尾垂线间的长度,但均不得小于设计夏季载重水线总长的96%,且不必大于97%b.型宽(moulded breath):船体最宽处两舷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海上运输船型与尺度介绍
船体线型
为减小船舶航行时的阻力,船体的表面一般都呈流线型的不规则光滑曲面,称为船体线型。
船体线型用型线图来表示。
型线图是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上,以船体外型表面的截交线、投影线和外廓线表示船体外型的图样。
型线图上所表示的船体形状包括外板型表面的形状和甲板型表面的形状。
型线图的视图是由纵剖线图、横剖线图和半宽水线图三个视图所组成。
船体主尺度
度量船体外型大小的基本度量,简称主尺度。
通常有下列几项:总长-船体型表面(包括两端上层建筑在内)最前端和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设计水线长-设计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型宽-船体型表面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型深-通常指中横剖面处,自龙骨线量至上甲板边线间的垂直距离。
吃水-通常指中横剖面处,自龙骨线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船型系数
表示船体水下形状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与船舶航行性能
有密切关系。
其中有:方型系数-表示水下部分总的肥瘦程度;棱型系数-反映船体水下部分的体积沿船长的分布情况;水线面系数-反映设计水线面两端的瘦削程度;中横剖面系数-反映中横剖面的饱满程度。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在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京杭运河南、北段航运条件的差异,并根据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满足需要的最少档次、各航道等级船型协调性、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制定。
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研发成果。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及实施,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及解释。
1.通则 (4)1.1目的 (4)1.2适用范围 (4)1.3一般要求 (4)1.4定义 (4)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5)2.1 范围 (5)2.2 主尺度系列 (5)3.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油船 (7)3.1 范围 (7)3.2 主尺度系列 (7)4.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驳船(队) (8)4.1 范围 (8)4.2 顶推船队主尺度系列 (8)4.3 拖带船队主尺度系列 (9)5.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集装箱船 (11)5.1 范围 (11)5.2 主尺度系列 (11)6.附录一 (12)7.附录二 (12)1.通则1.1 目的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2 适用范围1.2.1 本尺度系列适用于航行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油船、顶推船(队)、拖带船(队)和集装箱船等标准船型。
1.2.2 对于多用途船舶,其主要尺度可参照主要货种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一、引言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运河之一,横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连接了京津、济南、徐州、常州、扬州、镇江、南京、无锡、苏州和杭州等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干线。
为了更好地适应近年来运河整治提升的需要,对运河船舶进行标准化改造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进行深入探讨。
二、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意义1. 保障运输效率:标准化船型船舶可以更好地适应京杭运河的水域条件和交通流量,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2. 促进运输安全:标准化船舶的设计符合运河水域条件,可以减少因非标准船型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3. 降低运输成本:标准化船型的使用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河的经济效益。
三、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要素1. 船长:合理的船长可以使船舶更好地适应水域弯曲,提高通过能力。
2. 船宽:适当的船宽能够保障船舶的稳定性,减少翻船风险。
3. 船吃水:合适的吃水深度对于船舶在运河内的可行性非常重要。
4. 载重量:合理的载重量可以保证船舶满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设计原则1. 顺应水域条件:根据京杭运河的水域条件,设计船型要符合水域特点,减少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 保障航运安全:设计船型要注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
3. 提高运输效率:船型设计应充分考虑运输效率,提高装卸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提升运输效率。
五、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实施路径1. 船舶改造:对现有船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标准化船型的要求。
2. 新船建造:新建标准化船型的船舶,逐步替代老旧船舶,提升航运质量。
六、结论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运河的水域条件、运输需求和船舶设计标准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科学规划,实施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运河运输的现代化需求,提升运输效率,促进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七、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细节分析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干线,连接了许多重要的城市,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作用。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是目前内陆河运输中常用的船型,其具有适应性强、能够在较窄的水域中行驶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中,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下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主要参数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要参数包括船长(L)、船宽(B)、设计吃水(T)、设计载重吨位(DWT)、最大航速、排水量以及主机功率等。
船长和船宽是影响船舶外形和船舶货物容积的主要参数。
同时,为了适应内河过闸运输的需要,设计吃水一般控制在1.5m以下。
设计载重吨位是船舶装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2.主要船型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要船型有平底船、V型船和双底船等。
平底船和V型船的底部不太凸起,适应性强,能够在浅水和较狭窄的水域中运作;而双底船在承载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灵活性不如平底船和V型船。
3.主机系统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机系统一般采用柴油机和舵机。
柴油机的优点在于功率大、燃油消耗少,舵机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维修成本低。
此外,内河过闸运输船舶还应配有缆绳等操作设备,以保证船只能够顺利通过闸门。
4.结构设计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结构设计需要特别考虑其通过闸门的需求。
因此,船舶的风格一般以矮胖、稍微凸起的形状为主,以便能够通过比船舶本身窄的闸门。
此外,船舶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货物的装卸和保护,为此应设计出合理的货舱和操作设备等。
总之,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内陆河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造,可以提高船舶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使内河过闸运输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