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2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3 水的组成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氢气的性质1.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经检验不纯时,不能进行的操作是(B)A.改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检验B。
立即用原试管原方法继续收集氢气检验C.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检验D.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后再收集氢气检验2。
(1)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由此说明氢气具有的一个性质是可燃性。
知识点2 水的组成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图中a玻璃管连接电源的负极,b玻璃管连接电源的正极。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玻璃管尖嘴处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则在a玻璃管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表明a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玻璃管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
(3)电解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3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A.氮气、四氧化三铁B。
铁、高锰酸钾C。
过氧化氢、氧气 D.水、澄清石灰水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选项物质类别A空气、汽水、冰水混合物B氮气、铁、金刚石单质锰酸钾、石灰石、氯C纯净物酸钾五氧化二磷、氧化D化合物汞、过氧化氢溶液综合能力提升练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课题3 水的组成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如图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其余都属于化合物。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我们对所学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将你的新认识写出三点。
(1) 。
(2) 。
(3) 。
答案(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3)水是一种氧化物或化合物解析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出水的组成、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水的所属类别等信息。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关于水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水能溶解多种物质B.水在100 ℃时能变成水蒸气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在4 ℃时密度最大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性质。
A选项中“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状态、水的密度均是水的物理性质;只有C选项描述的是水的化学性质。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矿泉水、氧化铁、空气B.氮气、二氧化碳、冰和水的混合物C.铁粉、水蒸气、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D.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氢气答案 C A项,矿泉水是混合物;B项,冰和水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项,五氧化二磷是化合物,稀有气体是混合物,氢气是单质。
3.判断正误:(1)氢气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 )(2)对水通直流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验纯时没听到声音,说明氢气很纯。
( )(4)氢气具有可燃性,火焰呈蓝色。
( )答案(1)√(2)✕(3)✕(4)✕解析(2)对水通直流电,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
(3)若没有收集到氢气或氢气逸散,都可能听不到声音。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探究水的组成1.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许演示了“易燃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易燃空气”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2.(2021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B.水由H2、O2构成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有关下图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B.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a管气体能燃烧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是,a、b 两玻璃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知识点2 物质的简单分类5.(2022独家原创)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亚明·利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脯氨酸(C5H9NO2)可以驱动不对称催化反应。
从物质的分类判断脯氨酸属于(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氧化物6.(2022河南商丘睢阳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化镁水B.红磷空气C.冰铁D.氧气二氧化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8.(2019湖北宜昌中考)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B C D(1)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下同);(2)表示单质的有,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
能力提升全练9.(2021山东济宁中考,3,)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A.MnO2、SO2、P2O5B.ZnO、CO2、H2SO4C.Na2O、H2O、KClO3D.SiO2、KOH、CH4O10.(2022江苏江阴期中,16,)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2∶1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C.负极产生氧气,正极产生氢气D.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1.(2021四川眉山中考,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2.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可燃性D.密度小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Fe D.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4.下列实验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气体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NO3D.Al(OH)3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Mg B.CO C.CaSO4D.Cu(OH)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点燃C.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8.下图,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B.C.D.9.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B.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D.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10.运用归纳.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C.化合物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则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则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11.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12.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属于并列关系的组数是()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②纯净物与混合物③化合物与混合物④单质与化合物⑤化合物与氧化物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⑦非金属元素与稀有气体元素⑧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⑩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A.7组B.6组C.5组D.4组二、填空题13.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氩气,③氧化铁,④冰水混合物,⑤金刚石,⑥二氧化碳,⑦铅笔芯,⑧加热氯酸钾反应后剩余的固体,⑨高锰酸钾请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C.过滤能够将硬水变成软水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C.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3、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氢气B.水由氢气、氧气构成C.连接正、负极的集气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6、科学家发现,水在-157℃的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
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分子间隔增大了C.分子间隔减小了D.分子不再运动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正式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接着,她往水膜表面贴上花朵折纸,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纸花绽放属于化学变化B.水膜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水膜中的水分子由里向外运动D.水袋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近日科学家首次实现水的金属态。
他们将钠钾合金液滴暴露在少量水蒸气中,只见水在其表面开始凝结,然后形成厚约0.1微米的薄层,制得了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水。
课题3水的组成01知识管理1.氢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臭的气体,__难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小__。
化学性质:(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淡蓝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__小水珠__,同时放出热量。
点燃水__。
(2)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注意: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水的分解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1∶2__。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带火星__的木条__复燃__,该气体是__氧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_点燃__,该气体是__氢气__。
通电__氢气+氧气__。
表达式:__水――→实验结论: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点拨: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和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由__同种元素__组成的__纯净物__。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__不同种元素__的__纯净物__。
氧化物:由__两种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氧元素__的化合物。
注意: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
02基础题考点1氢气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娄底中考)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__淡蓝色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
(2)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可燃性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氢气+点燃水__,该反应属于__化合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课题3水的组成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
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
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4.纯净的水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__℃。
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__g·cm-3。
水结冰时体积,所以冰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___________ 冰能在水面上。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答案:无无无液0 100 4 1 增大小于浮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2B.NO2C.HNO3D.NH3【答案】B【解析】A、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HNO3是由H、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NH3是由N、H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钢B.银C.干冰D.冰水混合物【答案】B【解析】A、钢为铁、碳的合金,其中含有铁和碳等,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银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C、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 、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C.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净化水时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答案】C【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并不是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答案】D【解析】A、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节约用水,故C正确;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D错误。
课题3 水的组成
1、蒸馏水属于()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氧化物④混合物⑤纯净物
2、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无法断定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氧化镁
4、电解水试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聚集了a L气体,那么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聚集的气体体积为()L
5.将下列物质分别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分类:①空气、②氮气、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⑤红磷、⑥二氧化锰、⑦氯酸钾、⑧稀有气体。
并填充到下面的图中
6.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填空。
(1)氧气既属于_____,又属于______。
(2)二氧化锰既属于_____,又属于_____。
7.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8.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______极,B为_______极;
(2)检验乙中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___气体。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10、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试管的水位下降快,
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
②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
③在实际试验中,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往往略
大于2:1,是推测原因可能是
(提示: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而氢气却很难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