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及提高稻米品质的基础条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以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为主体技术,合理组装配套育秧机械化技术、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烘干机械化技术。
应用机械式育秧播种机、插秧机、旋耕机、喷药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用于水稻生产。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改进了现有的水稻生产方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
一、目前我市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现状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万亩以上,我市生产的水稻属于粳米,米质好,口感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单一,机械化应用只局限性于插秧和收获环节,水稻综合机械化发展缓慢,制约着我市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2006年以后,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加大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水平。
近年来,综合应用水田耕整、育秧、机插、机收机械化的水稻面积逐年快速增长。
全程机械化应用面积达到了38%,但距我市总体机械化率达85%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效益分析试验表明,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成本能降低30%~40%。
水稻机械化种植可增产5%~10%,能够达到高产、稳产。
按照常规育秧,一亩秧田只能栽插水稻10亩左右,而机械化插秧育的是高密度小苗,一亩秧田可以插80~100亩,能够大量节省秧田。
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损失5%~8%,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一台中型收割机的劳动生产率约是人工作业的20倍。
即能保证产量水平又可保墒降低作业成本。
区域治理LIVELIHOOD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 王凯,何腾飞,邓明敏摘要:水稻作为目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品质要求,更好地完成水稻栽培效果的全面提升,需要加强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来提升水稻品质。
在目前的水稻栽培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要进行良好的操作与处理,同时积极有效地完成高产栽培的良好扩建,最大程度地使其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并且使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能够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水稻栽培;机械化;高产创建;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6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2-0263-0001在当前,逐步推广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的运用,能更好地推动优质水稻的生产和栽培,最大程度地调整品种结构。
良好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以高产创建、科技入户的方式来完成系统化建设,为水稻的高产创建和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现代水稻机械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智能化是在总体信息技术行业中,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过程。
不管是智能化的设计还是制造技术,都需要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以及软硬件为基准,不断创新产品的全过程。
智能化水稻机械设备能有效促进数字农业化的发展,不管是卫星导航技术,还是农业机器人技术等都开始逐渐成熟,且田间作业以及农田排灌等工序更为顺畅化。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现代水稻机械化种植中,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农业资源以及劳动生产力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持同步状态,实现可持续化地发展。
智能化水稻机械的功能比较丰富,且其安全性也较强,可以随时对环境的状态以及参数信息进行监控,达到实时管控的目的。
还可以进行自我故障的诊断处理,发挥出农业生产的指导效用,结合产量的各项数据信息,精确推断出后续农作物的生产状况,考量其环境因素。
试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逐渐减少,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传统耕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粮食生产的需求了,而机械化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因此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主要对水稻的机械化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前景一、引言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最基础的环节之一,而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必须要大力推进机械化的发展道路。
而水稻的生产又离不开机械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机械化的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但是由于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导致了很多的问题出现,比如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都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为此我国需要加大对机械化的研究力度,促进其向更高的层次进行转变。
二、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产地域分布广,几乎遍布全国各省份,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以上。
水稻总产量达2.04亿t,居世界第一位,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单产420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
我国的水稻生产对全球粮食供给影响极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农业部提出今后我国水稻、小麦等口粮自给能力要达到100%。
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其中,要实现水稻的自给自足,就必须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我国水稻耕作和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协调。
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种植水稻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条件,然而在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机械化种植技术不够成熟。
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相对较新,设备不够成熟,智能化程度不够高,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种植方式不尽人意。
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的不同,传统的种植方法不能够完全适应机械化种植方式,需要对种植方式进行改进。
3. 机械设备不适用。
目前市面上的水稻机械化种植设备种类繁多,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生长环境的不同,可能并不是所有的机械设备都适用于某一地区的水稻种植。
4. 技术人才不足。
缺乏相关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专业人才,在实际的生产中无法很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5. 成本较高。
购置机械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维护机械设备也需要一定的费用,造成了机械化种植水稻的成本较高。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1. 加强科研力量。
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2. 制定规范标准。
针对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的种植方式、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进行规范制定,保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质量和效率。
3. 适地适种。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合的机械种植设备,确保设备的适用性。
4.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
5. 降低成本。
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选型优化,降低机械化种植水稻的成本,提高种植效益,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问题及对策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实现水稻种植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种植的需要。
因此,我国在水稻机械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水稻播种机械化水稻播种机械化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播种机,包括插秧机、直播机、精量播种机等。
其中,插秧机是最常用的播种机之一,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插秧,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水稻收割机械化水稻收割机械化也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收割机,包括轮式水稻收割机、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半喷式水稻收割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实现自动化收割,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3.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活动中,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作业。
包括水稻杂草机、水稻施肥机、水稻灌溉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二、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我国相比,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更加成熟。
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了水稻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日本水稻机械化技术日本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水稻机械化技术已经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稻作机械化。
稻作机械化是一种组合机械化技术,包括耕、播、栽、育、收等多个工序。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韩国水稻机械化技术韩国也是水稻机械化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
韩国的水稻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水稻播种机、水稻收割机、水稻田间管理机等。
其中,韩国的水稻收割机采用了履带式结构,可以在水稻田中自由行驶,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耕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为了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
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在水稻种植环节,传统的耕种方式主要采用牛耕、水耙、手插秧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在水稻收获环节,人工收割的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下。
在水稻田间管理方面,传统的除草、施肥、喷药等作业同样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高效、节约和环保。
1. 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环节,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首先是耕种环节,可以采用旋耕机、深松机等机械化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力或畜力耕作方式。
其次是插秧作业,可以采用水稻插秧机,自动完成插秧作业,减少人工劳动。
在水稻收获环节,也可以应用水稻收割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提高收割效率。
在水稻田间管理方面,也可以应用机械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在水稻田的施肥作业中,可以采用化肥施肥机,能够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范围,减少化肥的浪费。
在水稻田的除草作业中,可以应用除草机械,自动完成除草作业,提高除草效率。
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可以应用喷药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喷药方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机械化作业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使得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益,也减轻了劳动力压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稻播种机械化水稻播种机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我国水稻播种机的种植效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精准播种,而且可以实现连续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水稻收割机械化水稻收割机是水稻收获的主要设备,目前我国水稻收割机已经具备自动收割、自动清洗、自动输送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3.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水稻田间管理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水稻田间施肥、喷药、灌溉等工作,都可以通过机械化设备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相比我国,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更加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化水稻栽培技术国外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机械化栽培技术,例如日本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从播种到收割都可以通过机械化设备实现,同时还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喷药等。
2. 智能化水稻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例如美国的一种新型水稻播种机,可以通过GPS定位技术实现自动导航、自动控制,实现精准播种。
3. 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国外的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也非常成熟,例如日本的水稻收割机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实现自动收割、自动清洗、自动输送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二、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 机械化水稻栽培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未来机械化水稻栽培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作者:付川海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2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对水稻生产成果的要求上比较严格。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在水稻的生产模式上,人们有了一定新的想法。
例如,利用机械化的生产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文章通过对水稻机械化种植前景的研究,了解机械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方法促使加以改进。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前景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69
利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运用在水稻种植上,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有助于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的效率。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农村很多年轻的劳动力都发生了转移,因此,机械化的生产更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了解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
1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我国的水稻的种植主要采取直接播种和育秧移栽这2种方式,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政策依然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每个家庭种植的面积不仅小而且相对分散,所以种植方式上都是人工插秧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的推进,农村的劳动力不断的向城市发展,机械化设备的推广,人们也更多的选择插秧机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而机械设备的购买成本高,很难有家庭能够承担该设备的价格,所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水稻的种植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 我国实行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弊端分析
2.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果农村地区要提高经济水平,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需要政府能够投入一定的资金加以帮助和支持。
很多地方提倡的插秧机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进口产品,产品价格相当昂贵,虽然国内的机械在价格上远远低于国外产品,但是技术和性能上并不稳定。
另外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投入这块一般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果一味的去采用进口的机械,费用上压力较大,很难一次性去付清费用,另外,很多地方的粮食生产并不是单单就是水稻,总要是以小规模和小区域的形式存在的,统一管理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2.2 地形复杂多样,难于推广
我国的地形特点主要表现在:面积大,地形类型多样。
如果是平原地区,大型的机械都可以直接进到田间生产,实现机械化是相当便捷的,但是我国还有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地和丘陵,交通相当的不便,机械设备很难运到田间,而且田块较小不齐整,机械本来就是相当的大,运行困难,更不用说是正常的工作了。
而且在种植的品种上不单单是一个品种,可能一个田间有多种作物,这就对机械化的推广相当的不便。
2.3 操作人员文化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队伍在结构上不够合理,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更不用说实现技术指导和帮助等。
另外在机械推广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等因素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农民更加难以配合技术的推广工作。
3 分析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前景,加强措施的实施
3.1 改进水稻机械化设施,加快机械化步伐
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不是仅靠一人之力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领导。
在实行水稻种植机械化生产的开始,需要一定基础设备的支持,因此,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
机械化生产设备的使用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
水稻的生产环节包括,整地、育苗、插秧以及收获等。
机械化的环节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实施,这样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成果。
3.2 对种植模式的合理化选择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地形也比较复杂,在水稻种植的机械化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具体的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机械化种植模式。
水稻种植在不同的地域种植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在北方一般是单季稻,但是在南方是双季稻,在机械化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技术的细节化处理,使得机械化种植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3 加强对机械化设备使用的培训
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的种植时,需要懂得如何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尤其是种植的农民。
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机械使用的优点,并通过开设培训课堂的方法,加强大家对机械设备功能的认识。
如果机械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农民也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的维修,这样就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机械化发展是水稻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生产力的提升还是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具有积极作用。
水稻的生产成果与人民的温饱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联系,水稻机械化的生产为水稻产量的提升提供了条件。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加快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志圣.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2):35.
[2]张大泽.关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
2014(20):26-27.
[3]张文毅,袁钊和,吴崇友,等.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分析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3(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