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初中二模语文古诗词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背古诗词61篇(2011版)整理(二)(11---20首)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语注释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指“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12、行路难《行路难三首(1)》作者:唐·李白【其一】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
(2)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行路难!行路难!多岐(qí)路,今安在?(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
(7)【注释】(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2010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得分九年级语文试卷(2011.4)(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愤》)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5.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6.叫嚣乎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__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本文作者是______朝的文学家、哲学家____________(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3分)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上填写自己的试室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不能用铅笔、圆珠笔和红笔。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 酒》)(1分)(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分)(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友人 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2分)(5)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 ínx ún (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011版课标古诗文63篇课标古诗词曲40首1. 观沧海(2015直接型)东汉末·曹操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唐·李白唐·王湾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唐·李商隐《乐府诗集》唐·陈子昂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
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唐·杜甫北宋·王安石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
三年后任满回临川(今江西抚州)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了这首诗。
10.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创作背景:《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清·龚自珍创作背景: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唐·杜牧唐·崔颢唐·王维创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即为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唐·白居易东晋·陶渊明创作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2011年松江区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1.4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 ,雪尽马蹄轻。
(《观猎》)3. 造化钟神秀,。
(《望岳》)4.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5. 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6. 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西子”指的是。
(2分)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 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
C. 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
D. 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口技(节选)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011年北京市各城区二模语文试卷分类之二诗歌鉴赏2011年北京市各城区二模语文试卷分类之二诗歌鉴赏汇集海淀区1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7分)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还赶得上。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
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4分)朝阳区1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题。
(7分)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飚(bio)风:暴风。
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
思:悲。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
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
(4分)。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生必备的优秀古诗(34篇)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洪波涌起,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011北京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东城)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4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佳木秀.而繁阴秀:(2)颓.然.乎其间者颓然: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翻译:(2)至于负者歌于途翻译:14. 阅读第④段,简要概括太守之乐包括哪些内容(不少于3点)。
(3分)答:答案:12.(2分)(1)茂盛,繁茂。
(2)愿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13.(4分)(1)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
14.(3分)醉能知禽鸟之乐、与人同乐,醒能写文章记述其事。
(朝阳)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2~15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
201104古诗词汇总长宁卷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词中有一个字贯穿全篇,这个字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本首词的题目。
B.“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的是出猎的雄壮场面。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早日赶走冯唐的迫切心情。
D.本首词借出猎之行,抒发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融叙事、抒情为一体。
7.(2分)狂8.(2分)C奉贤卷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__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参考答案:7.明月(2分)8.D(2分)虹口卷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诗中“萋萋”的意思是。
(2分)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前四句表达了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遗憾。
B.首联见昔人乘鹤远去之景,表达对仙去楼空的感慨。
C.颈联运用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追忆与憧憬。
D.这首诗后四句描写日景晚景,由此触发了思乡之情。
7.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8.B黄浦卷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乡关”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空”字表现了鹤去楼空,诗人怅然有所失的心情。
B.“黄鹤”两句表达了白云悠悠,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
C.叠音词“历历”“萋萋”细腻地描写了凄凉稀疏的河岸景色。
D.“日暮”两句以黄鹤楼气象万千的景色映衬诗人复杂的情感。
7.故乡、家乡(2分)8.C(2分)嘉宝联考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诗中“乡关”指的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借憧憬与现实的反差,抒发诗人寂寥怅惘的感情。
B.颔联借历史上的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抒发诗人对黄鹤楼的神往。
D.尾联以缠绵的乡愁收篇,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怀。
7、故乡(2分)8、C(2分)金山卷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诗中“齐鲁”是指现在的地区。
(2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陡峭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7.山东(2分)8.A (2分)静安卷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万籁”在这里是指。
(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
B.“潭影空人心”的含义是清澈的潭水能令人忘却所有的事情,内心只余空白。
C. “但余钟磬音”,这里凸显钟磬的声响主要是为了点出“古寺”,首尾呼应。
D.作品中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与古寺禅房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清幽脱俗之感。
7.自然界一切声音(2分)8.D(2分)卢湾卷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中的“万籁”是指。
(2分)8.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兴奋之情。
⒎(2分)自然界的一切声音⒏(2分)C (A项中“鸟语花香”有误,与古寺肃穆幽深的特点不符;B项中“荒凉冷僻”有误,“幽”与“深”写出的是古寺的清幽;D项中“愉悦兴奋之情”有误,诗人欣赏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的是自己遁世无门、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闵行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 诗题中的“酬”的含义是__________,“乐天”是指_________。
(2分)8.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之地。
B.“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
C.“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抒发了诗人因朋友亡故的思念感伤之情。
D.“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抒发了诗人因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之情。
7. 答诗白居易(2分)8. D(2分)浦东卷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词中“玉壶”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词的开头两句“花千树”、“星如雨”,写出了元夕之夜花灯和焰火齐放的盛况。
B.“宝马雕车香满路”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奢华生活的讽刺。
C.下阙中盛装妇女的盈盈笑语,与阑珊处“那人”的悄然独立形成鲜明的对比。
D.作者借“那人”的孤高自赏,抒发了自己自甘淡泊,安于寂寞的情怀。
7. 明月(2分)8. B(2分)普陀卷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本诗中“游子”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青山”“白水”描摹了送别的凄凉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关怀。
C、颈联以“浮云”“落日”作比表明惜别的心意。
D、尾联借“班马”萧萧长鸣体现诗人不忍离别。
7、漂泊在异乡的人(2分)8、A(2分)青浦卷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2分)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7.2分。
白朴8.2分。
D松江卷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西子”指的是。
(2分)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 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
C. 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
D. 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7、西施8、A徐汇卷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词中“鱼龙舞”的“鱼龙”指的是(2分)8.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阕描绘了人们欢庆春节的快乐场面。
B.词人表达了自己在繁华场景中与众不同的追求。
C.词中描绘的热闹画面体现了词人欢乐的感受。
D.该词是辛弃疾词作中豪放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7.(2分)鱼形、龙形的彩灯8.(2分)B杨浦卷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词中加点的“阑珊”一词意思是(2分)8.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风夜放花千树”巧妙设喻,展现元宵之夜彩灯争奇斗艳的热闹画面。
B.“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借“玉壶、鱼龙”形的彩灯旋转飞舞,呈现元宵欢乐场景。
C.“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也含蓄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D.词人借“那人”的形象,曲折抒发自己自甘淡泊、安于寂寞的高洁情怀。
7、零落稀疏的样子。
(2分)8、B(2分)闸北卷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诗中“乡关”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从传说落笔,在今昔变化中凸显眼前黄鹤楼的美好。
B.颔联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对黄鹤归来的期盼。
C.颈联写登楼远眺,运用叠词突出了想象之景的美丽、可亲。
D.尾联写日暮时长江烟波浩渺,烘托出诗人越来越浓的思乡之情。
7.故乡(2分)8.D(2分)崇明卷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孤蓬”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山”“白水”描绘了一幅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用“浮云”比作友人,表达对朋友的深切关切之情。
C、写“班马鸣”的目的是为了烘托与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7、这里喻指远行的朋友2分8、D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