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小结与复习》教案【人教版适用】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
第十章:统计调查复习课教学设计1、数据处理的过程(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2)、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的要求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例题: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从具有不同层次文化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2)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3)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供电服务的满意程度。
小结:只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才能了解总体的面貌和特征。
4、总体和样本总体:要考查的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例如:要了解某校全体学生早晨用餐情况,抽出其中三个班做调查。
总体是;样本是;个体是。
课堂练习1、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抽取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分析:要明白统计调查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要错看对象。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教学目标: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弄清本章知识的框架结构,巩固所学概念,明确统计的基本思想,会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重点:认识框架建立和知识梳理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知识回顾,写出你对本章内容不理解的知识点二、复习引入知识梳理和知识框架的建立.1.调查分为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优、缺点?2.几个名词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频数:3.抽样调查要注意的问题①②在数据较大,情况较复杂时,4.数据的整理和描述主要采取什么方法?整理数据,主要是通过表格来反映,根据不同情况制出不同形式的表格,来反映各组的状况.描述数据,主要采取绘图的方式。
条形图的特点:扇形图的特点:折线图的特点:直方图的特点:5.本章知识框架三,范例讲解为了解某地初中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该地的一所中学选取60名学生对其身高(单位:cm )进行测量,分组情况如下:分组147.5~155.5155.5~163.5163.5~171.5171.5~179.5频数 6 21m频率a0.1(1)求出表中a ,m 的值;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四,自我测试1.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A 、组距 B 、组数 C 、每个组频数 D 、每个组频率2.有关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频数分布表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B 、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C 、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D 、二者均不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能反映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3.某班学生的期中成绩(成绩为整数)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分组 频数 频率 49.5-59.530.05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收集数据条形图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制表绘图59.5-69.5 9 m69.5-79.5 n0.4079.5-89.5 18 0.3089.5-99.5 6 p合计q 1.0(1)m= ,n= ,p= ,q= ;(2)在表内,频率最小的一组的成绩范围是(3)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人(成绩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4.有一个样本分成5个组,第一、二、三组中共有38个数据,第三、四、五组中共有46个数据;又第三组的频率为0.40,则样本的容量是,第三组中的频数为。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与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4.学会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过程与方法】先复习本章全部知识点,特别要回顾用表格整理数据和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描述数据的的技能技巧,再通过典题剖析、小结反思、拓展练习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利用图表描述数据.2.综合地运用统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运用统计知识解决有关的综合题、难题,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回顾思考,梳理知识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全面调查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收集数据.全面调查的优点:全面、准确;缺点:(1)费时、费力;(2)对带有破坏性的实验无法采用.抽样调查的优点:(1)省时、省力;(2)适宜于对实验带有破坏性的事物进行调查;缺点:不全面,不准确.2.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3.利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加以整理,并用统计图表描述出来,可以使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帮助我们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4.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5.各种统计图绘制的步骤(二)本章知识结构图(三)典例精析问题一某市每天在售的矿泉水不计其数,我们应采用什么调查方法收集到所需要的pH相关信息呢?问题二我们该如何对上市销售的矿泉水进行抽样呢?问题三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我们收集到一些数据.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数据?问题四各种矿泉水pH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2)被检测的矿水的最低pH 为少?3)pH 在6.9~7.3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包括6.9,不包括7.3)4)根据我国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的pH 应在6.5~ 8.5的范围内。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4.学会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6.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10.1 统计调查约3课时10.2 直方图约2课时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10.1统计调查(1)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4、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利用统计图合理的描述数据,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教学难点: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业全交流、学会描述。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认识有关统计知识(如样本、总体、个体、频数等)和统计方法(如抽样调查等)。
2、引导学生感受渗透与体现于统计知识和方法之中的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引入问题: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问国际奥委会是如何决定的?例: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在学校课程中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二.授新1.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
2.整理数据。
三.描述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第十章复习教案一、本章知识网络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得出结论直方图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据收集数据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二、知识要点归纳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例1、右图和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_____ 人, 七年级共捐款_____ __元,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_____ ___元。
例2、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人均捐款数(元)0246810121416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年级练习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A.调查全女生B.调查全校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A.144B.162C.216D.250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6.为了考察某校七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日4821温度/℃7.小明家本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支出是150元,那么他用于教育支出是____________元。
复习与小结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小组合作完成: 回顾总结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2、理解几个概念:全面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例1、为了考察初三年级524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
例2、(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对漓江水质情况的调查.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C. 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2).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B.在篮球场上调查青少年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关注度C.了解班上学生的睡眠时间时,调查班上学号为双的学生的睡眠时间D.了解某人心地是否善良,调查他对子女的态度3、描述数据的方法:统计图(1)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的区别(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例3、有一组数据,最大值为87,最小值为19,要分成6组,则下列组距中,合适的为()A. 11B. 12C. 15D. 18二、合作探究问题1、春节文艺晚会是大家都喜欢的节目,下面是路刚班级喜爱某种节目的人数分布表,但因不小心,他打翻墨水,有些地方被墨水遮掉了。
正正正请你帮他解决以下问题。
(1)被墨水遮掉的3处应是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2)从上表中可知该班同学喜欢_______的人数最多。
(3)画出条形图表示全班同学喜欢某种节目的分布情况问题2、为了进一步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八年级(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的α= ______;(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八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x<120不合格;120≤x<140为合格;140≤x<160为良;X≥160为优。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小结(小结复习课)学习目标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能灵活运用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描述数据.3.学会从资料中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内内容容分分析析本章各知识点虽然分散,七年级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要体会出各知识间的逻辑性并在此基础上绘出知识结构图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在“从数据处理谈节水”这一主线的牵引下,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巩固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让学生感受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节水问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希望来谈有关节水问题,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世界的现状,为我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并形成“节能减污,保护环境”的教育价值。
通这种方法过对本章有个全面系统的梳理,学生在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的同时又体现出严格的逻辑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建立调查方法、数据处理等各种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情境设计师:请看屏幕的图片是什么?生:彩虹桥师;的确,这是我们美丽彩虹桥,大家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之一,被联合国评为十三个最贫水的国家,庆阳市处于黄土大塬,更是西部典型的缺水型城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18年我市成功申请到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彩虹桥就是此工程的一部分,一年可以防治45万平方米的水土流失,解决了我们蓄水防水的问题。
二.运用资料探究问题一:阅读教科书附录中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回答问题.1.请给短文配上合适的统计图表,直观的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2短文中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数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是14.2亿km3,其中海洋水约占96.53%以上,淡水约占2.53 %.在淡水中,大部分在两极的冰川、冰盖和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还不到1%.设计意图:学生能从资料中挑选出相关的数据.3: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地球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吗?师生活动:学生绘制图表: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情况4.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清楚反映各部分占整个的百分比。
初中数学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第十章复习小结同步授课课件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十章复习小结第十章复习小结【问题 1 】【问题 1 】本章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本章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整描分收得集理述析制表绘图出全面调查数数数数抽样调查结据据据据论扇直折条形方线形图图图图【问题 2 】【问题 2 】在本章中,与统计相关的概念有哪在本章中,与统计相关的概念有哪些?些?【例 1 】【例 1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例 2 】【例 2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16,最小值之为36,若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16,最小值之为36,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比较合适的是().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比较合适的是(). (A)7 (B)8 (A)7 (B)8 (C)9 (D)10 (C)9 (D)10【练习】【练习】1. 下列调查需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1. 下列调查需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A)环保部门对海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环保部门对海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 (D D)超市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超市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2.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60台电视机进行试 2.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6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60是().验,在这个问题中60是().(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一个样本(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一个样本【练习】【练习】3.下面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 3.下面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 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 (A A)甲户比乙户大 )甲户比乙户大( (B B)乙户比甲户大 )乙户比甲户大(C)甲、乙两户一样大(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C)甲、乙两户一样大(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全年支出/元3000其他衣着20%2500 20%2000教育1500食品25%35%1000500衣着食品教育其他项目乙甲【问题 3 】【问题 3 】怎样列频数分布表、频数怎样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画直方图?分布画直方图?【例 3 】【例 3 】某班部分同学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得分都是整数)进某班部分同学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得分都是整数)进行行整整理理后后分分成成 5 5组组, ,绘绘成成频频数数分分布布直直方方图图( (如如图图) ), ,•• 图图中中从从左左到到右右各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最后一组的频数为4,结合直方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最后一组的频数为4,结合直方图图提提供供的的信信息息解解答答下下列列问问题题: : ( (1 1) )该该班班有有多多少少名名同同学学参参赛赛? ?成成绩绩在在8 80 0分分以以上上( (含含8 80 0分分) )有有多多少少人人? ?( (2 2) )成成绩绩落落在在哪哪组组数数据据范范围围内内的的人人数数最最多多? ?是是多多少少? ?(3)在直方图上直接绘制频数折线图.(3)在直方图上直接绘制频数折线图.频数/学生人数12108626050 70 80 90100分数 /分【例 4 】【例 4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型号的30俩汽车进行耗油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型号的30俩汽车进行耗油1 1升所行驶的路程的实验,结果如下(单位: 升所行驶的路程的实验,结果如下(单位:k km m) )14.1 12.3 13.7 14.0 12.8 12.9 13.1 13.614.4 13.8 13.8 12.6 13.2 13.3 14.2 13.912.7 13.2 13.2 13.5 13.6 13.4 13.6 12.112.5 13.5 13.5 13.2 13.4 12.6【解】数据的最大值是14.4,最小值是12.1,差是2.3,【解】数据的最大值是14.4,最小值是12.1,差是2.3,若取组距为0.5,则可分为5组若取组距为0.5,则可分为5组频数百分比划记分组12.1 ≤ x< 12.610%正12.6 ≤ x < 13.16 20%正正10 33%13.1 ≤ x < 13.6813.6 ≤ x < 14.1 正27%314.1 ≤ x < 14.6 10% 30100%合计频数10864212.1 12.6 13.1 13.6 14.1 14.6路程/ k m【练习】【练习】4.教材169页第3题4.教材169页第3题 .【问题4】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第十章 复习教案
一、本章知识网络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得出结论
直方图
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
据
描整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
二、知识要点归纳
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直方图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
例1、右图和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
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_____
人, 七年级共捐款_____ __元,
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_____ ___元。
例
人均捐款数(元)0
246810121416七年级
八年级九年级
年级
2、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 (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
练习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
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 )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INI 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 ) A.调查全校女生 B.调查全校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
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 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 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
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 ) A.144 B.162 C.216 D.250
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
6.为了考察某校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2.3952.1951.9951.7951.595
2.595
/日
4
821温度/℃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家本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支出是150元,那么他家用于教育支出是____________元。
8.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 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
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 素质达标的大约有________________万人。
9、测得某市2月份1~10日最低气温随日期
变化折线图如图所示 ()1 最低气温为2c 的天数为_______天。
()2 该市这10天的天气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挑战你的技能 10.老师布置每位学生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小玲是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就向数学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做了调查,用他们的数学平均成绩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这样的抽样调查合理吗?为什么?
11.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课进行了测试。
将所得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如下边所示),请你画出频数分布直方
(1)全班有多少同学?(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3)测试成绩在70≤x<80范围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比?(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测试成绩?
12. 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全校七年级学生 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时间。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说:“我到(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全校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
你认为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填“甲”、或“乙”或“丙”)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适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如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约10分钟时间
图1
(3)若该七年级共有1200名同学,请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课外锻炼时间不大于20分钟的人数。
20分钟
约40分钟及以上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