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1
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学赵云一、教材分析本讲内容为一轮复习的第一课,节选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的实验中的的应用的部分内容。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他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考纲要求:1.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二)命题预测:该内容是整个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高考仍会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设置题目,同时又隐含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状态、电离、水解、分散系等知识的考查。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本专题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最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理解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题目解答的模型。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教学难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通过典型习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总结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1课时)教学案一. 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 物质的量2.解析: (1)以N A为载体考查物质状态、分子组成、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化学平衡、胶体制备、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以阿伏加德罗定律为核心对气体量值问题进行考查, 本部分知识以选择题方式出现,重在基础题及中档题。
题型主要为选择题。
预计本部分知识将更加注重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可能在II卷中以探究题实验题目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或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验证1.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3.溶液稀释的计算;4.几种溶液混合后浓度的计算;5.物质的量浓度与PH值以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等等。
预计今后还是主要以穿插在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的分析计算(如食品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的测定、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的测定、化工生产中的产品是否合格等等)为主。
二.目标及其解析目标: ①了解物质的量一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②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③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⑤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解析:1.了解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离子数的多少,此类试题在注意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难度不大,概念性强,覆盖面广。
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
3.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型常以选择题为主。
4.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
Ks5u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_mol -1表示。
(2)规定:1 mol任何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_kg_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3)公式:n、N A与N(粒子数)的关系为N A=N n。
3.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为M,单位为g/mol。
(2)规律: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公式: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 =mn 。
[思考探究]1.使用mol 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 mol 氢”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使用mol 时应注明微粒符号,如1 mol H 2,1 mol H +,1 mol H 等,“1 mol 氢”这种说法不恰当。
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其单位为mol -1,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3.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吗?提示:摩尔质量以g /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前者单位为g/mol ,后者单位为1。
[自测自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氨气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C .1 mol 水分子中含有2 mol 氢原子和1 mol 氧原子D .一个NO 分子的质量是a g ,一个NO 2分子的质量是b g ,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 -a ) g/mol解析:选C 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二者只是数值上相等,A 不正确;N A 是0.0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B 不正确;(b -a ) g 是一个氧原子的质量,D 不正确。
专题01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复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情分析】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命题主要方式为“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题目在注重对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物质状态、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水解、分散系等知识的考查。
【考点过关】考点一与物质的量有关的概念及定律1.基本概念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根据公式pV =nRT (R 为常量,T 为热力学温度),n =m M ,ρ=m V可导出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考点演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012kg 12C 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②48 g O 3气体含有6.02×1023个O 3分子 ③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④2mol 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 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⑤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⑥1 mol Ne 含有6.02×1024个电子⑦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⑧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⑨0.5mol/L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⑩1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⑪1mol/LNaCl溶液含有N A个Na+⑫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个Fe3+⑬1L0.1mol/LNa2SO4溶液中有0.1N A个Na+⑭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0.1 mol/L⑮从 1 L 0.5 mol/L 的 NaCl 溶液中取出 1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正误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必考题型,既考查概念的理解,又考查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专题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解读】1.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命题规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命题主要方式为“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
题目主要结合物质的状态、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某些反应的原理、分散系、盐类水解等知识来考查计量关系。
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一、三个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
(2)数值:国际上规定,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2.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2)区别与联系: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6.02×1023的含义不同;N A为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准值,而6.02×1023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区别与联系: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含义不同,三者的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易错警示】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情直播考纲解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 N N ;n =M m[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食盐含有6.02×1023个分子 B.Mg 的摩尔质量为24C.1mol 水中含有2mol 氢和1mol 氧D.1molNe 含有6.02×1024个电子 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如6.02×1023mol -1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等。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高考新动向】考纲点击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纲全景透析】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基本概念2.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N/N A二、摩尔质量1.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
3.单位:g·mol -1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间的关系为。
三、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 -1或m 3·mol -1。
(4)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要点①物质的聚集状态必须是气态 ,不适用于固体、液体 。
②物质的量必须为1 mol 。
③必须指明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即温度、压强。
④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0 ℃,压强为101 kPa ,此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L ·mol-1。
(5)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为:V m =V /n 。
2.阿伏加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 =nRT 及n =m M 、ρ=m V导出)特别提醒(1)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等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2)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解题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方程式首先要配平,再分析:已知什么量,要求哪种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中的相关物质的量之比列出比例式,从而建立计算的比例关系式。
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注意:(1)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定化学式或指明微粒的种类,如1 mol H 不能描述为1 mol 氢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单位为mol -1,不能仅写数值6.02×1023。
2.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单位为g/mol 或g·mol -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关系为n =m M或M =m n或m =n ·M 。
注意:(1)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具有不同的单位。
如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 -1,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 g 。
(2)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多少无关。
[应用体验]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OH -的质量是17 g·mol -1。
( )(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22 g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
( )(3)n mol O 2中分子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n。
( ) 答案:(1)× (2)√ (3)×2.(1)硫酸钠(Na 2SO 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71 g Na 2SO 4中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49 g H 3P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其中含有________个H ,含________个O 。
答案:(1)142 g·mol -1 1 mol 2 mol (2)0.5 mol 1.5N A 或1.5×6.02×1023 2N A 或2×6.02×1023⊙考法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有关概念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 .1 mol CO 2与1 mol CO 含有的分子数目相等D .SO 2-4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 -1B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物理量,单位为mol -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最新考纲:1.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知识梳理]1.物质的量(1)含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
(2)数值: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与0.012_kg 12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相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微粒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_mol-1表示。
(2)物质的量、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为:n=N/N A。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关系为:n=m/M。
[知识精讲]命题点1 关于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理解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要注意以下四点:(1) 物质的量不能错误地认为是物质的质量或者物质的数量,其描述对象是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体。
(2)使用摩尔做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不能描述为1 mol氢。
(3)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二者在数值上相等,但前者有单位,后者是相对值,无单位。
(4)对具体的物质,其摩尔质量是确定的,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化,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典题示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 )(2)物质的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
专题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解读】1.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命题规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命题主要方式为“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
题目主要结合物质的状态、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某些反应的原理、分散系、盐类水解等知识来考查计量关系。
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一、三个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
(2)数值:国际上规定,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2.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2)区别与联系: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6.02×1023的含义不同;N A为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准值,而6.02×1023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区别与联系: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 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含义不同,三者的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 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
【易错警示】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
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2)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3)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2.气体摩尔体积(1)含义:一定状况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 m ,标准状况下,V m =22.4_L·mol -1。
(2)相关计算①基本表达式:V m =n V②与气体质量的关系:M m =Vm V③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Vm V =NA N(3)影响因素: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3.阿伏加德罗定律(1)决定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其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归纳总结】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22.4ρ;(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D;(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M=N A·m/N;(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a%+×b%+×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三、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陷阱洞悉有关N A判断的七大“陷阱”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如2NO2N2O4,Cl2+H2O HClO+HCl,合成氨反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等【方法技巧】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三大步骤”第一步: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2)当条件是标准状况时,应查看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体。
第二步: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1)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则这些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2)已知数据是体积时,要关注外界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这种物质是不是气体;(3)已知数据是物质的量浓度或pH时,要关注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
第三步:准确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1)清楚物质结构中相关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2)熟悉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关系。
高频考点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摩尔质量的概念辨析与应用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答案 C【变式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B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1023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 g答案 B高频考点二 质量、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例2.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b g ,若N A 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12a 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NA m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 A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答案 C解析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12C 原子质量的121,即b 12a,正确;②m g 该硫原子的个数为a m ,其物质的量为aNA mmol ,正确;③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 ,不正确;④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a g 该硫原子的个数为1个,所含电子数为16,不正确。
【变式探究】(1)1.204×1024个M 分子的质量为88 g ,则M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0.3 mol NH 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个H 2O 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2 g D 218O 中所含中子数为________,1.5 g CH 3+中的电子数为________,15.6 g Na 2O 2中的阴离子数目为________。
(3)12.4 g Na 2R 含Na +0.4 mol ,则Na 2R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含R 的质量为1.6 g 的Na 2R ,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已知16 g A 和20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 和31.76 g D ,则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44 g·mol -1(2)0.3N A 1.2N A 0.8N A 0.2N A (3)62 g·mol -116 0.1 mol(4)106 g·mol -1解析 (1)n (M)=NA N =6.02×1023 mol-11.204×1024=2 mol ,M =n m =2 mol 88 g=44 g·mol -1。
(2)0.3 mol NH 3分子中含质子数为0.3 mol×10N A =3N A,1个H 2O 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水分子个数为0.3N A ;2.2 g D 218O 的物质的量为22 g/mol 2.2 g=0.1 mol ,含有的中子数为0.1 mol×12N A =1.2N A ;1.5 g CH 3+中电子数为15 g/mol 1.5 g ×8N A =0.8N A ;15.6 g Na 2O 2的物质的量为78 g/mol 15.6 g=0.2 mol ,所含阴离子数目为0.2 mol×N A =0.2N A 。
(3)1 mol Na 2R 电离生成2 mol Na +,题目中有Na +0.4 mol ,则有0.2 mol Na 2R 。
M (Na 2R)=Na2R Na2R =0.2 mol 12.4 g=62 g/mol 。
由M r (Na 2R)=62,求得A r (R)=62-2×23=16,已知m (R),根据n =M m,得n (R)=0.1 mol ,则n (Na 2R)=0.1 mol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04 mol C 的质量为16 g +20 g -31.76 g =4.24 g ,则M (C)=0.04 mol 4.24 g=106 g·mol-1。
高频考点三 有关“n =Vm V =M m =NA N”的计算与应用例3.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5V 11.2nB.11.2n 5VC.5n 22.4VD.5V 22.4n答案 D【变式探究】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 )A.mNA 22.4nbB.nNA 22.4mbC.mb22.4nNAD.22.4m nbNA答案 A解析 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m nb ,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mNA nbmol ,则混合气体的体积是mNA 22.4nbL ,A 正确。
高频考点四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例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 g 的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答案 D【变式探究】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答案 C1. (2018年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N A,B正确;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C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 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