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橡胶的结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40
权威评审异戊橡胶编辑词条分享MSN∙ 1 异戊橡胶∙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全名为顺-1,4-聚异戊二烯橡胶。
由异戊二烯制得的高顺式(顺-1,4含量为92%~97%)合成橡胶,因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橡胶近似,故又称合成天然橡胶。
它是一种综合性能很好的通用合成橡胶,主要用于轮胎生产,除航空和重型轮胎外,均可代替天然橡胶。
但它的生胶强度、粘着性、加工性能以及硫化胶的抗撕裂强度、耐疲劳性等均稍低于天然橡胶。
异戊橡胶的生产有两种流程:①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以己烷(或丁烷)作溶剂的连续溶液聚合流程。
这一流程首先由美国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于1963年实现工业化。
过程包括:催化剂(四氯化钛-三烷基铝或四氯化钛-聚亚胺基铝烷)制备、聚合、脱除催化剂残渣、脱水干燥及成型包装。
在单釜容积为40~50m3的3~6台串联釜中进行聚合。
操作工艺参数为:单体浓度12%~25%,聚合温度0~50°C,反应时间3~5h,转化率可达80%~90%,所得生胶的门尼粘度为80~90,凝胶含量<1%,异戊橡胶的顺-1,4含量>95%。
②用锂或烷基锂(RLi)为催化剂,以环己烷(或己烷)作溶剂的间歇溶液聚合流程。
该流程最早由美国壳牌公司于1962年采用固特里奇化学公司的专利首先实现工业化,所得异戊橡胶的顺-1,4含量为92%~93%。
因锂系催化剂用量少,转化率高,故流程中可省去单体回收和脱除催化剂残渣工序。
与连续溶液聚合相比,该工艺对原料纯度要求高,聚合条件更需严格控制,所得异戊橡胶的性能稍差。
1974年,中国首次发表了用环烷酸稀土-三异丁基铝-卤化物合成顺-1,4-聚异戊二烯的实验结果,之后进行了催化剂筛选、聚合物结构和性能、以及中间试验开发工作,这种稀土催化剂可在加氢汽油中制得顺-1,4含量高达94%以上的异戊橡胶,是一种有工业化前途的[工艺流程参考]密炼机(使之与其他橡胶熔融)——(开炼机)——混炼——加工成型——硫化注:本产品必须与其他橡胶同时放入密炼机中混合熔融后,再执行其他工艺。
聚异戊二烯橡胶(Polysoprene Rubbe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经溶液聚合而得,简称异戊橡胶(IR)。
异戊二烯聚合会产生4中不同的结构单元H3CC CHCH2H2Cn 顺-1,4-聚异戊二烯H3CC CCH2H2Cn 反-1,4-聚异戊二烯H2C CCH3CHCH2n 1,2-聚异戊二烯H2C CCH3CCH2n 3,4-聚异戊二烯H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不过通常工业上所指的天然橡胶是由希维亚橡胶树(巴西橡胶树)中取得的,它是较纯的顺式1,4-聚异戊二烯,在常温下具有弹性,且为无定形,这种橡胶具有很大的国民经济价值,相反,马来橡胶(古塔波胶)和巴拉塔橡胶是由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组成的。
这种橡胶在常温下质硬,弹性差,用途较窄,此外,在中美洲的橡胶树中还有一种天然的聚异戊二烯是由四分之三反式1,4-和四分之一顺式1,4-结构组成的,所有天然橡胶皆含有树脂状化合物和蛋白质,因此测定它们的光谱前要纯化样品。
注:在天然橡胶中,可能含有少量难以除去的蛋白质,皂和树脂组分,这些组分在光谱中也会吸收,1639和1538 cm-1(6.10和6.50um)可能来源于蛋白质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吸收带,后一吸收带还可能来源于皂,1740和1710 cm-1(5.75和5.85um)的吸收大抵来源于树脂组分,在用立体有择催化剂合成的顺1,4-聚异戊二烯的光谱中,1710 cm-1(5.85um)的尖锐吸收和719 cm-1(13.90um)的弱吸收大抵属于高级脂肪酸(润滑油),1587 cm-1(6.30um)吸收可能来源于皂,889 cm-1(11.25um)吸收大抵是由3,4-结构产生的。
题目:异戊橡胶姓名:张庆学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班级:高化0911学号:2009118142异戊橡胶摘要介绍了异戊胶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合成异戊胶工艺及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的异戊橡胶市场情况。
在中石化C5资源日渐丰富、综合利用C5资源势在必行以及国内天然胶供需状况日趋紧张的新形势下,燕山石化研究院近两年来开展了稀土及钛系异戊橡胶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后简要介绍了我院在稀土及钛系异戊胶开发方面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异戊橡胶顺1,4.聚异戊二烯稀土异戊橡胶钛系异戊橡胶0引言顺式.1,4.聚异戊二烯(取)俗称异戊橡胶,因其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橡胶(NR)相似,也被称为“合成天然橡胶"。
异戊橡胶具有与天然橡胶接近的优良的弹性、密封性、耐磨性、耐热性、和抗撕裂性,可以代替天然橡胶使用,也可与天然胶(NR)或其他合成胶并用,在载重胎制造中可以完全替代NR,在帘布胶、胶管胶带、医用材料及制鞋工业中也获得广泛应用。
用瓜制造的轮胎生热低、耐磨性和耐寒性均优于NR,国外70%"-'80%的取用于轮胎制造,另有10%~15%用于其他橡胶制品工业。
据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异戊橡胶生产能力达695kt/a。
受原料异戊二烯来源的限制,我国在异戊橡胶生产方面仍处于空白。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乙烯生产能力近年来的大幅增长,中国石化2006年生产乙烯6330kt,副产C5资源约766kt,其中二烯烃约占60%,单烯烃20%。
二烯烃中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分别是合成橡胶、高档石油树脂、改性不饱和树脂的原料,单烯烃均为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向下游发展具有极高的经济附加值。
中国石化乙烯生产以石脑油和加氢尾油等重质原料为主,副产丰富的裂解C5资源,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乙烯生产相比C5收率高出10"-15倍,与轻烃为原料的乙烯生产相比高出1~2倍,面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中东乙烯工业的竞争,做好C5综合利用,发挥资源特点,是提升中国石化乙烯工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