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代议制共和制
- 格式:pdf
- 大小:158.40 KB
- 文档页数:1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①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②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⑴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
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
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美国政体[内容摘要]:所谓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
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
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
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
因此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而不是政体。
[关键字]:美国政体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确立的背景:1776年美国独立,建立了邦联制。
美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度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又确保共和政体。
美国因为地域辽阔只有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保证国家利益,但中央集权过大又容易发展成为帝制。
如果美国要防止帝制,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应该怎么办?制宪会议上“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的一段话: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段话的意图是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最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2.确立的标志作为国家结构主要是由中央与地方两部分内容构成。
联邦制通过建立一个行政、立法、司法权力都凌驾于各州之上的联邦政府来保证中央集权,保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同时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的利益。
这种中央与州的分权主要是为了取得某种权力平衡。
但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国有主权属于联邦。
这就和邦联有本质的区别。
所谓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组成的联合体。
各成员国保有主权。
最初美国革命者效仿的是瑞士的邦联制。
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邦联是欧盟。
所谓联邦则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区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共和制是当代国家政体的两种基本类型。
虽然两者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却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形成的背景不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这种政治体制将封建时代的君主和控制上院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巧妙地结合起来。
英王作为世袭的国家元首,根据宪法规定享有某些最高权力。
同时,英王权力的行使要按照宪法的规定,并受到国会的明确限制。
英国国会的前身是在13世纪按《自由大宪章》建立起了“大议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兴起,在国会下院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此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
在国王与国会的主权之争中,国会最终获胜,为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共和制是独立战争的直接结果,但它的形成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美国独特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首先美利坚民族不断地从欧洲先进思想中吸收滋养。
欧洲民主思想的传播在大西洋彼岸掀起巨大的波澜。
正是在民主思想的指导和鼓舞下,北美殖民地人民奋起反抗,毅然举起了反对英王暴政的大旗,并最终割断了和英国的隶属关系,建立了代议民主制的共和国。
其次,早在殖民地创立的17世纪前半期,北美各州就出现了议会,英国统治时期北美殖民地本身的宪政和自治实践为国会民主政体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国独立以前,北美殖民地主要是由来自英国的移民开拓发展起来的,加之英国一直是殖民地的宗主国,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非常鲜明的英国烙印。
从时间上讲,北美殖民地大都是在17世纪建立的,而17世纪对于英国来讲是不平常的世纪。
其间英国发生了内战和革命,推翻了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经历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和詹姆士二世的王朝复辟,最终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因为美国没有封建传统,所以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没有烙下君主立宪的封建印记。
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1.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
2.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1.重点:美国宪法产生的背景。
2.难点:美国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
教材整理1《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1.《邦联条例》(1)制定①背景:独立战争时期,抗英斗争迫切需要13个殖民地进一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国性政府。
②制定: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这是一部实质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
(2)内容①把13个独立州组成的联盟正式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但它允许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力。
②邦联国会是唯一的中央政府机关,但不得干涉各州的内部事务。
(3)缺陷:并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全国性政府,邦联只是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
2.邦联政府面临严重危机(1)战争结束后的种种经济困难,使贫富分化明显、社会矛盾激化。
(2)1786年,马萨诸塞州发生“谢司起义”,向新生的国家发出了警信。
3.制宪会议(1)召开:1787年夏,在费城召开。
(2)代表:12个州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多为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律师等。
(3)结果:1787年9月,会议通过《联邦宪法》草案。
1788年6月,宪法正式生效。
[深度点拨]邦联政府被称“沙土做成的绳索”的原因及这种体制的危害原因:各州有很大的独立性和主权,如征兵、征税。
中央不得干涉各州的内部事务,对地方控制力很弱。
危害:松散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不能有效解决激化的社会矛盾,有造成国家分裂的危险。
教材整理2美国的政治体制1.宪法的组成(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立法事项、州与联邦的关系、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的问题进行了规定。
2.宪法的内容(1)政治体制:确立了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
第8讲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3.内容(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5.意义(1)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
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核心论点:美国联邦制形成的多重因素中,其根本利益是联合的主要原因。
二、联邦政体的确立与完善1.确立: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2.斗争:1861年内战爆发,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维护国家统一。
3.巩固: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三、两党制1.形成: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2.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正确认识美国的两党制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政策来适应民众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的人才,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两党互相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总统制、议会制、内阁制、共和制总统制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总统为政府首脑的政权组织形式。
18世纪末美国首先采用。
在这种制度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自负行政责任,掌握行政实权;总统定期由选民选举生;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无权解散议会,但对议会通过的法案可以行使否决权;议会可以弹劾总统,但无权罢免。
有的国家虽设总统为国家元首,但总统不是政府首脑,统而不治,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这不是总统制而是内阁制。
议会制又称“国会制”、“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
议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13世纪的英国开始建立国会,起初是封建贵族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等级代表机关,14世纪国会分为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成为最高立法机关,正式确立议会制。
此后,议会制被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
资产阶级议会制在确立的过程中有反封建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
议会制国家通过宪法规定:议会通过普选产生,享有立法和组织、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议会对政府具有制约作用。
内阁制又称“责任内阁制”。
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最高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17世纪最先在英国实行,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王权衰落,内阁成员不由国王挑选产生,而由在下院占多数的政党组成,内阁由对国王负责转而对议会负责,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阁制度。
此后,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1946年公布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明确而详尽地规定内阁制的宪法。
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执政党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
内阁首脑称首相或总理,由国家元首任命执政党的领袖担任。
内阁负责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事务,具有实际权力。
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并受议会监督和牵制。
课文注释:什么是代议共和制
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其原则是国家的治理乃公民为着共同利益所从事的一项共同事业。
但在实践中,全体公民共同治理国家绝非易事。
由于现代国家地广人众,共和制国家很难实行小国寡民的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那种全体公民共同议决的直接民主制,而多以属于间接民主制的代议制代替,即用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来代表公民治理国家。
这种制度即代议共和制。
美国制宪者们在1787年宪法中确立了代议共和制。
它使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等思想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强⼤大有⼒力,不专制的中央政府;有⼀一定⾃自治权的地⽅方政府
⻓长期⽭矛盾:北美东部地区英国殖民地,【较⼤大⾃自治倾向】VS【被压迫奴役】
激化:法英七年战争→英国出台对北美税收法令(but议会⾥里没有北美代表,⼈人们不愉悦)→⽭矛盾激化
会议:以上导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背景1775——莱克星顿战役——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1776.7.4——美国诞⽣生(《独⽴立宣⾔言》受启蒙思想影响)
1781——独⽴立战争胜利
1783——美国独⽴立
过程北美独⽴立战争
邦联:独⽴立之初,13个州的松散邦联
⾃自治传统:⾃自治+独⽴立宣⾔言中的启蒙思想传统
邦联体制弊端:经济——各州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各地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没有统⼀一关税,国际贸易不利
⽭矛盾:【国家⽆无权】——【各州权⼒力⼤大】
如何解决⽭矛盾:【强⼤大中央政府解决各州⽆无⼒力解决的危机】VS【⾃自治传统】
背景《联邦宪法》——华盛顿尽了很⼤大⼀一份⼒力⽓气
联邦权利(国家⼤大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州权利(⼀一定⾃自治权,不违宪时可⾃自制法律)
意义:有效国家政府→稳定社会;
创⽴立新型国家制度;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体制:联邦制⽴立法——国会(参,众议院)
⾏行政——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对宪法负责。
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复议2/3通过即为有效。
总统提名政府⾼高级官员。
总统有权与外国缔交条约,国会批准⽣生效。
司法——最⾼高法院对法律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权⼒力关系:三个权利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有效防⽌止专制
对联邦权利的划分:原则——三权分⽴立意义:第⼀一部较完整资产阶级宪法。
加强国家权⼒力。
突出“分权制衡”原则&民主精神
不⾜足和修正:没有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利;允许奴⾪隶制度,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1791年修正案
细节1789——第⼀一任总统选举——华盛顿——之后国会选举联邦制共和制整体确⽴立的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民主政治建⽴立美国代议制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