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37.23 KB
- 文档页数:6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范文防雷保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保障工地及周边区域的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的原理、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原理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的原理是利用避雷针和避雷网将大气中的雷电引入地下埋雷网,从而避免雷击对建筑物及工地周边人员的伤害。
具体原理如下:1. 避雷针原理:避雷针是一种金属尖顶装置,通过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可以极大地增强建筑物对雷电的吸引力。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会将电荷引导到地下。
2. 避雷网原理:避雷网是一种导电网状结构物,将其覆盖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周围,可以形成一个雷电保护层。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时,避雷网会将电荷分散到地下,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的侵害。
二、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方法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的建筑布局:建筑物应尽量避开高耸的物体,如大树、电线杆等。
避雷针和避雷网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以提高其吸引雷电的能力。
2. 地下埋雷网:在建筑施工现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地下雷网,避雷针和避雷网与地下雷网相连接。
地下雷网应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镀锌钢板等,确保雷电能够顺利引入地下。
3. 人身防护:建筑工地内的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雷电来临时,应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避雨、避雷。
施工现场应设有避雷棚,人员应在避雷棚内暂时藏身,以确保人身安全。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的防雷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施存在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障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三、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措施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在施工现场的建筑物顶部和周围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以提高建筑物对雷电的吸引能力和道德保护能力。
2. 埋设地下雷网:在施工现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地下雷网,并将避雷针和避雷网与地下雷网相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被引导到地下。
浅谈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文:深圳市瑞盾电子有限公司追梦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域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致使雷电灾害频率逐年上升,而正处于整体变动中的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更应倍加重视。
一、避雷针的设置安装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主要措施。
当施工现场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正在施工建造的建筑物,当高度在20m以上应装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内的塔式起重机,井字架及脚手架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中规定范围内,则应安装避雷针。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且应保证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仙机械设备需安装避雷针的规定避雷针的接闪器一般选用ф16mm圆钢,长度为1~2m,其顶端应车制成锥尖。
接闪器须热镀锌。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联接。
机械设备所有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与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焊接以保证其接地通道的电气连接。
二、避雷器装设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避雷器可选用F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 mm。
避雷器引线应力求做到短直、张驰适度、连接紧密,其引上线一般采用16mm2的铜芯绝缘线,引下线一般采用25mm2的钢芯绝缘线。
避雷器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电力变压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引下线和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引下线三者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这样,当高压侧落雷使避雷器放电时,变压器绝缘上所承受的电压,即为避雷器的残压,将无损于变压器绝缘。
2024年工地防雷安全技术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工地防雷安全技术也将不断提升和创新。
本文从雷暴形成原理、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工地防雷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传统的工地防雷安全技术的评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监测系统、新材料的应用、地下避雷器、预警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工地防雷安全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保障。
本文旨在促进工地防雷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雷暴;雷击;建筑物;工地;防雷安全技术一、引言工地防雷安全技术是指在雷暴天气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击伤害的技术体系。
随着工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工地防雷安全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雷暴形成原理、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工地防雷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工地防雷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雷暴形成原理雷暴是指大气中产生强烈放电的现象,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热力和水汽条件、电场和气压梯度、不稳定层等。
雷暴一般分为云地和云云两种形式,其中以云地间放电最为常见。
雷暴形成后,会形成强烈的电场和电流,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是指雷击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
雷击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打击、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流等。
直接打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而产生的冲击力和热能,导致建筑物局部或整体的破坏。
感应过电压是指雷电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的过电压,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坏。
感应过电流是指雷电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的过电流,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因此,工地防雷安全技术包括构建防雷基础设施、使用防雷设备、制定防雷标准等。
四、工地防雷安全措施为了保障工地防雷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传统的工地防雷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避雷针系统、接地系统、金属屋面、防雷采光窗等。
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在建筑工地、电力设施建设以及高空作业等领域,常常需要采取一系列防雷措施以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防雷措施,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1. 地接闪电防护地接闪电防护是施工现场防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或设备上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地引导闪电电流进入地下,减少雷击的风险。
这种防护措施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避雷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金属屋面和导电支架在一些建筑物的屋顶和立面上使用金属材料,如铝制屋顶和导电支架,可以提供一层额外的保护。
这些材料可以更好地导电,并且可以通过连接到地下的接地系统来释放和分散闪电电流,从而降低雷击的危险。
3. 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的重要一环。
接地系统的建设包括对设备和结构的接地,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线路传递到地下,而不是引起危险。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4. 建筑物内部保护除了外部的防雷措施,施工现场还应采取内部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避雷器、避雷带和避雷母线,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危险。
避雷器可以吸收和释放过电流,从而降低损坏的风险。
避雷带和避雷母线则用于连接各个设备和构件,确保电流的顺利传导。
5. 定期维护和检查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定期检查避雷针、接地系统以及其他防雷设备的完整性和连接情况,及时修复损坏或失效的部分。
此外,还需要监测雷暴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暂停施工并保护好现场人员的安全。
总结: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
通过地接闪电防护、金属屋面和导电支架的使用、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以及内部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击危险。
此外,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确保防雷措施正常运行的关键。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现场防雷的风险,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现场在我们身边出现。
然而,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防雷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才能有效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首先,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需要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工程师应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和环境,合理确定建筑物的防雷保护设施的位置和类型。
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避雷针和避雷装置,以分散和引导雷电的能量。
在建筑物周围,应设置接地系统和金属隔离带,以将雷电释放到地下。
此外,还应采取合适的建筑材料,如金属板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雷能力。
其次,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
工人应了解和掌握防雷知识,了解雷电的危害和引雷原理,知道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工人还应熟悉防雷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避雷针和避雷装置。
只有工人具备了足够的防雷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防范雷电灾害的发生。
另外,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包括避雷针、避雷装置、接地系统等。
检测的内容包括设施的完整性、接地电阻的合格性、引下能力的稳定性等。
如果发现设施存在问题或不合格,应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此外,在雷雨天气来临前,还应进行设施的预防性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工作。
总之,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才能有效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合理布局,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将有效降低雷电灾害发生的概率,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建筑施工现场能够重视防雷保护工作,并切实加强防雷工作的执行,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范文一、概述建筑工地是一个雷击风险较高的地方,因此,做好防雷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的重要性、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措施以及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的重要性建筑工地是容易受雷击的地方,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护措施,将给工地人员和设备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工地人员如果被雷击将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设备如果受到雷击将导致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必不可少。
三、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措施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合理选址和布局,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应做到预防为主。
同时,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综合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安全意识普及,责任明确。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要求工地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意识。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地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责任明确。
3. 定期检查,及时处理。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需要定期对设备和防护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4. 紧急预案,合理应对。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合理应对突发情况。
预案要包括逃生通道的设置、人员疏散的安排等,以保障工地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的要点1. 建设合格的接闪装置。
在建筑工地进行雷电防护时,应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合格的接闪装置。
接闪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其有效性。
2. 安全距离的控制。
建筑工地在进行雷电防护时,应合理设置安全距离。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接近并触摸金属设备、脚手架等。
3. 有效的接地系统。
建筑工地应建设有效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建筑物能够及时、有效地接地。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配备大量金属和混凝土等导体材料,以及施工机械和设备等大型物品,建筑施工现场成为雷电灾害的高风险地带。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雷保护措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雷保护措施的必要性由于雷电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防雷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在建筑施工中,雷电灾害不仅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材料带来损失,甚至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必须加强防雷保护,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施工防雷保护措施1.施工前的勘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雷电勘测,掌握施工现场的雷电袭击情况、感性电位区域分布情况等,确定施工现场的防雷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
2.接地装置的设置在施工现场中,要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确保设备和材料与地之间的接触电阻达到规定的标准。
在设备和机器设备的接地方案方面,要按照计划编制并实际执行。
3.防雷装置的设置为防止瞬态过电压引起施工设备的故障和人员受伤,要采用防雷装置,如防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等。
4.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在施工前,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告诉施工人员在雷电天气下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如不要在设备旁边站立,不要接触设备,不要在开放式的露天地带等等。
5.实施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现场防雷装置,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以保证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1.慎用吊装机在雷电天气下,建筑施工现场要慎用吊装机,以免机器受到雷击。
2.建筑材料的安全储存在雷电天气下,建筑材料要储存到安全地方,避免受到雷击。
3.使用可靠的施工设备使用可靠的施工设备是关键。
施工设备必须是适合的,且配合完善的防雷设备和确保人员的安全。
结论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要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在雷电天气下加强现场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合理设置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加强检查和维护工作,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浅谈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026000摘要:在进行建筑物建设中,采用有效途径防雷、防静电,以极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同时通过防止雷击与静电产生的危害能够防止火灾、爆炸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要重视防雷、防静电工作,并通过对地理环境、地质土壤及气象条件等内容的全面调查探索雷电活动规律,进而以合理装置方式及接地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前言:建筑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物质环境的情况下,准确划分危险区域及范围后设计防雷、防静电装置,通过将混合物进行分级等方式运用接地措施防范危险,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1雷电与静电危害(1)直击雷。
其主要是指防雷设施或机器直接受到雷电攻击的情况,在瞬间产生数十万伏的高压,在产生浩大的热能与机械能的同时直接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2)雷电波侵入。
雷电旁击正在工作设施的金属管线因电阻性耦合而造成的电波侵入现象。
(3)强电磁辐射。
雷击整个过程都有强电磁辐射,其原因在于先导通道中闪电快速通过而产生的强电磁场,以闪击到避雷设施后形成极为猛烈的电磁辐射,而电磁辐射产生所造成的危害即是因剧烈静电感应而出现的弧闪。
(4)雷电电磁脉冲。
雷电的直击与旁击对接导体或设备仪器时会产生强烈的雷电电磁脉冲,而此时因电流、电压过大使得电流无法保持稳定而产生激烈的波动,或者终端电力的情况。
与此同时,热效应受无法消耗能量的转化产生热能烧毁设施,造成火灾、爆炸。
(5)地电位反击。
雷电流因闪击雷电旁击到避雷仪器或距仪器不远的距离时而产生的高压电位,其不仅会对掩埋在地底的其他金属造成闪络反击,还会出现在静电接地极中。
2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2.1防雷直击雷接地方式共用接地装置是建筑物现有防雷、防静电系统的主要工作形式,将其接地电阻控制在3Ω-5Ω,并在电器设施的工作接地地点增设保护接地及独立信息系统,以保证接地装置虽然共用但仍能够独立运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一、引言在施工现场中,临时用电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施工作业提供了必要的电力支持。
然而,临时用电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接地与防雷方面。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必要对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进行规范和要求。
二、临时用电接地的安全要求1.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中,接地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效地将电流引入地下,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接地装置的安全可靠,要求如下:(1)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如GB 50169-2013《建筑物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接地装置应采用良好的接地材料,如优质的铜排或镀锌铁管;(3)接地装置应正确安装在接地块或接地网中,并且与主线路的接地电阻不超过规定值;(4)接地装置应设置有可靠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因外力导致接地线松动或脱落;(5)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2. 接地线的布设和保护接地线是将临时用电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引导电流流向地下,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接地线的安全可靠,要求如下:(1)接地线应采用优质的导电材料,如铜芯绝缘导线;(2)接地线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布设,不得交叉、短路或漏电;(3)接地线应正确连接到临时用电设备的接地点,并与接地装置的接地线相连;(4)接地线应设置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如保护管或保护套,以防止机械损伤或外界环境的侵蚀;(5)接地线的绝缘电阻应定期测试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3. 临时用电设备的接地检测临时用电设备的接地检测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接地故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接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如下:(1)临时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和检查,测量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值;(2)接地电阻测试仪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如JJG 307-2005《电子测量设备校准规范》;(3)接地电阻测试应由专业的电工人员进行,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4)接地故障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避免发生事故。
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施工现场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安装避雷针:在建筑物的高处,如屋顶、烟囱等处安装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吸引和
引导雷电,减少雷击的概率。
2.接地保护:对于建筑物和设备设施,要进行正确的接地处理。
合理设置接地装置,
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能够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
3.引入线和引出线的防护:引入线和引出线要经过绝缘处理,并尽量减少与金属结构
的接触,避免雷电直接通过线路进入设备。
4.避雷网:对于大面积的屋顶,可以安装避雷网,将雷电分散到更大的范围内,减少
对局部装置的直接影响。
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搭建临时保护棚:对于已经竣工的建筑物或设备,可以搭建临时保护棚,防止外部
环境的污染、损坏等对成品造成影响。
2.封闭、覆盖材料:对于成品而言,可以进行封闭、包装,避免外界灰尘、水分等物
质进入,保持成品的质量和表面的完整性。
3.定期清洁和检查:对于成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确保成品的良好状态。
4.标识和维护:对于成品进行标识和维护,便于管理和维护人员及时了解成品的情况,做好管理工作。
雷电防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要求雷电是一种强大而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经常会在建筑施工场地上出现,对工人和设备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和施工项目的安全,有必要在建筑施工中采取适当的雷电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雷电防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要求。
1.建立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立一个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是必要的。
该系统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雷电防护系统应包括避雷针、接地系统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等组成部分。
避雷针是一种常用的雷电防护设备,它能够将雷电击中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接地系统则用于将雷击过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过电压保护装置则用于在雷电击中时限制电压升高,以避免电气设备受损。
2.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也是防止雷电危害的重要环节。
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建筑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冲击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中,金属材料是最常见的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之一。
在建筑物的结构中加入金属材料,例如铝板、铜杆等,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击中的电流,并将其排放到大地。
此外,建筑中使用金属屋面、金属窗框等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雷电保护。
3.合理安装避雷设备除了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和建筑材料,合理安装避雷设备也不可忽视。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避雷装置的布置。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避雷针的位置。
避雷针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尽可能接近建筑物的最高点。
其次,在建筑物周围应设置避雷网,以增加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概率。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装接地装置,并确保其与避雷设备之间的连通良好。
接地装置应埋设在地下,以提供良好的导电路径,确保雷击过电流能够迅速引入地下。
4.培训和意识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确保雷电防护安全的重要环节。
施工人员应接受雷电防护的相关培训,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雷电防护警示标识,提高工人的意识。
工人应严格遵守雷电防护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雨季施工防雷措施雨季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验,特别是在雷电频繁的地区。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施工方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雨季施工中常用的防雷措施。
1. 地面处理在雨季施工中,地面的湿度增加,会导致雷电传导性增加,因此地面处理是防雷的首要措施之一。
施工方应确保施工场地的地面处于干燥状态,以减少雷击可能性。
对于较大的施工场地,可以使用避雷网或铜排等导电材料将地面与外部的大地连接起来,以分散和导走雷电击中的能量。
2. 避雷针安装避雷针是常用的防雷设备,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开阔地区的施工场所。
施工方应确保在施工现场安装合适数量和类型的避雷针,以提供更好的防雷保护。
避雷针通常会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以将雷电能量引导到地下。
3. 雷电报警系统为了及时预警施工人员和设备,以便及时采取防雷措施,施工方可以安装雷电报警系统。
雷电报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出警报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避难。
在实施施工计划时,施工方可以根据雷电报警系统的预警信息,合理进行工作安排,以减少雷击风险。
4. 设备和材料的保护在雨季施工中,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雷击的损害。
为了保护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施工方应采取一些措施,如加装避雷器、避免暴雨天启动电气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性能等。
同时,施工方还应妥善保管材料,避免在雷暴天气中暴露在室外。
5. 培训与教育为了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了解并有效履行防雷责任,施工方应进行相关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防雷知识普及、防雷设备使用方法、应急处理等。
通过培训与教育,施工方可以提高工人的防雷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总结:雨季施工防雷措施的重点在于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地面处理、避雷针安装、雷电报警系统、设备和材料的保护以及培训与教育等措施都是施工方应采取的防雷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雨季施工过程中,务必紧密关注天气状况,及时采取防雷措施,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无损。
浅谈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域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致使雷电灾害频率逐年上升,而正处于整体变动中的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更应倍加重视。
一、避雷针的设置
安装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主要措施。
当施工现场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正在施工建造的建筑物,当高度在20m以上应装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内的塔式起重机,井字架及脚手架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中规定范围内,则应安装避雷针。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且应保证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仙机械设备需安装避雷针的规定
避雷针的接闪器一般选用ф16mm圆钢,长度为1~2m,其顶端应车制成锥尖。
接闪器须热镀锌。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联接。
机械设备所有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与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焊接以保证其接地通道的电气连接。
二、避雷器
装设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避雷器可选用F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 mm。
避雷器引线应力求做到短直、张驰适度、连接紧密,其引上线一般采用16mm2的铜芯绝缘线,引下线一般采用25mm2的钢芯绝缘线。
避雷器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电力变压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引下线和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引下线三者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这样,当高压侧
落雷使避雷器放电时,变压器绝缘上所承受的电压,即为避雷器的残压,将无损于变压器绝缘。
在多雷区变压器低压出线处,应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以用来防止由于低压侧落雷或由于正、反变换电压波的影响而造成低压侧绝缘击穿事故。
低压避雷器可选用FS系列低压阀式避雷器或或FYS型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尚应注意,避雷器在安装前及在用期的每年三月份应作预防性试验。
经检验证实处于合格状态方可投入使用。
此外,配电所的低压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宜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所接地装置用ф8圆钢相连接。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防止雷电侵入波。
三、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
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是将被保护物接地。
遵照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的要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其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即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
构钢筋均应做到有良好的接地。
这样做可保证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感应雷。
在施工中,高度在20m以上施工用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连接。
四、接地装置
众所周知,避雷装置是由接闪器(或避雷器)、引下线的接地装置组成。
而接地装置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单独安装,与其他保护的接地装置的安装分开,且保持有3m以上的安全距离。
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接地极宜选用角钢,其规格为40mm×40mm×4mm 及以上;若选用钢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其壁厚不应小于3.5m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应为2.5m;接地极间的距离为5m; 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接地极顶端要在地下0.8m以下。
接地极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规格为40mm×4mm的扁钢焊接。
焊接位置距接地极顶端50mm。
焊接采用搭接焊。
扁钢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扁钢与角钢
(或钢管)焊接时,为了保证连接可靠,应事先在接触部位将扁钢弯成直角形(或弧形),再与角钢(或钢管)焊接。
接地极与接地线宜选用镀锌钢材,其将埋于地下的焊接处应涂沥青防腐。
五、工频接地电阻
建筑施工现场内所有施工用的设备、装置的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满足施工图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