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长物质
- 格式:pptx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105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一。
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是指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 , phytohormone):指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plant growth regulator substance):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激素类的生理活性物质。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of auxin):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能与激素特异地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蛋白质类物质。
自由生长素(free auxin):指具有活性、易于提取出来的生长素。
束缚生长素(bound auxin):指没有活性,需要通过酶解、水解或自溶作用从束缚物释放出来的生长素。
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binding protein):即位于质膜上的生长素受体,可使质子泵将膜内的质子泵至膜外,引起质膜的超极化,胞壁松弛;也有的位于胞基质和核质中,促进mRNA的合成。
自由赤霉素(free gibberellin):指易被有机溶剂提取出来的赤霉素.结合赤霉素(conjugated gibberellin):指没有活性,需要通过酶解、水解从束缚物释放出来的赤霉素。
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指乙烯使黄化豌豆幼苗变矮、变粗和横向生长。
植物生长促进剂(plant growth promotor):促进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
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破坏顶端优势的生长调节剂,如整形素、马来酰肼、抗生长素.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抑制节间伸长的生长调节剂,如矮壮素、烯效唑等。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一、名词解释1. 植物生长物质: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能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物质。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
也有人建议将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也列为植物激素。
3. 生长调节物质:一些具有类似于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如2,4-D、NAA、乙烯利等。
4. 燕麦试法(avena test):亦称燕麦试验、生长素的燕麦胚芽鞘测定法。
是早期定量测定生长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操作时,先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置于琼脂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就会扩散到琼脂中。
然后将琼脂切成小块,放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具有促进生长的能力,因此参照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与燕麦胚芽鞘尖端弯曲这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可用于鉴定、评估生长素的活性与相对含量。
5. 燕麦单位(avena unit, AU):指用燕麦试法对生长素进行生物测定时,所设定的生长素的相对单位,以燕麦胚芽鞘的生长弯曲度来表示。
标准如下: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作用时间为90分钟的情况下,燕麦胚芽鞘每弯曲10°所需要的生长素的量,就称为一个燕麦单位。
6. 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物质只能从形态学的一端向另一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的现象,称为极性运输。
如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顶部)向下端(基部)进行运输。
7. 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乙烯对黄化豌豆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生长和使茎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的三个方面的效应,是乙烯导致的典型的生物效应。
8. 偏上性生长(epinasty growth):指植物器官上、下两部分的生长速度不一致,上部组织的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组织的现象。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物质是指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可分为植物激素和()。
【答案】:植物生长调节剂
2.ABA 既可在木质部运输,也可在韧皮部运输,但主要是()部运输。
【答案】:韧皮
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性。
【答案】:全能
4.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及衰老都受()的影响。
【答案】:光敏素
5.植物感受低温诱导的部位一般是茎尖端的()。
【答案】:生长点
二、选择题
6.【单选题】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是()
A.韧皮部
B.木质部
C.维管束
D.形成层
【答案】:A
7.【单选题】一般来说,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为()℃。
A.5~10
B.30~40
C.20~30
D.10~20
【答案】:C
8.【单选题】植物开花通常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正确的为()。
A.成花启动→成花诱导→花发育
B.成花诱导→成花启动→花发育
C.花发育→成花诱导→成花启动
D.成花诱导→花发育→成花启动
【答案】:A
9.【单选题】需要低温诱导开花的植物不包括()。
A.一些二年生植物
B.多年生
C.一年生植物和一些二年生植物
D.一年生植物。
第 6 章 植物的生长物质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2.植物激素3.植物生长调节剂4.生长调节物质5.生长素的极性运输6.激素受体7.自由生长素 8.束缚生长素 9.生长素结合蛋白 10.自由赤霉素 11.束缚赤霉素 12. 乙烯的 “三重反应”13.生长抑制剂 14.生长延缓剂 15.多胺 16.靶细胞二、缩写符号翻译:1. IAA2. IBA3. PAA4. TIBA5. IP36. IPA7. NAA8. 2,4-D9. GA3 10. CTK 11. Z12. 6-BA 13. KN 14. iPP 15. SAM 16.ACC 17. ABA 18. BR 19 JA 20. SA 21. CCC22. PP333 23.MH 24.TIBA 25. B9 26. Eth三、填空题:1. 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类: 、 、 、、 。
2 .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研究者是 。
3. 已在植物体中发现的生长素类物质有 、 、 和 等。
4. 在高等植物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两种: 和 。
5. 生长素的降解可通过两个途径: 和 。
6.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 、 、 、和 等。
7. 赤霉素的基本结构是 。
8. 玉米素(Z)是在 年首次由 从甜玉米成熟种子中提取出来的。
9. 一般认为,细胞分裂素是在植物的 中合成的。
10. 细胞分裂素有 和 两种存在形式。
11. 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
12. 乙烯是在细胞的 中合成的。
13. 乙烯利在pH值为 时分解放出乙烯。
14. 诱导大麦糊粉层α一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 ,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植物激素是 ,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雄花的植物激素是 ,促进植物茎的伸长植物 激素是 。
促使植物生根的植物激素是 ;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 ;破除马铃薯和 洋葱休眠的植物激素是 ;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植物激素是 ;促进菠萝开花的植物激素 是 。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物合成与降解、主要生理作用及机理;★了解赤霉素的结构、生物合成、主要生理作用;★了解细胞分裂素的结构和生理作用;★了解脱落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弄清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与农业应用;★了解生长抑制物质、油菜素内酯、多胺等的生理作用和农业应用。
【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 2.植物激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极性运输 5.激素受体6. 燕麦单位 7.燕麦试法 8.单位三重(向)反应 9.靶细胞10.生长抑制剂 11.生长延缓剂 12.钙调素二、填空题1.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包括五大类:、、、、。
2.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人是,首次从胚芽鞘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3.已经发现植物体中的生长素类物质有、和。
4.生长素降解可通过两个方面:和。
5.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前体分别是、、和。
6.组织培养研究中证明: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分化;比值低时,诱导分化。
7.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输导组织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GA比值低时,促进分化;比值高时,促进分化。
8.诱导 -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延缓叶片衰老的是,促进休眠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雄花的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打破土豆休眠的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是。
9.激动素是的衍生物。
10.1AA贮藏时必须避光是因为。
11.为了解除大豆的顶端优势,应喷洒。
12.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中合成的。
13.缺O2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4.干旱、淹水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5.乙烯利在pH值时分解放出乙烯。
16.矮生玉米之所以长不高,是因为其体内缺少的缘故。
17.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18.生长抑制物质包括和两类。
19.矮壮素之所以能抑制植物生长是因为它抑制了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物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植物内源产生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植物生长调价剂: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有类似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2,4-D;萘乙酸;6-BA;乙烯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单方向的,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性质的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植物在体积、重量、数目等形态指标方面的增加,是一种量的变化。
植物分化: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结构、内部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是一种反应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间区别的质的变化。
发育:植物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是植物生长分化的动态过程。
编程性细胞死亡:由有机体控制、遵循本身程序发展的细胞死亡。
分生组织:植物体内一些体积较小、等直径的胚性细胞。
(只分裂,不分化)相生相克现象: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产生促进或抑制周围植物生长的效应,称为相生相克现象,又称化感作用。
生长温周期现象:植物对季节或昼夜温度变化的生长反应。
植物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为组织和器官建成的形态的变化。
向性运动:植物对外界单方向刺激发生反应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向重力性:植物感受重力的刺激,在重力方向上发生生长反应的现象称向重力性。
向光性:植物器官对单方向光刺激发生反应而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向触性:单方向机械刺激引起的回旋生长运动。
感夜性:植物接受光暗变化信号,引起叶片的开合运动。
感温性:由温度变化引起器官两侧不均匀生长的运动。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去春化作用: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应被减弱或消除。
光周期:植物的开花与昼夜光暗的长度有关。
昼夜光暗长度即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生长素的概念,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作用及效果。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二、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如色氨酸的转化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如茎、叶、根等器官。
步骤4:实验分析,观察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三、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如促进种子萌发、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效果。
步骤4: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第一章:植物生长物质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3. 理解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与分类a. 植物激素b. 植物生长调节剂2. 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a. 促进植物生长b. 调节植物发育c. 调控植物代谢3.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抗逆栽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2. 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3. 分析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讨论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前景。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生理功能。
2. 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3. 思考植物生长物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3. 理解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激素的定义与分类a. 生长素b. 赤霉素c. 细胞分裂素d. 脱落酸e. 乙烯2. 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a. 调节植物生长b. 促进植物发育c. 调控植物代谢3.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 促进作物生长b. 提高作物产量c. 改善作物品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3. 分析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讨论植物激素研究的前景。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生理功能。
2. 收集有关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