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菊》预习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古文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14.、《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古文大意。
2.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内容。
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语:小朋友们,先给你们猜个谜“菊花:瓣儿弯弯像卷发, 寒风冷雨它不怕. 百花凋谢它开花, 中秋时节到万家。
——猜一植物”2、真聪明,你从哪猜出是菊花的?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一说。
你们猜的正确,理由充分,秦老师特意奖励大家几张图片。
看,这就是菊花,你们觉得菊花怎样?用一个字说美两个字漂亮好看美丽四个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千姿百态3、揭题:菊花这么美,难怪古人也非常喜欢,还为它写下了诗词和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一篇——《菊》,板题,齐读。
二.学习1、出示小古文:这篇小古文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听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
(1)范读。
(2)数数几句话。
4句(3)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试着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4)分句指导读正确读流畅。
领读第一句。
男生读第二句。
女生读第三句。
领读第四句。
(3)齐读。
2、精读古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着读着,我们与古文的距离近了,读着读着,古文的意思也越来越明白了。
请你们再仔细读读全文,想一想,古文中的四句话分别写了菊花的哪些方面?(香味、形状、颜色、品性。
)概括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细细读文,品品菊花。
(1)“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A 谁来读写菊花香味的句子。
B 你读懂了什么?(菊花很多,味道很香。
)这儿的“溢”是什么意思呢?(散发出。
)你怎么知道的?(借助古文后面的注释理解意思,你真会学习古文)C 能读好这句话吗?谁来试试?读出香味很浓,传得很远。
香味真浓,如果读得慢一些,香味就飘得更远了。
D 男女生赛读。
比一比,谁能让清香飘满教室。
真香。
真是香飘十里啊。
E 短短的八个字,大家读得韵味十足,香气四溢,真了不起。
(2)“其瓣如丝,如爪。
”A 菊花的花瓣又有什么特点呢?(像丝、像脚爪)看图,这就是如丝如爪。
菊原文划分节奏
《菊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名篇,共5篇。
这篇文章以菊花作为主角,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名著。
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名篇之一。
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菊花》描写了作者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不屈服于命运的气节。
)先来说说节奏吧!
一、划分节奏的方法
《菊传》分为五个段落:序文、自序、回文、散记。
序文是按时间顺序写成的,每段第一句结束的时候由上而下再写一句;自序是按先后顺序写成的;每句话按顺序依次写成(自序自始至终)。
二、文章开头分析,主要从写菊本,写菊花,写文章的整体结构来分析。
1、《菊花》:王安石写菊花:“一入深秋,尽是金菊香。
千株菊怒放成海。
金波滚滚时,波浪滔天;金叶飞舞时,犹如天女散花”。
这句话用了比喻手法。
三、概括出文章结构的特点:
1、结构严谨:以“一”、“四”为基本线索,层层深入地进行叙述。
2、条理清楚:按照时间顺序对情节进行描写。
3、叙述、描写相结合: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动作、事件或者过程。
4、层次分明:由多到少,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短到长,有层层递进变化,从简单到复杂。
5、内容充实:由几个自然段交代了事情过程及结果,叙述充实了文章内容。
四、概括出文章结构中四个常用的形式
1、并列式:以一定顺序对两个以上的论题进行议论。
3、并列式:对论题进行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叙述。
4、排比式:叙述一个问题、评论一个问题的结构。
如《愚公移山》。
(一)
菊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
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7.下面诗所押韵脚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首是()(3分)
A.《秋词》
B.《商山早行》
C.《野望》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3分)
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一)9分
7. (3分)B
8. (3分)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答出要点即可)
9.(3分)借物抒怀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第 1 页 共 1 页 小古文菊拼音版原文+注释+翻译
一、拼音版原文
《菊j ú》
菊j ú 花hu ā 盛sh èn ɡ 开k āi ,清q īn ɡ 香xi ān ɡ 四s ì 溢y ì。
其q í 瓣b àn 如r ú 丝s ī
,如r ú 爪zhu ǎ。
其q í 色s è 或hu ò 黄hu án ɡ、或hu ò 白b ái 、或hu ò 赭zh ě、或hu ò红h ón ɡ。
种zh ǒn ɡ 类l èi 繁f án 多du ō。
性x ìn ɡ 耐n ài 寒h án ,严y án 霜shu ān ɡ 即j ì 降ji àn ɡ
, 百b ǎi 花hu ā 零l ín ɡ 落lu ò,惟w éi 菊j ú 独d ú 盛sh èn ɡ。
二、注释
①溢(y 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 ⑤赭zh ě:红褐色⑥严霜:寒冷的霜
⑦既:已经,……之后
三、翻译:菊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散飘溢。
菊花花瓣像丝线,像蟹爪。
它的颜色有黄色、白色、红褐色、红色等等,种类很多。
菊花生性耐寒。
寒霜降落以后,百花都相继凋零了,只有菊花还开得茂盛。
*14、古文二则(菊)一、导入学习。
1、师: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名篇,流传至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古文。
文章虽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
板书课题:*14、古文二则齐读课题。
2、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古文,《菊》。
(1)板书:菊(2)师:秋天,花中的佼佼者当属菊花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美。
媒体出示菊花的图片。
(3)师:谁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菊花呢?3、师: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
1、媒体出示课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2、师范读课文。
师领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4、交流。
(1)指名分句读。
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媒体出示:赭、惟、爪(多音字)的读音。
(2)同桌互相读。
(3)齐读。
三、研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或借用字典,自己先试着理解一下这则古文的意思。
2、出示第一句: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1)读一读句子,对照注释,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媒体出示:溢:流出、散发出。
(2)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菊花盛开,四处飘散着花的清香。
)(3)齐读句子。
3、出示第二、第三句: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1)读一读句子,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媒体出示:其:它的。
或:有的。
赭:红褐色。
(2)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菊花的花瓣像丝线,像蟹爪。
花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白,有的红褐色,有的是红色的,种类非常多。
)(3)出示图片,感受一下菊花的花瓣如丝线,如蟹爪,菊花的颜色各种各样。
再说一说,菊花还有哪些形状呢?(4)齐读句子。
4、出示第四句: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1)读一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呢?媒体出示:耐:受得住,禁得起。
3.《古诗三首》预习单姓名:
【书声琅琅,我会读】
1、标注自然段,自读课文遍,能够将课文读正确、通顺。
2、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侯()章( ) 泣()
盈( ) 栖()鸦( )
多音字脉( ) ( )
3、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春城:御柳:
五侯:脉脉:
中庭:地白:
擢:盈盈:
【初读感知,我发现】
1、“终日不成章”的“章”,我通过注释知道它不是“文章”的“章”,而是指。
“不
成章”的意思是。
2.我发现《迢迢牵牛星》中含有许多叠词:迢
迢、、、、。
3、本课的三首古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和传说有关,涉及、
(节)和(传说)。
【补充资料】
1、韩翃,字君平,唐代诗人。
天宝13 年(754)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官至中书舍人。
代表诗作有《寒食》《河上寄故人》《宿石邑山中》等。
2、王建,字仲初,唐代诗人。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代表诗作有《江馆》《羽林行》《雨过山村》等。
【做一做】搜集其他写传统节日或习俗的古诗。
小古文《菊》的译文《菊》原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那咱就开始翻译呗。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就是说呀,菊花长得那叫一个旺盛,全都开了花呢,那股子清香味啊,四处飘散。
就像你走在路上,突然闻到一股特别好闻的味儿,顺着味儿找过去,就看到一大片菊花在那开着,那香味儿就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你鼻子里钻。
“其瓣如丝,如爪。
”这菊花的花瓣啊,有的像丝线似的,细细长长的;还有的呢,像爪子一样,弯弯的。
你就想啊,有些花瓣就像你看到的那种很细的丝线,有些呢,就跟小猫小狗的爪子似的,弯弯勾勾的形状。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这菊花的颜色可多了去了,有黄色的,白色的,还有那种红褐色的,红色的。
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各种各样颜色的菜一样,菊花也是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种类繁多。
”这个就好理解啦,就是说菊花的种类那是相当的多啊。
多到啥程度呢?就像天上的星星似的,你都数不过来。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这菊花啊,它天生就特别抗冻。
等到那种特别厉害的霜一下来啊,那些各种各样的花,全都稀里哗啦地败落了,就只有菊花还开得好好的呢。
就好像别的花都是胆小鬼,一遇到冷天就不行了,只有菊花像个勇士一样,在寒冷的天气里照样活得很滋润,开得那叫一个灿烂。
这篇小古文的出处呢,不太明确,可能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菊花后,随手记录下来的关于菊花的一些特点。
反正通过这么一翻译,感觉这菊花就像咱身边的一个朋友似的,形象特别鲜明,它的样子、颜色、习性啥的,都能让咱一下子就明白。
你看,用大白话翻译出来,是不是读起来就很轻松,就像听人唠家常一样呢?。
《菊》群文阅读
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一、我会读 二、我会说
1.其瓣如丝,如爪,如(),如()。
2.深秋时节,当寒霜降临时,小草( ),当北风呼呼吹过时,树叶( ),天地间一片萧瑟,唯一能看到的一抹亮色,就是( )。
菊花开得()这就是——唯菊独盛。
三、看提纲背诵
四、比读
1. 《看菊花》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欢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2. 秋之君子
秋之君子,谓(wâi)之菊。
菊,十月开花,大者如盘(pán),小者如珠。
凌寒而不凋(diāo),傲(ào)霜而独立。
铮(zhēng)铮如铁,袅(ni ǎo)袅如缕(lǚ)。
嗟(jiē)乎,君子之名诚不欺(qī)人也。
余(yú)独爱菊也。
五、制作菊花书签
六、仿写。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古文大意。
2.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内容。
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语:小朋友们,先给你们猜个谜“菊花:瓣儿弯弯像卷发, 寒风冷雨它不怕. 百花凋谢它开花, 中秋时节到万家。
——猜一植物”2、真聪明,你从哪猜出是菊花的?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一说。
你们猜的正确,理由充分,秦老师特意奖励大家几张图片。
看,这就是菊花,你们觉得菊花怎样?用一个字说美两个字漂亮好看美丽四个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千姿百态3、揭题:菊花这么美,难怪古人也非常喜欢,还为它写下了诗词和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一篇——《菊》,板题,齐读。
二.学习1、出示小古文:这篇小古文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听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
(1)范读。
(2)数数几句话。
4句(3)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试着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4)分句指导读正确读流畅。
领读第一句。
男生读第二句。
女生读第三句。
领读第四句。
(3)齐读。
2、精读古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着读着,我们与古文的距离近了,读着读着,古文的意思也越来越明白了。
请你们再仔细读读全文,想一想,古文中的四句话分别写了菊花的哪些方面?(香味、形状、颜色、品性。
)概括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细细读文,品品菊花。
(1)“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A 谁来读写菊花香味的句子。
B 你读懂了什么?(菊花很多,味道很香。
)这儿的“溢”是什么意思呢?(散发出。
)你怎么知道的?(借助古文后面的注释理解意思,你真会学习古文)C 能读好这句话吗?谁来试试?读出香味很浓,传得很远。
香味真浓,如果读得慢一些,香味就飘得更远了。
D 男女生赛读。
比一比,谁能让清香飘满教室。
真香。
真是香飘十里啊。
E 短短的八个字,大家读得韵味十足,香气四溢,真了不起。
(2)“其瓣如丝,如爪。
”A 菊花的花瓣又有什么特点呢?(像丝、像脚爪)看图,这就是如丝如爪。
预习单
姓名
菊
júhuāshèng kāi qīng xiāng sìyìqíbàn rúsīrú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
zhǎo qísèhuò huáng huòbái huòzhěhuòhóng zhǒng lèi
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
fán duōxìng nài hán yán shuāng jì jiàng bǎi huālíng luòwéi
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
júdú shèng
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
一、我能在根据拼音把小古文读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二、我能把小古文中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我还能试着把古文背一背。
四、我知道菊花是千姿百态的,我能把我见过的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
菊花用水彩笔画一画。
五、我会尝试着填一填。
(玫瑰、梅花、月季、牡丹、荷花、百合、睡莲、丁香花……)。
小提醒:学生先行阅读课文后完成此预习单,教师藉此了解其学习概况,调整授课内容。
◆读完课文后,完成下列问题:一、国字注音1.“咫”尺天涯:ㄓˇ2. 张牙舞“爪”:ㄓㄠˇ3. 屡“ㄗㄡˋ”奇功:奏4. 晴天霹“ㄌㄧˋ”:雳5. 令人“ㄓㄜˊ”服:慑6.“攫”为己有:ㄐㄩㄝˊ7. 匍“ㄈㄨˊ”前进:匐8. 行“潦”川流:ㄌㄠˇ9. 涕泗“滂”沱:ㄆㄤ10. 雷霆万“ㄐㄩㄣ”:钧二、词语运用参考选项:孤伶伶滂沱序幕肆虐苏醒登时午后我带着几分睡意(孤伶伶)地出门访友,走着走着,不经意发现天边竟被乌云笼罩。
不久,狂风(肆虐),大雨(滂沱),我全身(登时)被雨淋溼,原本浑沌的意识瞬间(苏醒)过来。
三、课文初步理解1. 作者巧妙运用词汇来形容大雨前的满天乌云,营造出恐怖情境,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内?(第二、三段)撷取讯息( C )(A)黑怪(B)恶魔(C)神兽(D)妖巫。
2. 文中二、三段叙述了整个西北雨的过程。
请先从段落中圈出不同的时间连接词,再据此找出该小段描述的对象,将它们依序填入下列表格中。
(第二、三段)撷取讯息广泛理解时间连接词霎时间接着再接着转眼描述的对象乌云涌动雷电交加大雨滂沱雨过天青3. 作者认为大自然有时很像什么?(第三段)撷取讯息(D)(A)梦境(B)魔术(C)宴会(D)戏剧。
4. 文中作者如何描写万物慑服于雷电的样态?(第三、四段)撷取讯息牛群羊群树木人类在原野上狂奔在(哀哀惨叫)在(尽力缩矮)被震慑得气脱委顿、(匍匐不起)【第一课田园之秋选】班级: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小提醒:学生先行阅读课文后完成此预习单,教师藉此了解其学习概况,调整授课内容。
◆读完课文后,完成下列问题:一、国字注音1. 自出机“ㄓㄨˋ”:杼2.“迢”递千里:ㄊㄧㄠˊ3. 人造“ㄒㄧㄢ”维:纤4.“ㄓㄨㄛˊ”发难数:擢5.“尔”虞我诈:ㄦˇ6.“嗟”来之食:ㄐㄧㄝ7. 正“襟”危坐:ㄐㄧㄣ8. 吐“ㄅㄨˇ”握发:哺9. 风清月“ㄐㄧㄠˇ”:皎10. 动如“参”商:ㄕㄣ二、词语释义(请圈出正确的解释)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小古文菊断句
古文二则《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1.用“|”给上文断句。
菊花盛开| 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 如爪|其色或黄或白| 或赭| 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即降|百花零落| 惟菊独盛|
2.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
溢(yì)爪(zhuǎ)耐(nài)
3.请你写出下面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清香四溢:(流出、散发)。
(2)其瓣如丝(它的)
(3)或黄(有的)
(4)惟菊独盛:只有。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瓣如丝如爪。
它的花瓣呈丝状或是蟹爪状。
(2)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它的颜色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红褐色的,有的是红色的,种类很多。
《古文二则》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背景思考:《古文二则》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之前,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古诗,古文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这两则短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古代文学的语言特征与魅力。
尤其是《菊》一文,全文共四句,分别从香味、形状、颜色和品性等方面介绍了菊花,其中最后一句还写出了菊花的傲霜独放的品格。
因此,本课的作业设计,我更侧重于让学生品味各位文学大家的写菊名篇,增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培养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写作手法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设计的几项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主完成。
作业内容与作业评价要求:作业内容及设计理念:1.背诵《菊》。
2.搜集课外与菊花有关的诗句、文章,认真朗读体会,并摘录好词好句。
(新课标指出: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课本为点,扩大阅读面,大量积累语言。
同时,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练笔:你心目中的菊花是什么样的?请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菊花,运用你积累的优美词句,发挥你的想象,施展你的文采,写一篇关于菊花的文章。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提高的目的在于创造。
此项作业是融字、词、句、段训练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业评价标准:1.能流利背诵古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搜集到的诗文,认真摘录好词好句。
3.能从形状、颜色、香味、品性等方面来描写菊花,层次清楚,语言通顺、优美。
基于学生作业的反思: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每个孩子都做了两项以上的作业,大部分孩子三项作业都完成得很好。
看到他们完成的作业,我眼前一亮:词、句、段的摘抄不但有课文里的,而且有课外的,许多孩子还配上了自创的菊花图,尽量做到了图文并茂;搜集到的诗文里那些让人读后“口留余香”的美妙句段,他们读读背背,细细品味,和同学分享学习中的愉快;一篇篇描写菊花的习作,层次清晰,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预习单
姓名
菊
júhuāshèng kāi qīng xiāng sìyìqíbàn rúsīrú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
zhǎo qísèhuò huáng huòbái huòzhěhuòhóng zhǒng lèi
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
fán duōxìng nài hán yán shuāng jì jiàng bǎi huālíng luòwéi
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
júdú shèng
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
一、我能在根据拼音把小古文读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二、我能把小古文中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我还能试着把古文背一背。
四、我知道菊花是千姿百态的,我能把我见过的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
菊花用水彩笔画一画。
五、我会尝试着填一填。
(玫瑰、梅花、月季、牡丹、荷花、百合、睡莲、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