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的乘法口诀_表内乘法(二)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13
7至9的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而乘法口诀是进修乘法的重要基础知识。
在计算乘法时,对于7至9的数字,有一些特殊的口诀规律需要我们精通。
本文将对这些口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援助读者更好地精通这些数字的乘法。
7的乘法口诀:7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字,其乘法口诀有一定的规律性,精通了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快地进行计算。
1. 7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个位数始终是7的倍数。
例如:7乘以1,得7;7乘以2,得14,个位数是4,是7的倍数;7乘以3,得21,个位数是1,也是7的倍数。
2. 7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十位数,是个位数乘以1后再加上7的结果。
例如:7乘以1,十位数没有,因为个位数是7的倍数;7乘以2,个位数是4,十位数是4乘以1再加上7,即4+7=11;7乘以3,个位数是1,十位数是1乘以1再加上7,即1+7=8。
3. 7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百位数,是个位数乘以2再加上个位数。
例如:7乘以1,百位数没有,因为个位数是7的倍数;7乘以2,个位数是4,百位数是4乘以2再加上4,即4×2+4=12;7乘以3,个位数是1,百位数是1乘以2再加上1,即1×2+1=3。
9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与7有些相似,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1. 9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个位数之和始终为9。
例如:9乘以1,得9;9乘以2,得18,个位数之和为1+8=9;9乘以3,得27,个位数之和为2+7=9。
2. 9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十位数,是个位数减去1后再补上的差值。
例如:9乘以1,十位数没有;9乘以2,个位数为8,十位数是8减去1后再补上的1,即7;9乘以3,个位数为7,十位数是7减去1后再补上的6,即6。
3. 9乘以一个数字,所得结果的百位数,是个位数之和加上十位数。
例如:9乘以1,百位数没有;9乘以2,个位数为8,十位数为7,百位数是8加7,即15;9乘以3,个位数为7,十位数为6,百位数是7加6,即1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主要让学生掌握1和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乘法口诀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1和7的乘法口诀,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口诀的记忆和使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和7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诀记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和7的乘法口诀。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口诀记忆法”进行教学。
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口诀记忆,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口诀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和7的乘法口诀卡片。
2.准备口诀记忆游戏道具。
3.准备分组合作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口诀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6的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1和7的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观察和记忆。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和7的乘法口诀。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运用1和7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题目。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诀记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和巩固1和7的乘法口诀。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和7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诀运用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教案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三研两达教案,教学目标、设计依据、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设计完整版课题7 的乘法口诀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或方法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 尝试指导法、小组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学生能够理解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研讨法、谈话法步熟记 7 的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活动和游戏中记忆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编制 7 的乘法口诀,记忆 7 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 7 的乘法口诀,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七巧板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 1-6 的乘法口诀,大家都会背了吗?学生分小组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
大家知道七巧板吗?关于七巧板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如下用七巧板拼成的图。
设计依据与非预设意图设计依据:教育学认为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
生成设计意图:复习巩师: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用一组七巧板拼一个图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固已学的 1-6 的乘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 7 ?怎样列乘法算法口诀,用学生熟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悉智力玩具的七 1 个7 是 7 1__215;7=7 7__215;1=7 一七得七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 7 ?对应的乘法算巧板激发学生的式和乘法口诀是什么?学习动机。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三研两达教案,教学目标、设计依据、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设计完整版设计依据:数学课程标准“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感知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 , 培养实践能力”。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剖析一、教课内容7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二、教课目的1.经历 7~ 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熟记 7~ 9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娴熟地计算表内乘法。
3.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三、单元特色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
四、详细单元1.7 的乘法口诀例 1 的单元思路与前方 6 的乘法口诀同样。
不过右侧乘法算式中第二个因数要修业生填出来。
练习十六中除了安排一些用口诀计算的题目之外,还安排了一些联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稳固7 的乘法口诀的题目:第1、4、10、 13、14、15 题。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 2,经过实质操作说明“倍”的观点;例 3,经过操作教课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 4,离开实物操作,借助于形象线段图,解决实质问题。
例 2经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看到“ 1 个 4 根”“2 个 4 根”“3 个 4 根”的关系。
教材直接用描绘性语言说明“倍”的观点:“ 3个4根也能够说成4的3倍”。
例 3让学生摆出 2 个圆片的 4 倍,经过操作,使学生成立起“ 2 的 4 倍”与“ 4 个 2”关系的表象,转变为已学的知识,用乘法解决。
例 4(1)离开实物操作,利用学生熟习的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借助线段图表示图意,帮助学生理解“ 7 的 2 倍”,线段图自己也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扫地学生的线段图与 7 个人的形象图相联合,说明这一段线段表示 7 个人,擦桌椅学生的线段图就离开了形象支持。
(3)计算时,教材用两种方法解决“ 2 个 7”,学生还能够用其余方法计算,如加法。
3.8 的乘法口诀(1)例 5 的单元与前方一致,不过用数轴取代列表,用形象的方式得出同数连加的结果,同时浸透数轴的思想。
(2)练习十八中也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第15 题,要鼓舞学生提出各样存心义的问题,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七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七的乘法口诀说课稿1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8、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同时考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经验,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________和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摆七巧板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学会用类推方法编制7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________和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学法:1.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兴趣。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1~6的乘法口诀,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经历“观察图案——形成表象——填写表格——写出算式——编写口诀”的过程。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一课时的内容,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7的成分口诀的学习,为后面学习8、9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学生已经学了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除法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编乘法口的方法,促进对乘法口诀的记忆。
编制乘法口诀时,注意由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交流的意识。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复习1-6的乘法口诀。
1.谈话:老师为准备了红色帆船,想带着大家前往数学王国,你们想去吗?先考考你。
请快速说出算式的结果,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4×5= 6×3= 4×3= 2×5= 2×3=2.谈话:同学们,口算的速度可真快。
我们的扬帆起航啦!【设计意图:复习1--6的乘法口诀及对应的算式,进一步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帮助学生学生7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二、自主探究,创编口诀(一)出示例题:红色小船11.谈话:这只小船是由什么图形组成?有几个三角形组成呢?我们一起数数。
2:提问:1只小船是有7个三角形组成,表示“几个7”?2只小船有几个三角形组成呢?小结:2只小船可以表示“2个7”,比“1个7”多7,只要在7的基础上加上7就可以了。
交流: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3只小船有多少三角形组成吗?3.追问:那4只、5只、6只、7只小船呢?你会算吗?打开书70页,自己算一算。
乘法口诀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计算技巧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式。
通过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表,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迅速得出结果,提高计算效率。
下面将介绍乘法口诀表以及记忆方法。
一、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由乘法表格组成的一种记忆工具。
它将1到9的数字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构成一个九宫格。
每个格子内的数字表示对应行和列的乘积结果。
具体的乘法口诀表如下: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2×1=2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2×9=18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3×9=274×1=4 4×2=8 4×3=12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4×9=365×1=5 5×2=10 5×3=15 5×4=20 5×5=25 5×6=30 5×7=35 5×8=405×9=456×1=6 6×2=12 6×3=18 6×4=24 6×5=30 6×6=36 6×7=42 6×8=486×9=547×1=7 7×2=14 7×3=21 7×4=28 7×5=35 7×6=42 7×7=49 7×8=567×9=638×1=8 8×2=16 8×3=24 8×4=32 8×5=40 8×6=48 8×7=56 8×8=648×9=729×1=9 9×2=18 9×3=27 9×4=36 9×5=45 9×6=54 9×7=63 9×8=729×9=81二、记忆乘法口诀表的方法1. 同位相乘法:将乘法表格的每一行或每一列中的数字进行同位相乘,得到的结果即为该行/列中数字的乘积。
乘法口诀表盈水原五年级二班X 1 2 3 4 5 6 7 8 91 12345678 92 2 4 6 8 10 12 14 16 183 3 6 912 15 18 21 24 274 4 8 12 1620 24 28 32 365 5 10 15 20 2530 35 40 456 6 12 18 24 30 3642 48 547 7 14 21 28 35 42 4956 638 8 16 24 32 40 48 56 64729 9 18 27 36 45 54 64 72 81文档使用说明(本页为说明页,用户使用此文档时可删除本页内容)乘法口诀表(最新版)使用说明乘法口诀表是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工具,它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了所有一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结果。
本说明旨在详细介绍这份《乘法口诀表(最新版)》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乘法基础知识。
一、表格结构该乘法口诀表以网格形式呈现,横列代表乘数(X列),纵列代表被乘数(1至9列)。
表格中的每个单元格均包含一个乘积,表示对应横纵列数值相乘的结果。
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1”表示1乘以1等于1,第二行第三列的“6”表示2乘以3等于6,以此类推。
二、使用方法熟悉基本规律:首先,观察口诀表,注意其对称性和递增性。
对称性体现在,以主对角线(左上角至右下角)为轴,左右两侧数值对称;递增性则体现在,随着乘数或被乘数的增加,乘积也相应增加。
逐步记忆:从简单的乘法开始,如1的乘法口诀(所有结果均为1),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口诀。
可以采用分组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实践应用:在掌握基本口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解题过程中,尽量在脑海中回忆对应的口诀,减少查表次数,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定期复习:乘法口诀需要反复练习和复习才能牢固掌握。
建议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回顾已学口诀,防止遗忘。
三、重要性提高计算能力:掌握乘法口诀是提高乘法计算能力的基础。
第 6 单元表内乘法(二)易错大集合易错点一:7的乘法口诀典例6个7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用口诀.跟踪训练一1.用口诀“六七四十二”可以计算和两个乘法算式的积.2.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或.3.算一算.4×7=3×7=7×7=7×6=7×3=6×7=5×7=7×2=7×4=7×5=4.妈妈在微信群里发了7个红包,每个红包6元,妈妈一共发了多少元?5.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二年级的同学表演了一个舞蹈,队形正好是一个正方形,人数比60多,比70少.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6.明明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其中的一个乘数3看成了7,算出的得数是16.正确的积是多少易错点二:8的乘法口诀典例小明和壮壮在读成语,这些成语一共有多少个字呢?小明列的算式是“4×6”,壮壮列的算式是“8×3”,他俩哪个对呢?山清水秀一望无际风轻云淡人来人往锦绣江山五谷丰登跟踪训练二1.细心算一算.4×8=2×8=6×8=1+8=5×8=7×8=3×8=8×2=8×1=8×5=1×8=8×8=2.横线上最大能填几?×3<2252>8×6×<4563>×83.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三二十四八三十二五四十八八.六八.七八.4.计算48÷8时,想口诀,所以商是。
5.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爸爸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6..每个“正”字有5画,8个“正”字一共有多少画?易错点三:9的乘法口诀典例在〇里填上“+”“﹣”或“×”.9〇4=369〇6=38〇9=729〇9=185〇9=459〇6=541〇9=109〇9=81跟踪训练三1.9×4=4×9=8×9=6×9=9×5=2×9=9×9=3×9=9×3=9×1=9×2=9×7=2.动脑筋,你能用乘法计算吗?9+18+27=9×=3.奇妙的“9”.2×9=18→1+8=9;4×9=36→□+□=□3×9=27→2+7=9;5×9=45→□+□=□4.在〇里填上“>”“<”或“=”.7×5〇7+53×8〇4×86×7〇7×62×9〇3×78×9〇9×7+94×9〇6×85..5个9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其中乘数是和,积是.6.两位老师带着同学们乘坐面包车去公园玩,每辆面包车坐9人(司机除外),刚好坐满9辆面包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去公园玩?。
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案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72-7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应用中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36÷6=7×3=5×7=7×4=24÷4=18÷3=7×7=3÷3=6×7=30÷6=12÷2=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思路。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
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练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课堂助学1.教学例题(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信息: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3)引导学生思考,要算什么就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8÷7=28÷4=(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4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
(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