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

去年以来,尽管香港证券市场受国际股市的影响持续低迷,但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香港上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据统计,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 家。此外,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增发H 股模式( A to H )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基本概况

1. 概览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优势明显,其成熟的市场运行环境,完善的投资银行服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内地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从1993 年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H 股公司——青岛啤酒,至今年 5 月底为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各类来自内地的公司达140 余家。10 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七千多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场所。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今年 5 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四千多亿美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名列第八位。其中,中资背景企业140 余家,总市值达13460 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29.5% ,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先上市的国有企业政府色彩浓厚,包装过度。上市以后未能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经营管理、会计审核制度、业务评估等方面同香港惯用的规则还存在一定距离。二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经营业绩逐年下滑,亏损家数逐年增加。H股和红筹股1996 年有2家亏损,1997 年有4家,1998 年有8家,2000 年则扩大到12家,2001 年所有H 股和红筹股平均盈利仅几分钱。三是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H 股公司业务运作以及监

管乃至企业内部的政策变动等信息披露不及时,国际投资者无法清晰、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造成投资者信任危机。四是公司治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盲目更改募集资金,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现象严重。五是资产运作不灵活,二级市场再融资能力差,目前国内大部分在香港上市公司(红筹股、国企H

股)已经丧失了再融资功能。

二、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模式比较

1.H 股上市。

H 股是指公司注册地在中国内地,向境外投资者募集股份,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H 股上市适用中国的法律和会计制度,向香港投资者发行股票,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但仅在香港发行的股票可以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流通,其他股票不在香港市场流通。H 股公司向境外股东支付的股利及其他款项必须以

人民币计价,以外币支付。

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H 股上市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材料,报经证监会批准。证监会对H 股主板上市的主要条件为:( 1 )符合我国有关境外上市的法律、法规和规则。(2)筹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及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3 )净资产不少于 4 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 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 万美元。(4 )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较稳定的高级管理层及较高的管理水平。(5)上市后分红派息有可靠的外汇来源,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目前在主板市场上市的H 股公司

中,基本上是大型国有企业,共有51 家,2001 年12 月上市的“浙江玻璃”是首家民营企业以H 股的身份在香港主板上市。

证监会对H 股创业板上市的基本原则是“成熟一家,批准一家”,股份公司应依法设立并规范运作;公司及主要发起人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在最近 2 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凡有国有股权的公司必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并且要符合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规则。截止到2003 年 5 月底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H 股公司共有22 家,其中今年新上市7 家,其中包括了金蝶软件、复旦张江生物医药等国内一批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2. 红筹股上市。

红筹股一般是指在境外注册,香港上市,控股股东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红筹股上市适用注册地的法律和会计制度,按照香港证券市场的上市规则和上市要求向香港联交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请。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骏威投资等。1995 年以后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中国海外、首长国际等,最近几年上市的红筹股则以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为主,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香港)石油、联想集团等。目前,在香港主板市场红筹股主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创业板红筹股则以国内科技型民营企业为主角,如金蝶国际、裕兴电脑、蓝帆科技、维奥生物等。红筹股已经成了除H 股、N股外,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

要渠道。

受前期“广信、粤海事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香港证券市场上红筹股表现较差,市场整体走势长期以来低于香港恒生指数,交投极不活跃,而且股票价格大多数低于净资产值,市盈率在10 倍左右,逐渐丧

失了香港股票市场证券分析师和广大机构投资者的信任,也基本上丧失了当初期望的境外持续股权融资的功能,这是内地企业采用红筹方式去香港上市前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3. 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取得该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能力进行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一般来讲,内地企业购买的香港本地上市公司都是一些主营业务发生困难的公司,企业在购买了上市公司以后,为了达到在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一般都将一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内,提高其再融资能力。由于在香港市场上融资不受时间限制,没有连续赢利等财务指标的硬性要求,并且一般以私募(定向配售)为主,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公司成功买壳后进一步的融资。

买壳上市作为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途径,正越来越受到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在香港买壳上市具有方式更灵活、融资速度更快和投入产出比高等比较优势,而且在于它可以提供相对广阔的私下操作空间。企业买壳上市运作成功与否,除了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外,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合适的时机聘请到优秀的中介机构将会对企业的买壳上市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阳光文化收购良记、上海证大买壳四海互联网、世茂中国控股收购东建科讯等都是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上买壳上市的经典之作。

4、造壳上市。

造壳上市是指内地企业在海外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或允许的国家或地区,如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独资或合资重新注册一家中资公司的控股公司,用以控股境内资产,而境内则成立相应的外商控股公司,并将

相应比例的权益及利润并入境外公司,进而实现以该控股公司申请上市的目的。企业采取境外造壳上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规避现行境内上市政策的监控,避免证监会烦琐的申请程序和较高的上市要求;二是利用避税岛政策,实现合理避税。造壳上市与企业在境外买壳上市相比更具有优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构造出比较满意的“壳公司”,上市的成本和风险相对较小,因为造壳上市是有目的的选择或设立“壳公司”,然后申请上市,一方面造壳成本比收购上市公司(买壳上市) 成本低;另一方面“壳公司”与内地企业处于同一的大股东控制之下,业务关系密切,除了利用“壳公司”申请上市外,内地企业还可以借助“壳公司”拓展境外业务。

1992 年10 月,由仰融运作的“华晨汽车”成功实现造壳上市,这是中国企业境外造壳上市的第一家,也是中国股票在纽约上市的第一只。此后,有大量的中资背景企业采取造壳方式境外上市。香港创业板设立之后,出于规避国内监管、股票全流通、股票期权激励等多方面的考虑,准备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民营企业大多采取了境外造壳上市的方式,以“假外资”的身份直接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如2002 年8 月份上市的楼兰控股、迪斯数码、银河映像等。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那些注册地在百慕大、开曼群岛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内地企业造壳上市的杰作。

5. 四种上市模式的主要差异。

( 1 )H 股上市与红筹股上市、买壳上市、造壳上市的最大区别在于股票是否全流通。H 股公司由于是

在中国大陆注册。其股权结构仍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与国内 A 股上市公司的状况一样,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仅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上市流通。而红筹上市视同境外公司上市,境外公司没有发起人股、国家股、法人股等概念与限制,故公司的所有股份均可在市场流通;根据香港联交所的有关规定,在禁售期结束以后股票便可以全流通。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由于“壳”资源是香港本地股或联交所接受的司法上市地,根据注册地的有关上市规则,股票可以全流通,而且,许多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公司本身就是红筹股概念。

(2 )上市的国内审批难易程度不同。H股上市审批比较容易,证监会对H股上市审批的基本原则是成

熟一家,批准一家”;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原国家经贸委、证监会等有关部委先后分四批组织了70 多家国有企业去香港发行H 股融资。对于红筹股上市,则认为“按国家产业政策、国务院有关规定和年度总规模审批”。但对于红筹股上市公司上市后,其进行分拆上市或增发等不需要证监会审批,只需事后备案。买壳上市、造壳上市则不必经过漫长的审批、登记、公开发行手续,能够相对简洁地避开内地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政策性障碍,上市手续更为简便,效率更高,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上市的目的。

(3 )对发行人的要求不同。从对发行人的要求来看,H 股上市条件较为严格,如以H 股方式在香港

主板上市,除了必须符合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如上市净资产不少于 4 亿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 万人民币等,只有具备较大规模、盈利情况相当良好的企业才能到香港主板上市。红筹方式上市则只需满足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定即可提出上市申请。买壳、造壳上市的方式比较快捷,可以有效地避开香港证券市场对发行人初始上市的某些限制性条款,其不利之处是买壳、造壳成本较高。

(4 )发行价格及上市后股价走势差异较大。H 股上市公司由于是在内地注册,适用内地的法律制度,

境外的投资者对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企业管理体制、会计制度等缺乏充足的认识和信心,再加上早期在香港上市的国企H 股市场形象较差,因此目前的发行市盈率、发行价格较低,而且上市后股价普遍跌破发行价,如去年12 月份浙江玻璃上市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红筹上市、造壳上市由于是在香港及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注册成立并得到管理,使用国际公认的会计制度,拥有更便利的经营渠道,经营方式较少受内地政策的影响,更为自主和灵活,因而比较容易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同,发行市盈率、发行价格比H 股上市公司高。买壳上市不能带来类似IP0 上市的资本筹集和相应的市场效应,募集资金基本上只能靠二次发行才能解决。

(5 )上市后再融资模式不同。H股上市后可以在内地增发A股实现再融资,如早期的青岛啤酒、新

华制药、广州药业、中石化、华能国际、深高速以及今年的江西铜业、海螺水泥都成功地在内地增发了A 股,获得再次大量融资的机会,并且在境内的发行市盈率要远高于境外发行市盈率。红筹股公司、买壳、造壳上市公

司由于注册地在中国大陆境外,目前尚不能在内地证券市场融资,但是由于香港的资本市场

体制和法律环境比较灵活、自由,通过红筹方式在香港上市,其再融资不受政策约束,且不需要监管部门审批,只要股票能配售出去,就可以不间断地持续融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最佳时机以最佳方式进行融资。

总之,H 股上市、红筹股上市和买壳、造壳上市各有利弊,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模式和上市途径。一般而言,国有大型企业以H 股、红筹股在香港主板上市比较有利,这是因为主板市场容量大,能够吸引国际上大的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内地民营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以买壳、造壳的方式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前景展望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不仅筹集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在香港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还有利于公司更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加入WTO 以后,香港和中国大陆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紧密,未来几年内地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的上市前景将取决五个基本因素:一是香港资本市场的自身建设,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监管手段、软件系统和结算系统等;二是中国大陆经济的运行情况;三是内地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四是进入香港证券市场的国际资金数量;五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变化。

综合分析香港证券市场建设的状况和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上述条件基本具备,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前景依然乐观。首先,经过长期的发展,香港股市已经具备了一整套规范高效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和监管规则,这为国际资本和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提供了信心保证。其次,我国加入WTO 后,经济的持

续高速增长以及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这将为香港股市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第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企业迅速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不断提高。第四,香港市场对国际资本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市场人士预言,随着美国股市下调,国际资本有可能会分流到香港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香港市场的资金仍将是充裕的。第五, B 股对国内投资者开放

政策增强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H 股公司前景的憧憬,人们相信A、H 股也存在合并的可能性,这些客观因素必将进一步增强国际投资者对H 股和红筹股的信心。今后几年,内地企业香港上市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香港上市的大陆公司名单

香港上市的大陆有关公司可以分为两大类:注册在中国的H股公司和注册在海外的主营业务绝大多数在中国的红筹股公司。而且因为香港证券市场分为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所以有关上市公司又可细分为在主板上市还是在创业板上市。 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的最新名单如下: 1、H股公司(主板):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美兰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温岭114黄页网 2010-02-28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以序列号排列 600000~600100 浦发银行(600000)邯郸钢铁(600001)齐鲁石化(600002)东北高速(600003)武钢股份(600005)东风汽车(600006) 中国国贸(600007)首创股份(600008)上海机场(600009)钢联股份(600010)华能国际(600011)皖通高速(600012) 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上港集箱(600018)宝钢股份(600019)上海电力(600021)中海发展(600026) 中国石化(600028)南方航空(600029)中信证券(600030)三一重工(600031)楚天高速(600035)招商银行(600036) 歌华有线(600037)哈飞航空(600038)四川路桥(600039)中国联通(600050)宁波联合(600051)浙江广厦(600052) 江西纸业(600053)黄山旅游(600054)万东医疗(600055)中技贸易(600056)厦新电子(600057)五矿发展(600058) 古越龙山(600059)青岛海信(600060)中纺股份(600061)双鹤药业(600062)皖维高新(600063)南京高科(600064) 宇通客车(600066)葛州坝(600068)银鸽投资(600069)浙江富润(600070)凤凰光学(600071)江南重工(600072) 上海梅林(600073)南京中达(600074)新疆天业(600075)青鸟华光(600076)国能集团(600077)澄星股份(600078) 人福科技(600079)金花股份(600080)东风电仪(600081)海泰发展(600082)博讯数码(600083)同仁堂(600085) 多佳股份(600086)中视传媒(600088)特变电工(600089)啤酒花(600090)明天科技(600091)精密股份(600092) 禾嘉股份(600093)华源股份(600094)哈高科(600095)云天化(600096)华立科技(600097)广州控股(600098) 林海股份(600099)清华同方(600100) 600101~600200 莱钢股份(600102)青山纸业(600103)上海汽车(600104)永鼎光缆(600105)永鼎光缆(600105)美尔雅(600107) 亚盛集团(600108)中科英华(600110)稀土高科(600111)长征电器(600112)长征电器(600112)宁波东睦(600114) 东方航空(600115)中国卫星(600118)浙江东方(600120)郑州煤电(600121)郑州煤电(600121)兰花科创(600123) 金健米业(600127)弘业股份(600128)太极集团(600129)波导股份(600130)波导股份(600130)乐凯胶片(600135)

深圳上市公司名录

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全称所属行业 000001 深发展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业 000002 万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04 北大高科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路运输业 000005 世纪星源深圳世纪星源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类 000006 深振业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07 深达声深圳市赛格达声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08 亿安科技广东亿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000009 宝安集团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类 000010 深华新深圳市华新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 000011 深物业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类 000012 南玻集团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00014 沙河股份沙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16 深康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 000017 深中华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00018 深中冠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业 000019 深深宝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饮料制造业 000020 深华发深圳华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 000021 深科技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

000022 深赤湾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辅助业 000023 深天地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建筑业 000024 招商地产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25 深特力深圳市特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类 000026 飞亚达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00027 深能源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0028 一致药业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生物 000029 深房集团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30 盛润股份广东盛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制造业 000031 深宝恒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000032 深桑达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 000033 新都酒店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旅馆业 000034 深信泰丰深圳市深信泰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类 000035 中科健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 000036 华联控股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业 000037 深南电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0038 深大通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000039 中集集团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制品业 000040 深鸿基深圳市鸿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类

中国高铁产业链部分相关上市公司名单

一场事故,让中国高铁踏入一场巨大的噩梦之中。 7月23日晚间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引起所有人对高铁安全问题的拷问。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高铁产业链中的上市公司无法逃脱干系。在中国高铁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中,这是最详尽的上市公司名单,我们追寻最有价值的真相。 庞大产业链 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达到史无前例的8426亿元,庞大的投资也催生了股市上蔚为可观的高铁板块。 4月22日修订后的“十二五”高铁规划则把2015年的高铁目标“十二五”期间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以内,安排基建投资万亿元,到2015年全国快速铁路万公里左右。 如此庞大的投资,虽然不及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规划的在万亿,但也足以催生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据21世纪网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实际参与到中国高铁链条中的有32家上市公司。 其中,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负责的是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车辆;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动车组和配件生产商晋亿实业、太原重工、马钢股份等,信息技术系统供应商辉煌科技、新北洋、世纪瑞尔等。此外,还有奥克股份、东方雨虹、中鼎股份等上市公司。 新公司不断涌现 而除了这些,一些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也被发现参与到高铁建设中来。 比如今年5月份刚刚上市的佳讯飞鸿(为这条线路提供了“MDS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 根据佳讯飞鸿官方网站的消息,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和信息联络的重要通信设备,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和效能。可以彻底实现铁路调度、车站\站场通信数字化,适应铁路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而全国18个路局,共计使用佳讯公司的设备达到数千套,在铁路调度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成为铁路调度设备最大的供应商。如京广线、温福客专、甬台温客专等线路。 同时,今创安达虽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也在这次事故中被挖掘出来。本次事故发生地温福线的防灾系统主要为今创安达提供。

国内企业香港上市流程

国内企业香港上市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在香港上市的模式 H股模式红筹模式境外非国有企业 H股公司是指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并由内地政府机构或个人控制的公司。红筹公司是指在中 国内地以外地区注 册成立,并由中国 政府机构控制的公 指在中国内地以外 地区注册成立,并 由内地个人控制的 公司。通常通过返 程投资的方式将境 一、主板上市的主要条件

豁免:如申请人符合[市值/收入测试],能证明1)董事及管理层在申请人所属业务及行业拥有足够(至少三年)的令人满意的经营;2)最近一个经审计财年管理层大致维持不变,则交易所会考虑接受短于三年的营业记录 3、最低市值及公众持股量 ?市值≥2亿港元 ?不得低于5000万港元或发行股本总额的25%(以较高者为准) ?公众股东须至少300人 ?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众股东持有股数不得超过上市时公众持股量50% 注意:就上市时的预期市值超过一百亿港元的发行人而言,交易所在确信相关情况和条件下,可接受15%至25%的最低公众持股量 4、中国内地关于H股上市的规定(摘要) 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证监会1997年7月颁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创业板上市的主要条件 1、盈利/财务要求 ?无盈利或其他财务标准要求 ?上市时市值≥1亿港元 ?上市文件刊发之前两个财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2000万港元 2、营运记录和管理层 ?必须有二十四个月的活跃业务记录 ?管理层需要在近两年内维持不变;而拥有权和控制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维持不变 ?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于上市时必须最少合共持有申请人已发行股本的35% 豁免:如申请人符合某些要求(开采天然资源公司或新成立的工程项目公司),交易所会考虑接受十二个月的活跃业务记录 3、最低市值及公众持股量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 去年以来,尽管香港证券市场受国际股市的影响持续低迷,但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香港上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据统计,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 家。此外,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增发H 股模式( A to H )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基本概况 1. 概览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优势明显,其成熟的市场运行环境,完善的投资银行服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内地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从1993 年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H 股公司——青岛啤酒,至今年 5 月底为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各类来自内地的公司达140 余家。10 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七千多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场所。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今年 5 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四千多亿美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名列第八位。其中,中资背景企业140 余家,总市值达13460 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29.5% ,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先上市的国有企业政府色彩浓厚,包装过度。上市以后未能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经营管理、会计审核制度、业务评估等方面同香港惯用的规则还存在一定距离。二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经营业绩逐年下滑,亏损家数逐年增加。H股和红筹股1996 年有2家亏损,1997 年有4家,1998 年有8家,2000 年则扩大到12家,2001 年所有H 股和红筹股平均盈利仅几分钱。三是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H 股公司业务运作以及监 管乃至企业内部的政策变动等信息披露不及时,国际投资者无法清晰、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造成投资者信任危机。四是公司治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盲目更改募集资金,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现象严重。五是资产运作不灵活,二级市场再融资能力差,目前国内大部分在香港上市公司(红筹股、国企H 股)已经丧失了再融资功能。 二、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模式比较 1.H 股上市。 H 股是指公司注册地在中国内地,向境外投资者募集股份,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H 股上市适用中国的法律和会计制度,向香港投资者发行股票,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但仅在香港发行的股票可以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流通,其他股票不在香港市场流通。H 股公司向境外股东支付的股利及其他款项必须以 人民币计价,以外币支付。 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H 股上市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材料,报经证监会批准。证监会对H 股主板上市的主要条件为:( 1 )符合我国有关境外上市的法律、法规和规则。(2)筹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及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3 )净资产不少于 4 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 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 万美元。(4 )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较稳定的高级管理层及较高的管理水平。(5)上市后分红派息有可靠的外汇来源,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目前在主板市场上市的H 股公司

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内及国外企业的名单

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内及国外企业的名单 公司名稱行業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裝備及器材 國元証券(香港)有限公司證券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旅遊 Jayden Resources 貴金屬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 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險 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煤炭 天津市物資集團倉儲物流 香港航空有限公司航空服務 銀河資源公司採礦 中國環保環保 寧夏銀行銀行 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綜合企業 Lukoil 石油及天然氣Goldrich Mining 貴金屬 LontohCoal 煤炭 綠龍煤氣石油及天然氣EuroSibEnergo 電力供應 依生藥業藥品 陽光100置業集團地產—內地 巴西石油石油天然氣設備及服務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綜合企業

中糧置業地產 中漁集團有限公司農畜漁產品 廣東發展銀行銀行 中國壽光農畜漁產品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汽車及零部件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銀行 新華人壽保險 南方基金投資及資產管理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裝備及器材 恒勝控股有限公司其他紡織或皮革 大新華航空航空服務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航運及港務 實惠家居有限公司辦公室及家居用品Sun Holdings Greater China Ltd. 超市/百貨/商城 天福茗茶飲品(非酒精類) 中國新世紀造船造船及其他 科諾威德軟體及資訊科技顧問巴羅克服飾專營 雨潤地華地產 樂扣樂扣辦公室及家居用品華電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新能源 中南創發控股原材料 擎天科技資訊科技器材Tavan Tolgoi 煤炭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行 小南國集團餐飲 太平洋制罐金屬—有色Ferragamo 服飾專營 信義玻璃控股太陽能玻璃業務新能源材料 複星醫藥藥品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藥品 金錢豹集團餐飲 嗒嘀嗒服飾專營 利苑飲食集團餐飲 Piquadro 其他紡織或皮革長甲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地產—內地 博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電訊及網路器材陽光油砂採礦 皮切諾辦公室及家居用品正大集團鞋類 天安(00028.HK)之水泥業務建築材料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 嘉德商用產業超市/百貨/商城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採礦 鑫橋聯合融資租賃其他金融 周大福鐘錶珠寶Majestic GoldCorporation 貴金屬 長春長生醫藥藥品

中国上市公司前500强完整名单

---------------------------------------------------------------------------------------------------------------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本名单覆盖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所依据数据为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信息。 第一名是依旧是中石化,第二名中石油,中移动排名下降一位,为第四名。 中国上市公司前500强完整名单 排名上年排名公司名称收入(百万元) 净利润(百万元) 1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786045 63496 2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195296 115323 3 4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571516 15735 4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560413 127197 5 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36945 238532 6 7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484313 8479 7 6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483992 7355 8 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0980 20752 9 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60746 193179 10 11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21964 145094 11 1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05379 11061 12 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6091 139432 13 14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9372 20050 14 13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96227 11950 15 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83073 15207 16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002 6069 17 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56265 2368 18 1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50260 47661 19 20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47627 62781 20 16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21120 -6952 21 21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210799 3615 22 1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91512 10386 23 23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1451 5077 24 25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62856 9273 25 30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158556 5216 26 24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149479 -8234 27 22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49388 -380 28 29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7337 58373 29 34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35797 1789 30 2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33967 5869

中国上市公司花名册汇总

中国上市公司花名册汇总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温岭114黄页网 2019-02-28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 中国上市公司名单以序列号排列 600000~600100 浦发银行(600000)邯郸钢铁(600001)齐鲁石化(600002)东北高速(600003)武钢股份(600005)东风汽车(600006) 中国国贸(600007)首创股份(600008)上海机场(600009)钢联股份(600010)华能国际(600011)皖通高速(600012) 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上港集箱(600018)宝钢股份(600019)上海电力(600021)中海发展(600026) 中国石化(600028)南方航空(600029)中信证券(600030)三一重工(600031)楚天高速(600035)招商银行(600036) 歌华有线(600037)哈飞航空(600038)四川路桥(600039)中国联通(600050)宁波联合(600051)浙江广厦(600052) 江西纸业(600053)黄山旅游(600054)万东医疗(600055)中技贸易(600056)厦新电子(600057)五矿发展(600058) 古越龙山(600059)青岛海信(600060)中纺股份(600061)双鹤药业(600062)皖维高新(600063)南京高科(600064) 宇通客车(600066)葛州坝(600068)银鸽投资(600069)浙江富润(600070)凤凰光学(600071)江南重工(600072) 上海梅林(600073)南京中达(600074)新疆天业(600075)青鸟华光(600076)国能集团(600077)澄星股份(600078) 人福科技(600079)金花股份(600080)东风电仪(600081)海泰发展(600082)博讯数码(600083)同仁堂(600085) 多佳股份(600086)中视传媒(600088)特变电工(600089)啤酒花(600090)明天科技(600091)精密股份(600092)

企业为什么要在香港上市(终极版)

企业为什么要在香港上市: 企业上市不是终点。实际上,上市标志着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上市为公司提供许多机遇,包括提高知名度及声誉。近年,很多大中小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据统计,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家。此外,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增发H股模式(A to H)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香港证券交易情况 香港近几年IPO繁荣景象令市场人士刮目相看,总共有87家公司通过香港IPO集资总额达577亿美元,而美国的IPO募资金额为420亿美元。 中国两个证交所去年IPO集资总额达669亿美元,若包括港交所在内,这三家证交所2010年通过IPO筹集的资金额,几乎是美国各证交所的三倍,显示了中国正崛起为一个全球金融强国。 计划到香港上市的大型企业名单正在膨胀中,排队等候到香港上市的还包括很多世界著名公司。这些企业认为香港市场是廉洁、具竞争性且监管严格的市场,交易必须活跃是企业想到香港上市的原因之一,而且希望能借此打进中国这个庞大消费市场。 香港其实在2009年已开始吸引中国以外的公司进行大规模上市,并在那年成为全球最活跃的首次公开售股(IPO)市场,结束了十余年来的美国霸主地位。于是,很多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尤其近几年,甚至出现企业排队等候上市的情况。 二、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原因分析 1、金融危机的原因: 从经济危机到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这一转折是由众多经营管理者的意志决定的积累比例低于或小于由社会客观实在决定的积累比例,造成社会消费总值的货币形式G1+G2过高、过大,远远大于、高于消费价值的实物形式W1、w3,造成与经济危机完全相反的情况。 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供不应求。社会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消费欲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是富裕,赶上了社会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这样。甚至消费者手中拿着消费价值的货币形式,买不到自己需要的消费品,请注意是“需要”的,而不是必需的,体现了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长期累积,有大量闲散资金滞留在消费者手中。与经济危机爆发前的现象完全相反。 CEPA全名是《内地与澳门/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根据此安排,允许港澳的金融、服务等产业进入内地。另外澳门加工的大部分产品进入大陆时都可享有零关税的优惠,这样即可以大大加强澳门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商家在澳门设立工厂,实际上是大陆支持港澳的一种举动。 2、香港独特的地理优势 香港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业界精英云集,已有众多中国内地企业及跨国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比较分析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分析 去年以来,尽管香港证券市场受国际股市的影响持续低迷,但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香港上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据统计,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家。此外,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增发H股模式(A to H)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基本概况 1.概览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优势明显,其成熟的市场运行环境,完善的投资银行服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内地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从1993年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青岛啤酒,至今年5月底为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各类来自内地的公司达140余家。10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七千多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场所。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今年5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四千多亿美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名列第八位。其中,中

资背景企业140余家,总市值达13460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29.5%,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早先上市的国有企业政府色彩浓厚,包装过度。上市以后未能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经营管理、会计审核制度、业务评估等方面同香港惯用的规则还存在一定距离。 二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经营业绩逐年下滑,亏损家数逐年增加。H股和红筹股1996年有2家亏损,1997年有4家,1998年有8家,2000年则扩大到12家,2001年所有H股和红筹股平均盈利仅几分钱。 三是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H股公司业务运作以及监管乃至企业内部的政策变动等信息披露不及时,国际投资者无法清晰、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造成投资者信任危机。 四是公司治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盲目更改募集资金,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现象严重。 五是资产运作不灵活,二级市场再融资能力差,目前国内大部分在香港上市公司(红筹股、国企H股)已经丧失了再融资功能。

上海上市公司名录

600656 东莞市方达再生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14 上海鼎立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50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5 上海汇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600629 上海棱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819 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600171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600617 上海联华合纤股份有限公司 600618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836 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8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315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600757 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689 上海三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26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 60059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36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0602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612 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 600210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79 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00818 中路股份有限公司 600081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0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151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600633 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 600619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420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00021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517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600490 上海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 600149 华夏建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0845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 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80 上海普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608 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866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600623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555 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 600610 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600848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600844 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1]、鱼跃医疗(002223):听诊器、血压计、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 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共计36个品种、225个规格,是国内同行业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秉承做专做精的理念,力争每个主要产品做到行业前三名,目前公司前六大产品有制氧机、超轻微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五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第一、轮椅车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公司两大系列产品生产涉及到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主要生产设备和部分流水线可以共用; [2]、万东医疗(600055):医用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口腔综合治疗仪 医用X射线机是公司主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公司医用X射线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如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等的介入,公司原本盈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产品如高频X射线机的市场不断被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蚕食”,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9.6%。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医用X射线机是各基层医院必备设备。 [3]、新华医疗(600587):X射线机、消毒灭菌设备、清洗消毒机、手术器械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4]、科华生物(002022):半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仪 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快速推进,“卓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形成系列,已有8款产品上市,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使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诊断仪器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投入直接且迅速,在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各类医疗机构对基础诊疗设备的需求增大。受惠于此,公司主要仪器类产品均保持较快的增长。 [5]、东软股份(600718):医用影像设备 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CT、磁共振、数字X 光机、彩超等全部四大高技术影像设备的企业。东软股份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 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先后5次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产品达7大门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居第一和第二位。数字医疗设备业务已经成为东软股份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6]、复星医药(600196):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 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59年,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流的富有创新和协作精神的职工团队和装备精良的生产、检测设备以及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行业规范标准的生产厂房,是全国最大的医用手术刀片和可吸收线、非吸收线医用带线缝合针的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系列。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xxxx的比较研究 摘要: 近年来,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把到香港上市作为扩大筹资渠道,求得自身更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概况,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比较分析了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四种模式,对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前景进行了展望。 去年以来,尽管香港证券市场受国际股市的影响持续低迷,但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香港上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据统计,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家。此外,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增发H股模式(AtoH)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内地企业xxxx基本概况 1.概览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优势明显,其成熟的市场运行环境,完善的投资银行服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内地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从1993年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青岛啤酒,至今年5月底为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各类来自内地的公司达140余家。10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七千多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场所。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今年5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四千多亿美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名列第八位。其中,中资背景企业140余家,总市值达13460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 29.5%,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福建省上市公司名单

福建东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百集团(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693)福建发展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高速(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033)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凤竹纺织(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493) 福建福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福日股份(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203)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冠福家用(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002102) 福建九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九州(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0653)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龙净环保(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388)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溪股份(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592) 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闽东电力(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0993)福建闽越花雕股份有限公司(*ST花雕(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659)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南纺(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483)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七匹狼(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2029)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三钢闽光(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2110)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三木(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0632)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ST三农(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0732)福建省昌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S*ST昌源(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000592)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南纸(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163) 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山纸业(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103) 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惠泉啤酒(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573)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林业(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000663) 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ST实达(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600734)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水泥(行情、资讯、论坛) 上海 600802)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陆(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 000997)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浔兴股份(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002098) 福建阳光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发展(行情、资讯、论坛) 深圳000671)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 摘要:近年来,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把到香港上市作为扩大筹资渠道,求得自身更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概况,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比较分析了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四种模式,对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前景进行了展望。 去年以来,尽管香港受国际股市的影响持续低迷,但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香港上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据,去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企业,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内地企业至少有50家。此外,随着国内增发H股模式(A to H)的开启,出于经营国际化和引进国外战略者的需要,内地证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去香港市场增发新股。 一、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基本概况 1.概览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中心,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优势明显,其成熟的市场运行,完善的投资服务,健全的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内地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从1993年起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青岛啤酒,至今年5月底为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各类来自内地的公司达140余家。10年来内地企业

在香港资本市场七千多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内地企业筹集国际资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场所。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今年5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四千多亿美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名列第八位。其中,中资背景企业140余家,总市值达13460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先上市的国有企业政府色彩浓厚,包装过度。上市以后未能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经营、审核制度、业务评估等方面同香港惯用的规则还存在一定距离。二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经营业绩逐年下滑,亏损家数逐年增加。H股和红筹股1996年有2家亏损,1997年有4家,1998年有8家,2000年则扩大到12家,2001年所有H股和红筹股平均盈利仅几分钱。三是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H股公司业务运作以及监管乃至企业内部的政策变动等信息披露不及时,国际投资者无法清晰、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造成投资者信任危机。四是公司治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盲目更改募集资金,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现象严重。五是资产运作不灵活,二级市场再融资能力差,; 目前国内大部分在香港上市公司(红筹股、国企H股)已经丧

广东上市公司名录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东生、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旭斌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财务总监吕忠丽女士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袁冰先生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红波 传真: 电子信箱: irtcl 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绍生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锦定 会计机构负责人:陈轲 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游国经先生、总经理曹晓峰先生、 总会计师肖来久先生 电话-、 电子信箱zqbgpedcl 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余明 公司董事会秘书:左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路号 电话:() 传真:() 绿景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余斌先生、财务负责人司小平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杨童女士 珠海经济特区富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司董事长朱保国先生、财务负责人安宁先生、 会计机构负责人司燕霞女士 电话:() 传真:()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谢彬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陈矛会计机构负责人:黄智玲

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司负责人陈翔志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傅勇国先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英杰先生 董事会秘书处秘书处电话() 或() 或()转()转 传真()() 广州市东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长冯劲先生、总经理李峰先生、 财务总监万华文先生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方洪波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赵军会计 机构负责人:何小明 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负责人:崔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湘晴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旺 f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黄中发主管会计机构负责人:郭晓光 会计机构负责人:凌富华 力合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冯冠平、总经理许楚镇、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峰 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负责人黄梅粦先生、计划财务部副经理关天鹉 汕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林伟光主管会计机构负责人:黄振光 会计机构负责人:赵国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中国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IPO数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5年4月末,NYSE和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合并,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1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证交所(NYSE Euronext)。

按地域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按行业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二、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它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 纳斯达克上市的条件要求: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东。 ?满足下列条件的其中一条: 1)股东权益(公司净资产)不少于1500万美元,最近3年中至少有一年 税前营业收入不少于100万美元。 2)股东权益(公司净资产)不少于3000万美元。不少于2年的营业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