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芳香族化合物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53
芳香族有机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芳香族有机酸是一类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这些有机酸通常具有较强的香味,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香料、医药、染料等领域。
其特点包括化学稳定性高、溶解度较好、反应活性适中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芳香族有机酸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制备方法,旨在全面了解该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对芳香族有机酸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芳香族有机酸进行总体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芳香族有机酸的定义与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制备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最后给出结束语,为全文画上完美的句号。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芳香族有机酸这一特定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在引言部分介绍其定义与特点后,将重点聚焦于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将详细介绍芳香族有机酸的制备方法,探讨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与技术要点。
通过对芳香族有机酸的综合讨论与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为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启示。
2.正文2.1 芳香族有机酸的定义与特点芳香族有机酸是一类含有芳香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羧基(-COOH)。
这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味,因此被称为芳香族有机酸。
芳香族有机酸的分子结构稳定性较高,化学性质相对较活跃,具有以下特点:1.芳香性:芳香族有机酸分子中的芳香环结构赋予其特殊的气味和稳定性,使其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特殊的物理性质。
2.羧基:芳香族有机酸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这使得其具有酸性质,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也可以参与酯化、酰化等反应。
3.溶解性:芳香族有机酸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较好,可以通过在水中形成羧基钠或羧基钾盐来增强其溶解性。
第九章芳香族化合物一、翻译名词1. 丙基芳烃及丙基酚类,丙基醇酚类2. 水杨酸,香豆酸3. 咖啡酸,阿魏酸, 对苯二酚, 间苯三酚4. 香豆素,木脂素,木质素5. 黄酮,双黄酮类,木犀草素6. 黄烷酮(二氢黄酮),黄烷醇,查耳酮,二氢查耳酮7. 鞣质,儿茶酚鞣质,8.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鞣质9. 醌,萘醌,苯醌,菲醌,蒽醌10. 儿茶素,水飞蓟素二、名词解释1.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在结构上可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2. 木脂素,也称木脂体,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中,多以游离态,少数成苷的形式与树脂或树胶共存。
3. 黄酮(Flavonids)为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泛指2个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4. 醌类: 指碳环上具有两个羰基并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
天然醌类多具酚羟基,并以蒽醌类居多,除此而外还有苯醌、萘醌和菲醌等。
5. 鞣质: 也称单宁,是由多个多元酚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500~3000D的水溶性化合物,易于氧化聚合。
6. 间苯三酚:是指一类以1,3,5-三羟基苯为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三、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类型1. 咖啡酸丙基酸类2. 水杨酸酚酸3 .丹参甲酸丙基酸类4. 伞形花内酯简单香豆素5. 当归内酯简单香豆素类 6. 补骨脂内酯呋喃香豆素类7. 岩白菜素异香豆素类8. 愈创木脂酸简单木脂素9. 牛蒡子苷木脂内酯10. 丁香脂素双环氧木脂素11. 厚朴酚新木脂素12. 水飞蓟素其它类木脂素13. schizarin B联苯环辛烯类14. 鬼臼毒素环木脂内酯15. 杜鹃素黄烷酮16. 芦丁黄酮醇17. 矢车菊素花色素18. 鱼藤酮二氢异黄酮19.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鞣质20. 奎宁酸没食子酸鞣质21. 烟曲醌苯醌22. 肉桂鞣质A1儿茶酚鞣质23. 大黄素蒽醌24. 丹参醌A 菲醌25. 紫草素萘醌四、选择题1、D2、A3、D4、A5、D6、C7、B 8. B 9、C A 10、D 11、D 12、C 13、C 14、C 15、C 16、A 17、D 18、B 19、B 20、C 21、B 22、A 23、A 24、D 25、D 27、B28、A 29、A 30、C五、判断正误1.× 2. × 3.√ 4.√5.× 6.√ 7.×8.√9.√10.×11.×12.√13. √14. √15. √16. √17.×18.√19. √20.×21.√22. √23. √24.√25. √26. ×27. √28.√29.√30. √六、鉴别下列组分1.SrCl2反应(a反应,b不反应,且a络合反应出现棕色或黑色沉淀)2. NaBH4反应(a反应,b不反应)3. NaBH4反应(a不反应,b反应,且反应后滴入浓盐酸易产生红色至紫色物质)4.盐酸镁粉反应(a不反应,b反应,且呈酱紫色,有红色泡沫升起)5. 碱性试剂(如NaOH等,a反应,加热呈深红色至紫红,b反应,通入空气显棕色)或高锰酸钾反应6.异羟肟酸铁(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7.Gibbs反应(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8.异羟肟酸铁(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9.茴香醛-硫酸试剂(a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b不反应)10.醋酸镁试剂(a反应,显橙黄至黄色,b反应,显蓝色或蓝紫色)七、完成下列反应1.OHCOOH COOH COOH2.O -Na +COO -Na +COOHOH3.HO COOH OGlcHOCOOHHOOHCOOH4.O H 3COCOOHH OHCOOHH 3COOCH 3OOHHOOH5.COOHCNHOOCOOHOOOR OROOHROOOHOHOH HO6.OCH 3OCH 3CH 3OCH 3OCH 3CH 3CH 2ClOCH 3OCH 3CH 3COOHOHOHCH 3COOH 7.八、简答题1. 简单的苯丙基衍生物(烃、醇、醛、酸)有那些些具有重要的用途,请举3个例子加以说明。
芳香烃Content4.1 Structure 结构4.2 Classification, Nomenclature and Isomerization 43Physical Properties4.3 Physical Properties 物理性质4.4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of Substituted Benzene 4.5 Other Chemical Reactions of Substituted BenzeneBenzene 取代苯的其他反应4.6 Aryl Halides 卤代芳烃4.7 Polycy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多环芳烃4.8 Aromaticity芳香性y4.9 Preparation of Alkyl Halides 卤代芳烃的制备4.1 Structure 结构4.1.1 Molecular structure 分子结构411Molecular structure4.1.2 Aromaticity芳香性4.1.3 Explanation 解释1.09 Å1.39 Å120o H120oA planer and symmetric molecule A planer and symmetric molecule平面对称分子412Aromaticity 4.1.2 Aromaticity芳香性2ExperimentalCyclohexatrieneCalculatedhypotheticalExperimentalBenzene芳香性四大特点:一、特殊稳定性, 由于分子内单双键交替共轭,使得体系具特殊稳定性有异常的稳定性。
二、结构特点:都具有平面或者近似平面的环状结构。
三、性质特点: 难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四、光谱学特点: 特殊的光谱学特征,芳环外氢的化学位移光谱学特点处于核磁共振的低场,二内氢处于核磁共振的高场。
第5章芳香烃芳香烃简称芳烃,是指一类具有特定的环状结构和特定的化学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芳烃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
大多数芳香烃含有苯的六碳环结构,少数虽然不含苯环,但都含有结构、性质与苯环相似的芳环。
由于芳环的特殊结构,使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比较特殊。
一般情况下,芳环上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不易氧化,而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根据芳香烃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苯环,芳烃可分为苯系芳烃和非苯系芳烃两大类。
苯系芳烃又可以根据分子中苯环的数目分为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包括联苯、多苯代脂肪烃、稠环芳烃等。
5.1单环芳烃命名苯环上连有简单烷基的芳香烃命名时,以苯为母体,侧链作为取代基称为“某烷基苯”,“烷基”二字常常省略。
例如:苯环上连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取代基时,应将苯环碳原子编号来确定取代基的位置。
编号时采用“最低系列”的编号方法,使取代基的位置之和最小。
或用习惯命名法以“邻、间、对、连、偏、均”等来表示取代基的相对位置。
如:如果苯环上所连烷基不同,编号时依据次序规则选与最小的支链相连的碳原子为1位,其余采用“最低系列法”编号。
当支链上碳原子数多于5时,要将苯作为取代基,以烷基为母体,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
例如:当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三键时,也应以苯环为取代基,以烯烃或炔烃为母体,命名原则与烯、炔相似。
例如:多环芳烃中多苯代脂肪烃采用衍生物命名法,即以链烃为母体,苯环为取代基;稠环芳烃则一般有特殊的名称。
例如:芳香烃衍生物的命名一般系统命名法。
首先选择恰当的母体。
一般说来,常见的母体选择的优先次序为:-COOH > -SO3H > -CN > -CHO > -OH(醇) > -OH(酚) > -NH2> -R(越靠前越宜选为母体,卤素原子和硝基一般不选为母体,故在此顺序中未列出)。
再给苯环上的碳原子编号,与母体取代基相连的碳原子得号为1,其余取代基采用“最低系列”原则。
例如:5.2芳香烃的结构苯是芳香烃中最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1.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叫做芳香族化合物。
历史上曾将一类从植物胶中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称为芳香族化合物。
但根据气味分类并不科学,现在是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苯环,具有与开链化合物或脂环烃不同的独特性质的一类化合物。
如苯、萘、蒽及其衍生物。
它包括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如卤代芳香烃、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香醇、芳香酸等。
最初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19世纪中叶,化学工作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些特别的性质,它们的分子式中氢原子与碳原子之比往往小于1,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像一般的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它们不容易起加成反应而容易起取代反应,这些化合物中许多有芳香气味,有些是从香料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当时称它们为芳香族化合物。
后来发现芳香族化合物是苯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衍生物。
有些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由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碳原子并连起来的多环体系,它们也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如萘和蒽等。
20世纪30年代以后,芳香族化合物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有些化合物不含苯环,但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例如:酚酮、二茂铁等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这些化合物是非苯芳香族化合物。
2.芳香烃:简称“芳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是闭链类的一种。
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
例如苯、萘等。
芳香烃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单环芳香烃即苯的同系物;②稠环芳香烃,如萘、蒽、菲等;③多环芳香烃,如联苯、三苯甲烷。
主要来源于石油和煤焦油。
芳香烃在有机化学工业里是最基本的原料。
现代用的药物、炸药、染料,绝大多数是由芳香烃合成的。
燃料、塑料、橡胶及糖精也用芳香烃为原料。
3.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