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第Ⅰ卷基础检测(14x3=4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kuò)分.外(fèn)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B.沁.园春(qīn)百舸.(gé)峥.嵘(zhēng)风华正茂.(mào)C.岁月稠.(cóu)苍.茫(chāng)百侣.(lǚ)橘.子洲头(jú)D.怅.寥廓(chàng)幽燕.(yàn)沉浮.(fú)激昂慷.慨(kāng)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jí)彷.徨(páng)彳.亍(chí)颓圮.(pǐ)B.青荇.(xìng)榆阴.(yīn)浮藻.(zǎo)长篙.(hāo)C.漫溯.(suò)斑斓.(lán)笙.箫(shēng)琼葩.(bā)D.花蕊.(ruǐ)琉.璃(liú)荡.漾(dàng)河畔.(pàn)3、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瓦菲.(fēi)典.押(diǎn)酱.碗(jiàng)青苔.(tāi)B.荆棘.(jí)掐.死(qiā)雕.花(diāo)火钵.(bó)C.忸.怩(niǔ)臂.膀(bì)冰屑.(xiè)团箕.(qī)D.炖.肉(dùn)凌.辱(lín)叱.骂(chì)漂泊.(bō)4、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装饰.(shì)舵.手(duò)柳絮.(xù)蛩.音(góng)B.窗扉.(fēi)向.晚(xiàng)携.手(xié)辜.负(gū)C.隽.永(juàn)抑郁.(yú)袒露.(lòu)弓弩.(nú)D.回旋.(xuàn)卞.和(biàn)哄.笑(hōng)愤懑.(mèn)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隔膜万户侯漫江碧透书生义气B.携手竟自由山舞银蛇萧瑟秋风C.遏制翔实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搏击妖娆英雄气慨浮想联翩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仇怨忧愁哀怨冷寞B.凄婉颓圮招摇彩虹C.赋予揣摩幽雅韵角D.悄然呼啸斑斓迷盲7、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A.翌日禁若寒蝉以逸待劳眉开眼笑B.奖掖金壁辉煌精美绝仑伤心病狂C.斐然鼎鼎大名孤注一掷谬种流传D.徇私无尚光荣扑朔迷离励精图治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蔓延节骨眼稂莠不齐皮之不存,毛将安傅B.恢宏化装品雨过天青将欲取之,必先与之C.凋敝文绉绉形销骨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D.沉缅号码簿绰有余裕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及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游泳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迁到新的家园。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2)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
(3分)(3)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4分)(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6分)(1)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3) ,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4)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黄怒波——山顶的诗意任秋阳黄怒波再次向珠峰进发。
这一次,他想将冰岛购地的种种波折与烦恼统统“忘掉”,“我都跟山神磕头告别了,又忍不住要回去了”。
源于诗歌的冰岛故事黄怒波在冰岛投资一波三折,而源头,竟然是诗歌。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黄有一个同屋同学,冰岛人,“冰岛羊多,毛衣特别大、漂亮,他妈妈知道有我,也给我寄了一件毛衣,印象极深刻”。
多年后,黄的这位冰岛同学,妻子成为冰岛执政党主席以及外交部长。
金融危机期间,冰岛几近破产,黄和他的同学说:“那么多年,我忘不了这个毛衣……我现在有钱了,捐你一百万美金,建一个中冰诗歌基金,搞亚洲和北欧的诗歌对话。
”结果,黄再去冰岛的时候,总统出来接见,“把诗歌谈完以后,总统亲自跟我谈应该来这儿投资投旅游……把我忽悠的。
他们喝黑狮酒,这个酒给我灌多了我就答应了”。
2011年8月,黄和冰岛有关部门签了一个购地协议,以880万美元购买了冰岛6位农民的300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冰岛0.3%的国土面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积累.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摈.弃()遒劲.()蜡炬.()百舸.()争流B .忸怩..()铆.钉()慰藉.()峥.嵘()岁月C .寥.廓()脊髓..()包扎.()虫咬鼠啮.()D .掂量.()间.歇()辟.谣()磕磕绊.绊().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是醒来,抑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真切……B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涨痛得像火烧似的。
C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牒瓜果月饼。
D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祥。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B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C .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D .香雪的小木盒呢,因为..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莱,法国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 .《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②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A.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B.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C.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D.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答案】A【解析】(1)“数人”对“壮士”进行补充说明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薛显”是“又败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在中国周代有公、伯、侯、子、男五爵”爵位顺序有误应为“公、侯、伯、子、男”【答案】C【解析】(3)C项“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可知他并不是明朝建立后一直镇守北方重镇——北平【答案】(4)①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他击败俘虏他的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②顾时率领部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解析】(4)①“耀兵城下” 状语后置句在“兵”后省略了“于” 应是“于城下耀兵” “劲” 得力的“复” 再次②“帅” 通“率” 率领“引去” 退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省略了主语“顾时”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A. 上阕首句作者以祖逖自励表达立志报国的气概隐含国事堪忧的沉痛B. “依旧一新亭” 语浅而情深表达作者对东晋名士痛感国土沦丧的同情C. 上阕最后三句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锋利的宝剑状山势挺拔气冲斗牛D. 这首词抒写作者欲为国效力却终被埋没的慨叹词气雄豪情绪苍凉【答案】B【解析】(1)B项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答案】(2)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一掬钓鱼坛上泪”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解析】(2)“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思是“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本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的心情“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意思是“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其中“一掬钓鱼坛上泪”运用典故词人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泪”字直抒胸臆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 以景结情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表达出词人的年华空老而又壮志难酬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2)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3)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B.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C.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D.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答案】B【解析】“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错意在说明环境变了身份变了行为方式变了人与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故选B【答案】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豆花以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解析】【答案】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解析】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D.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1)D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2)B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五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答案】D【解析】(3)D项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答案】(4)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解析】(4)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 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再将材料二第三段“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答案】(5)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5)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六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5.(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A. 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B. 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C. 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D. 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答案】C【解析】(1)A项“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错误文章中说的是“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 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B项“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错误并非最终结果也无积极与消极之分D项“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错误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故选C【答案】C【解析】(2)C项“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3)D项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质疑的重要性【答案】(4)①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②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③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④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解析】(4)从材料一“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可总结出“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从“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可以总结出“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 从材料二中“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可总结出“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从“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可总结出“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答案】(5)①首先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这个话题提出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接着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通过举例论证强调了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③最后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解析】(5)材料一第一到三段首先从在阅读状态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写起简单论述“共鸣”与“冲突”的关系后引出了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四到五段作者举了林冲的例子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作者通过对比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的不同来论证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最后最后一段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为图1的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标题6.(2)简要评价图2的创意创意【答案】(1)【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长空利箭网遍全球【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拟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要求标题中包含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拟写标题可以从时间、地点、新闻主体、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把握有时也要考虑新闻主体的特点、属性等另外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图1下方的字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通过所给的这些文字考生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第一新闻主体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北斗” 结果是“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收官再依据“全球卫星导航”与“组网卫星” 可知新闻主体的特征是“网遍全球”或“组网全球” 明确这些信息之后考生再结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 作答此题答案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该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既点明了新闻主体“北斗” 又写出了事件的结果“收官” 还写出了新闻主体的特征“组网全球” 非常完美②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评价图标创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图标的组成内容并对内容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图标创意进行正确评价图2 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蕴含着太极阴阳鱼图形和长柄勺状的司南图形最上和最下分别标有中英文标识在深蓝色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内画有北斗七星司南图形下面有网络化地球图案明确图标的这些组成部分后考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图2的创意进行评价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因为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团团圆圆圆形更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图标中太极阴阳鱼与圆形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它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答案】(2)【示例】①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②图标中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系统志在建设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系统③图标中的北斗七星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④司南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北斗七星一起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古今结合映刻着浓重的中国色彩和民族骄傲感⑤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则形象生动体现了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解析】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Unit 1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一、重点单词1.teenage adj.十几岁的(指13至19岁);青少年的→ teenager n.(13至19岁之间的)青少年2.ballet n.芭蕾舞3.volunteer n.志愿者→ voluntary adj.自愿的;志愿的4.debate n.辩论;争论vt.&vi.辩论;争论5.prefer vt.较喜欢→ preference n.偏爱6.content n.内容;主题adj.满意的;满足的vt.使满意7.movement n.动作;运动;活动→ move vt.&vi.移动;搬动vi.行动;搬家;进展;(机器等)活动8.greenhouse n.温室;暖房9.suitable adj.合适的;适用的→ suit vt.&vi.适合;合身;适宜n.西装;套装10.actually adv.事实上;的确→ actual adj.实际的;真实的11.challenge n.挑战;艰巨任务vt.怀疑;向……挑战12.title n.(书、诗歌等的)名称;标题;职称;头衔13.topic n.话题;标题14.confusing adj.难以理解的;不清楚的→ confused adj.糊涂的;迷惑的→ confuse vt.使糊涂;使迷惑15.fluent adj.(尤指外语)流利的;熟练的→ fluently adv.流利地;流畅地16.graduate vt.&vi.毕业;获得学位n.毕业生→ graduation n.毕业17.recommend vt.建议;推荐;介绍18.advanced adj.高级的;高等的;先进的→ advance n.前进;发展vi.前进;发展vt.发展;促进19.literature n.文学;文学作品20.extra adj.额外的;附加的21.obviously adv.显然;明显地→ obvious adj.明显的;显而易见的22.quit vt.&vi.停止;戒掉;离开(工作职位、学校等)23.responsible adj.负责的;有责任的→ responsibility n.责任;义务24.solution n.解决方法;答案→ solve v.解决;解答25.schedule n.工作计划;日程安排vt.安排;预定26.adventure n.冒险;奇遇27.youth n.青年时期;青春28.expert n.专家;行家adj.熟练的;内行的;专家的29.behavior n.行为;举止→ behave v.表现得体;表现30.generation n.一代(人)31.attract vt.吸引;引起……的注意(或兴趣)→ attraction n.吸引力;喜欢→ attractive adj.有吸引力的;引人入胜的;诱人的32.focus vt.&vi.集中(精力、注意力等);(使)调节焦距n.中心;重点;焦点33.addicted adj.有瘾的;上瘾的;入迷的→ addict n.对……入迷的人;吸毒成瘾的人v.使上瘾→ addiction n.入迷;上瘾34.adult n.成年人adj.成年的;成熟的二、重点短语1.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2.clean up 打扫干净3.be suitable for ...对……适合的4.prepare for ...为……做准备5.think about... 考虑......6.sign up (for sth.)报名(参加课程)7.be good at... 擅长......8.on one's own独自地;独立地;靠自己的力量9.so that 以便;为了;结果10.hand out 取出;把……拿出来;分发;施舍11.get used to... 习惯于;适应12.be responsible for... 对……负责13.be worried about ...担心;为……忧虑14.keep up with 跟上;赶上15.deal with... 处理;对待;对付16.do well in... 擅长;在……方面做得好17.try out for... 参加……的选拔;争取成为(团队等的一员)18.make a fire生火19.give a speech发表演讲20.have fun 玩得开心21.be attracted to... 喜爱22.focus on 集中;特别关注23.encourage sb. to do sth.鼓励某人干某事三、重点句型1.Going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really big challenge.从初中到高中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试卷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漫溯(sù)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飘泊(bó)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荆棘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解析:A项,沧-苍;B项,候-侯;C项,和-合。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________的客观物象。
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2)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学________,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
(3)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
(4)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________,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
A.情意修养媒介剧变B.情感休养媒体巨变C.情意修养媒体剧变D.情感休养媒介巨变解析:(1)情意:感情心意。
“情意”比“情感”范围大。
(2)“修养”指态度与涵养;“休养”指休息调养。
(3)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高一第一单元能力测试说明:1.本试题共七大题,满分150分。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第Ⅰ卷客观题一律用2B铅笔涂卡。
4.第Ⅱ卷主观题一律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做答。
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舰舸.苛.刻坎坷.荆轲.B.稠.密调.整凋.敝雕.琢C.翡.翠斐.然祖辈..裴.多菲D.佝.偻苟.且足够.拘.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携手并进金壁辉煌沉滓泛起B.呼哮剩菜饭羹泛起漪沦凝神屏息C.倾圮不落窠臼大肆叫嚣漫山遍野D.桂冠暴虐无道枯稿荒芜云蒸霞蔚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的具体请看以下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有帮助。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 分)一、选择题(12 分)1.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急功近利浓墨重采革故鼎新讲信修睦C.一厢情愿胡搅蛮缠步履匆匆悬壶济世D.义奋填膺扼腕叹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答案】C(A 卷帙浩繁;B 浓墨重彩;D 义愤填膺)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 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C. 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答案】A(A.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B. 误用对象。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C. 望文生义。
细大不捐:细:微,小; 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D.不符合语境。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关于《红楼梦》后40 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 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 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颤栗/颤抖沁园/分泌湖畔/叛变B. 长篙/蒿草遏制/拜谒悄悄/悄然C. 峥嵘/狰狞强劲/干劲押解赴京/解甲归田D.百舸/磕绊漫溯/宿愿差可告慰/鬼使神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zhàn/chàn,qìn/mì,pàn;B项,?āo/hāo,è/yè,qiāo/qiǎo;C 项,zhēng,jìn?/jìn,j iè/jiě;D项,?ě/kē,sù,chā/chāi。
答案:B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著名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的《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得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这首现代诗,这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
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淋漓尽致B.栩栩如生C.铿锵有力D.力透纸背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B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来论述“人生伟大与丑恶”不妥,可改为“入木三分”。
C项,“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D项,“力透纸背”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 12月7 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 3 点半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B.高校毕业生“主动失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遏è制拜谒yè百舸kě寥廓liáokuò姓寥liào 诡谲jué苍茫mánɡB.彳chì亍chù惆怅chóu chànɡ颓圮túi pǐ迷茫mánɡ雨巷xiànɡ巷hànɡ道C.河畔pàn 挑衅xìn 青荇xínɡ繁衍yǎn 三年五载zǎi 载zài 歌载zài舞D.枯槁ɡāo 竹篙ɡāo 追溯sù朔shuò风斑斓lán 无耻谰lán 言沉淀dìnɡ破绽dìnɡE.舌苔tāi 青苔tāi 鞭笞chī侮辱wǔ忏悔chàn 衣钵bō碾niǎn子F.忸怩niǔní拘泥nì棘手jí虱shī子罗布泊bō瓦菲fēi 绯红fēiG.流言蜚fēi语菲ěi薄诽ěi谤方兴未艾ài 自怨自艾ài 金蝉脱壳qiào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A.鞭辟入里能言善辩变本加利变幻莫测膘肥体壮标炳千古B.别出心裁兵慌马乱彬彬有礼涣然一新屏气凝神病入膏肓C.并行不背拨乱反正军事布署人所不齿不共戴天不寒而栗D.不遑顾及不计其数不即不离不假思索不卑不亢不胫而走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中国队的拦防难遂人意,对俄罗斯队二、四号位的强攻,三号位的高点快攻办法不多,场面显得十分被动。
B.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C.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单元练习高一必修一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第Ⅰ卷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长篙(hāo)残羹(gēng)寂寥(liáo)横(hèng)行霸道B、枯槁(hǎo)支撑(chēn)瞋(zhēn)目悄(qiǎo)无声息C、踟(chí)蹰倾圮(pǐ)青苔(tái)风雪载(zài)途D、百舸(gě)纤(xiān)绳骨髓(suǐ)追本溯(sù)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五岭逶迤峥嵘岁月凄惋迷茫B、惆怅星辉斑澜檐头瓦菲披荆斩棘C、典形书生义气篱墙颓圮离别笙箫D、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
(2)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味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位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5、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寥廓..liáo kuò沧.茫cāng橘.子洲头jú百舸.争流gěB.峥嵘..zhēng róng逶.迤wēi浪遏.飞舟è跫.音不响qióngC.漪沦..yīlún颓圮.qǐ星辉斑.斓bān别离苼.箫shēngD.漫溯..màn shuò佝.偻gōu撑支长蒿.gāo坎坷.小路kē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怅.寥廓: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携来.百侣曾游:来往。
B.挥斥..方遒:奔放。
指点..江山:这里是评论的意思。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使成为粪土。
C.漫.江碧透:随便。
浪遏.飞舟:阻止。
峥嵘..岁月:不平凡、不寻常。
D.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隽永..:(言语、诗文)意味深长。
山岚..:山里的雾气。
3.下列对有关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万类霜天竞自由”是个总括性的句子,它突出了上文由“看”字引出的有关景物自由自在生长的共同特征。
B.“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作者以“翡翠”“桃花”等美好意象来表达对死水外美而内丑形象的极端厌恶之情。
C.《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都反复使用了叠字,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感情表达越来越沉重。
D.“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表达了女子渴望与男子有着平等的爱情关系,而不是作为依附者存在。
4.下列选项中,完全符合填入横线处内容的一项是()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也就是推陈出新。
,也便没有可出之新。
A.打破或者叫决裂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B.决裂或者叫打破批判与继承、扬弃与吸收不推陈便没有可推之陈而没有出新C.打破或者叫决裂批判与继承、扬弃与吸收不推陈便没有可推之陈而没有出新D.决裂或者叫打破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漫溯.(sù)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飘泊.(bó)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荆棘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解析:A项,沧-苍;B项,候-侯;C项,和-合。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________的客观物象。
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2)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学________,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
(3)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
(4)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________,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
A.情意修养媒介剧变B.情感休养媒体巨变C.情意修养媒体剧变D.情感休养媒介巨变解析:(1)情意:感情心意。
“情意”比“情感”范围大。
(2)“修养”指态度与涵养;“休养”指休息调养。
(3)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单元测评试卷(共4套含答案)单元测评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指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