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里怀:毛泽东心目中的“天下英雄”
- 格式:docx
- 大小:18.23 KB
- 文档页数:6
曹里怀:毛泽东心目中的“天下英雄”
作者: 夏明星 高桃源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7年第5期
开国中将中,有一位出身陆军,却半路出家到空军工作,在空军一干就是30年,还当过26年空军副司令员,是空军装备现代化的推动者,甚至连毛泽东都幽默地称他是“天下英雄”……
他,就是一代名将曹里怀!
“曹里怀军事上不弱,政治上更强!”
曹里怀,原名曹李槐,1909年11月15日出生于湖南资兴县七里(今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一户贫农家庭。1919年8月起,曹里怀相继进入本乡郴侯小学、本县乐成高小、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在此期间,正是国共合作进入佳境、北伐战争蓬勃发展之际,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还瞒着家人跑到长沙报考黄埔军校。那时,他只有16岁,长得又瘦又小,个子仅有枪高,结果没有被录取。
1927年7月,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党挥起屠刀,中共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曹里怀被迫回家暂避风头。1928年初,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转战到湘南,领导群众发动了年关暴动。曹里怀义无反顾,投身暴动红潮,成为朱德部队一员,从此开始戎马生涯。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带领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两军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5月间,红4军第32团第2营第2连驻扎茅坪,时为第2连战士的曹里怀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共党员,曹里怀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很快提升为班长。
1929年1月,由于具有较高文化,曹里怀被调到毛泽东、朱德身边工作,干过红4军军部秘书、参谋,在首脑机关历练成长。
1930年10月,曹里怀调到红3军军部工作,是军长黄公略的作战参谋。黄公略谋勇兼备,曹里怀朝夕追随,军事素养自然提高很快。次年8月,经黄公略首肯,曹里怀升任红3军第7师作战科科长,在出谋划策中不断提升军事运筹能力。1932年8月,曹里怀年仅23岁,就升任红7师参谋长,成长为红军师级指挥员。
1933年3月,第四次反“围剿”进入决战阶段,红7师师长彭雄负伤,红1军团长林彪在阵地上写了个条子,命令曹里怀暂负师长之责。曹里怀也不含糊,立即显示过人之处。有一天,大雾弥漫,我军在山上埋伏,敌人在山下行军,双方都看不真切,出击容易误伤。但是,曹里怀果断下令部队发起冲锋,以刺刀对步枪,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并带2个团抄近路阻截,抓了不少俘虏,让林彪刮目相看。反“围剿”胜利后,他被选派到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较系统地学习了苏联《步兵战斗条令》等教材,大大提升了军事素养。
1933年12月,曹里怀学成毕业,接任少共国际师师长,时年仅24岁。在他之前、之后,我军名将陈光、彭绍辉担任过少共国际师师长。能够担任这一职务,足见中央军委对曹里怀的器重。他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将军殿、邱家隘等地进行过几十次战斗,重创过蒋介石嫡系罗卓英部。
1934年6月,为加强红5军团领导,曹里怀调任红5军团参谋长。当时,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他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指挥本部担负后卫,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在即,为加强红3军团,曹里怀又调任红3军团第6师师长。红3军团长彭德怀是“横刀立马”的人物,能成为他麾下的师长,可见曹里怀之勇。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复出指挥红军,曹里怀又调任红5军团参谋长,继续万里征程。6月间,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随即确定了两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可是,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方针,还裹胁红5军团南下,曹里怀义愤填膺,几遭不测。对此,《朱德传》记载:
五军团参谋长曹里怀,因为对张国焘不满,被调任红军总部一局(作战局)局长。他从机要科得知红一方面军已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的消息,悄悄告诉了两个盼望北上的同志,不料被张国焘发现了,把他关押起来。张国焘召开紧急会议,说曹泄露军事机密,要严加惩处。朱德担心曹里怀被处死,立刻出来说:曹里怀就讲了那么几句,你安他反革命够不上。他这小鬼我知道,井冈山时期就跟我们在一起,你有什么理由乱杀人呢?这样,曹里怀才免遭毒手。
后来,毛泽东接见曹里怀,这样评价:曹里怀军事上不弱,政治上更强!所谓“政治上更强”,自然是指他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勇于和张国焘做斗争!
由于对张国焘不满,曹里怀被撤销一局局长职务,开除中共党籍,改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他无怨无悔,认真教学,给学员讲单个动作,讲班、排、连的军事要领,把在中央苏区学到的军事知识和多年作战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尊重和爱护。他们一致向红军总部反映:曹教员教学有方,爱岗敬业,这是好同志嘛!不得已,张国焘只好恢复他的党籍,任命他为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科长。
1936年10月,曹里怀率领全科100多名学员辗转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这些学员被送到红军大学(校长林彪)继续学习,他也被调到红军大学工作,历任第4队、第6队队长。
为巩固边区政权,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接受改编,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时,中央军委决定留下9000余名兵力保卫陕甘宁边区,并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统一指挥这支力量,由萧劲光担任留守处主任。留守处下设参谋处,作为智囊机构,曹里怀历任副处长、处长。在曹里怀协助下,萧劲光指挥留守部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进行抗战动员,并以军事打击、政治争取相结合,坚决肃清流窜在边区境内的土匪,确保了边区内部稳定。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影响全国抗战的政治中枢及东渡黄河抗日的唯一依托,遂成为日军的眼中钉,时时图谋西渡黄河窜犯。这样,留守部队要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就必须依托黄河这道天然屏障。
黄河河防北起府谷,南至宜川,蜿蜒500公里,是不折不扣的千里河防。当时,抗战刚刚开始,留守部队还没有和日军交过手。面对兵力兵器上具有优势的敌人,以不到1万之众固守千里河防,到底有多少取胜的把握?萧劲光心里没有底。曹里怀毛遂自荐:我去摸底!他深入前线部队,督促战前准备工作。他加强敌情侦察,反复察看地形,大抓战前练兵,尤其是紧急构筑防御工事……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他向萧劲光汇报:我有底了!
1938年3月中旬,日军侵占晋西北要地兴县,以2000余人附20余门大炮,进抵黄河东岸,企图强渡黄河。日军先以10多架飞机狂轰滥炸3个多小时,但留守部队抢修的河防工事大部完好。等到大队敌人密集渡河刚到一半之时,河防部队根据曹里怀“半渡方击”的指示,一齐猛烈开火,打得日军进退失据,狼狈不堪。趁敌人慌乱之际,河防部队以一部兵力渡过河东,猛袭敌人侧背,此举大出日军意外!日军终于支持不住,向兴县方向仓皇撤退。此战,日军伤亡140余人,而八路军河防部队仅伤亡6人。更重要的是,这次战斗奠定了之后多次河防战斗的基本战法:半渡而击,乘胜出击。
1938年12月下旬,日军纠集2000余兵力,在河东马头关、圪针滩架炮操枪,隔河猛烈射击,并出动10余架飞机狂轰滥炸。根据萧劲光、曹里怀指示,河防部队不急不躁,隐蔽待机。等到敌人步兵集结登船时,才一齐开火射击,重创敌人。双方激战数日,敌人始终无法实现强渡。与此同时,河东第115师独立支队等部不断袭击敌人辎重部队,搞得日军人困马乏,被迫于1939年1月4日晚上开始撤退。河防部队又乘机渡过黄河,向敌人发起追击,取得完全的胜利。在这次大捷之后,曹里怀发表了《河防战斗的检讨》一文,及时、系统地总结了河防作战的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1939年8月,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曹里怀担任参谋长。这时,留守兵团总兵力约15000余人,继续担负保卫陕甘宁、保卫毛主席重任。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不断蚕食陕甘宁边区,袭击留守兵团部队。萧劲光、曹里怀应对有力,他们指挥部队自卫反击,夺回陇东大部分地区,并肃清了绥德地区5县的顽固派势力,巩固了该地区的民主政权。
回顾延安岁月,萧劲光高度评价曹里怀:曹里怀同志是一位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他在留守兵团当参谋长5年,为巩固边区政权,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3年5月,经毛泽东提议,曹里怀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这年8月,毛泽东找曹里怀谈话:党中央已经决定,要你曹里怀到冀鲁豫军区去当参谋长。为此,毛泽东还设家宴招待他。
1944年5月,原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军区,宋任穷担任司令员,王宏坤、杨勇担任副司令员,曹里怀担任参谋长。如此阵容,可见党中央对这一军区的重视;置身这一阵容,也足见党中央对曹里怀的信任。
从1944年初开始,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动攻势作战,稳步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曹里怀等军区领导指挥冀鲁豫军区部队,组织了一系列的战役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此期间,曹里怀亲自指挥了南乐战役、海子战役和安阳以东战役,由于精心部署、指挥得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地方部队主官到主力部队干将,曹里怀在解放战场上打出了声威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国共两党角力又起。党中央决定“争取控制东北”,并从各解放区紧急抽调大军,火速挺进东北。当时,曹里怀原拟接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前任陈赓),也主动请求去东北。党中央批准后,他带着冀鲁豫军区第20团于10月下旬到达东北。
对于曹里怀部,毛泽东是关注的。1945年11月12日,他在一次会议上说:
派十九万军队去东北,这是有共产党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已到九万,正在走的十万。已到李运昌部一万、沙克部二千、曹里怀部二千、黄永胜部四千、刘转连部五千、杨国夫部七千、梁兴初部七千、萧华部二万、万毅部一万五千。
在毛泽东心目中,曹里怀是挂得上号的。
1945年11月,曹里怀出任长春卫戍区司令员。当时,长春由苏军占领,曹里怀不能公开活动,他就以长春公安总队的名义招收人员,改编了伪长春市警察公安总队并很快扩大到3000余人,随即进行教育整顿,加强革命化。当年底至1946年初,他率领所部辗转于东满、北满、西满各地,同国民党地下军、保安团等敌伪武装展开了激烈战斗,相继解放了榆树、五常、伏龙泉、乾安等地。
1946年春,曹里怀所部奉命改编为吉黑纵队,曹里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这年4月,他指挥吉黑纵队参加攻打长春(时苏军撤出),直捣敌军指挥部,深受林彪好评。打下长春以后,吉黑纵队奉命改编,曹里怀率领一部进入吉林市,组成吉林(分省)军区,归吉辽军区管辖,曹里怀担任吉林军区司令员。
1946年7月,吉辽军区改称吉林军区,原吉林军区改称吉北军分区,曹里怀担任司令员,率部转战松花江东岸秀水、法特、白旗屯、溪浪河一带。吉北地区是战略要地,既是对敌斗争的前沿,又是开辟新区的后方。在任上,曹里怀广泛发动群众,努力扩充兵源,严守松花江东,配合主力作战,面面俱到。当时,彭真说过:曹里怀能够独当一面!
1947年2月中旬,吉北军分区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3师,曹里怀担任师长,继续担负开辟吉北根据地任务,同时配合主力作战。当年3月12日,曹里怀率师渡江进攻吉(林)长(春)线,连克重要车站河湾子、土门岭、桦皮厂,一度切断了吉长线,迫使吉林、长春之敌不敢出动,保证了林彪所部主力于长春以北地区痛歼敌71军2个师。
曹里怀师越打越勇,连国民党军精锐新1军都闻之发怵,为之束手:1947年5月18日,曹里怀师奉命参与进攻乌拉街,守敌新1军1个团闻风而逃,夜渡松花江,龟缩于吉林市区;6月中旬,我军攻打四平,曹里怀师奉命阻击长春之敌增援四平,月底进抵公主岭以南,与敌援兵新1军展开激战,成功将敌迟滞于公主岭地区,不能前进一步!
1947年9月,由于战功卓著,曹里怀调任东北我军主力第6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8年3月,又调任第1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在任内,他对这两个纵队的作战训练殚精竭虑,参与领导这两个纵队行军打仗,在这两个纵队的军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英名。
1949年5月,曹里怀升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军长。7月上旬,第四野战军发起宜(昌)沙(市)战役,求歼国民党军宋希濂部主力于宜、沙地区。曹里怀率军直插襄阳、宜都之间,完成对当阳、远安两地之敌的包围,切断敌人逃往宜昌的退路,为战役全胜立下殊功。同年10月,曹里怀指挥部队在大庸俘敌122军军长张绍勋以下5000余人,解放了大庸、桑植县城,进抵湘西。同月,他兼任刚成立的湘西军区司令员,率领部队开始湘西剿匪斗争。
当时,湘西匪患严重,匪史久远,分布广泛,各霸一方,无恶不作。面对严重匪情,曹里怀有条不紊、沉着指挥: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地方党政干部的作用;调动部队指战员战斗积极性;运用政策开展政治攻势;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经过1年零2个月的英勇奋战,曹里怀部歼灭土匪9万余人,取得了湘西剿匪的历史性胜利。
“曹里怀同志不但指挥打仗在行,组织科研攻关也在行!”
1951年4月,抗美援朝战火正炽,曹里怀率领第47军6万余人,奔赴朝鲜战场。6月中旬,经过1个多月适应性休整,第47军奉命接防临津江以东阵地。在曹里怀指挥下,部队迅速进入状态:首先,是狠狠地打击敌人小规模的进攻;进而,开展小分队袭击、伏击战斗,争夺缓冲地区;接着,夺取敌人前沿要点。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战斗,第47军将阵地向前推进了10至15公里。9月底,敌人集中美骑1师、美3师第15团,向第47军防御正面(长达40公里)发动了所谓“秋季攻势”。在曹里怀指挥下,第47军打得极为艰苦顽强,涌现出“天德英雄连”“夜月山英雄班”等多个英雄集体。经过1个月战斗,第47军指战员打败了美骑1师及其仆从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美骑1师损兵折将,被俘官兵垂头丧气地说:“这是骑1师历史上最黯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