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

在宝宝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尿不湿的,但是由于婴儿的皮肤较成人会相对的嫩一些也就比较容易敏感了,如果让婴儿的屁股长期被尿不湿包裹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是婴幼儿的一种皮肤性炎症,患儿多数是因为屁股长期处于一个闷热的环境中,从而表现出来潮红、溃烂甚至发生感染的现象

婴儿使用尿不湿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更换尿不湿就会让婴儿的屁股这个部位的皮肤处于一种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婴儿皮肤不像成人那么有抵抗力,所以就会特别的容易发生感染,出现潮红、瘙痒等症状

尿布性皮炎是指在包裹尿布的部位发生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尿布疹或者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出现潮红、皮疹,甚至出现溃烂及感染。

★导致尿布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有

①使用尿布不当:尿布洗涤不干净,或者尿不湿里的尿渍及粪便刺激,或者尿布不及时更换尿布里的粪便和尿液易被寄生菌分解而产生各种毒素,刺激皮肤而产生炎症;以及臀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也加重臀部皮肤的损伤。

②宝宝方面的原因: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厚度只有成人皮肤的1/10,受到摩擦或者刺激时很容易破损。加之皮肤的免疫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受到刺激很容易产生炎症。如果是单纯性尿布皮炎(就是没有感染者),可搽擦药膏及卫夫霜等婴儿护肤品,卫夫霜因为具有隔离、抗菌、修复的组成成份,较婴儿护肤品有更快的效果。

婴儿如果出现了尿布性皮炎的话就要马上的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任由病情发展的话那么就会加重臀部红肿、瘙痒的现象。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在这个季节家长最好不要给婴儿使用尿不湿,可以帮助预防尿布性皮炎。

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亲爱的家长: “你的宝贝有红屁股吗” ?这就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红臀。 一、病因: 主要的原因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局部区域皮肤受尿便的刺激皮肤表面及粪便中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大量氨,浸泡和刺激皮肤,腹泻时稀便中会有较多的脂肪、液及变形杆菌和微生物均可诱发皮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及分度: 轻度尿布皮炎的主要表现为皮肤血管充血、发红; 重度尿布皮炎根据其皮肤损害程度可再分为三度: Ⅰ度主要表现为局部潮红并伴有少量皮疹。 Ⅱ度主要表现为皮疹破溃并伴有脱皮。 Ⅲ度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生较大面积糜烂或表皮部分脱落,皮疹的面积也会增加,严重时会扩展到大腿及腹壁等部位。皮肤糜烂和表皮脱落部位容易使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甚至会导致败血症。 三、分类: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疹:宝宝的小便及大便较多,臀部皮肤接触尿液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容易引发尿布疹,这也是主要原因 2、变应性接触性尿布疹:宝宝对一次性纸尿裤等化学物质格外敏感而引发的。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长给宝宝用的护肤乳液或爽身粉并不适合宝宝娇嫩的皮肤所导致。 3、念珠菌性尿布疹: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宝宝(或母乳喂养,但妈妈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宝宝)有时会发生霉菌感染,因为抗生素在消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清除一些能够抑制霉菌生长的有益菌。抗生素还会导致腹泻,这也会促使尿布疹的发生。 四、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1、新生儿红臀预防护理要从多方面着手: 1)要选用清洁细软、吸水性强的尿布,可为纯棉布,或一次性尿片。 2)尽可能在尿湿后立刻更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应擦干屁股,擦干后可涂上软膏,可以起预防红臀作用。 3)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必须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合格一次性尿片。 2、假如宝宝已经出现红臀,护理措施: 1)新生儿轻度尿布皮炎的护理

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 在宝宝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尿不湿的,但是由于婴儿的皮肤较成人会相对的嫩一些也就比较容易敏感了,如果让婴儿的屁股长期被尿不湿包裹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是婴幼儿的一种皮肤性炎症,患儿多数是因为屁股长期处于一个闷热的环境中,从而表现出来潮红、溃烂甚至发生感染的现象 婴儿使用尿不湿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更换尿不湿就会让婴儿的屁股这个部位的皮肤处于一种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婴儿皮肤不像成人那么有抵抗力,所以就会特别的容易发生感染,出现潮红、瘙痒等症状 尿布性皮炎是指在包裹尿布的部位发生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尿布疹或者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出现潮红、皮疹,甚至出现溃烂及感染。

★导致尿布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有 ①使用尿布不当:尿布洗涤不干净,或者尿不湿里的尿渍及粪便刺激,或者尿布不及时更换尿布里的粪便和尿液易被寄生菌分解而产生各种毒素,刺激皮肤而产生炎症;以及臀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也加重臀部皮肤的损伤。 ②宝宝方面的原因: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厚度只有成人皮肤的1/10,受到摩擦或者刺激时很容易破损。加之皮肤的免疫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受到刺激很容易产生炎症。如果是单纯性尿布皮炎(就是没有感染者),可搽擦药膏及卫夫霜等婴儿护肤品,卫夫霜因为具有隔离、抗菌、修复的组成成份,较婴儿护肤品有更快的效果。 婴儿如果出现了尿布性皮炎的话就要马上的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任由病情发展的话那么就会加重臀部红肿、瘙痒的现象。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在这个季节家长最好不要给婴儿使用尿不湿,可以帮助预防尿布性皮炎。

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策略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策略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全年收治的273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规范护理措施,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规范化治疗,痊愈203例,显效6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对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进行护理知识的普及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创新。 标签: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预防 新生儿尿布皮炎(newborn diaper dermatitis)是由于尿布材料、排泄物等直接刺激、感染、喂养、治疗等相关因素造成新生儿肛周皮肤、臀部及会阴部等接触部位出现界限明显的红疹、水疱、溃烂的接触性皮炎[1],是新生儿期多发的皮肤病,国内报道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率为14.1%[2]。皮炎的范围主要在尿布覆盖的部位,有时也可扩展到腹部和大腿等处,严重时可形成小脓疱,易引起糜烂和溃疡,利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上无疑是个难题[3]。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式辅料、外用药物、消毒剂等的应用,使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更加规范、有效。笔者对201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73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273例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男152例,女121例,平均胎龄(37.0±2.7)周。入院主要病因为新生儿黄疸89例,新生儿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含支气管炎)102例,新生儿腹泻37例,其他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45例。患儿皮炎分度[3]:Ⅰ度122例,Ⅱ度107例,Ⅲ度44例。 1.2 护理措施 对患儿要严格遵循常规护理规程,在护理患儿之前要严格消毒双手,患儿的治疗情况应每2小时观察记录1次,重度患儿应在交接班时仔细交待患儿的病情变化和一般情况。每天应对患儿奶瓶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密切关注腹泻患儿,观察并记录患儿排便情况,以及颜色、性状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1 轻度患儿护理保持室温在18~25℃,湿度60%~65%,使患儿感觉舒适。每2小时更换1次尿布,从而保持患儿臀部干燥,尽量选择棉布尿布,如选择一次性尿布应选择透气性好,柔和舒适的产品。患儿大小便后及时用温水、香皂、湿巾等清洗,并在会阴部涂达克宁粉,以防止臀部进一步真菌感染。 1.2.2中重度患儿护理皮肤破溃明显的患儿应侧卧或俯卧于恒温箱内,保持

新妈要了解的六种新生儿皮疹

新妈要了解的六种新生儿皮疹 宝宝出生一个月內称为新生儿期,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娇嫩,爸爸妈妈要细心呵护。新生儿的皮肤薄嫩、抵抗力弱以及温度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病原微生物等的损伤,常常表现为皮肤红斑、红疹、丘疹,这里我们统称为新生儿皮疹。有些情况下,新生儿的皮疹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或者可以在家观察、处理,有些情况下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如何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对父母来说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皮疹及其初步处理方法。。 新生儿红斑:。 比较常见,发生新生儿红斑的原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母体内激素水平有关。新生儿红斑常在生后1至2天内出现,多散在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新生儿无不适感,多在数天内消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不必过多干预,不建议外涂爽身粉等,护理的关键在于避免皮肤破损及继发感染。。 粟粒疹:。 是一种出现在新生儿鼻部、下颌或者面颊部的白色细小颗粒状皮疹,是由皮肤碎屑堆积在皮肤的纹路中形成的。许多新生儿出生时就出现粟粒疹,大部分的粟粒疹都会在几周后自行消失。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继续观察哦。。 婴儿型粉刺:。 婴儿型粉刺是指一些长在新生儿的前额或脸颊的红色或白色的小点。这种皮疹在新生儿哭闹的时候看起来更明显。通常这种皮疹会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出现,这是由于接触到母体

内的激素引起的。但这种皮疹很快就会消除,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洗脸然后轻轻拍干,也可以每隔几天使用温和的滋润型肥皂给宝宝洗脸,不需要使用任何沐浴露等。。 尿疹:。 主要发生在新生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表现为红色斑疹或丘疹,多由于尿片更换不及时,新生儿臀部皮肤长时间与尿液、粪便等物质接触引起。怎样来避免宝宝出现尿布疹呢?主要是选择透气性好的尿片或使用布尿布,勤换尿片,每日用清水清洗臀部、外阴及其周围皮肤,注意保持尿片遮盖部位皮肤干燥,大便后用清水清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如果几天内这种尿疹没有消退趋势甚至有扩散现象或出现破损、水泡、糜烂、渗出等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热痱:。 夏天常见,多由于新生儿皮肤排泄汗液不畅导致汗腺阻塞所致,常发生在新生儿头部、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腘窝等出汗较多或皮肤皱褶处,可表现为红色或白色粟粒样皮疹。防治关键在于保持居室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避免暴晒,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衣柔软舒适,减少摩擦。一旦发现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脓疱或新生儿出现发热,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新生儿湿疹:。 俗称奶癣,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冬春季节多见,可由新生儿更换奶粉或者排汗过多等引起。起病时一般先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可波及额、颈、胸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最后结成黄色的痂皮。渗出后红肿减轻进入非急性期仅为丘疹。婴儿湿疹时轻时重,反反复复,急性发作时搔痒难忍经常烦躁哭闹,影响食欲和休息,重时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预防湿疹,关键是使新生儿避免接触过高的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治疗护理现状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治疗护理现状 发表时间:2013-05-17T17:01:4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黎英梅 [导读] 综上所述,新生儿红臀主要的以预防发生为主,局部皮肤应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卫生及通气性。 黎英梅(广西钦州灵山人民医院 5354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419-02 新生儿尿布症又称红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皮肤性损伤[1]。其发病率为16%~35%[1,2]已成为产科及新生儿临床与护理工作的棘手问题。患儿往往因疼痛而烦躁哭闹不安,进而影响进食及睡眠,有的因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使臀部皮损范围扩大、糜烂,甚至继发感染。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及家属的思想负担,也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压力。发生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很多。近年来国内通过倡导纯母乳喂养、加强局部皮肤清洁性及透气性护理来预防或减少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或针对不同的患儿相应运用不同药物或配合不同的物理治疗配合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较果。而对于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在国内临床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现就国内临床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现状综述如下。 1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影响因素 有相关文献[3]根椐临床表现将新生儿尿布皮炎分为Ⅰ~Ⅲ度。Ⅰ度:局部皮肤轻度潮红、红诊;Ⅱ度:中度潮红,伴皮肤破损脱皮;Ⅲ度:局部皮肤大片糜烂、渗液,表皮脱落。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臀部皮肤发红、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斑,严重者出现丘疹、斑丘疹、水疱及糜烂。多累及婴儿的会阴部,有时右蔓延到腹股沟及下腹部。 有报道认为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多为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解尿液后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所致[4]。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柔嫩,角质层及真皮层发育不完善,弹性纤维少,防御功能差,皮脂腺分泌旺盛,抗感染能力差等。稍有护理不当新生儿皮肤角质层形成损伤,从而对皮肤形成物理、化学及机械性刺激,进而导致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般与真菌感染有关,尤其是长期使用抗菌素的患儿出现新生儿臀红有真菌感染的可能[5]。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物氧化形成皮脂酸,从而形成了潮湿、偏酸的局部环境,成为真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新生儿使用便纸质量、是否接受过蓝光治疗、喂养方式及性别等因素对其发生率也有影响[6]。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病率为16%~35%,腹泻患儿更是高达50%或以上。新生儿便纸粗糙或吸湿性差,每次使用更容易对新生儿皮肤形成损伤或刺激。蓝光治疗的患儿大小便次数增加甚至引起患儿腹泻,未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者接受者。有文献[7]报道称母乳喂养加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且稀,其粪、尿PH值为5.4~5.7。而男女婴相比,女婴发生尿布皮炎的机率相对较低, 由于男婴生理解剖结构的差异,男婴大小便后更容易沉积在阴囊与皮肤的皱叠处,会对阴囊皮肤长时间刺激而发生发炎及破损。另外,母亲或新生儿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可诱发新生儿发生二重感染,可导致肠道或会阴部皮肤菌群失调,故尿布皮炎发生率更高。 2 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护理 其基本防治护理原则为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增加局部通风透气性。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发生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属接触患儿前后应及时洗手,患儿的奶具、毛巾要及时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2 新生儿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异物及硬物。 2.3 新生儿衣物选择纯棉柔软的布料,并及时更换湿衣服。而尿布最好选择质地柔软、通气性且吸水性好的棉布或符合消毒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纸尿裤,使用时松紧适宜,避免过紧时增加对局部皮肤的磨擦。 2.4 保持臀剖皮肤清洁干燥,每次大小便后用湿纸巾抹拭或用温开水清洗,禁止使用肥皂清洗臀部。每次清洗后可适当局部应用润肤膏等保护臀部皮肤。 2.5 清洗臀部的水温不宜太高,因水温太高会使局部皮肤肤温太高,使局部血管扩张从而加重局部炎症渗出反应,同时清洗动作就轻、快、稳、准,涂药进棉签应为圆圈状轻滚动,不可作上下抹擦的动作,以免造成脱皮现象或加重疼痛。 2.6 勤换尿布,进行每项操作前均需检查尿布是否潮湿,从而减少大小便对皮肤的刺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皮炎先兆,避免或减少尿布皮炎的发生。 2.7 加强对家长的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宣传坚持六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合理喂养知识。加强疾病防治知识宣教,预防为主,解释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以消除家属的顾虑。 3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治疗现状 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是以预防为主,其治疗方法均为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便后清洗再局部擦药再配合其它治疗。 3.1 一般治疗 3.1.1 邹翠容[8]孟庆玲[9]等报道用生鸡蛋清或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再用干燥毛巾吸干水分,然后在皮损处涂生鸡蛋清或珍珠层粉,患儿便后重复以上操作。一周后疗效满意。生鸡蛋清是一种动物蛋白,具有收敛及保护创面作用并参与组织修复再生。珍珠粉有清热解毒、生肌收敛作用。 3.1.2 邵立平[10]用茶叶治疗新生儿红臀210例,方法:取适量茶叶,用文火培干后研成粉末,患儿皮炎部位用温水清洗后用软毛巾吸干水分,然后将茶叶粉末撒在皮炎部位,患儿使后清洗重复用药,三天后痊愈率达82%。茶叶中含有鞣酸,有收敛去湿作用。 3.1.3 有报道称用母乳或牛奶外涂治疗轻型尿布性皮炎收到较好的效果,新生儿每次便后清洗臀部后,用消毒过的母乳或牛奶直接外涂皮炎部位,在局部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隔离了分泌物对局部皮肤刺激。 3.1.4 林常红[11]等用新鲜芦荟汁治疗新生儿红臀有良好的疗效。方法先用小片芦荟叶贴于前臂内侧皮肤上观察有无过敏现象,如没有,用温水清洗皮炎部位后取新鲜芦荟汁外涂于皮炎部位,3~5次/天,治愈时间为2~8天,治愈率为100%。 3.1.5 苏莉娜[12]等用特制甘油湿巾用于防治新生儿尿布皮炎中作用突出,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将纯甘油与蒸馏水按3:7比例配制成30%甘油,用棉棒涂抹在一次性隔尿巾上成制成甘油湿巾,每次便后膛温水洗臀部后吸干水分,将甘油湿巾隔在臀部与尿布摩擦的部位,然后用纯棉尿布包裹,注意留一定空隙。甘油是一种大分子有机化学物,吸水性强,可与水混溶,不堵塞毛孔,不被皮肤吸收且可在

1例奈韦拉平致新生儿重度皮炎的护理体会

1例奈韦拉平致新生儿重度皮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14T15:15:27.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罗永会[导读] 患儿出院后,暖箱、病房、体温表、被褥等所用物品,彻底进行终末消毒。 罗永会(云南省楚雄州传染病医院云南楚雄6512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298-01 【摘要】奈韦拉平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合用治疗HIV-1感染,主要临床毒性是皮疹,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Stevens-Johnson综合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奈韦拉平新生儿重度皮炎护理 奈韦拉平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临床上常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合用治疗HIV-1感染,也可用于预防HIV-1的母婴传播。我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9月29日收治一例因服用奈韦拉平致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患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3天。2010年9月26日我院妇产科收治一例HIN感染者孕妇,孕33周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术,新生儿重2100g,出生后立即服用奈韦拉平实施母婴阻断,服用3天后,患儿臀部、双下肢、会阴部出现多发性、剥脱性皮肤损伤,并逐渐加重,皮肤出现水泡,表皮皱起,稍用力摩擦既有大片脱落,露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尤以足踝部、脚掌足底严重,患儿发热,体温38.6℃,精神萎靡、进奶减少。根据患儿特殊用药史,结合临床特点,诊断为“新生儿药物性重度皮炎”,并立即转入新生儿科治疗。 2 护理 2.1收入隔离病房,进行单间隔离。在将患儿由产科转至新生儿科的过程中,将患儿在产科使用的温箱一并搬入新生儿科,避免再次污染的可能。 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限制探视,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物体表面、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室温在24-26℃,暖箱温度调至29—32℃,湿度55-65%。患儿使用的垫褥、尿布全部经严格高压灭菌后使用,质地采用柔软无刺激、吸水性好的棉质面料。 2.3暴露疗法因患儿全身皮肤损害严重,部分地方出现渗液,故采用暴露疗法。将患儿裸体置于暖箱内:一方面裸体放置可避免衣物被服与皮肤摩擦,防止皮损加重;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外敷药物沾染衣物,能使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更好发挥疗效,其次,暴露疗法可使医务人员随时观察皮肤损伤的程度及皮肤恢复情况,还便于进行各项操作[1]。 2.4全身药浴与局部用药相结合:将0.5%的碘伏溶液稀释至1:30,每天浸泡2次。调节室温26-28℃,水温38-40℃,倒入专用浴盆中,将患儿全身(除口鼻外)浸泡在药液中,洗浴20-30min/次,同时用消毒小毛巾擦拭面、额及眼部,然后用消毒毛巾将患儿全身擦干,注意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推拉,皮疹若有脱屑勿强行撕脱,并注意观察皮损面积,有无新增水泡、脓疱、渗液等情况。洗浴后将患儿裸体放于温箱内,一方面促进皮肤干燥,另一方面延长药液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充分发挥药效。两小时后,将康复新原液轻轻蘸滴在皮损处,促进皮损的修复和愈合,在两次药浴的间隔期使用,每天两次。 2.5喂养因患儿母亲是HIV感染者,采用全人工喂养。2-3h喂奶一次,进奶后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入气道引起窒息。 2.6预防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预防性使用青霉素,避免皮肤发生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补充。 3 防止职业暴露 患儿母亲是HIV感染者,患儿是否携带HIV病毒具有不确定性,加之患儿皮损严重,多处皮肤渗液,为避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在为患儿穿刺、接触体液时,如洗浴、更换尿布,戴上手套,患儿产生的垃圾如尿布、垫褥视为感染性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 终末消毒 患儿出院后,暖箱、病房、体温表、被褥等所用物品,彻底进行终末消毒。 5 疗效观察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渗出减少,皮损部位逐渐干燥结痂,脱屑,脱屑后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皮肤淡红色,无疤痕,弹性好。体温降至正常,脸色红润,进奶量正常,9天后痊愈出院。 6 讨论 奈韦拉平主要临床毒性是皮疹,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Stevens-Johnson综合征,使用时须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采用全身药浴和局部用药,能取得较好效果。碘伏具有杀菌、止痒、收敛作用,是碘与表面活性剂体系所生成的络合物溶液,能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结合使其发生变性。对各型肝炎病毒具有灭活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类炭疽芽孢杆菌等皆有快速杀灭作用。在用药过程中,碘在表面活性中缓慢释放,其杀菌作用持久。使用碘伏泡浴,药浴的热力作用有助于推动血液循环,其温热效应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且药物有效成分能对肌肤产生刺激,或使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2]。抗炎、消除炎性水肿,可抑制组织氨所致小鼠皮内色素渗出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粘糖氨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外用能快速激活局部免疫细胞、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消除炎症水肿。二者联合使用,能快速消除水肿,促进局部组织愈合,取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玉玲.新生儿剥脱性皮炎1例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1):83-84. [2]黄俊梅,孙玉琴.强力碘药浴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J].实用医药杂志, 2008.

尿布疹和湿疹的区别

尿布疹和湿疹的区别 很多新手爸妈对于尿布疹和婴儿湿疹总是分不清楚,在给宝宝换尿布时,妈妈发现宝宝屁股上长了一片小红点,以为宝宝患了婴儿湿疹,其实有可能是尿布疹。尿布疹和湿疹的区别有哪些?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尿布疹,俗称“红屁股”、“红臀”,一般症状表现在屁股上;尿布湿疹是由于宝宝皮肤娇嫩,长期受湿布的刺激,尿液或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素所产生的氨类物质刺激皮肤而引起的一种臀部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出现皮肤发红的过敏反应。先是小红点,然后逐渐变为片状红斑,临床上称为丘疹样皮肤损伤,严重时会出现破溃和糜烂。 湿疹,症状可以发生在全身,比如头部,背部等等。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多见于牛奶喂养的孩子。这与过敏性体质有关,既有遗传因素作内因,又能外界因素作诱因。起病时一般先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可波及额、颈、胸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最后结成黄色的痂皮。渗出后红肿渐轻进入非急性期仅为丘疹。婴儿湿疹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孩子在急性发作时搔痒难忍经常烦躁哭闹,影响食欲和休息,重是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实在让大人头痛。 两者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尿布疹治疗一般是选用直接涂抹小儿护臀膏的方法,湿疹治疗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小儿化湿膏。... 什么是尿布疹 尿布疹是什么呢?尿布疹也叫红臀、尿布皮炎,是由于尿布覆盖而导致的皮肤疾患,是2岁以内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宝宝由于皮肤非常娇嫩,诱发尿布疹的因素也多,几乎所有婴幼儿都有得过尿布疹的经历。 尿布疹是婴儿中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它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表现为臀红、皮肤上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孩子爱哭闹,表现不安、烦躁、睡不踏实。 尿布疹是由于尿布被粪便、尿液污染后分解产氨,刺激和损伤皮肤所致。未及时更换尿布是治病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皮肤娇嫩,易对洗涤剂、柔顺剂过敏。在反复使用尿布时,洗净后一定要用清水多淘几次,并定期用开水烫或煮。如果尿布中的尿酸盐没有洗去,会不断刺激孩子的皮肤更增加了患尿布疹的可能性。 什么是湿疹

新生儿尿布皮炎120例临床护理体会

新生儿尿布皮炎120例临床护理体会 ? 4904? 胃和胃肠内营养,待患儿吸吮吞咽反射正常后,停止鼻饲,经 口喂养.对照组则按传统方式喂养,其他治疗护理同干预组. 1.3观察指标:观察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性,达足量喂养时间, 吸吮吞咽功能建立的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 2结果 吸吮吞咽功能建立的时间,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发 生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患儿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表(例) 注:干预组吸吮吞咽功能建立的时问明显早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 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比较(例) 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的平均时间:干预组7d,对照组9d; 28d体重平均增长:干预组1050g,对照组860g;干预组生理 重下降恢复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短,体重平均增长比对照 组快,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吉林医学2011年8月第32卷第23期 3讨论 早期洗胃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胎儿在产前及产时由于生 活环境及分娩方式的特殊性,都容易不同程度地吞入羊水,特 别是吞人过多被胎粪污染或混有母血的羊水,刺激胃黏膜,使 黏膜分泌及胃酸亢进.本研究对干预组患儿早期用碳酸氢钠 洗胃,尽早清除胃内羊水,增加pH值,中和多余胃酸,减少刺 激,消除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提高喂养耐受性. 早期微量母乳胃肠内营养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临床上考 虑到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欠成熟,早期喂养易发生胃食管反 流,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而仅给予全静脉营养,常推迟开 奶.而缺少肠内营养又可能使肠黏膜萎缩,肠绒毛变平…. 有研究发现,生后6d仅接受静脉输液的早产儿,其促胃液素 和胃动素等胃肠激素未见明显升高】.胃肠激素参与新生儿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发育和成熟过程目前已证实.早期母 乳胃肠内微量喂养,通过极少量肠内营养,利用生物刺激作 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释放胃肠激素,促进消化 功能早期建立和进一步发育成熟.本研究中干预组吸吮吞咽 功能建立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达足量喂养时 间,拔胃管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明显缩短.可见,早期 母乳胃肠内营养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同时使早产儿尽早 摄入初乳,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成熟,提高存活率及存活质量,

婴儿护理--大小便护理篇

新生儿大小便护理 一、新生儿大小便的状况 (一)大便 大多数婴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即胎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完全是胎便,颜色通常是深绿色,棕黑色,呈黏糊状,没有臭味。接下来几天,粪便颜色逐渐变淡,一般在3—4天内胎便排尽,婴儿粪便转为黄色。 如果婴儿出生后24小时以后不见胎便排出,应报告医生,请其进行检查,看看有无肛门、有无腹部膨隆和包块等情况,以确定是否有消化道的先天异常。 (二)小便 多数婴儿出生后第一天就开始排尿,但尿量很少,全天尿量通常只有1030毫升;小便次数开始也不多,第一天只有2—3次;尿色开始较深,一般呈黄色,以后随着开始喂奶,婴儿摄入的水分逐渐增加,小便总量逐天增加,小便次数也逐渐增多,到出生后一周小便次数可增加到每天10—30次,小便颜色也慢慢变淡。 少数婴儿出生后刚排出的小便略带砖红色,这是由于尿酸盐沉积所致,属正常现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只需增加喂奶量,过几天即可逐渐消失。 (三)不同喂养方式的排便次数 1.母乳喂养婴儿的排便次数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几周内,每天会有几次排便,有些在每次哺乳后都排便,通常是浅黄色面糊状或浓奶汤状。在1—3个月时排便次数慢慢减少,有的1天只排便1次,还有的需隔1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对于这种情况,只要婴儿没有不适,就不必担心。母乳喂养的婴儿即使2—3天排便1次时,大便都应该是软的。 2.人工喂养婴儿的排便次数 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日可排便1—4次,并逐渐过渡到每天1—2次。作为母婴护理员,要注意婴儿大便的质地是否正常,如果大便的质地正常,排便的次数多少并不重要。 二、大小便后的清洁处理 新生儿不懂得控制大小便,屁股经常会沾上大小便,清洗时不仅要注意是否洗得干净,还要注意不要因为手力过重伤到婴儿。下面分男女婴来介绍大小便的清洁处理。 (一)女婴清洁的基本步骤 步骤1:解开健康宝宝纸尿裤,擦去肛门周围残余的粪便,用湿由纸或洁净的温湿毛巾擦洗小肚子各处,直至脐部。 步骤2:用一块干净的湿巾擦洗婴儿大腿根部所有皮肤褶皱,由上向下,由内向外擦。 步骤3:抬起婴儿的双腿,并把一只手指置于女婴双踝之间。接下来清洁其外阴部,注意由前往后擦洗,防止肛门处的细菌进入阴道和尿道。用干净的湿巾纸清洁肛门,然后清洁屁股及大腿,向里洗至肛门处。 步骤4:擦干双手,用纸巾抹干婴儿的屁股。如果患有红臀,可以先让婴儿光着屁股玩一会,使屁股干透,并在外阴部四周、阴唇及肛门、臀部等处擦上护臀膏。 (二)男婴清洁的基本步骤 步骤1:让婴儿平躺在床上,解开健康宝宝纸尿裤,男婴常常在此时撒尿,因此,解开健康宝宝纸尿裤后仍将尿布的前半片停留在阴茎处几秒钟,等他尿完。利用健康宝宝纸尿裤的吸水性,兜住尿液,以免弄湿和污染床垫。 步骤2:母婴护理员站在婴儿身体的右侧,先用左手抓住婴儿的两只脚踝向上拉起,一只手指置于其两踝之间,以免因两腿挤压得过紧造成婴儿疼痛不适。再用右手翻开健康宝宝纸尿裤,用相对洁净的健康宝宝纸尿裤内面擦去肛门周围残余的粪便,将健康宝宝纸尿裤前后两片折叠,暂时垫在屁股下面。然后,放下婴儿的两脚,用专门的湿巾纸或洁净的温湿毛巾擦洗屁股。 步骤3:先擦洗肚皮,直到脐部。再清洁大腿根部和外生殖器的皮肤褶皱,由里往外顺

细致化护理在新生儿尿布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细致化护理在新生儿尿布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在新生儿尿布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 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尿布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75例和观察组(细致化护理)75例,比较两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尿布疹消退时间及家长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尿布疹消退时间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尿布疹护理方式,主要为保持清洁干燥及隔离刺激性物质,给予防感染干预措施,且在每次更换尿布时以隔离软膏对皮肤进行防护隔离。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每个护理步骤进行细化处理,包括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根据家长需求进行疑问的解答,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尤其注意更换尿布过程的细致化处理,包括注意手部温度及环境温度等,接触患儿过程中尽量注意动作轻柔,指导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操作,并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随时了解患儿的尿布疹情况,针对情况随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注意疏导患儿家长的焦躁情绪,从而实现较佳的沟通效果。 1.3 评价标准 家长对护理的综合满意程度包括对健康宣教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每个方面均包括三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尿布疹不同消退时间的比较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尿布疹消退时间<3 d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新生儿尿布疹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除与新生儿的皮肤相对娇嫩有关外[2],尿布潮湿、刺激、感染及其他多种情况也是导致尿布疹发生的重要原因[3],此类患儿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发热等情况,严重者还可出现破溃及蔓延到其他部位的情况[4],故家长对患儿此方面的治疗护理需求较高,对于此类患儿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细节方面的干预。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因自身对护理要求无法表达,且受其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在选择护理模式方面更应引起重视[5]。细致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对于细节处理更为重视的一类护理模式,

尿布疹

尿布疹 文章目录*一、尿布疹的概述*二、尿布疹的典型症状*三、尿布疹的病因病机*四、尿布疹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尿布疹的并发症*六、尿布疹的防治方案 尿布疹的概述 1、定义尿布皮炎是指在新生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又称新生儿红臀。 2、别称新生儿红臀,尿布疹,新生儿尿布皮炎 3、发病部位肛门、臀部、会阴部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婴幼儿 6、科室儿科 尿布疹的典型症状 1、尿布疹的典型症状在尿布部位发生边界清楚的大片红斑、丘疹或糜烂渗液,甚至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严重者,特别是营

养不良的慢性腹泻婴儿,可发生皮肤溃疡。 2、尿布疹的分类刺激型尿布疹:所谓刺激型尿布疹就是指因为皮肤受到刺激而起的疹子,通常这种疹子是因为宝宝的尿液或者是粪便刺激了宝宝的皮肤而引起的,此外加上穿着尿不湿的宝宝,会受到尿不湿的摩擦,所以就会起疹子。那么这种疹子当然换哪一种尿不湿都是没有作用的,一般这种情况需要宝妈及时的给宝宝更换尿不湿,尤其是在宝宝粑粑后。有些宝妈为了省钱尿不湿会用很长时间才更换,这肯定是不可以的。 过敏型的尿布疹。有些宝宝起疹子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过敏导致的,这种过敏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对尿不湿过敏,有可能是对痱子粉过敏,除此以外,还有可能是和宝妈的饮食有关,因为哺乳期的宝宝和宝妈的饮食是息息相关的,另外宝妈平时使用的一些湿纸巾等都会可能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所以要分辨好宝宝是因为什么导致的过敏,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闷热型尿布疹。顾名思义闷热型的尿布疹是因为宝宝使用的尿布闷热导致的,在秋冬季节,宝妈觉得天气比较冷,所以会给宝宝选择厚一点的尿不湿,但是要知道在冬天,宝宝穿得本来就比较厚,如果再给宝宝选择比较厚的尿不湿,那么很有可能会闷坏宝宝。而且如果宝妈没有频繁的给宝宝更换尿不湿,那么也是很容易发生闷热型的尿布疹的,一般这种疹子大多在宝宝的大腿内侧以及腰部。

新生儿尿布疹的护理

新生儿尿布疹的护理 目的 预防及处理尿布疹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持患部清洁、干燥,适当使用药物或烤灯(远红外烤灯)并且预防在发生 要点原则 遵医嘱有护理人员执行药物治疗或烤灯使用 用物及设备 用物名词数量单位 凡士林 1 瓶 护肤膏 1 瓶 氧化锌 1 瓶 烤灯或远红外线烤灯 1 台 护理活动 一、准备事项 1、向主要照顾者执行的目的及过程 2、接触新生儿前后须洗手 3、核对医嘱,准备用物,并确认仪器设备功能正常。 二、执行步骤 步骤要点原则 一、预防尿布疹: 1、凡入院新生儿皆需请家属购买凡士林或护肤膏;每次更换尿布后,需涂抹凡士林或是护肤膏于臀部,男婴则涂抹到睾丸下方皮肤,作为皮肤的防护。 2、发现新生儿开始解便次数变多或是腹泻的新生儿:新生儿可离开保温箱或小床者,于解便后,需用水清洗臀部(勿使用清洁剂或肥皂洗),在用小毛巾擦干即可,至少每2小时需要检查尿布或更频繁的更换尿布,维持尿布的干燥。 3、选择符合新生儿身材大小合适号的纸尿裤,穿戴完毕后,要检查调整,调整腰部的粘合是否合身,松紧度以两个手指能放进去为宜,松紧带也学要调整避免尿液渗出。 4、不论保温箱或小床的病婴,可将臀部裸露,保持通风干燥。 5、预防刺激性感染,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加强洗手。 二、已发生尿布皮疹的处理: 1、不可在涂抹的物品(婴儿油、凡士林)、不论保温箱或小床的病婴,可将臀部裸露,保持通风干燥。 2、离开保温箱或小床者,于解便后,一定需防水性软膏能作为皮肤隔绝湿气,适用于皮肤上的外?防护。 凡士林有润滑作用,当解大便无需擦婴儿油擦拭,使用湿巾擦拭即可。 *倘若家属自备爽身粉表明涂抹臀部,需向家属说明粉尘吸入的危险,不建议使用。 用力擦拭可能会擦伤皮肤。 勿用一般成人用湿巾清洁屁股,因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几次皮肤或使皮肤过敏。、(故购买湿巾时,应选择不含酒精等刺激物质) 油类药品清洁不易,会阻塞毛细孔影响伤口愈合。 氧化锌未防水性软膏,可帮皮肤隔绝湿气且

20种婴儿常见状况大解析

20种婴儿常见状况大解析 小宝宝出生后,妈咪、爹地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小小人儿,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生活充满了温馨趣味;只是面对小小人儿有时莫名的哭闹,还真不知如何是好!还好透过摸索,终于知道照顾小小娃儿是有秘招的! 希望您了解照顾小小娃儿的诀窍,能够得心应手成为称职的新手妈咪。 喝奶篇 1、宝宝喝多少奶才够 吕适存小儿科诊所院长吕适存表示,小宝宝喝奶的标准依照体重判断,每天应喝的奶量是以每公斤喝150cc为计算标准。例如:小宝宝体重四公斤,一天应该喝的奶量150×4=600cc。喝母乳的小宝宝,只要喝奶后,可以安稳睡觉两小时以上即可。 一天要喝几次奶?喝牛奶的宝宝可以每3~5小时喂一次,一天总共约喂6次;如果宝宝已经吃饱,母亲喂奶时,宝宝会以舌头顶住奶嘴,甚至用转头不喝、啼哭来表达。儿科主任陈昭惠表示,喝母乳的宝宝在一个月内,一天至少喝8~12次,一天至少小便6次,当吃饱的时候,宝宝会自已松开母亲的乳头;而且头三个月一周体重增加约150克,即表示宝宝吃饱了。2、宝宝喝多少水才够 宝宝所需要的水分约100~150cc/kg/天,但是牛奶中有七分之六是水分,而且新生儿的活动力不强,水分消耗少,可以不喝水。但是,吕适存医师强调,宝宝长到2~3个月以后,活动力、新陈代谢都增加,开始要喝水;而且若是夏天,容易流汗流失水分,应该补充水分。通常是宝宝喝完奶后,在两餐中间喝水,如果是针对已经长牙的孩子,也可以在喝水时清除口腔中奶渣。陈昭惠医师则表示,完全喝母乳的宝宝在前六个月并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即使非常炎热的天气,只要宝宝需要了就喂母乳,也不需要喝水。 3、宝宝熟睡时可不可以喂奶 通常不鼓励在宝宝熟睡时喂奶,因为这样不仅会有吸收不佳的情形产生,也会造成宝宝清醒时肚子不饿不想喝奶的情形;此外,熟睡时口中含奶水,奶嘴容易顶到牙龈部分,都容易造成奶瓶性龋齿。 4、如何知道宝宝饿了 陈昭惠医师表示,当宝宝的嘴唇、舌头做出吸吮的动作;或是嘴巴碰到东西,如衣服、毛毯等,头就转向过去,而且嘴巴还会张大,甚至碰到自己的手就会吸吮手指时就是宝宝肚子饿了,称为“吸吮反射”,即表示母亲可以喂宝宝喝奶了;至于小宝宝哭闹,则表示已经是非常饿了。另外可以将手放在小宝宝的嘴边,若会一直吸也表示宝宝肚子饿了。 5、宝宝常常吐奶或溢奶 小儿科主治医师陈志成表示,宝宝喝完奶后,将从嘴角流出少量奶水,称为“溢奶”;若奶量很多甚至是喷射状,称为“吐奶”;两者有时不易区别。 造成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如下: a、胃食道逆流 食道到胃的交界处有一括约肌(贲门),通常关闭,只有在食物进入胃中时会打开,目的是控制食物不反流至食道;但是新生儿的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食物容易回流到食道,造成吐奶。 b、胃容量小 宝宝的胃容量小,父母却喂得太多,超过胃容量。 c、奶嘴大小不当 奶嘴大小不当,宝宝喝奶时将多量的空气吸到肚子里造成腹胀就容易吐奶或溢奶。 以下的方法可以减少吐奶或溢奶的发生:喂奶喂到一半就拍背帮宝宝排气;少量多餐,一次不要喂得太多,以免腹胀;宝宝睡觉时可以采右侧睡或趴睡;此外,挑选一个合适的奶嘴也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 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 局部细菌感染。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 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 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二、黄疸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 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 (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黄疸,在第4~5天达到高峰,在1~2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毫克每100毫升。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于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炎;感染造成肝功能降低;生产过程导致新生儿头皮淤血。 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早(24小时内),发展快,退的慢,当黄疸指

新生儿红臀护理

新生儿红臀护理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业务学习时间:2015年11月5日 地点:主任办公室 主讲人: 参会人员:全体护士 内容:新生儿红臀护理 摘要:通过新生儿室护士对宝宝臀部进行精心护理,患儿在住院期间勤换尿布,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其臀部皮肤发红和糜烂。 新生儿红臀又称新生儿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顾名思义,就是臀部皮肤发红,症状轻的仅表现为表皮微红、表面干燥;严重的会有明显的皮肤溃烂,有渗出液,还可能伴有红色丘疹、水泡。除臀部外,兜尿布的其他部位,像会阴部、下腹部、大腿等处也容易发生类似症状。 1新生儿红臀发生的原因 腹泻新生儿红臀是腹泻引起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大小便后未及时擦洗,尿液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氨,使患儿臀部长时间处于湿热状态,从而导致肛门周围及尿布接触部位发红、糜烂、渗液等。长时间尿布未更换,孩子长时间接触侵湿的尿布是红臀发生的根本原因。 尿不湿的选择选用劣质尿不湿。由于劣质尿不湿粗糙、质硬,对新生儿皮肤造成直接伤害。另外,在尿布外垫上不透气的所料,也是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当然,有一部分孩子的皮肤属于易感性皮肤,故红臀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个别差异。

新生儿爽身粉沐浴后,在为擦干的皮肤处拍上爽身粉,爽身粉遇潮后形成块状。新生儿皮肤皱褶,爽身粉块状阻碍皮肤水分的挥发,严重刺激皮肤而导致红臀。 护理不当护士更换尿布不及时,新生儿大小便后不及时更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在行臀部护理时用力过大而受损伤。 部分孩子可能由真菌感染引起,这样红臀会更重。 2 新生儿红臀分级 轻度仅有表皮发红。 中度表皮发红伴有皮疹。 重度表皮剥落糜烂或有溃疡面。 3 新生儿红臀护理 护理新生儿轻度红臀时,先将红臀部位用清水洗干净,用消毒的软布轻轻擦干臀部,彻底暴露患处,采用电吹风吹患处。采用电吹风时要用手背测试热气温度,风速应柔和,移动要均匀。距离患处在20-30CM之间,每次吹3-5min,热吹风后,用消毒棉签蘸紫草油轻轻涂抹患处。 护理中度红臀时,用派瑞松涂抹于患处,配合热吹风,强度和距离与轻度红臀相同。 护理重度红臀时,用百多邦涂抹于患处,配合烤灯照射,用烤灯时选用40-60W 的鹅颈灯,照射距离30-40cm,照射时间15-20min。或将孩子的臀部暴露在新生儿抢救辐射台上,辐射台处在正常工作状态,调在肤温档,温度调37-37℃之间,配合氧疗,氧疗时吸氧管距离臀部,用未经湿化的纯氧,流量6-8L/min,直吹20-30min每日3-4次,这样即安全,效果又好。烤灯或辐射台能使患处皮肤明显干燥,改变了局部潮湿的环境,抑制了细菌生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脱水,减轻组织肿胀。能快速改善新生儿重度红臀。

新生宝宝小屁屁便后的护理

新生宝宝小屁屁便后的护理 婴儿从出生至28天,都称新生宝宝。为新生宝宝的小屁屁做好便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此阶段他的皮肤比较柔嫩,防御功能差,容易受到损害,发生“尿布疹”。所以,尿布湿了要及时更换,新生宝宝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后,扑少许粉,以预防尿布疹。 Tips:红臀又称之为尿布皮炎,或尿布疹。其常见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 1)物理原因:潮湿的尿布经常与皮肤摩擦;2)化学原因:排泄物中尿素被细菌分解成碱性的氨,刺激皮肤所致。其它还可能因细菌或霉菌感染所致。 下面用表格介绍宝宝便后小屁屁的清洁护理步骤: 洗两次——→擦干——→扑粉或上药膏——→换尿布——→洗手表:新生宝宝便后臀部清洁护理步骤 护臀步骤 1) 洗两次 2) 擦干 3) 扑粉或上药膏 4) 换尿布 5) 洗手 1) 新生宝宝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保持室温在24℃~28℃;水温在35℃~38℃;

2) 清洗分为3步: a。先取下宝宝的旧尿布,留在臀部下面;再用柔湿巾将宝宝的粪便擦净; b。用第一盆温水,将残留的脏东西擦洗干净; c。换第二盆温水,采用淋洗的方法洗臀部。可以抱起新生宝宝,用盆水淋洗,顺序是:男宝宝的小鸡鸡(外生殖器)或女宝宝的会阴→一侧臀部→另一侧臀部→肛门。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稍待片刻,此时操作者可洗手并擦干,准备下一步工作。 3)宝宝的臀部护理可分两种情况: 如没有发生红臀时,可扑少许粉。操作者先把粉倒在手心里,再扑在宝宝腹股沟、臀部等处,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眼睛。 如已发生红臀,可在局部涂护臀膏,如5%鞣酸软膏。在棉签上先挤上一点药膏,采取滚动式方式在新生宝宝红臀处涂抹,范围要超过红臀。注意经常保持宝宝臀部干燥。护理后应给宝宝更换干净的纸尿裤,再将脏尿裤拿走。 换纸尿裤的注意点: (1)不要弄错纸尿裤的前后,有搭扣的是后边; (2)不要用纸尿裤上缘覆盖宝宝肚脐,当脐部被遮挡时可以翻折下来; (3)不能包得太紧,纸尿裤两侧留有1个手指的宽松; (4)要拉出纸尿裤的荷叶边,以防大便漏出。 注意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