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习绘画、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表演,他们能够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这种积极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其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理解和呈现艺术作品。
这种锻炼促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们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
通过这种合作,他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艺术作品和表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学生们可以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体验,从而增强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而要实现艺术教育的这些功能和意义,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
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应该被充分重视并纳入课程中。
同时,教师应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们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课程和艺术活动,家庭可以提供艺术资料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艺术学习,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艺术的功能与教育一、思维导图二、考点摘要本章重点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教育的意义以及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三、常考知识点(一)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恩格斯认为从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学到的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要多。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以情感人托尔斯泰《如歌的行板》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审美娱乐作用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寓教于乐(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展。
一方面,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变得更加舒适和富有,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
另一方面,高科技社会,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反而更加焦虑和不安。
人们渴望超出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2.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任务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四、常考名词解释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教育的功能摘要: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功能、辅助道德教育的功能、启迪智育的功能,同时也可以给情境教学法提供丰富的内容和资源。
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功能,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关键词: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道德教育 启迪智育 情境教学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走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变得密不可分。
学校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探讨学校艺术教育功能有助于更好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优秀人才。
1 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基础,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基础,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因此审美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此外,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美育的培养主要靠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促使大部分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感受力、激发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
如学生在绘画课上学习了素描,学生观察力也会随之提升,在看待物体不仅包括平面构成,阴影部分也尽收眼底,由此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更多潜在的美,并且引发创造美的冲动。
一位没有接受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或许对书法的认知仅停留在书写层面,认为书法就是写字的过程,而学生在具体学习了书法用笔、结构之后才会感受到书法中每一个笔画、线条都是灵动的艺术,其中饱含着书写者的艺术修养与艺术情感,学生在感受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书法书写能力、鉴赏力,同时也会产生书法创作的冲动。
2 艺术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具有促进德育的功能德育在我国一直被高度重视,但是如何落实德育,避免空洞教条的伦理说教成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为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所以,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不同于科学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同于其它一般类型的娱乐活动。
也就是说,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艺术,是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的。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为:学《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报怨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句话指出了文艺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诗经》所录的均为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共160篇)即十五国风,亦称《国风》,是从不同地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多为各地土风歌谣。
②雅(共105篇)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朝廷之乐。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③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单选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庄子B.老子C.孔子D.孟子【答案】C【解析】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①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②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2.西方哪位思想家认为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A.费尔巴哈B.黑格尔C.列宁D.马克思【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这段话反映出艺术具有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3.哪位思想家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A.马克思B.费尔巴哈C.恩格斯D.黑格尔【答案】C【解析】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揭示了文学作品存在的审美认知作用,它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是做到了“观古今于须奥,览四海于一瞬”。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概论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
在这第三章,我们将探讨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欣赏到美的事物,感受到艺术品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审美功能让我们能够品味和欣赏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艺术品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其次,艺术还具有表达功能。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深处的感受。
艺术作品通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形式、色彩、音符或文字,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世界。
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世界的不同角度,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第三个功能是文化传承。
艺术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艺术作品记录了过去的故事,传递了文化的精髓。
无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现代的电影、音乐,都是文化的载体,将过去的智慧传承给后人。
除了以上的功能,艺术还能够影响社会和改变人们的思想。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唤醒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艺术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唤醒他们的艺术潜能。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也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式。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包容性。
另外,艺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质。
艺术作品常常能够唤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
论述艺术审美娱乐教育功能的作用声乐是一种以声音为主要表演的艺术,歌唱者在表演时的肢体形象、发声时的气息及嗓音有否杂质都直接影响着观看者对艺术的欣赏。
大家都学过语文课,都知道一些诗歌写的美,也知道课文中一些文章描写了大自然的美,有时听老师读诗或朗读课文有一种享受的美,同样一首好听的歌也会给我们在听觉上美的享受,声乐艺术的美,无论是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品味。
所以审美教育纳入声乐教学课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自从高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实施教学,声乐教学推行审美教育课程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向前推进了一步,除了注重对高校声乐班的学生进行声乐方面的乐理知识培训,还加强对唱音的节奏,发音的准确,呼吸换气的方法等唱功的训练,教授学生了解几种演唱唱法的特点,识别各种乐器,掌握音乐的'旋律以及自我保健知识。
同时也不忘对高校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同学和关爱家人的优良思想品质。
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真遵循新的课程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工作,都能认真领会新的方针政策,对声乐教学改革也有新认识,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认为声乐教学课程添加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样的教学方案不光可教出好的声乐学生,更可培养思想美、行为美和声音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才。
(一)教学模式问题以往的高校声乐教学大多采用一个教师教几个学生,教师配有专门的教室和授课用的钢琴等乐器,一般都是教师教一句发声学生学一句发声,再就是用音响播放民族音乐、通俗歌曲叫学生反复的听,学习别人的唱法,一些教师仍存在老思想还用老经验教学生,觉得还是手把手的、一字一句的教放心,学生只要练习练习再练习就可学好声乐。
使得部分学生感觉上声乐课就像机械人一样太无聊了,学习声乐课的乐趣与激情慢慢磨掉了。
有的声乐教师没有考虑每个学生的基本条件和音乐素质,没有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教点有难度的唱法学生无法接受,硬着头皮唱,扯着嗓子吼,感觉不到声乐的美,反而觉得学习声乐真的有点累有、有点难。
大学艺术教育课程考题及答案考题一: 艺术的定义和功能1. 什么是艺术的定义?艺术是通过创造性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一种人类创造活动。
2. 艺术有哪些主要功能?艺术的主要功能包括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社会批判、情感表达和思想启发。
考题二: 艺术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1. 列举艺术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并指出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 印象派时期:代表作品有莫奈的《印象·日出》和梵高的《星夜》。
- 抽象表现主义时期:代表作品有康定斯基的《黄红蓝》和杰克逊·波洛克的《喷溅》。
考题三: 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1.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 培养审美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水平。
- 增强文化意识: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艺术教育在社会中起到了促进文化传承、培养创意人才、提升社会文化素质等作用。
考题四: 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列举艺术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艺术项目,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为什么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艺术教育有效?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提供实际的艺术体验和互动研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以上是大学艺术教育课程的考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扮演着丰富和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体验,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本文将探讨艺术的功能与作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传达情感。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艺术家能够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使观众产生共鸣。
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对美丽、忧伤、喜悦等情感的共鸣,帮助人们表达内心世界,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其次,艺术也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机会。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
艺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缓压力、放松心灵的途径。
例如,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欣赏音乐会或者参观艺术展览,人们可以暂时将自己的烦恼抛诸脑后,进入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中。
此外,艺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表达社会问题和观点。
艺术家经常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社会问题的信息,引起公众对于特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例如,《1984》和《动物庄园》等文学作品揭示了当代社会的权力滥用和不公平,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此外,艺术还扮演着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思的角色。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类的演变。
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以及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反思。
这些作品成为后人了解历史和思考未来的重要参考。
最后,艺术还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不仅提供了审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传达情感、提供放松和逃避现实的机会,同时也表达社会问题和记录历史。
此外,艺术还具有教育功能,提供了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的机会。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作业;
一、填空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__________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
______________。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___________。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 为什么所以说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 为什么说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 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 艺术教育在当代时候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4. 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5.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
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没有。
6.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按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视,或者听音乐,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必然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
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