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89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角的度量:4画角(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角,了解角的概念。
2.能够用角度量角,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能够通过绘制角的方式展示角的大小。
4.能够认识到角度的大小可以用数字表示。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角度,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通过绘制角,展示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
2.理解角度的概念,能够准确绘制不同大小的角。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学习用具,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和绘制角,让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并引起兴趣。
第二步:讲解角的概念(10分钟)1.讲解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构成的图形。
2.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表示。
第三步:绘制不同大小的角(25分钟)1.老师示范如何用尺子和圆规绘制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们轮流站在黑板前绘制不同大小的角,教师给予指导和指正。
第四步:角度的计量(10分钟)1.讲解角度计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练习在纸上画出特定角度的图形,并标明角度值。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度量和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练习纸上画出指定大小角度的图形并标明角度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度量和绘制展开,学生积极参与,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对角度计量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练习。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角的度量和计量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角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四上《画角》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方法,能解决简单的角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角的基本概念。
2.角的度量方法。
难点:1.角度量的计算。
2.角的性质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
2.课件及教学实例。
3.学生练习册。
4.计算器、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利用具体实例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度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角的基本概念1.角的定义:介绍什么是角,角的概念及符号表示。
2.角的度量:引导学生测量角的大小,讲解角的单位及度量方式。
第三步:角度的计算1.角的度量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计算方法。
2.习题训练:让学生进行角度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应用角的性质1.角的性质:介绍角的性质,如对顶角、相邻角、互补角、补角等。
2.综合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的角度知识,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角的名称角的符号角的度量直角$\\angle A$ $90^\\circ$钝角$\\angle B$ $> 90^\\circ$锐角$\\angle C$ $< 90^\\circ$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度量方法以及角的性质应用,并通过实例运用加深了对角的理解。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角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以上是本次教学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勤加练习,提高自己在数学领域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5画角 |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角的画法。
三、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量角器。
2. 角的画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的例子,如墙角、书本的夹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并提问:这些角是如何画出来的呢?2. 学习新课(1)认识量角器展示量角器,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了解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2)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a. 在纸上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b. 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角的度数的刻度线,并做一个记号。
c.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记号,再画一条射线。
d. 画出的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所要画的角度。
(3)练习画角让学生分组练习画角,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画角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角的例子,尝试用量角器画出来。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掌握了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掌握了画角的方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能否正确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关于“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认识量角器1. 量角器的结构:量角器通常由一个半圆形的透明塑料制成,半圆的上边是一条0刻度线,下边是180刻度线。
角的分类【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难点: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组织学生在作业本上量一量,标明每个角的度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的,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的这些角应怎样分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哪些角可以分为一类?4.角有大有小,为了将它们加以区别,我们将角进行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度量)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2.角的度量。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4点)三、具体内容1.线段、直线、射线。
有的教材是先讲直线、再讲线段和射线,这里的编排是从学生已有的关于线段的认知经验出发,先讲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认识直线和射线。
关于线段的编排,先直观呈现拉直的线、绷紧的弦等,再语言描述、最后给出符号表示。
虽然直线和射线的概念比较抽象,还是结合了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体会“无限”“延伸”等特点。
如手电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最后,教材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
清楚地呈现了比较的3个维度。
2.角教材从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出发,结合刚刚所学射线特征说明角的含义,既是“角”的概念归纳,又是角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3.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编排的重点是引出角的单位,因为量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角的单位。
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就介绍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从而也说明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为学生在使用量角器量角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了帮助。
4.量角。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不但给出了量角的直观图,而且还强调对操作步骤的梳理。
后面“做一做”第1题两个角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依据起始边认读角的度数,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技能训练;第2题则意在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强化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5.角的分类。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直角,通过测量,让学生发现直角等于90°。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5《画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角的基本概念;–能够根据问题画角;–能够判断角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画角的方法;2.判断角的大小关系。
难点:1.角度的度量和判断;2.分析问题并绘制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角度大小。
2. 学习新知(15分钟)•引入《画角》主题:介绍画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讲解画角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操作,演示如何画出不同的角。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学生用尺子在练习册上练习画角,并交换作业进行互相批改。
•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两个角的比较、平分角等。
4. 拓展应用(10分钟)•在生活中找一些角的例子,如门的开合角、书桌的角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
5. 小结(5分钟)•总结画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画角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角”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判断角的大小关系上存在困难,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具体的讲解和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提出。
谢谢!。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难点:对准相应的刻度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度数,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反过来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要你画出这个角,你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画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
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4、7。
课后反思
1.在角的画法教学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和归纳画法。
因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经验,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达到目标要求。
2.发展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画图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障碍点,画角更是非常困难,但在本节课中,角的画法却从学生的量、画等操作中水到渠成地概括出来,关于角的画法,其本质就是先固定一条边,再根据角度确定另一条边的位置,然后画出另一条边。
固定一条边的方法既可以将边画出来,也可以像本节课中学生所展示的那样先确定顶点,再点出0°刻度线和另一刻度线的位置。
这个教学难点在本节课中得到了突破,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