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设计讲义6

电力系统设计讲义6

电力系统设计讲义6
电力系统设计讲义6

第六节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体现了发电厂、变电站电气系统的主体结构,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因此,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是电力系统设计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要部分,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以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素。

一、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综合分析装机容量、机组台数、接入系统方式、主要负荷性质及线路回数,及燃料、水源、厂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运输等基础资料,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并尽可能地节约投资。

二、选择主接线的依据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以下列各点作为设计依据:

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所设计的发电厂、变电所的类型、性质、规模,在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与电气接线图中所处的位置及所担负的任务,从而明确其对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具体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有大型主力电厂、中小型地区电厂及企业自备电厂三种类型。大型主力火电厂靠近煤矿或沿海、沿江地区,并接入330~500kV超高压电网;地区电厂靠近负荷中心的城镇,一般接入110~220kV电网,也有接入更高一级电压电网的;企业自备电厂则以对本企业供电供热为主,并与地区电网相连;中小型电厂常用发电机电压馈线向附近供电。

电力系统中变电所有系统枢纽变电所、地区重要变电所和一般变电所三种类型。一般系统枢纽变电所汇集多个大电源,进行系统功率交换和以高压供电,电压为330~500kV;地区重要变电所电压为220~330kV;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110kV,但也有220kV的。

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了解系统的逐年电力电量平衡,以及系统装机容量、备用容量、最大单机容量等状况。对于发电厂,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容量、负荷增长速度和电网结构等因素,明确初期装机容

量与台数,最终规划容量及分期投运的机组台数、容量、时间等。对变电所,应根据系统5~10年发展规划及本所负荷资料,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分期装设计划。

3.供电负荷的数量和性质

分析由本厂、所供电的主要负荷的生产特点、电力、电量要求、功率因数和保安负荷要求,各电压等级负荷水平(最大值、最小值)及逐年增长情况等。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对于三级负荷一般只需要一个电源供电。

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系统备用容量的大小将会影响运行方式的变化,例如:检修母线或断路器时,是否允许线路、变压器或发电机停运;故障时允许切除部分线路、变压器和机组的数量等。因此设计主接线时需要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备用容量,一般不宜小于发电负荷的20%~25%,以适应负荷的突然增长、机组设备的检修和事故停运等各种情况。

5.电压等级与接入系统方式

为避免发电厂、变电所的设备与接线过于复杂,总的电压等级不宜多于三级。当厂、所接入系统环网中时,应了解环网中的潮流变化、调压要求、稳定措施等。对系统主干线路,系统联络线,必须保证供电可靠性,检修其线路断路器时不应停电,同名双回路,应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

三、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整体设计,在各个阶段中随着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步骤相同。具体设计的步骤概括如下:

1.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

明确本程情况,分析所设计的发电厂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明确负荷的性质、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输送容量等情况。分析当地的环境条件,调查了解设备制造情况。

2.拟定主接线方案

拟订主接线方案并进行经济比较,即主要对各方案的综合总投资和年运行费用进行综合效益比较,选出最终方案。

3.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四、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6~220kV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形式

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决定于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基本接线形式主要有: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的接线,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等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变压器——线路组合的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角形接线等无汇流母线的接线。

2.330~500kV超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形式

我国330~500kV超高压配电装置采用的接线有:双母线三分段(或四分段)带旁路母线(或带旁路隔离开关)接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接线和3~5角形接线。

3.大型电厂的电气主接线

大型电厂一般指总容量为1000MW及以上、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电厂。其接线的特点是:

(1)采用简单可靠的单元接线方式。有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发电机-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和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等,直接接入高压或超高压配电装置。

(2)大型电厂的所有发电机一变压器单元有部分接入超高压配电装置、部分接入220kV 配电装置的,也有全部接入超高压配电装置的。

(3)接入220kV配电装置的单机容量不宜过大。

发电机一变压器单元接线

200MW及以上大机组一般都采用与双绕组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而不与三绕组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的方式,当发电机升压为两种电压等级时,则可设置联络变压器。

发电机一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当发电机的容量与升高电压等级所能传输的容量相比,发电机容量较小而不配合时,可采用两台发电机接一台主变压器的扩大单元接线,以减少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台数和高压配电装置间隔。当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时,发电机出口应装设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200~300MW机组接至500kV配电装置时,相对机组容量较小,因而可采用两台200~300MW机组与一台主变压器接成扩大单元。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

大型电厂采用发电机一变压器一线路单元接线,厂内不设高压配电装置,电功率能直接输送到附近枢纽变电所。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本接线:

(1)某些地区发电燃料丰富,同一地区有几个大型电厂,工业发达和集中,则汇总起来建设一个公用的枢纽变电所较为经济。

(2)有的电厂场地狭窄,厂内不设高压配电装置,不仅解决了电厂占地面积庞大的困难,而且也为电厂总平面布置创造有利条件,汽机房前可布置冷却塔或紧靠河流,从而缩短循环冷却水管道。

(3)有时电厂距现有枢纽变电所较近,直接从那里引出线路较为方便,因而在电厂内也不设高压配电装置。

在大型电厂内不设高压配电装置,必须在电力系统设计中作好规划。

一厂两站接线

个别大型电厂同一电压或两种电压的两个配电装置互不联系,使在同一场地上有多台机组的一座大容量区域发电厂在电气上分成为两座发电厂,这对电力系统来说,相当于两座独立的发电厂,它们之间的电气距离等于由发电厂的两个升压站到并列运行的枢纽变电所的线路长度之和,这样可限制发电厂内高压配电装置过大的短路电流。

4.中小型电厂的电气主接线

中型电厂一般指总容量为200MW及以上至1000MW以下的电厂,安装的单机容量一般为50~125MW。小型电厂一般指总容量在200MW以下的电厂,安装的单机容量一般不超过30MW。

中小型电厂一般建设在工业企业或城镇附近,除少数为凝汽式电厂外,多数为热电厂,常设6~10kV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向附近供电。

(1)发电机的连接方式

1)容量为12~60MW的发电机,当有发电机电压直配线时,应根据地区网络的需要,采用6.3kV或10.5kV。发电机与变压器单元连接且有厂用分支引出时,一般采用6.3kV。

2)100MW发电机电压为10.5kV,一般为变压器单元连接,但也可接至发电机电压母线。125MW发电机组则为变压器单元连接。

连接于6kV配电装置的发电机总容量不能超过120MW,连接于10kV配电装置的发电机总容量不能超过240MW,以免母线分段过多和短路电流太大。

(2) 主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1)为了保证发电厂电压出线供电可靠性,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少于两台。

2)当发电厂用两种电压升压,且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下时,一般采用两台三绕组变压器与两种升高电压母线连接,但每一个绕组的通过功率应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

3)若两种升高电压母线均系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送电方向主要由变压器低、中压向高压侧输送时,选用自耦变压器连接较为经济。

4)当两种升高电压母线间交换功率较大时,可采用降压型自耦变压器连接。

(3) 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

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分段接线,采用的原则是:每段母线上发电机容量为12MW时,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段母线上发电机总容量或负荷为24MW 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

5. 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35~500kV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有: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桥形接线、3~5角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以及1个半断路器接线。

变电所采用哪种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所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负荷性质等条件,以及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

投资等要求来决定。

第七节主变压器的选择

发电厂、变电站中的变压器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三类: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和厂(所)用变压器。主变压器是指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的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是指用于两种电压等级之间交换功率的变压器,厂(所)用变压器是指只供本厂(所)用电的变压器。主变压器的选择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电网设计的一部分。

一、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1.具有发电机电压母线的主变压器

连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与系统之间的主变压器容量,应按下列条件计算。

(1)当发电机电压母线上为最小负荷时,能将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剩余容量送人系统,但可不考虑出现频率极少的最小负荷的特殊情况;

(2)当发电机电压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组停用时,能由系统供给发电机电压的最大负荷。在电厂分期建设过程中,在事故断开最大一台发电机组的情况下,通过变压器向系统取得电能时,可以考虑变压器的允许过负荷能力和限制非重要负荷;

(3)根据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如充分利用丰水季节的水能)而限制本厂输出功率时,能供给发电机电压的最大负荷;

(4)按上述条件计算时,应该考虑负荷曲线的变化和逐年负荷的发展。特别注意发电厂初期运行,当发电机电压母线负荷不大时,能将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剩余容量送入系统;

(5)发电机电压母线与系统连接的变压器一般选用两台。对主要由发电机电压供电、而系统电源仅作为备用的地方电厂,则允许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作为发电厂与系统间的联络。对小型发电厂,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宜设置一台。对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发电厂,其变压器容量按能承担70%的电厂容量选择,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退出运行时,另一台主变压器仍能承担全部电厂的容量。

2.单元接线的主变压器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主变压器的容量可按下列条件中的较大者选择:

(1)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裕度;

(2)按汽轮发电机组的最大连续输出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

当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时,应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其容量应等于按上述(1)或(2)算出的两台机组容量之和。

3.连接两种升高电压母线的联络变压器

(1)满足两种电压网络在各种不同运行方式下,网络间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交换;

(2)其容量一般不小于接在两种电压母线上最大一台机组的容量,以保证最大一台机组

故障或检修时,通过联络变压器来满足本侧负荷的要求;同时也可在线路检修或故障时,通过联络变压器将其剩余容量送入另一侧系统;

(3)为了布置和引接的方便,联络变压器一般装设一台,最多不超过两台。

(4)联络变压器一般采用自耦变压器。在按上述原则选择容量时,要注意低压侧接有大量无功设备的情况,必须全面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交换,以免限制自耦变压器容量的充分利用。

二、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1.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也可由上一级电压电网与下一级电压电网间的潮流交换容量来确定。对于城郊变电所,主变压器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变电所内装设2台(组)及以上变压器时,若一组故障或切除,剩下的变压器容量应保证该所全部负荷的70%,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所,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

500/220kV变压器的500kV及220kV侧均为星形接线,故从结构上要求500/220kV变压器具有35~63kV的第三绕组,第三绕组的容量应不小于变压器容量(对自耦变压器为串联绕组容量)的15%,最大不超过变压器容量的(1-1/K

)倍。具体容量也可根据变电所装设的

12

无功补偿容量来确定。

(3)同级电压的单台降压变压器容量的级别不宜太多,应从全网出发,推行系列化、标准化。

2.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或大型企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3~4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3)对于规划只装设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应结合远景负荷的发展,研究其变压器基础是否需要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要求设计,以便负荷发展时,有调换更大容量的变压器的可能性。

三、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相数的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的相数,需考虑如下原则:

(1)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电压为330kV及以下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应尽可能选用

三相变压器。

(2)当发电厂与系统连接的电压为500kV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是选用三相变压器,还是在容量过大而制造有困难时选用两台同容量的三相变压器或单相变压器组。对于单机容量为300MW、并直接升压到500kV的,一般选用三相变压器。

(3)对于500kV变电所,除需考虑运输条件外,尚应根据所供负荷和系统的情况,分析一台(或一组)变压器故障或停电检修时对系统的影响。

2.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绕组数的选择

(1) 最大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下的发电厂,当有两种电压等级向用户供电或与系统连接时,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每个绕组的通过容量应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及以上。两种电压等级的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不超过两台。

(2)对于200MW及以上的机组,其升压变压器一般不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3)联络变压器一般应选用三绕组变压器,其低压绕组可考虑接高压厂用起动/备用变压器或无功补偿装置。

(4)在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所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宜选用三绕组变压器。

(5)对深入至负荷中心、具有直接从高压降为低压供电条件的变电所,为简化电压等级或减少重复降压容量,可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3.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绕组连接方式

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一般是Y和Δ,高、中、低三侧绕组如何组合要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定。

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Y连接;35kV亦采用Y连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Δ连接。

由于35kV采用Y连接方式,与220、110kV系统的线电压相角位移为Oo(相位0点),这样当电压比为220/110/35kV,高、中压为自耦连接时,变压器的第三绕组如向35kV供电,其连接方式就不能选用三角形接法,否则从电压相位看就不能与现有35kV系统并网。因而设计中应选用三个或两个绕组全星形接线的变压器。

4.主变压器阻抗和电压调整方式的选择

(1) 主变压器阻抗的选择

变压器的阻抗实质就是绕组间的漏抗。阻抗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变压器的结构和使用的材料。当变压器的电压比和结构、型式、材料确定之后,其阻抗大小一般和变压器容量关系不大。

从电力系统稳定和供电电压质量考虑,希望主变压器的阻抗越小越好;但阻抗偏小又会使系统短路电流增加,高、低压电器设备选择遇到困难;另外阻抗的大小还要考虑变压器并

联运行的要求。主变压器阻抗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原则:

1)各侧阻抗值的选择必须从电力系统稳定、无功分配、继电保护、短路电流、调相调压和并联运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应以对工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来确定;

2)对双绕组普通变压器,一般按标准规定值选择;

3)对三绕组的普通型和自耦型变压器,其最大阻抗是放在高、中压侧还是高、低压侧,必须按上述第(1)条原则来确定。目前国内生产的变压器有“升压型”和“降压型”两种结构。“升压型”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自铁芯向外依次为中、低、高,所以高、中压侧阻抗最大;“降压型”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自铁芯向外依次为低、中、高,所以高、低压侧阻抗最大。

(2) 主变压器电压调整方式的选择

变压器的电压调整是用分接开关切换变压器的分接头,从而改变变压器变比。切换方式有两种:不带负荷切换,称为无励磁调压,调整范围通常在土5%以内;另一种是带负载切换,称为有载调压,调整范围可达20%~30%。

选择有载调压方式的原则如下:

1)对于220kV及以上的降压变压器和发电厂的联络变压器,仅在电网电压可能有较大

波动的情况下,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2)35kV及以上用户为满足内部网络的要求,一般宜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 对于110kV及以下的变压器,设计时宜考虑至少有一级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方式。10kV的公用配电变压器一般选择无激磁调压变压器。

4)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一般选择无激磁调压变压器。当发电机运行出力昼夜变化大时,发电厂与电网连接的联络变压器,其传输功率的送受方向昼夜变化多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选用有载调压方式。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4626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 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

钢孔型设计课程设计讲解

目录 第一章选择延伸孔型系统 (2) 1.1箱形孔型系统 (2) 1.2菱-方孔型系统 (2) 1.3椭圆-方孔型系统 (2) 1.4椭圆-?圆孔型系统 (3) 1.5六角-方孔型系统 (3) 1.6方-椭圆-圆孔型系统 (3) 1.7圆-椭圆-圆孔型系统 (3) 1.8椭圆-立椭圆-椭圆-圆孔型系统 (3) 1.9万能孔型系统 (3) 第二章孔型系统的计算 (4) 2.1轧制道次的确定和分配 (4) 2.1.1 轧制道次确定 (4) 2.1.2延伸系数分配 (4) 2.2粗轧孔型的计算 (5) 2.2.1确定各方形断面尺寸 (5) 2.2.2确定各中间扁轧件的断面尺寸 (5) 第三章精轧孔型设计 (10) 第四章延伸孔型设计 (11) 4.1第一对矩箱和方箱孔型 (11) 4.2 第二对菱形孔和方箱孔型 (12) 4.3 第三对六角孔型和方箱孔型 (12) 4.4 第四对椭圆孔型和方箱孔型 (13) 4.5第五对椭圆和圆孔型 (13) 第五章小结 (14)

第一章选择孔型系统 延伸孔型系统有:箱形孔型系统、菱-方孔型系统、菱-菱孔型系统、椭圆-方孔型系统、六角-方孔型系统、椭圆-?圆孔型系统、圆-椭圆孔型系统及混合孔型系统等;精轧孔型系统有:方-椭圆-圆孔型系统、圆-椭圆-圆孔型系统、椭圆-立椭圆-椭圆-圆孔型系统、万能孔型系统。究竟用哪种孔型系统合理,要根据具体的轧制条件如轧机型式、轧辊直径、轧制速度、电机能力、轧机前后辅助设备、原料尺寸、钢种、生产技术水平及操作习惯等来确定。 1.1箱形孔型系统 箱形孔型系统具有可在同一孔型中轧制多种尺寸不同的轧件,共用性大,可以减少孔数,减少换孔或换辊次数,有利于提高轧机的作业率;在轧件断面相等的条件下,与其他孔型系统的孔型相对比,箱形孔型系统的孔型在轧辊上的切槽较浅,这样相对地提高了轧辊强度,可增大压下量,对轧制大断面的轧件是有利的;在孔型中轧件宽度方向上的变形比坟均匀,同时因为孔型中各部分之间的速度差较小,所以孔型的磨损较为均匀,磨损也较少;氧化铁皮易于脱落;轧件在箱形孔中轧制比在光辊上轧制稳定;轧件断面温降较为均匀等优点,适用于初轧机、轨梁轧机、二辊和三辊开坯机、连续式钢坯轧机、中小型或线材轧机的开坯轧型,轧制大中型断面钢坯或生产大断面的成品方钢;也可以用于型钢轧机的前几道作为延伸孔型,以利于除去轧件上的氧化铁皮。 箱形孔型的缺点是有时难以从箱形孔型中轧出几何形状精确的方形或矩形断面的轧件,轧伴断面愈小,这种现象愈严重,因此箱形孔型不适于轧制要求断面形状精确的小轧件。另外轧件在箱形孔型中只能在一个方向受到压缩,其侧表面不易平直,有时出现皱纹,同时角部的加工也不足。 1.2菱-方孔型系统 菱-方孔型系统能轧出四边平直,角部和断面准确的方形断面轧件,且在同一套孔型中能轧出几种不同尺寸的方坯和方钢;轧件在孔型中比较稳定,对于导卫装置要求并不严格。因此主要用于中小型轧机轧制60×60~80×80mm以下的方坯或方钢,?或作为三辊开坯机的后几个孔型,即用箱形与菱-方孔型组成混合孔型系统。 菱-方孔型系统的缺点是四面受压缩,氧化铁皮不易脱落,影响产品表面质量;菱形轧件角部较尖,冷却较快,而且角部在轧件断面上的部位不能变换,轧制某些合金钢时易出现角部位裂;与箱形孔系统相对比,切入轧槽铰深,影响轧辊强度;轧糟各处工作直径差较大,因此孔型磨损不均。 1.3椭-方孔型系统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的七大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七大原则 一、功能原则 在19世纪,美国的著名雕塑家霍雷肖·格里诺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改变历史性的口号。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首先将其引入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即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好的功能,然后再加上合适的形式。设计行为有别于纯粹艺术,其基于功能原则,任何设计行为都有既定的功能要满足,是否达到这一要求,成为判断设计结果成功与失败的一个先决条件。公共空间设计的实用性是室内设计问题的基础,它建立在物质条件的科学应用上,如空间计划,家具的陈设,储藏设置及采光、通风、管道等设备,必须合乎科学、合理的法则,以提供完善的生活效用,满足人们的多种生活、工作、学习需求。 二、艺术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体现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能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这也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面临的科技和感情问题。公共空间设计的艺术性较为集中、细致、深刻地反映了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装饰工艺美。室内设计通过室内空间、界面线形以及室内家具、灯具、设备等内含物的综合,给人们以室内环境艺术的感受,因此室内设计与装饰艺术和工业设计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三、经济原则 任何设计并不是多做就是好,奢华就是好,关键是科学合理。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和审美需要的,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价值。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能画蛇添足,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有的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害。 四、科技原则 现代室内设计所创造的新型室内环境,往往在电脑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新的要求,室内设施设备从电器通信、新型装饰材料到五金配件等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如:智能大楼、能源自给住宅、电脑控制住宅等。科技含量的增加,也使现代室内设计产品整体的附加值增加。 五、环保原则 人的一生中极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安全、卫生、效率和舒适,人们对室内设计要求更为深入细致,更为慎密,也需要更多地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舒适的角度去考虑。室内设计中,对构成室内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采光与照明、色调和色彩配置、材料质地和纹理,对室内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对室内声环境中的隔声、吸声等的考虑都应周密。 六、文化性原则

招标设计文件及资料

第二卷 第四章设计文件及资料 图纸目录(由设计单位提供) 一、施工图纸详见附件 二、其他设计文件资料 1.工程概况 (1)原管道概况 (2)管道隐患情况 (3)隐患治理方案 2.管道隐患情况及治理方案 3.线路走向推荐方案 4.清管及试压 5.线路附属设施 6.防腐、保温和阴极保护 7.自动控制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1条工程说明 1.1 工程概况 1.1.1 本工程基本情况如下: 本项目包括公司航煤管线隐患治理项目—管线主体工程任务。项目业主及施工管理部门是工程管理中心。 1.1.2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具体地理位置如下:

施工现场位于。 1.2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1.2.1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已经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场地(现场)征地已完成、道路 交通和出入口、以及施工场地(现场)和周围环境等情况具备施工条件。 1.2.2 施工场地(现场)征地路由公司负责。 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容量采用发电机组(施工方自备)。 1.2.3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见项目可研文件及施工图 1.2.4 承包人被认为已在本工程投标阶段踏勘现场时充分了解本工程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并已在其投标时就此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1.3 地质及水文资料 现场地质及水文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1.3.1 该项目所在场地地形,标高约在之间。 1.3.2 土质属构造,土壤压缩性,天然地基承载为。 1.3.3 地震基本烈度度,地基土冻结深度为米。 1.4 资料和信息的使用 合同文件中载明的涉及本工程现场条件、周围环境、地质及水文等情况的资料和信息数据,是发包人现有的和客观的,发包人保证有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但承包人据此 作出的推论、判断和决策,由承包人自行负责。 第2条承包范围 2.1 承包范围 2.1.1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 本工程承包人自行施工的工程范围如下: 2.1.2 承包范围内的暂估价项目 2.1.2.1 承包范围内以暂估价形式实施的专业工程。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印刷尺寸 及版式设计 基础

印刷尺寸及版式设计基础平面设计常用尺寸(绝对实用) 名片 横版: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 竖版: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 方版:90*90mm 90*95mm IC卡85x54MM 三折页广告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普通宣传册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文件封套 标准尺寸:220mm x 305mm 招贴画: 标准尺寸:540mm x 380mm 挂旗 标准尺寸:8开376mm x 265mm 4开540mm x 380mm 手提袋: 标准尺寸:400mm x 285mm x 80mm 信纸便条: 标准尺寸:185mm x 260mm 210mm x 285mm 信封 小号:220×110mm 中号:230×158mm 大号:320×228mm D1:220×110mm C6:114×162mm 桌旗 210×140mm (与桌面成75度夹角) 竖旗 750×1500mm 大企业司旗 1440×960mm 960×640mm (中小型) 胸牌 大号:110×80mm 小号:20×20(滴朔徽章) 桌旗 210×140mm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16开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大度纸张: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6开387×422 8开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常见开本尺寸(单位:mm) 开本尺寸:787 x 1092 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 对开: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16开:210 x 285 32开:203 x 140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16开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大度纸张: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设计文件的要求

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 (一)设计方案必须符合计划任务书和上级审定的要求,如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认为应修改计划任务书中某些条文时,要提出具体意见和论据,报请原计划任务书的主管单位,再以补充或修改的任务书为据,进行设计。 (二)符合颁发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如对所采用的规范、规程和规定的某些条款按照实际情况必须改变、或有新的见解时,应有详细的论证,并事先经所批准。 (三)充分掌握第一性资料,进行多方案比较,正确处理远近期发展关系,考虑维护、施工方便。 (四)努力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五)设计文件要符合设计文件编制内容格式的要求,完整齐全。说明能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文字精练,图面清晰,技术措施无原则性重大差错,尽量减少一般性的错、漏,避免各专业间配合上的矛盾、脱节或重复,尽量采用通用设计和通用图纸,力求设计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 设计手册的管理与维护 各企业实现CI计划后的处理方式,决定了该企业的设计手册的综合管理部门和管理方法。例如:设置CI专门部门,或由公司某旧有的部门负责CI的管理业务。负责管理CI业务的部门,最好也兼任CI设计手册的综合管理和维护工作。 即使是设计手册中所明确列出的规定,也常产生解释、判断方面的迷惑,甚至采取错误的施行方法。因此,CI的管理部门必须针对种种事例,作出适切的判断,指导、管理全公司正确使用设计手册的方法。在推展CI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手册里没有列举的要素,就必须制定新的设计用法和规定;这时,CI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的需要,慎重检查后再增订新规定,并给予判断指示。在能力范围内,最理想的作法是找负责CI设计开发的设计师商谈,共同制定出设计手册中的新规定。此外,在增补设计手册时,新页数的印刷、散发和已经散发出去的旧手册,必须给予追加的指示和联络。 不可避免的,设计手册中的规定可能会产生不合实际需要、适用项目的规定不合理等情况,这时就应该修改手册中的规定,然后联络手册的发送对象,指示修改后的内容。 _ 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签署规定 (一)设计说明书、概算文件和图纸上各级人员签署按签名顺序表及图衔规定办理。 (二)签署注意事项 签署结合审查程序自下而上进行。 有些图纸同一级签署有二人时,在图衔签字栏内的左右格内分别签署。 方案设计(报告)及初步设计总说明文件的底稿由分工所主管审定后签字。 设计文件和图纸应按规定签署完毕后才能交付出版。 设计质量等级的评审工作 (一)按百分制分数评定,评分按评分卡规定内容和评分标准。 (二)质量评定办法 1.所有方案报告或方案设计、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包括修改设计)和施工图在送审前应进行质量评定。 2.各级审查人员在审查中发现的差错问题要随即填入“工程设计文件质量评分卡”,并注明得分。

【免费下载】书籍版式设计大全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B]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常识[/B] 一.版式设计的目的:方便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 二.版式设计的定义:版面的编排设计。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

三.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 a )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b )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 c )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 )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 e )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f )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B]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标准 [/B]一.装帧: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出书意图 二.版面设计: a )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设计风格是否贯穿全书始终,包括扉页和附录版面是否易读,是否和书籍内容相适应(具体到字号、行距、行长之间的关系,左右两边整齐或者只有左边整齐等) b )字体是否适应书籍的内容和风格? c )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注释和脚注等是否便于查找) d )版面的字安排是否一目了然、合适和符合目的(文字的醒目、不同字体的混合是否恰当、标题/页码/书眉等的安排) 三.美术设计: a )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符合书籍的内容和要求,书脊上是否有文字 b )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组合在整体方案之中(例如文字、色彩) c )封面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e )封面设计是否适应书籍装订的工艺要求(例如:封面与书脊连接处,平装书的折痕和精装书的凹槽等) d )图片(照片、插图、技术插图、装饰等)是否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书籍的要求经过选择的 、管路敷设技术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电气课件中调试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

槽钢孔型设计

槽钢孔型设计 5.5.1概述 目前国内生产的角钢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槽钢,其执行的产品标准为GB707——88;另一种为轻型槽钢,其执行的标准为YB164——63;第三种为集装箱专用槽钢,通常有Hxdxb=113x10x(39—41)或113x12x(39—41)两种规格。 槽钢的规格都以腰部宽度的厘米数来表示,其型号自5#至40#。目前国内中小型连轧机生产的槽钢为5#至16#。在同一型号中槽钢又可按照不同腰部厚度及腿部高度分为若干种。槽钢的规格目前已经标准化了。 轻型槽钢的主要特点是壁厚比普通槽钢的壁厚小,型号越大,壁厚减薄量越大。轻型槽钢的断面系数大,质量轻,节约金属,故又称经济型断面武钢。这种经济型钢在东南亚得到了广泛应用。 集装箱专用槽钢铁特点是腰部厚度比普通槽钢的腰厚,而其腿又比普通槽钢腿短,而且其断部有Cx45o倒角的要求。这种槽钢主要是随着集装箱的国际化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用于集装箱的门框上,一只集装箱仅用两根这种类型的槽钢,所以目前国内的需求是每年约为2万吨。 槽钢的特点是腿部较长,腿部内侧斜度较小(约10%)。根据标准GB707——88,槽钢型号愈大,腰部截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比例 F腰/F也愈大。普通槽钢的号数与F腰/F的关系如图5——51所示。 因此在轧制大号槽钢时,若腰部延伸大于腿部延伸,则容易引起

腿长的剧烈拉缩,即使延伸分配合理,腿长也容易波动,而超出公差。又如在轧制集装箱专用槽钢时,F腰/F=72.16∽76.58%,这个值远大于40号普通槽钢的F腰/F值,在生产中往往发现:即使μ腰大与μ腿相同,但由于轧制过程中腿部的外侧壁磨擦力大于腰部的磨擦力,因此在腿部厚度方向磨损较快,从而产生μ腰>μ腿的情况,导致了腰部拉腿收缩的后果,使腿长往往小于产品标准规定。 5.5.1槽钢孔型系统 轧制槽钢的孔型系统有直轧孔型系统、弯腰式孔型系统、大斜度孔型系统及工字钢轧制系统。 上述孔型系统都不得有切深孔、控制孔、成品孔三种孔型组成。直轧孔型系统腿部外侧壁斜度较小,一般成品孔为1∽1.5%,其它孔型为4∽10%;而且切槽深,当孔型磨损后重车量大,往往一对轧辊只能使用1∽3次。另外轧件不易脱槽,易造成冲卫板、缠辊等事故。 弯腰式孔型系统可采用较大的腿部外侧斜度,成品孔为5∽10%,其它各孔为10∽20%;孔型磨损后的轧辊重车量小,轧辊使用寿命长;轧件容易脱槽,减少了对卫板的冲击和缠辊事故。 大斜度孔型系统即孔型的侧壁斜度比弯腰式的还要大,其成品孔可达12%,其它各孔的斜度可达30%以上,因而在轧辊的重车次数、轧件易脱槽、减少各类轧制中的生产事故等方面这种孔型系统都优于弯腰式孔型系统。同时由于其轧辊上的各点的直径差小于上述两种系统的直径差,因此由于速度差而产生的拉缩腿部的现象比上述两种有所改善,所以还可适当减小坯料的高度。

设计文件归档要求

分院2013-2014年度设计文件归档要求为了加强和规范建筑与轨道交通设计分院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及准确性并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根据近期院技术部关于设计文件的归档要求,特发此通知。 一、归档范围及内容 本次归档文件范围:2013-2014年完成的房建及隧道机电专业初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分院单独外委的装修设计、地质勘察等)。其中,不单独成册的初步设计文件随主体初步设计文件归档,不执行本要求。 本次归档具体项目按分院生产经营部下发的归档项目清单执行。 本次归档文件内容: 1、输入及过程文件 (1)基础资料:业主提供的规划图纸、地形图、项目建议书、工可报告批复、环评报告批复、设计任务书、地勘报告、气象及水文地质资料等。 (2)设计过程资料:与业主往来的技术文件、设计联系单、会议纪要、变更通知单等。 (3)质量管理文件:与相关部门或专业之间传递的技术文件、接口资料、设计评审记录、审查意见书、跟踪记录表、咨询单位审查意见、施工图强审意见等。 2、设计成果资料 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院“技术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执行,由项目负责人汇总整理相关文件完毕后交分院生产经营部。 施工图阶段: (1)硫酸纸及A3版底稿; (2)纸质文件(蓝图或A3白图)及计算书; (3)DWG格式文件; (4)PDF格式文件(刻录光盘); 3、施工图变更资料 指在施工配合期间发生的仅涉及个别专业的较小变更;涉及全专业的重大变更将由生产经营部组织重新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按上述规定重新归档。 二、归档要求(查:初步设计、院归档管理规定) 1、编号及命名要求 (1)底稿 按施工图出版文件目录编号,硫酸纸底稿与A3纸底稿分别汇总并装入封套,封套外粘贴卷内所有文件目录(包括项目名称、子项名称、图纸名称、分册名称、图纸编号等)。 (2)纸质文件(蓝图或A3白图) 按施工图出版文件目录编号,折叠成A3幅面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文件应包含封皮、扉页、目录、图纸等内容。 (3)DWG文件 按施工图出版文件编号分专业汇总,各专业图纸文件可放置在同

各种版面设计尺寸大全

CD 内页:123x126 底封:157x124 外圈:118 内圈:36/25 信纸 尺寸185x 260mm 名片 横版 样式一:90mmx55mm 样式二:85mmx54mm 竖版 样式一:50mmx90mm 样式二:54mmx85mm 方版 样式一:90mmx90mm 样式二:95mmx95mm 照片尺寸 厘米:2.5x3.5 像素:413x295 厘米:3.5x5.3 像素:626x413 厘米:4.8x3.3 像素:567x390 厘米:12.7x8.9 像素:1200x840 厘米:15.2x10.2 像素: 1440x960 厘米:17.8x12.7 像素:1680x1200 厘米:20.3x15.2 像素:1920x1440 厘米:25.4x20.3 像素:2400x1920 厘米:30.5x20.3 像素:2500x2000 厘米:38.1x25.4 像素:3000x2000

印刷成品尺寸开度表 大度:1193x889mm 正度: 1092x787mm 大度: 863x584mm 正度: 760x520mm 大度: 863x384mm 正度:760x385mm 大度: 443x745mm 正度:390x700mm 大度: 584x430mm 正度:520x380mm 大度: 430x380mm 正度:380x350mm 大度: 430x285mm 正度: 380x260mm 大度:290x275mm 正度:260x250mm 大度:285x210mm 正度:260x185mm 大度: 180x205mm 正度:170x180mm 大度: 210x136mm 正度:182x127mm 大度: 130x180mm 正度:115x170mm 大度: 95x180mm 正度:85x260mm 大度: 136x98mm 正度:85x125mm 常用 CMYK 银色 20|15|14|0 金色 5|15|65|0 米色5|5|15|0 高亮灰5|5|3|0 浅灰 25|16|16|0 中灰 50|37|37|0 深紫 100|68|10|25 深紫红 85|95|10|0 海水色60|0|25|0 柠檬黄 5|18|75|0 暗红 20|100|80|5 中国红 0|65|100|5 橙红 5|100|100|5 橙色 5|50|100|0 深褐色 45|65|100|40 粉红色5|40|5|0 就是不同的标准 大度的要比正度的大 附表一份: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文件须装订成A3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文件应按:透视效果图、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人员名单(签名、盖章)、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历次批文复印件、设计总说明、分专业说明、分专业图纸等顺序装订(含设计概算)。各专业图纸须签字齐全。 文件的质量、内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筑工程除按建设部《关于批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通知》(建设〔1992〕102号)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设计说明部分应包括: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水排水篇、电气篇(强电、弱电)、空调与通风篇、消防篇、人防篇、环境设计与保护篇、劳动安全篇、概算篇等各专业篇章说明。 l、设计总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各种文件、法规、地理、气候条件)、工程概况、工程设计的范围及规模、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布置及指标、消防、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及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节水节电等措施、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结构选型及特点、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总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投资额,水、电、建材消耗量)等。 2、建筑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场地条件及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交通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水平及垂直交通设计、单位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地下室及屋面防水措施、门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面建筑基底面积、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 3、结构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概况、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安全等级及抗震等级、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结构选型、基础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的版式设计] 手抄报版式设计大全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的版式设计] 手抄报版式设计大 全 语文素质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能力和水平。做语文手抄报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编分享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的版式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的图片参考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参考图片(1)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参考图片(2)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参考图片(3)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参考图片(4)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参考图片(5) 有关于中学生语文手抄报的资料参考 一、好句子摘抄 1、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顶上积起了一层厚雪,站在高楼的平顶上望出去,就像连绵起伏的雪山。

2、轻柔的小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渐渐地,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密密麻麻的。 3、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4、冬泳的人,可曾想到用雪的光焰沐浴!晶莹闪烁的土地哟,我是走向我的来世,还是回到我的前生?我时常冥想着这场雪的边缘,那黑白相间,为一切征程划定的界限。 5、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6、一团团、一簇簇的雪飞落下来,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 7、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在飘飘洒洒的弹奏中,天、地、河、山,清纯洁净,没有泥潭。

8、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9、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0、绿松上的雪,使孤独的旅人听到了圣音。 二、成语故事 【成语】:力不从心 【拼音】:lì bù cóng xīn 【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孔型设计

一、了解产品的技术条件 产品的技术条件包括产品的断面形状、尺寸及其允许偏差,也包括对产品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和性能的要求;对某些产品还应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及其特殊要求。 二、了解原料条件 原料条件包括已有的钢锭或钢坯的形状和尺寸,或者是按孔型设计要求重新选定原料的规格。 三、了解轧机的性能及其他设备条件 包括轧机的布置、机架数、辊径、辊身长度、轧制速度、电机能力、加热炉、移钢和翻钢设备、工作辊道和延伸辊道、延伸辊道、延伸台、剪机或锯机的性能以及车间平面布置情况等。 四、选择合理的孔型系统 五、总轧制道次数的确定 孔型系统选择之后,必须首先确定轧制该产品时所采用的总轧制道次数及按道分配变形量。 1.当钢锭或钢坯的断面尺寸为已知时 如用矩形断面的钢锭轧成矩形断面的钢坯,如图1-1所示, 则总压下量为: ∑△h=(1+β)[(H-h)+(B-b)] 总轧制道次为:n=∑△h∕△h c 式中β=△b∕△h宽展系数,β=0.15~0.25: △h c=(0.8~1.0)△h max.

轧制型钢时,由于断面形状比较复杂,而且压下量是不均匀的,所以变形量通常用延伸系数来表示。当坯料和成品的横断面面积为已知时,总延伸系数为: μ∑=μ1μ2μ3μ4…μn 式中F1,F2,F3,…,Fn---各道次轧后的轧件横断面面积 F0,Fn—坯料和成品的横断面面积。 如用平均延伸系数μc代替各道的延伸系数则: μ∑=μn c 由此可以确定出总轧制道次数 轧制道次数应取整数,具体应取奇数还是偶数则取快于轧机的布置。平均延伸系数μc是根据经验或同类轧机用类比法选取。 在实际设计时也可以根据轧机的具体条件,首先选择最合理的轧制道次,然后求出和产该产品的平均延伸系数 然后将这一平均延伸系数与同类型轧机生产该产品所使用的平均延伸系数相比较,若接近或小于上述数字,则说明生产是可能的,若大于这些数字很多时,则需要增加道次。若增加道次也不能解决,则说明原料断面过大,需要首先轧成较小的断面。然后经过再加热才能轧出成品。 2,如有几种钢坯尺寸可以任意选择时 应根据轧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轧制道次,然后求出钢坯的横断面面积 F0=Fnμn c 钢坯的边长为.根据计算出的钢坯边长选择与其接近的钢坯尺寸。 六,各道次变形量的分配 分配各道次的变形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金属的塑性 根据对金属的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的塑性一般不成为限制变形的因素。对于某些合金钢锭,在未被加工前,其塑性较差,因此要求前几道次的变形量要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通用】.doc

例一: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

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HA事业部顶面图 HA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积占用大于1/2,展示空间运用大量采光,来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价值。 HB事业部总平图 HB事业部采用与HA不同 的表现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 用大面积的场地,而是将展品 分割陈列于互无关系的独立 空间中,将不同风格的布艺展 品充分表达,做到一花一世界 的既视感。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 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 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 频繁。

HE事业部顶面图 HE事业部的建筑构造形式更加丰富,运用曲线与拐角打造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形式。 HE事业部平面图 建筑构造形式的改变在带动空间流动方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室内陈设布置的形式。使展品脱离死板的摆放展示,赋予其流动的美感。 HI事业部顶面图 HI事业部的空间表达更 为简单,以纵横的空间流通方式将视点集中于中部展台,突 出展品。

HI事业部平面图 HS事业部顶面图 HS事业部以整体 的开敞形式来强调空 间的流动性,将部分隔 断放入整体的空间形 态中来划分区域的界 限,将不同风格展品从 中总体中分割出来,达 到展品与区域的统一, 区域与整体空间的统 一。 办公区入口1 办公区入口1运用实体性分割进行空间划分,将字母形式的镂空空间隔断运用到空间划分中增加空间的开放性与趣味性。 采用简单的美式装饰风格,运用木质材料的暖色调与铁艺吊灯的暖色灯光来调和白色的冰冷感,增加空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软件详细设计报告文件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 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同方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风险 (1) 1.3文档约定 (1)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1) 1.5参考资料 (2) 2. 支撑环境 (2) 2.1数据库管理系统 (2) 2.2开发工具、中间件以及数据库接口 (2) 2.3硬件环境 (2) 2.4网络环境 (3) 2.5多种支撑环境开发要点 (3) 3. 部件详细设计 (4) 4. 词汇表 (5) 5. 部件表格式 (5) 6. 界面表格式 (6)

1. 引言 引言是对这份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1.1 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是基于哪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哪份软件产品概要设计报告和哪份软件产品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如果该软件产品需要数据库支持)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编码结构,从而对该软件产品的物理组成进行准确的描述。 1.2 项目风险 具体说明本软件开发项目的全部风险承担者,以及各自在本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首要风险承担者包括: ●任务提出者; ●软件开发者; ●产品使用者。 1.3 文档约定 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或者各种编写约定。 编写约定包括: ●部件编号方式; ●界面编号方式; ●命名规范: ● 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列举本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描述文档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并且针对每一类读者提出最适合的文档阅读建议。 读者包括: ●开发人员; ●项目经理; ●测试人员; ●文档编写人员; ●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详]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 公共空间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space design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有: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构成、建筑表现基础、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中外建筑史、制图基础、建筑装饰CAD、Photo Shop与版式设计、建筑电脑效果图等课程。 后续课程有:毕业设计 开课学院或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根据专卖店类、餐饮类、娱乐健身类、酒店类等典型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以设计项目工作流程为依据,采用设计项目引导与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表现、方案制作等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具备从事建筑设计师、室设计师岗位所必需的设计项目调控、设计项目协作、设计项目沟通等职业素养,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区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突出创新精神,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本课程主要目标是教会同学们熟练地进行方案的流程设计,具备企事业单位人才岗位要求。 1、能力目标 (1) 学习公共空间设计思维方式,熟练运用图形思维技巧,解决公共空间畴的工程项目的设 计容及程序。 (2) 通过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学习,掌握室设计的图纸设计制作、设计方案表达、设计表现及 对于设计原理熟练运用的能力。 (3) 通过公共空间课程项目化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项目管理、设计团队协作、设计工 作沟通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 理解商品展示的含义和特征,学习专卖店的交通流线和平面布局设计,了解设计中的基 本尺度以及常见的列方式,掌握专卖店的空间设计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手抄报版式设计大全

手抄报版式设计大全 手抄报版面设计参考图(2) 手抄报版面设计参考图(3) 手抄报版面设计参考图(4) 手抄报版面设计参考图(5) 手抄报版面设计参考图(6) 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来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铸思想的模子却必须是你自己的。——拉姆 爱情需要合理的内容,正像熊熊烈火要油来维持一样;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的交融。——别林斯基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宋庆龄 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力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爱因斯坦 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贝克 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二、哲理笑话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从前,有一个青年要到一个村庄去办事,途中要经过一座大山。临行前,家人嘱咐他:遇到野兽也不必惊慌,爬到树上,野兽便奈何不了你了。 年轻人牢记在心,一个人上路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发现有野兽出现,看来家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他放下心来,脚步也轻松了几分。正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只猛虎飞驰而来,于是连忙爬到树上。 老虎围着树干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年轻人本想抱树干,但却因为惊慌过度,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了下来,刚好跌在猛虎背上。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惊吓,立即拔腿狂奔。 另外一个路人不知事情的缘由,看到这一场景,十分羡慕,赞叹不已:“这个人骑着老虎多威风啊!简直就像神仙一般快活。” 骑在虎背上的年轻人真是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风快活,却不知我是骑虎难下,心里惶恐万分,怕得要死呢!” 大道理:看起来威风凛凛也许苦不堪言。所以,生活中切勿盲目地羡慕别人,而要真实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Φ16螺纹钢的孔型设计说明

学号: H EBEI P OLYTECHNIC U NIVERSITY 论文题目:φ16mm棒材螺纹钢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坯料与轧机 (4) 2 轧制工艺与轧机布置形式 (4) 3 选择孔型系统 (4) 3.1 箱形孔型系统 (4) 3.2 椭圆-圆孔型系统 (5) 4 孔型设计 (7) 4.1 箱形孔的孔型设

计 (7) 4.2 成品孔的孔型设计 (8) 4.2.1成品孔的设 计 (8) 4.2.2 成品前扁椭圆孔型的设 计 (9) 4.2.3 成品前前圆孔的设 计 (9) 4.2.4 成品前前椭圆孔的设 计 (9) 4.3其他道次的孔型设计 (9) 4.3.1 分配延伸系 数 (10) 4.3.2圆孔型的设 计 (11) 4.3.3 椭圆孔型的设 计 (12) 5 轧制速度 (13) 5.1 各道次轧制速度的确定 (13) 5.2 轧制时间 (14) 5.3 产量计算 (14) 6 轧制温度 (15) 6.1 开终轧温度的确定 (15) 6.2 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15) 6.3 各道次温度的确定 (15)

7计算力能参数 (18) 7.1 计算轧制力 (18) 7.2 轧制力矩的计算 (18) 7.3 数据统计 (19) 8 孔型沿辊身长度方向的配置 (19) 8.1 孔型沿辊身长度方向配置的原则 (19) 8.2 辊环宽度的确定 (19) 9 轧辊强度的校核 (21) 9.1 影响轧辊强度的因素 (21) 9.2 轧辊强度的校核 (21) 9.2.1 辊身强度的校核 (22) 9.2.2 辊颈强度的校核 (22) 9.2.3 传动端轴头强度的校核 (23) 附:轧辊辊型图 (24) 参考文献 (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