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2重点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0
(完整版)工程制图知识点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1、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限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点画线画出。
2、完整的尺寸标注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尺寸数字组成。
3、尺寸标注符号R20,Φ40: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
4、工程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正投影法属于平行投影法。
5、根据三面投影能判断两点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其中从正面投影可判断上下和左右关系、水平投影反映前后和左右关系、侧面投影反映前后和上下关系。
6、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主视图、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左视图宽相等。
7、当平面平行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矩形,当平面垂直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圆,当平面倾斜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椭圆。
8、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为120°。
9、按剖切范围分,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类。
10、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粗实线线画,小径用细实线线画。
一、选择题(1×10=10分)1、采用放大或缩小比例绘制图样,其尺寸应注( B)A、图形的尺寸;B、实物的尺寸;C、两者都可2、直径尺寸最好注在(A)A、投影为非圆或非圆弧的视图上;B、投影反映为圆或圆弧的视图上;C、两者都可3、角度尺寸数字书写方向应( B )A、垂直于尺寸线且朝向角顶;B、按正常水平书写;C、两者均可4、立体上某一面,如果其二个投影为线框,另一个投影为斜直线,则所反映的平面为(A)A、投影面垂直面;B、投影面平行面;C、一般位置平面5、立体与立体相交,其交线为(B)A、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B、相贯线;C、过渡线6、肋、轮辐等结构要素,当横向剖切时,应(B)A、按不剖处理,即不画剖面线;B、按受剖处理,即仍画剖面线;C、两者均可7、半剖视图中,表达外形的部分,其虚线(A)A、应省略;B、仍应画出;C、两者均可8、用钻头加工不通孔时,其孔端锥角应画成( C )A、60°;B、90°;C、120°9、表示用什么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其上限值为Ra=50um。
大二工程制图知识点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它通过图形和符号的组合来传达和交流信息。
大二阶段是工程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工程制图技术的重要时期。
下面将介绍大二工程制图的主要知识点。
一、投影法1. 正投影:将三维物体的真实形状投影到各个平行于投影面的投影面上,以求得物体在该投影面上的形状和大小;2. 俯视图和正视图:俯视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正视图是物体在垂直平面上的投影;3. 工程三视图:工程制图中通常使用俯视图、正视图和左视图的组合,以展示物体的完整形状和细节。
二、尺寸标注1. 尺寸标注的作用:在工程制图中,尺寸标注用于表示物体的实际尺寸,让阅读者清晰了解物体的尺寸要求;2. 尺寸标注的方法:线性尺寸标注、角度尺寸标注、圆直径标注等;3. 尺寸标注的规范:尺寸标注应准确、清晰,并符合国家标准。
三、剖视图1. 剖视图的作用:剖视图用于展示物体内部结构和细节,方便理解和设计;2. 剖视图的表示方法: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等;3. 剖视图的标注:标注应包括主剖面线、剖面符号,并配合尺寸标注。
四、三维制图1. 三维制图的意义:三维制图可以提供更直观、逼真的物体表现,方便进行空间布局和装配设计;2. 三维制图的方法:手绘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3. 三维制图的常用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五、工程图纸规范1. 图纸纸张和比例:工程图纸通常采用标准尺寸,如A0、A1、A2等,并根据图纸内容选择适当的比例;2. 图框和标题栏:图纸应包含规范的图框和标题栏,以标明工程名称、图号、版本等信息;3. 图例和符号:图纸中使用的图例和符号应统一、规范,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4. 图纸折叠和储存:大块图纸应按规定方式折叠,小图纸则应妥善储存以防损坏。
六、工程制图注意事项1. 线条的粗细和标注的字体:在工程制图中,线条的粗细应适中,标注的字体应清晰可读;2. 避免重叠和交叉:在绘制工程图纸时,避免线条和标注文字的重叠和交叉,以保证图纸的清晰度;3. 注意比例和尺度:绘制图纸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确保图纸能准确表达设计要求。
工程制图知识梳理目录第一章绘图基本知识1.图线2.尺寸注法1.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单位。
2.尺寸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和比例没有关系)。
3.每一尺寸只标注一次。
4.尺寸界线伸出尺寸线2-3mm。
5.大于半圆标Φ,小于半圆标R.(看作完善圆)6.文字标注,遇到斜的情况,要往上放;如果竖直就往左放。
3.图形分析1.尺寸分析1.尺寸基准:确定平面图形各线段形状大小的几何元素如对称线大圆中心线长直线。
2.定型尺寸:确定各线段大小的尺寸。
3.定位尺寸: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要有横,纵两个尺寸)4. 线段分析1. 已知线段:定型,定位尺寸都有的线段2. 中间线段:具有定型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3. 连接线段:只有定型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4. 作图步骤1. 基准线和定位线2. 所有已知线段3. 中间线段4. 连接线段5. 尺规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 布置图形(基准线)2. 底稿,不分粗细,轻描淡写3. 描深4. 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第二章点、线、面的投影注:I. 我国采用第一角画法II. a’是主视图,a’’是左视图,a是俯视图。
III. 主视图面为V 侧视图为W 俯视图为H一. 点的投影1. 两面投影确定一个点的空间位置(第三面投影)2. 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 轴的距离(第一象限到OZ等于第三象限到OX)3. 过a的水平线和过a’’的垂线相交与第四象限的45°线上4. 沿投射线观察,被挡住的点要打括号(离投射面近的点打括号)二. 直线的投影1. 按照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分为三类: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投影面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一般位置直线:三个投影长度都比实际长度略短。
2.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a. 平行:两直线平行,则同面投影平行b. 相交:两直线相交,则同面投影相交c. 交叉:投影可能相交,但不同投影面上的交点不满足点的投影规律每一个投影交点可求出一对重影点三. 面的投影1. 平面的表示法a. 不共线三点b. 一线与线外一点c. 相交两直线d. 平行两直线2. 平面在三投影体系下的分类a.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在垂直面上积聚为直线在其余面上类似b.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c. 一般位置平面:与三个平面都倾斜3. 平面内的直线和点A. 平面内取直线要使直线在平面内,要满足两个条件之一:a. 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两个点b. 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一个点,并平行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B. 平面内取点要使点在平面内,只要使点在平面内的某一直线即可。
第一章一、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的幅面、图线、尺寸注法(线性尺寸方向、角度、圆弧、小尺寸)二、几何作图:圆弧的连接第二章一、基础: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二、重点内容: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位置关系、平面上取直线或点(定点先定线,即:找出过此点而又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辅助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确定点的位置)。
1、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x坐标大的在左,y坐标大的在前,z坐标大的在上2、直线的投影规律:1)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规律:一斜两直线;斜线在哪面,就是什么线;2)投影面垂线的投影规律:一点两直线;点在哪个面,就是什么线;3)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规律:三条线,且每条线段都缩短。
3、平面的投影规律:1)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规律:两框一斜线;斜线在哪面,就是什么面;2)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规律:一框两直线;框在哪个面,就是什么面;3)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规律:三个投影都是类似形。
第三章(详见第3章小结)一、基本体的投影特性、作图方法、表面取点、取线关键:熟悉基本体的投影特性。
1、平面基本体投影作图方法1)平面基本体投影的作图可归结为绘制平面(立体表面)和(棱)线投影的作图。
2)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与在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相同。
——如果点或直线在特殊位置平面内,则作图时,可充分利用平面投影有积聚性的特点,由一个投影求出其另外两个投影;——如果点或直线在一般位置平面内,则需过已知点的一个投影作辅助线,求出其它投影。
2、回转体(主要是圆柱、圆锥)1)投影特点:一投影为圆,另两个投影为矩形或等腰三角形。
2)表面取点/线:——圆柱:利用圆的积聚性;——圆锥:素线法、维圆法。
二、基本体的尺寸标注(底、高)三、截切体投影(截交线作图)1、平面体截切●截交线是直线围成的平面多边形。
●关键:找棱线与截平面的公有点。
●求平面截交线的步骤:(1) 空间分析---分析截交线的形状。
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工程制图在培养学生作为创造性思维基础的空间想象力及构思能力和促进工业化进程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工程图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是在世界范围通用的“工程技术的语言”。
正确规范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下面由店铺带来工程制图的复习知识要点以供大家阅读。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1. 积聚性2. 真实性3. 类似性4. 平行性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第二章(视图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三章(线面关系)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何条件:1.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 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相交交点的性质:1. 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2. 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
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
四、平面与平面相交1. 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
(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2. 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
3. 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
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
第四章(换面法)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
(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II课程编码: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程制图II》Engineering Drawing II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为本科四年制非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它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环境空间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相关知识。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一)教学基本内容介绍课程性质、内容、要求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熟悉本课程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一)教学基本内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使用与几何作图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
第二章AutoCAD基础(一)教学基本内容AutoCAD的工作界面、基本操作、基本的绘图与尺寸标注命令。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AutoCAD的功能、绘图界面,初步掌握AutoCAD绘图的基本方法和命令。
第三章正投影法基础(一)教学基本内容正投影法原理、三视图的形成及规律、立体表面几何元素及基本体的投影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取点、作直线的方法;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以及在表面上作点、作线的方法。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及正等测图形画法。
了解AutoCAD三维建模的方法。
第四章截切体与相贯体的投影(一)教学基本内容平面立体与回转体截切的投影、回转体相贯体投影画法;用AutoCAD实现截切体和相贯体。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及曲面立体相交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截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掌握回转体的相贯线的画法(两回转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所用辅助平面只限于特殊位置平面)。
点和直线§1-1投影知识1、中心投影法1、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1-2点的投影一个形体是由多个侧面所围成,各侧面又相交于多条侧棱,各侧棱又相交于多各顶点,那么只要把这些点的投影画出来,再连成线就可作出一个形体的投影。
所以,点是形体的最基本元素。
且点的投影规律是线、面、体的投影基础。
一、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点的直角坐标与三面投影的关系Aa”=a’a z=aay=XA=A到W面的距离A a’=aax=a”az=YA=A到V面的距离A a=a’ax=a”ay=ZA=A到H面的距离2、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1)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X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 点的X坐标。
a’a⊥X轴(2)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Z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 点的Z坐标。
a’a”⊥Z轴(3)点的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Z轴的距离。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Y坐标。
aax=a”a z二、两点的相对位置1、对于两个点在空间就有相对位置的问题了。
(1)对V面投影时,靠近V面的为后,远离V面的为前。
H、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前后关系。
(2)对H面投影时,靠近H面的为下,远离H面的为上。
V、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上下关系。
(3)对W面投影时,靠近W面的为右,远离W面的为左。
V、H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左右关系。
三、重影点当空间两点处于特殊位置,即两点恰好在同一条投影线上,此时两点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时称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四、投影轴和投影面上点的投影小结:1、作空间一个点的投影①利用坐标值②利用点到投影面的距离③利用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2、点的投影方向:自上向下、自前向后、自左向右3、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1-2直线的投影一、直线的投影图从几何学知道,直线是无限长的。
直线的空间位置可由线上任意两点的位置确定,即两点定一线,在次要作直线投影只要作两个点的投影即可。
点和直线§1-1投影知识1、中心投影法1、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1-2点的投影一个形体是由多个侧面所围成,各侧面又相交于多条侧棱,各侧棱又相交于多各顶点,那么只要把这些点的投影画出来,再连成线就可作出一个形体的投影。
所以,点是形体的最基本元素。
且点的投影规律是线、面、体的投影基础。
一、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点的直角坐标与三面投影的关系Aa”=a’az=aay=XA=A到W面的距离Aa’=aax=a”az=YA=A到V面的距离Aa=a’ax=a”ay=ZA=A到H面的距离2、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1)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X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X坐标。
a’a⊥X轴(2)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Z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Z坐标。
a’a”⊥Z轴(3)点的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Z轴的距离。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Y坐标。
aax=a”az二、两点的相对位置1、对于两个点在空间就有相对位置的问题了。
(1)对V面投影时,靠近V面的为后,远离V面的为前。
H、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前后关系。
(2)对H面投影时,靠近H面的为下,远离H面的为上。
V、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上下关系。
(3)对W面投影时,靠近W面的为右,远离W面的为左。
V、H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左右关系。
三、重影点当空间两点处于特殊位置,即两点恰好在同一条投影线上,此时两点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时称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四、投影轴和投影面上点的投影小结:1、作空间一个点的投影①利用坐标值②利用点到投影面的距离③利用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2、点的投影方向:自上向下、自前向后、自左向右3、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1-2直线的投影一、直线的投影图从几何学知道,直线是无限长的。
直线的空间位置可由线上任意两点的位置确定,即两点定一线,在次要作直线投影只要作两个点的投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