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奥数经典题型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437.08 KB
- 文档页数:14
5年级的数学奥数题一、和差问题。
1. 甲、乙两数的和是30,差是6,求甲、乙两数。
- 解析:- 根据和差问题的基本公式,大数=(和 + 差)÷2,小数=(和 - 差)÷2。
- 这里甲、乙两数的和是30,差是6。
- 那么甲数(大数)=(30 + 6)÷2=18。
- 乙数(小数)=(30 - 6)÷2 = 12。
2. 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6,这两个奇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 两个连续奇数相差2。
- 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较大的奇数为x + 2。
- 根据它们的和是56,可列方程x+(x + 2)=56。
- 2x+2 = 56,2x=54,x = 27。
- 则另一个奇数为27 + 2=29。
二、和倍问题。
1. 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解析:- 把二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看作1份,三年级分得的本数就是2份,那么二、三年级共分得的份数就是1 + 2 = 3份。
- 这3份对应的总数是360本。
- 所以二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为360÷(1 + 2)=120本。
- 三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为120×2 = 240本。
2. 甲、乙两数的和是1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 因为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所以甲数是乙数的6倍。
- 把乙数看作1份,甲数就是6份,它们的和一共是6+1 = 7份。
- 又因为甲、乙两数的和是112,所以1份(乙数)为112÷7 = 16。
- 甲数为16×6 = 96。
三、差倍问题。
1. 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24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有多少岁?- 解析:- 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把小红的年龄看作1份,妈妈的年龄就是4份,妈妈比小红多4 - 1=3份。
- 又已知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24岁,所以1份就是24÷3 = 8岁,这就是小红的年龄。
小学五年级奥数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小明有8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A. 2个B. 4个C. 6个D. 8个答案:B. 4个2. 一只小狗每天晨跑2公里,晚跑3公里,一周跑多少公里?A. 10公里B. 12公里C. 14公里D. 16公里答案:D. 16公里3. 一个月有30天,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3个星期有多少天?A. 19天B. 20天D. 22天答案:C. 21天4. 小红拿了25个苹果,她和小明一共有38个苹果,请问小明拿了几个苹果?A. 10个B. 12个C. 13个D. 15个答案:B. 12个5. 一盒牛奶有900毫升,小明喝了1/4盒,还剩多少毫升?A. 200毫升B. 300毫升C. 450毫升D. 600毫升答案:C. 450毫升二、填空题1. 36 ÷ 6 = ____2. 54 - __ = 42答案:123. 78 + __ = 100答案:224. 3 × 5 - __ = 7答案:85. 72 ÷ __ = 8答案:9三、解答题1. 用算术法解答:小明和小红一起买了15颗苹果,小明买了3颗苹果,那么小红买了几颗苹果?答案:小红买了12颗苹果。
2. 用绘图法解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4cm,边长AB是4cm,请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答案:(请自行绘图)3. 用列式解答:一个数加上3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7。
总结:通过以上的奥数试题,我们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数学技能。
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还需要灵活运用解题思路和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1.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甲乙两码头相距560千米,一只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0小时到达乙码头,已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这船返回甲码头需几小时?答案与解析:船顺水航行20小时行560千米,可知顺水速度,而静水中船速已知,那么逆水速度可得,逆水航行距离为560千米,船返回甲船头是逆水而行,逆水航行时间可求。
顺水速度:560÷20=28(千米/小时)逆水速度:24-(28-24)=20(千米/小时)返回甲码头时间:560÷20=28(小时)2、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
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____分钟?答案与解析:甲行走45分钟,再行走70-45=25(分钟)即可走完一圈。
而甲行走45分钟,乙行走45分钟也能走完一圈。
所以甲行走25分钟的路程相当于乙行走45分钟的路程。
甲行走一圈需70分钟,所以乙需70÷25×45=126(分钟)。
即乙走一圈的时间是126分钟。
2.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二1、一副纸牌共54张,最上面的一张是红桃K。
如果每次把最上面的12张牌移到最下面而不改变它们的顺序及朝向,那么,至少经过多少次移动,红桃K才会又出现在最上面?解:因为[54,12]=108,所以每移动108张牌,又回到原来的状况。
又因为每次移动12张牌,所以至少移动108÷12=9(次)。
2、爷爷对小明说:“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过几年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就分别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
”你知道爷爷和小明现在的年龄吗?解:爷爷70岁,小明10岁。
提示: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差是6,5,4,3,2的公倍数,又考虑到年龄的实际情况,取公倍数中最小的。
(60岁)3、某质数加6或减6得到的数仍是质数,在50以内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质数?并将它们写出来。
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3篇【篇一】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1、有两条各长30厘米的纸条, 粘贴在一起长56厘米, 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厘米。
2、一条直线能将平面分为两部分, 两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为4部分, 那么5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划分成()部分。
3、小华参加数学竞赛, 共有10道赛题。
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 答错一题扣五分。
小华十题全部答完, 得了85分。
小华答对了几题?4、图书室有连环画28本, 文艺书36本, 买来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和文艺书的总和少50本。
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5、用数字0, 1, 2, 3, 4中的任意三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6、钟鼓楼的钟打点报时, 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
问中午12点是打12下需要多少秒钟?7、二(2)班有44个同学划船, 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 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 租金8元, 如果你是领队, 要使租金最少, 租多少条大船, 多少条小船, 租金多少元。
8、小青比小李大5岁, 小李比小风大2岁, 小风比小云小4岁, 他们4人(), ()最小。
的比最小的大()岁。
9、有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 第一次卖去锅内茶叶蛋的一半多2个, 第二次又卖去余下的一半多2个, 锅内还有1个茶叶蛋, 这个老太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茶叶蛋?10、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 小花买18瓶汽水, 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篇二】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 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 组有6人, 平均每人跳140下, 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2、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 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 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 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3、五个数排一排, 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 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 那么, 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是多少?4、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 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 已知汽船在静不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五年级奥数典型题一、和差问题。
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析:- 我们可以先求出两班人数的和与差,和是98人,差是6人。
- 根据和差问题的基本公式:大数=(和 + 差)÷2,小数=(和 - 差)÷2。
- 甲班人数是大数,甲班人数=(98 + 6)÷2 = 52(人)。
- 乙班人数是小数,乙班人数=(98 - 6)÷2 = 46(人)。
二、和倍问题。
2.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
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 设苹果树的棵数为1份,那么梨树的棵数就是3份,桃树的棵数就是4份,三种树的总份数就是1+3 + 4=8份。
- 因为三种树共有1200棵,所以1份(苹果树的棵数)为1200÷8 = 150棵。
- 梨树的棵数为150×3 = 450棵。
- 桃树的棵数为150×4 = 600棵。
三、差倍问题。
3. 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8米,第二根长10米,两根铁丝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两根铁丝各用去多少米?- 解析:- 两根铁丝的长度差是18 - 10 = 8米,这个差是不变的。
- 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那么这个长度差就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 - 1=2倍。
- 所以第二根剩下的长度为8÷2 = 4米。
- 第二根原来长10米,所以用去了10 - 4 = 6米,因为两根铁丝用去的长度相同,所以两根铁丝各用去6米。
四、年龄问题。
4. 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
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解析:- 父子的年龄差是43 - 11 = 32岁,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
- 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时,年龄差就是儿子年龄的3 - 1 = 2倍。
小学五年级精选奥数题及解析1、算薪水有两个人在一家工地做工,由于一个是学徒,一个是技工,所以他们的薪水是不一样的。
技工的薪水比学徒的薪水多20美元,但两人的薪水之差是21美元。
你觉得他俩的薪水各是多少?2、100面彩旗某街道从东往西按照五面红旗、三面黄旗、四面绿旗、两面粉旗的规律排列,共悬挂1995面彩旗,你能算出从西往东数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吗?3、时钟表盘时钟的表盘上按标准的方式标着1, 2, 3,…,11, 12这12个数,在其上任意做n 个120°的扇形,每一个都恰好覆盖4个数,每两个覆盖的数不全相同. 如果从这任做的n个扇形中总能恰好取出3个覆盖整个钟面的全部12个数,求n的最小值.4、两头猪有4头猪,这4头猪的重量都是整千克数,把这4头猪两两合称体重,共称5次,分别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两头猪没有一起称过。
那么,这两头猪中重量较重那头有多重?5、三张卡片有三张卡片,它们上面各写着数字2, 3, 4,从中抽出一张、二张、三张, 按任意次序排列出来,可以得到不同的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请你将其中的质数都写出来.6、数学竞赛要求的三个自然数分别是32、35和38。
9、答案与解析:此题需要求抽屉的数量,反用抽屉原理和最”坏”情况的结合,最坏的情况是只有10个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而其他学校都只有9名同学参加,那么(1123-10)4-9=123......6 ,因此最多有:123+1=124个学校(处理余数很关键,如果有125个学校那么不能保证至少有10名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10、答案与解析:120:2=60, 90:2=45,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20, 60, 90, 45)=15, 一共要:(120+90)x24-15=28(棵)。
11、答案与解析:方法一:因为每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两班的总成绩相等,所以总成绩既是42的倍数,又是48的倍数,所以为[42, 48]=336的倍数.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高于80分,所以总成绩应高于48x80=3840分.乂因为是按百分制评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不会超过100分,那么总成绩应不高于42x100=4200分.在3840〜4200之间且是336的倍数的数只有4032.所以两个班的总分均为4032 分.那么甲班的平均分为40324-42=96分,乙班的平均分为4032+48=84分.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96-84=12分.方法二:甲班平均分x42=乙班平均分x48,即甲班平均分x7二乙班平均分x8, 因为7、8互质,所以甲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8倍,乙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7倍,乂因为两个班的平均分均超过80分,不高于100分,所以这个数只能为12.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12x(8-7)=12分.12、答案与解析:小于20的质数有2, 3, 5, 7, 11, 13, 17, 19,其中5+19=7+17=11+13.每个木块掷在地上后向上的数可能是六个数中的任何一个,三个数的和最小是5+5+5=15,最大是19+19+19=57,经试验,三个数的和可以是从15到57的所有奇数,所有可能的不同值共有22个。
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大全1.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大全篇一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参考答案:1、200+200÷4=250(千米)2、210÷(210÷6+7)=5(小时)3、60×14÷(60+10)=12(分钟)2.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大全篇二1、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3、一个正方形边长9厘米,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请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5×3=15(平方厘米)2、18÷2+2=11(厘米)面积是:18×11=198(平方厘米)周长是:(18+11)×2=58(厘米)3、9×9÷4=20.25(平方厘米)3.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大全篇三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4.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大全篇四1、将一个四位数的数字顺序颠倒过来,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
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及答案50道1. 在数轴上,AB、BC、CD、DE都是长度为1的线段,且它们依次相接,形成的五边形面积是多少?答案:22. 在一个长方形牛肚子里,画一条分割线将牛肚子分成两个小肚子,这条分割线的长度是8,面积相等的两个小肚子面积之和是多少?答案:483. 一个完整的圆披萨可以被等分成8个部分,每个底角为45度的扇形部分面积是多少?答案:1/8 π4. 在一个正方形BILL的内部,画一个面积等于BILL面积一半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答案:1/4 BILL的边长5. 一个半圆形的花坛直径是4米,花坛的花种在圆弧边上,两个相邻花之间的圆心角大小是45度,整个花坛可以有多少朵花?答案:86. 总和为111的两个正整数互质,这两个数中比较小的一个是多少?答案:377. 在一个长方形的表面上,剪去四个面积相等、四边形形状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2,3,4和6,剩下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答案:308. 在一个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中点,点E是BC边上的中点,点F是CA边上的中点,连接点DEF,这个三角形被DEF分成了几个小三角形?答案:49. 一个正方形牌子上印有四个数字,每个数字都是2,3,4,5中的一个,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求所有可能的四个数字组合方式。
答案:2410. 在一个三角形ABC中,角A是直角,BD是角B的平分线,E是AC上的一点,且角BDE和角BAC相等,求角ABC和角ACB的大小。
答案:45度11. 算式85×21×44×11的个位数字是多少?答案:012. 在一个正方形草坪的四个角上,分别立了四个灯柱,然后把草坪抬起,折成两个三角形,进行了运输。
运输过程中,两个三角形任意一个三角形都不能被折叠成平面,这个时候灯柱的相对位置改变了吗?答案:没有改变13. 一个正六面体每个面被划分成相同的10个小正方形,该六面体中有多少个顶点?答案:814. 给出一个两位数AB,其中A和B分别代表数字百位和个位,如果翻转后得到另一个两位数BA,且AB和BA的和是198,那么AB是多少?答案:9915. 求一个三位数ABC可以整除11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答案:A-B+C是11的倍数。
特级教师推荐最全的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大全特级教师推荐最全的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大全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
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225-15)/(1-3/7)=210/(4/7)=367.5千米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速度=1/30乙的速度=1/20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那么甲乙合走的距离1-9/20=11/20甲乙的速度和=1/20+1/30=1/12那么再有(11/20)/(1/12)=6.6分钟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3.一半真一半假A、B、C、D 四人赛跑,三名观众对赛跑成绩做如下估计:王晨说:“B 得第二名,C 得第一名。
”张旭说:“C 得第二名,D 得第三名。
”李光说:“A 得第二名,D 得第四名。
”实际上,每人都说对了一半。
同学们,你能说出A、B、C、D 各是第几名吗?分析与解先假设王晨说的“B 得第二名是”正确的。
因为只能有一个人是第二名,所以“C 得第二名”,与“A 得第二名”就都是错误的。
这样张旭与李光说的后半句话:“D 得第三名”和“D得第四名”就应该是正确的了。
然而这两句话自相矛盾,从而可以认定原始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应全部推翻。
再假设王晨说的:“C 得第一名”是正确的,从而推出“C 得第二名”是错误,而“D 得第三名”是正确的,而“D得第四名”则又是错误的,因而“A得第二名”则是正确的。
在推导过程中没有出现矛盾,说明假设成立。
总之,推导的结论为:A 得第二名,B 得第四名,C 得第一名,D 得第三名。
这题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来解答。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这里提供的只是一种列表方式,把三位观众的原始估计显示在表内,再根据题中条件进行推理、判断,最后推出正确结果。
4.下面这串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6、3、2、4、7、8、……那么这串数的前1995 个数的和是多少?第1995 个数除以5 余几?分析与解观察这串数的排列规律,不难发现: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它前面那个数与后面那个数的和小5,因此,这串数继续排下去为:6、3、2、4、7、8、6、3、2、4、7、8、6、3、……又发现6、3、2、4、7、8 为一循环排列。
1995÷6=332……3(6+3+2+4+7+8)×332+(6+3+2)=30×332+11 =9971∴前1995 个数的和为9971新年快到了,五年级三个班决定互相赠送一些图书,三个班原有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
如果五(1)班把本班的一部分图书赠给五(2)班和五(3)班,那么这两个班的图书数量各增加一倍;然后五(2)班也把本班的一部分图书赠给五(1)班和五(3)班,这两个班的图书数量也各增加一倍;接着五(3)班又把本班的图书一部分赠给五(1)班和五(2)班,这两个班的图书又各增加一倍。
【题目】有一个正六边形点阵,如图,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作第一层;第二层每边两个点(相邻两边公用一个点);第三层每边三个点,……,这个六边形点阵共100层。
问这个点阵共有多少个点?【解析】:最里面一层先不看,原点阵则变成了由内到外,第一层有1个6点,后面每层依次比前一层多1个6点,共99层的一个点阵。
解法一:先用求和公式求这个99层的点阵共有多少个6点:1+2+3+4+……+99=(1+99)×99÷2=4950(个)。
原点阵共有点:1+6×4950=72901(点)。
解法二:先求出这个99层的点阵第99层的点子数为:6×99=594(点)。
再由求和公式求出这个99层的点阵共有点:(6+594)×99÷2=72900(点)。
原点阵共有点:72900+1=72901(点)。
【题目】:司机开车按顺序到5个车站接学生到学校,每个站都有学生上车,第一站上了一批学生,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问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多少学生?【解析】:这一题适合用倒推法解题。
“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即:从后往前,前一站上车人数都是后一站上车人数的2倍。
又因为“每个车站都有学生上车”,则最后一站最少上了1名学生。
假设到学校前的最后一站上了1名学生,依次往前推,则之前四站每站依次上了2名、4名、8名、16名学生。
因为接学生到学校中途不会有人下车,所以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学生:1+2+4+8+16=31(名)。
【题目】:625名学生参加100米比赛,跑道有5条,每赛一次可淘汰4名选手,只留下第一名继续比赛,共需要赛多少次才能决出冠军?【解析】:共有625名选手,决出冠军,即最后只剩下一名选手,就需要淘汰选手:625-1=624(名)。
每赛一次可淘汰4名选手,要淘汰选手624名,共需比赛:624÷4=156(次)。
【题目】:一个人要住宾馆但是忘记带钱,身上只有一根7个银环套在一起的手链。
他与宾馆经理谈妥每天付一个银环,住7天以后再聊赎回手链。
那么怎么剪断次数最少,保证便于重新接好手链呢?【解析】:如下图:第一天给1个环,必须从手链的一端剪下1个单环。
住2天要给2个环,可以从手链的一端再剪下1个单环给宾馆;也可以剪下2个连环给宾馆,拿回前一天给1个单环。
同样是再剪一次,1个单环已经有了,这次剪下2个连环更便于后面的支付。
住3天时,正好前两次剪的1个环和2个连环都给宾馆,合起来3个环。
住4天时,可以拿回已给的3个环,用剩下的4个连环支付。
住5天时,姨夫4个连环再加1个单环即可;住6天时,用2个连环换回1个单环,4个连环和2个连环合成6个环支付。
住7天时,再付出剩下的最后一个单环,共付7个环。
所以如上图,最少剪2次,可以依次付出7天的费用。
【题目】:小明把若干枚棋子放入12只盒子中,把这些盒子排成一排,然后离开去做其它事情了。
小华进来后从每只盒子中取出一枚棋子,然后把这些棋子放入其中一只盒子里,再把这些盒子的顺序调整一下,然后离开了。
小明回来后检查了一下,发现没有人动过盒子,问盒子中至少有多少枚棋子?【解析】:题中盒子的排列顺序不影响解题过程和解题结果,可以不必讨论,只需要考虑每个盒子中棋子的枚数就可以了。
假设把这12只盒子按盒内棋子数从少到多一次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11号、12号。
根据题意,这12个盒子里有11个盒子都是减少了1枚棋子,有1个盒子增加了11枚棋子(减少1枚,增加12枚),结果与原12盒棋子数对应相等。
如下图:因为原1号盒子里棋子数最少,再减少1枚,变化后的棋子数就比原12盒的每一盒棋子数都少,在原12盒里找不到与它棋子数对应相等的盒子。
所以取出来的12枚棋子肯定是放到1号盒子里了,即1号盒子的棋子数比原来多11枚。
由此可得,2到12号盒子里每个盒子变化后都少了1枚棋子。
因为盒子是按棋子数从少多的顺序编号的,如上图,2号盒子少了1枚棋子只能与1号盒子里原棋子数相等;3号盒子少了1枚棋子就只能与2号盒子里原棋子数相等;……依次类推,12号盒子少了1枚棋子只能与11号盒子里原棋子数相等。
则1号盒增加11枚棋子后就只能与12号盒子原有棋子数相等。
综上所述,从1号到12号,每个盒子里的棋子数都比前一个盒子的棋子数多1。
1号盒子里最少有1枚棋子,这时候12个盒子的总棋子数最少。
所以,12个盒子中至少有棋子:1+2+3+4+5+6+7+8+9+10+11+12=(12+1)×12÷2=78(枚)。
1. 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的等于几米?2. 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3. 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4. 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5. 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6. 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7. 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 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8.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9. 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10.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4)1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12. 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1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1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1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1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1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18. 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19.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20. 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一、填空1.11×(1+3+5+7+9)+23×(2+4+6+8+10)=__________2。
如图所示的表中有55个数,那么它们的和加上_________才等于2007。
3。
若干棱长为1的正方体拼成了一个11×11×11的大正方体,那么从一点望去,最多能看到______个单位正方体。
4。
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
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
问听报告的学生有_______人。
5。
观察图7-7,ABCDEFG是正六边形,O是它的中心。
画出线段PQ后,就把ABCDEF分成两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五边形PABCQ。
请在图7-8中画出3条线段,把正六边形ABCDEF,分成6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正三角形。
请在图7-9中画出几条线段,把正六边形ABCDEF分成3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五边形。
6。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问:现在父亲的年龄是_______岁。
7。
甲、乙、丙三人各有糖豆若干粒,甲从乙处取来一些,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接着乙从丙处取来一些,使自己的糖豆也增加了一倍;丙再从甲处取来一些,也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
现在三人的糖豆一样多。
如果开始时甲有51粒糖豆,那么乙最开始有_____粒糖豆。
8。
如图,把A、B、C、D、E这五个部分用四种不同的颜色着色,且相邻的部分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不相邻的部分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那么,这幅图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着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