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7.08 MB
- 文档页数: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进化是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涉及了生物体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变和适应过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进化机制和模式的科学解释,通过对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生态进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全面和准确的描述。
本文将从进化的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以及生态进化等方面讨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存在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这是进化的基础。
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它能够增加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存在的选择压力,促使适应性特征在群体中的频率增加,从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2.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研究个体间基因频率的变化和遗传变异在群体中的传递。
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频率的演化、人工选择和遗传漂变等。
基因频率的演化是指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基因漂变、突变、自交和迁移等因素来解释。
人工选择是指人为地选择特定性状的繁殖个体,加速遗传变异的积累。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基因突变和基因漂变)导致的基因频率的变化。
3. 分子进化分子进化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变化和演化。
主要内容包括分子钟理论、基因家族和基因重排等。
分子钟理论是指利用分子数据推断物种分化和进化的时间尺度。
基因家族是指相互关联且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一组基因。
基因重排是指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的基因片段的重组和重排。
4. 生态进化生态进化研究进化与生态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放大、种间关系和生态位等。
适应性放大是指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会放大其对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种间关系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
生态位是指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完成其生存和繁殖所占据的位置和角色。
总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涵盖了进化的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生态进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遗传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等基本原理,人们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和模式。
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知识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进化学说1.内容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2.意义否定了③________,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3.对拉马克的评价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和⑦________2.意义(1)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2)科学地解释了⑧________的原因,以及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3.提出标志《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4.局限性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1.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⑨________2.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已经从以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10________为基本单位想一想:(1)什么叫自然选择?(2)生存斗争的内容包括哪些,其结果有何意义?知识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⑪的全部个体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⑫的比率调查方法:抽样调查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⑬和⑭⑮可遗传变异 3.生物进化的方向由⑯________决定。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⑰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
物种简称⑱________ 2.隔离3.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6________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议一议:为什么个体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是种群?知识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27________之间及○28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 1.层次○29________多样性、○30________多样性、○31____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 生物的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32________思一思: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判一判1.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早期进化理论的修正和完善,通过对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进化机制和方法,更全面地解释生物的进化过程。
1.基因突变与遗传漂变基因突变是进化的起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基因突变是同义性的,对生物本身的功能没有影响,这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相悖。
于是,生物学家提出了遗传漂变理论,认为随机基因漂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群体的基因频率,导致一些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并扩大传播。
2.自然选择与适应性演化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了更多的细节。
例如,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然选择有着不同的形式,比如扰动选择、方向选择和平衡选择等,每种适应性演化方式都是根基于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
3.多重种类起源与分化生物进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多重种类起源和分化。
大量证据表明,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可能是由于共同祖先和基于同物异型原理的分化。
这意味着,生物在进化历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分化和多样化,而这些分化和多样化是基于其自身的大脑、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因素。
4.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和统计学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涉及到工作基因区域、调控区域和未知功能区域等,在这些变异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系统进化树或族系分类树。
另外,统计学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贝叶斯方法、最大似然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把不同的进化事件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大量的生物分类和族系演化树。
总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完善,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知和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
5.基因流与遗传漂移除了基因突变以外,基因流和遗传漂移也是影响生物群体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基因流指的是因为种群间的基因流失或增加,导致了种群间基因频率的变化。
而遗传漂移则是指随机因素引起的种群基因频率变动,比如小种群和环境压力等也可能影响种群基因结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 —— 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 —— 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文科生了解)(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 ——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 —— 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 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 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指一种以达尔文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学理论,以它来解释物种的变化和多样性。
它是在十九世纪末提出的,由英国自然学家达尔文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达尔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在于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概念,即物种的基因组成会不断变化,而自然环境中会形成选择,最终使拥有优势基因的物种从其他拥有劣势基因的物种中脱颖而出,从而形成多样性。
达尔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改变了传统观点,即物种是上帝创造的,而不是经历进化形成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物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更加强调了物种的多样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还提出了“基因流”的概念,即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可以通过交叉来流动。
这个概念也是达尔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它强调了物种之间的连接性,而不是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达尔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它改变了人们对物种演化过程的看法,强调物种的多样性,推动了物种之间的基因流动,为我们深入了解物种的演化历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的演变和变化过程,包括生物形态、生物行为和生物发育等方面。
人类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才有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在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基因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1.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达尔文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先驱,他的进化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他认为,生物种群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生物之间通过竞争争夺资源、区域和配偶。
在这种竞争中,那些适应环境和竞争力最强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生存得更长久,更容易生育后代,这些后代会继承父母的有利基因。
有利基因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个体的基因组中,从而增强了种群的适应性。
2.基因遗传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基因遗传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它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和变异方式。
基因遗传学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准确性,即适者生存和物竞天择。
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基因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基因表达和群体间基因组变异的关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遗传学。
基因遗传学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和变异方式,这为人们深入理解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3.群体遗传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主要研究生物基因组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生物进化中特殊的原因和机制。
例如群体大小、空间分布和基因流等因素都能够影响群体基因组的动态变化,从而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4.系统进化生物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是系统进化生物学。
该学科通过对不同生物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以此可以了解每一个生物现在的形态和特性如何发展和变化的。
系统进化生物学利用分子多样性、基因标记和化石记录等多种信息,对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进行推断。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通过研究进化演化过程,推导出一系列规律和事实而建立起来的生物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现代进化学的重要理论。
这一理论由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爱迪生在1859年首先提出,紧接着英国自然学家亚当·斯密将它扩展成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世代相传的基本特征是遗传。
由此产生的不同物种具有相应不同的基因、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几个世纪以来不断进化,发展出多种动植物。
生物进化反映了能够在自然界中存活和竞争下来的自然选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物种演化主要是通过突变和无主动选择的随机进化来实现的,而这种演化一般需要几百万至几千万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生殖遗传的优势物种可以在大自然中得以恒久存在,复杂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为今天和将来的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演化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通过两个重要的演化因子: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潜在的环境刺激下,物种之间缓慢地进化,有时甚至会出现新的重大特征。
此外,进化理论还认为物种之间会形成进化树,这些物种的进化形态会一步步地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完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主要流派拉马克 :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达尔文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单位:种群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原材料:突变与重组现代进化理论 形成物种 决定方向:自然选择必要条件:隔离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协同论(残酷竞争VS 协同进化) 中性学说(偶然VS 必然) 补充间断平衡(渐进VS 突进) 灾变论(渐灭VS 突灭)一、生物进化研究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① 生物界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种、人类起源② 进化机制与理论:遗传、变异、方向、速率③ 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④ 进化论的历史:流派与论点二、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1.神创论 + 物种不变论(上帝造物说) 2. 法国 拉马克 1809年《动物哲学》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3.英国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获得性遗传新类型生物4.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三、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突变 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不定向变异 选择 微小有利变异 多次选择、遗传积累 显著有利变异 基因频率的改变 定向进化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 新物种地理 隔离 自然 选择 生殖 隔离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