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6
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与困扰。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血糖控制不佳、药物副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问题一: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治疗的重点之一。
但有时候,尽管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仍然难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解决方案:1. 调整饮食: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分配三餐,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血糖。
3. 规律用药: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规律用药,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4.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问题二: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和肾脏病等。
解决方案:1. 预防心血管病:控制血压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体重,规律运动,定期检查心脏功能。
2. 预防神经病变:保持血糖稳定,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补充维生素B,定期检查神经功能。
3. 预防肾脏病变:定期检查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保持血糖稳定,限制蛋白质摄入,戒烟限酒。
问题三: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常需长期用药,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解决方案:1. 低血糖的处理:患者需要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等,及时补充含糖食物或口服葡萄糖片以提高血糖水平。
2. 胃肠道不适: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尝试其他适合自己的药物。
问题四:心理和生活质量问题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生活方式改变和长期药物治疗,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担。
解决方案:1. 寻求心理支持:可以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绪。
老年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原因调查
卫秀芳;黄俊娥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教育》
【年(卷),期】2002(018)007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1998~2000年入院的12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有:糖尿病知识欠缺;用药不规范;饮食控制不佳;不良生活方式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有缺陷.应加大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力度.
【总页数】2页(P443-444)
【作者】卫秀芳;黄俊娥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04600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0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护理 [J], 尹红芳
2.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调查与分析 [J], 方影;宁山利;张炜
3.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 [J], 陈琼;陆树林;赵秀玲
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探讨 [J], 马平都;华彩霞;章小萍
5.326例2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 [J], 胡忠惠;刘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以下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
1. 过度用药过度用药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用药需要详细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如果病情控制不佳,自行加大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 饮食不当饮食不当也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长时间饥饿、随意节食、食量过大等饮食行为都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
此外,饮食中膳食纤维缺乏也会加速食物消化吸收,使血糖下降。
3. 运动过度糖尿病患者如果运动过度也会导致血糖过低。
剧烈运动可消耗大量的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下降,如果患者没有注意控制运动强度、时间和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4. 酒精刺激酒精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血糖下降,这对于饮酒后低血糖的发生必须引起重视。
糖尿病患者应遵守“不饮酒或少饮酒”的原则,以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5. 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
由于紧张和焦虑等情绪的影响,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肝脏释放大量葡萄糖,导致血糖骤增,此时的胰岛素可能难以完全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导致低血糖。
6. 其他原因糖尿病患者有些并未明确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导致身体对药物反应不同,或者是血糖监测不规范等。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必须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随时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诊断和治疗低血糖问题。
浅谈影响糖尿病血糖变化因素的分析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长。
如何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影响血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几点供糖尿病患者借鉴。
1饮食饮食直接决定着血糖水平,如何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是困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一大问题,首先饮食中的热量分配要合理,三大供能物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5%~30%脂肪、55%~6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
以谷物米面类食品为基础,多食绿叶类蔬菜;脂肪控制在每日50g左右,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少食动物性脂肪;蛋白质要选择优质蛋白,如鱼,可以提供人体必要的氨基酸,植物蛋白:动物蛋白=2:1为好,植物蛋白来源于谷、豆类,动物蛋白中无腿动物好于有腿动物,虾类胆固醇含量高、适量食用;限制饮酒,因为1g酒精可以释放7kcal 的热能。
只要饮食粗细搭配,营养均衡,适量运动,血糖可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2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压、血脂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整体感觉,消耗能量,加速葡萄糖分解利用,降低血糖。
总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以保持健康为目的,每天至少30min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一般在饭后1h进行,注射胰岛素治疗者,要注射于腹部,禁忌四肢,以防运动时胰岛素吸收快,发生低血糖反应。
既使合并其它疾病、限制活动者,也要在床边走走。
或在床上伸伸胳膊。
抬抬腿,运动是治疗所有糖尿病的基石。
3年龄与类型发病年龄与血糖水平呈正比关系,年龄越小,血糖越难控制,大多数1型糖尿病发生于青少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数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又由于儿童期行为性格不定性及青春期生长激素等作用,血糖居高不下,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而大多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通过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血糖也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很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4药物降糖药物有别于其它药物,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餐前、餐中、餐后三类。
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血糖难控制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36-02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全球约有1亿2千万糖尿病患者[1],目前糖尿尚不能治愈,但能控制病情的发展,除药物治疗外,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现将10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及护理特点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日住院100例血糖难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16—82岁,平均年龄为49岁,患者均存在心理情绪障碍,不遵医嘱。
1.2 方法主要针对100例血糖难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找出血糖难控制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实施对策,使得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建立遵医行为,让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 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耐心的护理,反复讲解劝糖尿病知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及调整治疗方案后,有88例做到良好的遵医行为,治疗效果渐佳,从他们的年龄上看多数属于中青年,有文化,生活有规律。
12例效果不佳,他们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知识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3 讨论31 原因3.1.1 缺乏信心糖尿病需终生治疗,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调整,临床症状又反复发作,因此,患者需终生的饮食控制和长期持续的药物的治疗等。
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血糖控制不好,临床症状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了懈怠情绪,通常会根据自我判断或听信他人传言而消极了对待治疗或盲目的寻求根治的“偏方”。
也就对系统的治疗护理失去信心。
3.1.2 焦虑不安经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心理是来自身疾病的不安。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一经确诊,必须终生治疗,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如果出现并发症,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失明,就更增加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分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首先,病情控制不当是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然而,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正确掌握药物使用和饮食调节等方法,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治疗用药不规范、药物剂量调整不当等问题,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生活方式不健康是造成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同时进行适当的运动。
然而,很多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没有合理的规划,常常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缺乏运动也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代谢紊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第三,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和艰苦的努力。
有一些患者可能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没有积极的治疗态度。
此外,一些患者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和副作用时,可能会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影响正常治疗。
另外,药物耐受和副作用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
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对常用药物产生耐受性,从而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
同时,一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胃肠不适、低血糖等,导致患者不愿意或无法坚持使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针对这些常见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糖尿病治疗的效果。
首先,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教育和指导。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患者应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
赖基贤;张小珍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11
【摘要】UKPDS研究结果提示:强化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病变和终点事件的最有效办法。
但在我国糖尿病(DM)患者中,约70%血糖长期控制达不到满意效果。
现就本院5年来219例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不到亚太地区满意标准的原因进行分析。
【总页数】2页(P1694-1695)
【作者】赖基贤;张小珍
【作者单位】永定县中医院,福建,永定,364100;永定县中医院,福建,永定,3641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811例原因分析 [J], 胡晓艳;陈小花;朱瑜;陈蓉;蒋莉;毛伯根
2.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李霞;白小岗;刘欣齐;文娟
3.广东省开平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与对策 [J], 劳玉琳;刘艳虹;马玉姗;吴妙琼;陈月柳;罗群芳
4.达格列净对血糖控制不达标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
响 [J], 吴金婵;冯光球;陈娟
5.4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 [J], 姚建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糖操作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一、原因分析:1糖尿病知识缺乏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对糖尿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知如何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引发的症状知之甚少,对治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低血糖的症状了解很少,不能自我监控血糖水平,甚至有人迷信民间偏方、秘方。
2饮食控制不严格有的糖友对饮食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够,饮食不加节制,血糖高了就加药;有的糖友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只控制含糖多食品,误认为各种肉类、鸡蛋、干果等"不含糖",可以随便吃;有的糖友控制主食不控制副食,结果导致总热量摄人过高,影响血糖控制。
3运动不恰当科学的体育锻炼对血糖的控制是有益的,过度或过少的锻炼都不对。
部分糖友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运动量及时间掌握不好,有的甚至不愿运动或因其他疾病限制不敢运动,这些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
4用药依从性差糖友们治疗依从性不高是血糖得不到很好控制的重要原因,表现为:乱用或泛用降糖药;过于相信广告,随便使用广告中的药物;认为注射胰岛素会成稳,使用中随意停止注射;药物服用不遵从医嘱,随意性太大;缺乏定期检测血糖的意识,凭经验用药。
5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友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有:饮水过少。
有的糖友认为饮水过多会加重病情,就限制饮水量;便秘。
便秘是血糖不稳定不可忽视的原因;吸烟。
吸烟会恶化糖代谢,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6血糖监测不利只有少数糖友家庭自备有血糖仪或尿糖试纸,而且几乎不用,除非到医院或诊所,很少自测血糖。
大部分糖友是根据自我感觉用药,以至于血糖控制不佳。
7心态上没有重视或思虑过重我国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30%~50%。
有的糖友存在恐惧心理,自卑心理,精神压力很大,对治疗失去信心;有的糖友到处乱求医,对治疗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的则满不在乎,既不控制饮食,也不认真治疗。
这些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出现血糖居高不下的情况。
8迷信中药或偏方小部分人道听途说,迷信广告及盲目使用偏方、秘方、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而放弃正规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查找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原因进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结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与患者能否合理运用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非常关键,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相关疾病力度宣传,通过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来增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标签:糖尿病;血糖控制;护理对策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加快了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对于现在的医疗水平,临床上目前的治疗手段还处于完善阶段,通常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处于长期疗效,效果欠佳,治疗效果较差。
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反复住院,不但给经济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病情[1]。
为此,分析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跟踪随访,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该次研究。
65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
以上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5±4.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3.2±1.5)年。
1.2 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①对糖尿病知识匮乏:因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控制与糖尿病的了解以及文化水平相关。
因此,不懂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发症的严重性、不懂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作用及方法。
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具有依赖性,拒绝应用胰岛素,甚至不了解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
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及对策作者:余新秀林霞许榅玉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影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及对策,进而得出结论: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相关的知识,并要加大监控力度,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共同努力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护理对策糖尿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万15岁以下的糖尿病儿童患者[1]。
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2型糖尿病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逐渐增多的2型糖尿病儿童有可能改变我国儿童青少年中以I型糖尿病为主的疾病谱。
大量循征医学已证实[2],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措施,是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因而探讨影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对于提高糖尿病控制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血糖控制不佳患者81例,其中女34例,男47例,年龄8~20岁(15.9岁±3.1岁),病程4.0±3.4年,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99%±2.3%。
入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I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我科对81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明显。
2.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2.1胰岛素疗法胰岛素疗法是I型糖尿病的基本疗法。
胰岛素的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程、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家庭等。
不管使用何种胰岛素,最终目的都是使血糖达标。
2.2饮食控制儿童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差,因饥饿常常偷吃食物,喜欢甜食,如饼干、巧克力、雪糕、奶油等食品;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喜欢吃肉和油炸食物,厌食蔬菜:偏食导致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进食不规律。
2.3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I型糖尿病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情况下,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仪精准性极好。
糖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报告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不良饮食习惯的普遍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维持其身体的健康。
本文旨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患者基本情况分析本报告基于对XX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年龄分布为40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61岁。
在这100例患者中,有21例(21%)合并有高血压。
二、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指南,我们将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以下几个范围:空腹血糖(FBG)小于7.0mmol/L为良好控制,7.0-10.0mmol/L为一般控制,大于10.0mmol/L为不良控制。
通过分析患者的连续三个月的FBG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良好控制:在100例患者中,有28例(28%)达到良好控制。
这些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控和适度运动来管理他们的血糖。
他们的FBG在目标范围内,保持稳定。
2. 一般控制:有48例患者(48%)的血糖控制处于一般水平。
这些患者的FBG值波动较大,未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
在这些患者中,3例(6%)只采取药物治疗,未加以饮食和运动管理;17例(35%)在饮食调控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未能坚持规定的饮食方案;28例(59%)存在不规律的运动习惯。
3. 不良控制:有24例患者(24%)的血糖控制状况不理想。
在这些患者中,8例(33%)未按要求进行药物治疗,4例(17%)饮食控制不力,12例(50%)仅采取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饮食和运动措施。
三、造成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分析通过对不良控制患者的病历和问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不规范的药物使用:部分患者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或者错过或跳过药物的使用时间,导致血糖反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