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0013质量手册编写指南.doc
- 格式:doc
- 大小:153.51 KB
- 文档页数:10
玩具(深圳)有限公司D. 职责:叙述该文件中相关部门担当的职责•E. 内容:叙述相关人员的作业步骤和流程•F. 参考资料:详细附注与该项作业有关的相关文件G附件:文件中所提及的相关记录窗体•5.1.3文件封面格式请参照附件•5.2 文件的拟制5.2.1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正确选用£09001:2000标准,按其标准拟制相应的文件•5.2.2除工程图纸,技术指针的图号由开发部统一编排外,其它受控文件必须由文控中心统一编号及进行发放控制.5.2.3 文件编号要求.5.2.3.1 质量手册(QM)----DLM-QM5.2.3.2 程序文件(QP)----DLM-QP - X - XXI | ______ 序列号(01-99)IS09001 (2000 )要素代码5.2.3.3 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工艺标准等.DLM- XX - XXX__________ 序列号(001-999 )______________ 文件种类(如作业指导书WI,物料清单BOM工程变更通知EDM等)5.2.3.4 质量记录格式(QR)---QR + 部门代码+序列号(001-999 )+版本号5.3 文件的批核:按本程序4.0职责中层次规定进行审批.5.4 文件的接收:文件发布前,文控员必须确保收到的受控文件已经审批,并确保收到的文件符合受控文件的要求.5.5 文件的发放:5.5.1文控中心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及发放范围一览表》,向内部发放时,注明文件发放时间,回收时间,版本及签收人.5.5.2文控中心对外发文件进行登记《文件分发记录表》表中5.6 受控文件的变更:5.6.1受控文件的变更原则上由原审部门完成,若需其它部门进行变更时,则由管理者代表指定部门人员进行,指定人员可调阅所有相关背景文件资料.----玩具(深圳)有限公司E. 主持管理评审F. 确保资源需求版本号 页次 "~A/i 共3页第3页G. 采购部主管:1)根据成本,质量及时间要求向认可供货商购买采购物料2)建立及维持认可的合格供货商 •H. 人事部主管:负责督促协调处理人事工作. I 总经理:负责工厂日常营运工作的监督 .5.6沟通原则:561各层次之间沟通时,反馈问题由本层次反馈给其直属上一层,当得不到上层次的答复时方可向更上一级(越级)反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10013:2001)译者注:本技术报告取消和替代了ISO10013:1995《质量手册编制指南》标准。
根据ISO/TCl76 减少标准数量的指导思想,2000 版ISO9000 族标准由四个核心标准和一个其他标准组成。
原先的一些标准在修订后将以ISO 其他文件的形式发布,技术报告即其中之一。
技术报告在发布的程序上较国际标准简化,技术委员会可通过其正式成员的简单多数表决来决定出版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就其性质来说完全是一种信息资料。
本技术报告的前言指出:本技术报告所给出的指南,意图是帮助组织文件化其质量管理体系,不用来作为合同、法规或认证/注册要求。
技术报告仅仅是提供指南,但标准原文中使用should(翻译为“应当”)和may(翻译为“可以”)两个不同语气的词汇,希望使用本技术报告的读者引起注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1 范围本技术报告为文件的开发和保持提供指南,这些文件根据组织的特定需要编制,对确保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需的。
在需要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时,使用本指南将帮助建立一个文件化体系。
本技术报告也可用于除ISO9000 族之外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例如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注:当程序文件化时,经常使用术语“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报告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报告的条文。
本技术报告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报告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和IEC 的成员持有当前有效国际标准的目录。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技术报告采用ISO9000 中给出的及以下的术语和定义。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用不同的专有术语以定义其文件的类型。
3.1 作业(工作)指导详细描述如何执行和记录任务。
注1:作业(工作)指导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文件编号:SC-01A0第A 版修订号:0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依据ISO9001:2000标准)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 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有限公司质量手册颁布令*****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编号为:SC-01A0,经公司管理层审定,自年月日起实施。
质量手册是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质量目标,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有限公司总经理:日期: 年月日目录1.质量手册的管理2.公司简介3.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与改进9.附录附录一: 公司组织机构图附录二: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附录三: 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产品生产流程图) 附录四: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对照表第1章:质量手册的管理1.目的编制*****有限公司的质量手册: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制定了必要的质量方针(目标、承诺),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充分的资源,开展有关的质量活动。
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最终实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本手册覆盖ISO9001:2000标准中除7.3之外的所有条款,适用于本公司与生产、服务有关的所有质量活动。
3.手册的遵守1)本公司职工有遵守本手册的义务;2)为力图贯彻和遵守本手册,必须发放给有关部门。
4.批准、修改、废除1)本质量手册由总经理组织人员编制。
无论是编写或修订后,均需总经理批准后,才能生效。
2)本手册的解释权归总经理或由他指定的负责人。
3)由办公室负责编制手册发放表,对号发放,持有人须签收,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场合所使用的手册必须为受控本。
4)为保证手册的适用性,可根据需要对手册进行修订。
修订的部分通过修订号加以标记,并对修订情况进行记录。
修订号按阿拉伯数字进行排列,手册一经修订,对受控发放的手册实行跟踪修改,调换更改的章节。
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评介ISO9001:2000标准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
同时,2000版标准的修订有以下两个重要目的:1。
制定一套简化的、既适用于小型组织又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组织的标准;2.使文件在数量和详略程度上与组织的过程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具有更强的关联性。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已经达到了上述目标。
为了给组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供指导和帮助,ISO/TC176/SC3/WG8以“技术报告”的形式,编制了ISO/TR 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并于200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该技术报告取代了ISO10013:1995《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与ISO10013:1995《质量手册编制指南》相比,ISO/TR10013:2001在适用范围上大大扩大,它不再局限于为质量手册的编制提供指南,而是为组织建立和维护文件的过程提供指南,并且可为组织建立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体系提供指南。
同时,该技术报告也适用于建立环境、职业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文件.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鼓励组织采用过程方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改进其效果,认为这可对组织过程体系内的各单个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供持续的控制。
该技术报告强调,组织可灵活选择将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方式;每个组织应该制定足够数量的文件,以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得到了有效的策划、运行、控制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能涉及组织的全部活动或只是活动的某些选定部分,可根据产品、过程、合同要求、政府法规或组织本身的性质确定具体要求.重要的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和内容应体现预期要满足的质量标准.同时,该技术报告声明,ISO/TR 10013:2001旨在协助组织将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而非用作合同、法律法规或认证/注册的目的.该技术报告由7个部分组成,即:目录;前言;介绍;正文;附录A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层次;附录B结构化的文本作业指导书的范例;参考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GB/T 19023-2003国家标准局批准 2003-09-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19023—1996《质量手册编制指南》.本标准与GB/T19023—1996《质量手册编制指南》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本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保持提供指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仅包括质量手册,还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质量计划、规范、外来文件、记录等文件.—-本标准采用GB/T19000-2000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增加了“作业指导书”、“表格"两个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北京新世纪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旭峰、高燕、杨铭、牛东波、徐有刚。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当特别需要时,如技术委员会已收集到来自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的不同信息,技术委员会可以以简单多数的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发布技术报告。
XXXX电器有限公司XXX1001-2013质量手册Quality Mannal依据GB/T19001-2008版本号2013版受控状态分发号使用部门2013.01.01发布2013.01.08实施XXXX电器有限公司发布名称XXXXXX 有限公司0.0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编号XXX1001-2013修改号01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公司各部门:为贯彻执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特任命XXX为我公司管理者代表。
不论其在其他方面的任务如何,应做到:◆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向公司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需求;◆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颁布令本公司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修改完成《质量手册》第2013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日期:2013年1月8日1名称XXXX电器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目录页码管理者代表任命书、颁布令 1目录 2企业概况 3质量方针说明 4质量目标说明 5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图 6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7质量管理体系8管理职责9资源管理13产品实现14测量、分析和改进18文件控制程序22记录控制程序25管理评审程序29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32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37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40内部审核程序43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48不合格控制程序51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32名称XXXXXX 有限公司0.3企业概况编号XXX1001-2013修改号01企业概况本公司创建于1976年,地处XX重镇—XX,北临杭州湾跨海大桥,南靠329国道,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公司现有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3460万元,注册资金418万元,是一家集家用电器经营、开发、设计和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是公司为了实施社会责任管理而编写的,系统化的和规范化的所有文件的总称。
建立管理体系的过程就是公司结合自身性质和特点,将标准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
按照标准建立的体系文件是公司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的规范。
参照ISO10013《质量手册编写指南》附录A的描述,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1) 管理手册(A层次)(2) 程序文件(B层次)(3)作业指导书和记录(C层次)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
各层次的社会责任体系文件应与第一层次的社会责任手册内容对应一致。
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实际情况划分体系文件的层次,不一定都需要三个层次。
管理手册(A层次):根据SA8000标准和规定的SA8000管理方针、目标来描述SA8000体系;程序文件(B层次):描述实施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活动;作业文件(C层次):详细的工作文件(表格、报告、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
SA8000标准并没有明确要求公司编写社会责任管理手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编写管理手册。
对于社会责任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司,单独编写社会责任管理手册有利于突出重点,强化社会责任管理,等到公司社会责任管理走上正轨后,逐步同其它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实现多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由于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层次性,在编写体系文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1系统性体系文件反映了公司社会责任管理的特征,对与社会责任相关活动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的控制作出了规定。
体系文件的各层次间,文件与文件之间应做到层次清楚、接口明确、结构合理、协调有序。
在编写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时,各层次文件应涉及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应从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1.2权威性体系文件是公司实施社会责任管理和保证社会责任因素得到控制的行为准则,体系文件应遵循SA8000标准要求、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的要求。
ISO10013质量手册编写指南ISO10013质量手册编写指南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负责。
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分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需提交成员团体表决。
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国际标准ISO10013由ISO/TCL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SC3支持委员会负责制定。
引言ISO9000族国际标准包括了对质量体系的要求,这此质量体系要求可使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达成共同的解释、开发、实施和应用。
ISO9000族国际标准要求开发并实施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包括编制质量手册。
GB/T6583--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将质量手册定义为: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质量手册可以涉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或所选择的部分活动。
例如,可根据产品或服务、过程、合同要求、政府法规或组织自身的性质确定具体要求。
重要的是质量体系和质量手册的要求和内容体现预期要满足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提供了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1.范围本标准提供了质量手册的开发、编制和控制的指南,使用者可根据具体需要加发剪裁。
最终的质量手册将反映出ISO9000族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质量程序。
本标准不涉及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工作手册及其他质量体系的相关文件。
(见附录A层次C)注:本标准还可用于ISO9000族标准以外的有关质量体系标准的质量手册的编制。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
所有标准都将修订,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SO10013 质量手册编写指南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 成员)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 ISO的技术委员会负责。
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 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分方面,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需提交成员团体表决。
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国际标准ISO10013由ISO/TCL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SC3 支持委员会负责制定。
引言ISO9000族国际标准包括了对质量体系的要求,这此质量体系要求可使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达成共同的解释、开发、实施和应用。
ISO9000族国际标准要求开发并实施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包括编制质量手册。
GB/T6583--ISO8402 :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将质量手册定义为: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质量手册可以涉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或所选择的部分活动。
例如,可根据产品或服务、过程、合同要求、政府法规或组织自身的性质确定具体要求。
重要的是质量体系和质量手册的要求和内容体现预期要满足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提供了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1. 范围本标准提供了质量手册的开发、编制和控制的指南,使用者可根据具体需要加发剪裁。
最终的质量手册将反映出 ISO9000 族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质量程序。
本标准不涉及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工作手册及其他质量体系的相关文件。
(见附录 A 层次 C )注:本标准还可用于ISO9000族标准以外的有关质量体系标准的质量手册的编制。
2.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
所有标准都将修订,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EC 和 ISO 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GB/T6583-ISO8402 : 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一术语 3. 定义本标准采用GB/T6583-ISO8402 的定义。
4. 质量体系的文件附录 A 给出了典型的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在任一组织内,这些文件的编制顺序依据该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定,但通常应首先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4.1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应构成用于对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总体策划和管理的基础文件。
根据ISO9000族标准,这些形成文件的程序应包括质量体系标准中所有适用的要素,阐明[ 详细程度满足对有关活动进行充分控制的需要] 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影响工作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说明完成各种不同活动的方式、采用的文件及实施的控制。
[ 见附录 A] 4.1.1程序的范围每一形成文件的程序都应包括质量体系中在逻辑上一个独立的部分,如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要素或其一部分,或与一个以上质量体系要素有关的相互关联的一组活动。
形成文件的程序的数量、每一程序的内容及其格式和表示方法均由本标准的使用者确定,但通常要体现设施的复杂程度、组织的构成以及业务的特点。
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一般不应涉及纯技术性的细节,这些细节通常在具体的作业指导书加以规定。
4.1.2统一方法每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应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格式,以便使用者熟悉用于每一要求的统一方法,增强系统地满足标准要求的可能性。
4.2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应包括或涉及在组织内对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总体策划和管理编制的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
质量手册应包括组织所选取的质量体系标准中所有适用的要素,应适当地阐明在 4 。
1 节中提到的相同控制内容。
在某些情况下,有关的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与质量手册中的某些章节可以相同的,但通常需要进行某种程度的剪裁,以确保仅选择与所编制的质量手册的具体目的相适宜的形成文件和程序[ 其中章节 ] 。
第 7 章详细介绍了质量手册的内容。
所选定的质量体系标准中没有涉及但对活动进行适当控制所必须的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如有必要,应增加到质量手册中或引用作为参考。
注:专利性信息的内容由组织自行处理。
4.2.1 质量手册的目的各组织编制和使用质量手册以达到下述目的[ 但不限于此 ] :传达组织的质量方针、程序和要求;描述和实施有效的质量体系;提供改进的常规控制,促进保证活动;为审核质量体系提供文件依据;环境改变时,保证质量体系及其要求的连续性;就质量体系要求及其实施方法培训人员;对外展示其质量体系,例如证明符合GB/T19001-ISO9001 、 GB/T19002-ISO9002 或 GB/T19003-ISO9003 ;证明其质量体系满足合同情况下的质量要求。
4.2.2结构和格式质量手册的结构和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应准确、全面、简明地阐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起支配作用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见第 6章]。
保证主要事项得到适当阐述和合理安排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质量手册和各章节与所依据的质量体系标准的质量要素一一对应。
也可采用其他适当的方法,如通过安排质量手册的结构来反映组织的特点。
注:为了阐明体系和进行评定,对质量手册中有意略支的所依据的质量体系标准中的任何质量体系要素都应作出解释。
4.2.3 质量手册的形式质量手册可以是: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的直接汇编;一组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或其一部分;针对具体的设施或应用场所的一系列形成文件的程序;多份或多个层次的文件;带有经剪裁附录的核心文件;独立版本或其他形式;依据组织需要的其他多种可能的派生文件。
4.2.4 质量手册的具体应用当同一手册用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两种目的是简称为“质量手册”,这是质量手册最常用的形式。
当组织认为需要在内容和用途上加以区分时,则必须保证描述一质量体系的手册不存在矛盾。
任何质量手册都应明确管理职能,阐述或涉及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和程序并概述组织所选用的质量体系标准中的所有适用要求。
5 编制质量手册的过程 5.1 编制职责一旦管理者决定以质量手册的形式将质量体系形成文件,首先应指定一个经管理者授权的有能力的机构负责协调工作,该机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由来自一个或多个职能部门的一组人组成。
如果合适,实际的编写工作应由经授权的有能力机构完成和控制,或由各职能部门分别进行。
使用现有的文件和参考资料有助于识别质量体系中需要注意和改正的一些不足,而且能够大大缩短质量手册的编制时间。
如合适,上述有能力的机构可采取下列步骤:确定并列出现行适用的质量体系政策、目标和形成文件的程序,或编制相应的计划;依据所选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确定适用的质量体系要素;使用各种方法,如调查或面谈,收集有关现行质量体系和作法的资料;从业务部门收集补充的原始文件或参考资料;确定待编手册的格式和结构;根据预期的格式和结构将现有文件分类;使用适合于本组织的任何其他办法完成质量手册草案的编制。
5.2参考资料的使用如果合适,应在手册中引用该手册使用者可以获得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或文件,以避免手册篇幅过长。
5.3准确性和完整性经授权的有能力的机构应负责保证质量手册草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文件的内容和连续性。
6. 质量手册的批准、发布和控制过程 6.1最终评审和批准手册发布前,应由负责人对其进行评审,确保其清晰、准确、适用和结构合理。
预期的使用者也应有机会对手册的可用性进行评定和评论。
然后由负责实施这一质量手册的管理者批准发放。
所有文本都应带有批准发放的标记。
如果能保存批准的证据,可使用电子的或其他的手册发布办法。
6.2手册的分发经批准的手册的分发办法[ 无论是按整本或按章节] 应保证所有使用者都有适当的使用机会。
应使用合理的分发的控制方法,例如,可按顺序号为接受者提供文本。
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每个使用者都熟悉手册中与其有关的内容。
6.3更改的协调应规定手册更改的提出、编制、评审、控制和协调的方法。
这项工作应委派给合适的文件控制职责部门。
编制该基础手册所用的评审和批准过程也同样适用于处理更改。
6.4发布和更改控制发布和更改控制对确保手册内容经过适当审批是至关重要的,经审批的内容应易于识别,应考虑便于进行实际更改的各种方式。
为确保每本手册现行有效,应使用保证每本手册的持有者接收更改页并纳入手册中折方法,也可使用目次,海面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保证使用者所持有的手册是经过审批的。
6.5非受控的文本为了投标、非现场顾客的使用以及为其他目的而分发的手册,当对这些手册不作更改控制时,所有这样的手册应作为非受控文本加以明显标识。
注:如果不能保证本过程的实施,可能会导致非预期地使用失效文本。
7. 质量手册的内容7.1总则质量手册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标题,范围和适用领域;目次;有关组织及手册的介绍页;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的说明;质量体系要素和涉及的形成文件的质量体系程序的描述;定义(如需要)质量手册使用指南(如需要);支持性资料的附录(如需要)。
注:质量手册的内容顺序可按使用者的需要的确定。
7.2标题、范围和适用领域质量手册的标题和范围应明确地规定使用手册的组织。
质量手册的这一章也应规定所适用的质量体系要素。
为确保清晰,避免混乱,亦可采用否定法叙述(如质量手册不涉及什么以及不该用于哪些场合)。
这些内容的某些部分或者全部也可放在标题页上。
7.3目次质量手册的目次应列出手册中各章节的标题及查询方法。
各章,各节、页码、图表、示意、图解及表格等的编号及分类系统应清楚、合理。
7.4介绍页质量手册的介绍页应给出有关组织和质量手册的基本信息。
组织的信息至少应包括其名称、地点及通讯方法。
也可以增加诸如业务性质、背景、历史或规模等情况的简单说明。
涉及质量手册本身的信息应包括:现行版本或有效标识,发布日期,或有效期及修改内容的标识;如何进行质量手册修订和保持的简单说明。
质量手册内容的评审者,评审周期,被授权更改及批准人员。
这些内容也可在有关的质量体系要素中简要说明。
如果合适,也可包括确定程度吏改历史的方法;标识质量手册状态控制其分发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的简单说明,是否含有保密信息,是公供本组织内部使用还是也可以对外;负责质量手册内容的人员的批准证据。
7.5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的这一章应阐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并概述组织的质量目标。
本章还应描述质量方针如何为所有职工熟悉和理解,如何在所有层次上得到贯彻和保持。
具体的质量方针也可在有关的质量体系要素中阐明。
注:手册的后续章节或体系要素亦可用来反映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施及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