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之印花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染整工艺与原理——染色印花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泳移可使染色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
参考答案:错2.轧余率是浸轧后织物上带液质量占轧后湿布质量比。
参考答案:错3.颜色的三属性分别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参考答案:对4.染料拼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里的红即减法混色的原色品红,蓝即是减法混色的原色青色)。
参考答案:对5.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了防止织物上染料的泳移,烘筒温度通常应()。
参考答案:前低后高6.下列不属于轧染染色方法的特点是()参考答案:适合小批量生产7.浴比为1:10则表示1克织物需要用()参考答案:10ML水8.轧染时易产生头深尾浅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参考答案:亲和力太大9.当轧车轧液不匀时,极易产生()参考答案:左、中、右色差10.下列属于轧染方法的特点的是()参考答案:连续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第一章测试1.上染过程的四个阶段中,决定上染速率的阶段是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阶段。
参考答案:对2.拼色时,选用半染时间相近的染料不容易获得前后一致的色泽。
参考答案:错3.通常,纤维的ζ电位与热力学电位符号相反,主观题绝对值较低。
参考答案:错4.在实际染色过程中,如直接染料染色过程中,加盐可以降低纤维表面的动电层电位。
参考答案:对5.在大多数染色体系中,染料的上染过程是吸热反应,因此高温会使染料解吸。
参考答案:错6.符合朗缪尔吸附等温线的染色过程,其染料在纤维中的吸附是非定位吸附。
参考答案:错7.符合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的染色过程,存在染色饱和值。
参考答案:错8.提高染色温度,平衡上染百分率()参考答案:下降9.半染时间即达到平衡上染率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半染时间短,表明()参考答案:染料扩散速率快10.对于棉、黏胶和蚕丝等亲水性纤维,染料分子在纤维上的扩散特点可以用()模型来说明。
参考答案:孔道扩散模型第二章测试1.对于匀染性直接染料,染色时温度不宜过高,也无需加入大量电解质。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染整工艺是一种将纺织品经过染色和整理等处理,使其达到预期颜色和效果的技术。
染整工艺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染整工艺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纺织品染色纺织品染色是指把未经染色的纱线、面料或成衣等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其吸收染料,使得纺织品的颜色得到改变的过程。
染色方法包括浸染、印花、染织等。
(1)浸染浸染是指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充分吸收染料。
浸染有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两种方式。
直接染色是指染料直接与纺织品接触,在加热或长时间浸泡后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
而间接染色则是纺织品先以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适于吸取染料的状态,再浸染染料。
(2)印花印花是指将图案的印版或模板印到纺织品上,再将染料涂抹或浸渍到图案上,使得只有图案部分的颜色改变。
印花可以使用木刻、屏版、圆网版、镂空版等方法进行。
(3)染织染织是将已上色的纱线经织造再染色的工艺。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和一致性。
2. 染料染料是染色的主要原料,它们通过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使纺织品着色。
染料的种类繁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酚酞染料、甲酚染料、偶氮染料、还原性染料等几大类。
根据染色方式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分散性染料、活性染料等。
(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指染料分子中含有与纺织品相亲的基团,它们可以直接地被纺织品上的纤维结构所吸附。
这类染料对纺织品的亲和力较强,染色效果好,但容易出现均匀度不够的问题。
(2)分散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可以广泛应用于涤纶、酚醛和酚酞等合成纤维的染色。
(3)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主要用于动植物蛋白纤维的染色,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良好的亲和性能,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3. 染整工艺流程染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整理三个阶段。
(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将原始纺织品进行清洁、退浆、脱脂、漂白、煮练等处理,以准备后续的染色工艺。
纺织品染整概论印花一、引言纺织品染整是指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的过程。
其中,印花是一种常用的纺织品表面装饰技术,通过特定的印花方法,将色彩和图案印在纺织品上,增加了纺织品的美观性和价值。
本文将对纺织品染整概论中的印花技术进行介绍。
二、印花技术概述印花技术是将颜料或染料以特定的图案和色彩印在纺织品上的一种工艺。
它可以在染色之后进行,也可以直接在原色纺织品上进行印花,从而实现不同的效果。
目前,常见的印花技术有平版印花、凹版印花、丝网印花和数字印花等。
•平版印花:平版印花是将图案刻在平滑的金属或塑料版上,再将颜料或染料压在版上,再刮去多余的颜料或染料,然后将版压在纺织品上,使图案传输到纺织品上。
平版印花的特点是图案清晰、色彩饱满,适用于大面积的印花。
•凹版印花:凹版印花是将图案刻在凹版的坑槽内,然后在凹版上涂抹颜料或染料,再用刮刀将多余的颜料或染料刮去,然后将纺织品放在压印机上,使图案传输到纺织品上。
凹版印花的特点是图案细腻、层次丰富,适用于细腻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丰富的印花。
•丝网印花:丝网印花是将图案刻在丝网上,然后在丝网上涂抹颜料或染料,再用刮刀将多余的颜料或染料刮去,然后将纺织品放在丝网下面,用刮刀将颜料或染料推过丝网上的图案,使图案传输到纺织品上。
丝网印花的特点是图案清晰、重复性强,适用于大批量的印花生产。
•数字印花:数字印花是将图案通过计算机设计,然后利用特殊的喷墨打印机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喷洒到纺织品上,完成印花过程。
数字印花的特点是图案变化多样、反映时尚趋势,适用于个性化和小批量的印花生产。
三、印花工艺流程印花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设计准备、制版、印刷、干燥和固色等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准备:根据印花图案的要求和纺织品的特性,进行设计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合适的印花方法、颜料或染料、纺织品材料等。
2.制版:根据设计准备的图案,制作相应的印花版。
不同的印花技术所需要的版材和制版方法不同,如平版印花需刻制平滑的金属或塑料版,凹版印花需制作凹版,丝网印花需制作丝网等。
家纺常规工艺流程印染基础知识概论印染又称为染整,是染色或印花、后整理、水洗等的总称。
是将白色的坯布转化为五颜六色的单一颜色和色彩斑斓的花布的一种加工方式。
一、简述:(一)、纯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增白→拉幅2、染色流程:打底/冷染/湿蒸→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整纬)上卷→印花→(蒸化)→(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二)、涤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丝光→定型→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烘干(涤增白)→高温定型显色→丝光→(复漂增白)→拉幅(棉增白)2、染色流程:打底(染色)→焙烘→水洗→拉幅→(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上卷→印花→蒸化→水洗→(预缩)或轧光→整理二、具体操作:坯布准备检查来布规格、产地、数量(包长、件数)与计划是否一致,必须相符后才可生产。
1.装卸工把布运来时,根据投坯单清点件数、包长是否与计划一致。
有误差及时反馈计划主管和班长。
2.坯布包头所记录的品种、产地、幅宽、米数要与投坯单相符。
翻缝1.测量纬度是否达标2.测量门幅折幅,记录长度3.查看外观有无断经,无法洗涤的油污等污渍。
4. 拼布:注意两块坯布之间正反面,同面相拼5.缝头使用的线为纯棉线36支/6股,涤棉线42支/6股,缝头线要与坯布相同,即:纯棉布用纯棉线涤棉布用涤棉线。
6.缝头时看好正反面如有翻错及时纠正,不能漏缝,缝头时要求平、直、坚、牢、两边对齐防止漏缝、扭花、跳花、缝不齐,弹力布两边对齐拉直后再缝,幅宽相差太大时甩出,最后缝在幅宽相近的轴上。
两头加密2-3CM,线尾长度1。
5-2CM 。
吃布幅宽1-2CM,稀薄品种30-35针/10CM ,其它品种20-30针/10CM。
烧毛烧毛的目的:各种坯布在印染加工前必须将坯布表面和经纬之间存在着的绒毛去掉。
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预处理也称练漂,主要目的是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
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
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
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
染整联合机一般由浸轧、汽蒸、水洗、烘干等设备组成。
织物的染整加工有的可成绳状进行,有的则成平幅状态进行。
绳状加工效率较高,平幅加工则不易产生褶痕。
毛织物和纬编织物的染色和净洗一般都以绳状的形式进行。
由于针织物、毛织物、蚕丝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容易变形,染整加工时应尽可能减少张力,采用松式设备加工。
平布是采用平纹组织(经纬纱支数相等或接近)织制,根据所用经纬纱的粗细,可分为粗平布、中平布和细平布(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
粗平布又称粗布,大多用纯棉粗特纱织制。
其特点是布身粗糙、厚实,布面棉结杂质较多,坚牢耐用。
市销粗布主要用作服装衬布等。
在山区农村、沿海渔村也有用市销粗布做衬衫、被里的。
经染色后作衫、裤用料。
中平布又称市布,市销的又称白市布,是用中特棉纱或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
其特点是结构紧密,布面平整丰满,质地坚牢,手感较硬。
市销平布主要用作被里布、衬里布,也有用作衬衫裤、被单。
中平布大多用作漂布、色布、花布的坯布。
加工后用作服装布料等。
细平布又称细布,是用细特棉纱、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
其特点是布身细洁柔软,质地轻薄紧密,布面杂质少。
市销细布只要用作同中平布。
细布大多用作漂布、色布、花布的坯布。
加工后用作内衣、夏季外衣、罩衫等面料。
斜纹: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在织物表面呈现一定角度的斜纹线的结构形式。
一个完全组织中有三根经纬线,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如1/2↗右斜纹,可读成一上二下右斜纹或三枚右斜纹。
其中,分子代表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经组织点的数目,分母则表示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纬组织点的数目。
染整概论重要名词解释1、退浆率=(退浆前上浆率—退浆后上浆率)/退浆前上浆率失重率=(退浆前织物重量—退浆后织物重量)/退浆前织物重量2、轧余率=(轧液后织物重量—轧液前织物重量)/轧液前织物重量3、浴比:加工物质量与加工液(质量)体积之比4、丝光指纤维素纤维织物在一定张力、一定温度、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与浓碱反应,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具有丝样光泽的过程。
5、碱缩指纤维素纤维织物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与浓碱反应,使织物变得紧密、富有弹性的加工过程。
(松式加工)6、炭化就是利用羊毛纤维与植物性杂质对无机酸有不同的稳定性,使织物性杂质受到破坏,达到除草目的的过程。
7、练碱率(脱胶率)绸匹脱胶后的失重对脱胶前绸匹重量的百分率8、原纤化指利用纤维易于原纤化的倾向,将湿织物在松弛状态下使未被固定在纤维内部的短纤维末端翘起的过程9、松弛加工是将纤维纺丝、加捻、织造时所产生的扭力和内应力消除,并对加捻织物产生解捻作用而形成皱效应的过程10、定形是指纺织品经过一定的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形态并保持其稳定性的过程11、热定型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的张力下加热到所需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冷却,使织物的尺寸形态达到稳定的加工过程12、碱减量利用热碱对酯健的水解作用,且碱的水解作用是由表及里的,纤维表面被腐蚀,出现坑穴,纤维变细,纤维重量减少,光泽柔和,有真丝般手感滑爽有弹性的过程13、碱量率指碱处理使纤维重量减少的比率14、染色指染料与纤维酯健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利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坚牢色泽的加工过程15、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使用加工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或不退色的能力)16、染料是指能在水溶液或其他介质中使纤维染成各种坚牢色泽的有色有机化合物17、颜料(涂料)指不溶于水,并对纤维没有亲和力,只能依靠粘着剂的作用机械的附着在物体上而着色的有色物质18、耐晒牢度指染物在日光照射下保持不褪色的能力19、耐洗牢度指染物在肥皂等溶液中洗涤时的牢度20、补色:在可见光范围内,凡是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相混合在一起成为白色的这两种颜色成为互补色。
最全染整工艺流程简介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
前处理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前处理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涤:坯布准备、精炼(液碱等)、预缩、预定型、碱减量(液碱等)。
烧毛通常,从纺织厂进入印染厂之后,坯布首先应经过检验、翻布、分批、打印和缝头等工序,然后进行烧毛加工。
原因①未烧毛的布面上绒毛过多,长短不一;②光洁度差,易沾污;③在后序染整加工中易掉毛,导致印染疵。
烧毛目的①改善布面光泽;提高光洁度;②改善抗起毛起球性能(特别是化纤织物);③改善风格,烧毛会使织物变得挺括、有身骨。
关于烧毛详细内容请戳☞烧毛是什么?织物为什么要经过烧毛?退浆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易发生断裂。
为了减少断经,提高织造效率和坯布质量,在织造前需要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是纱线中纤维粘着抱合,并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浆膜,使纱线变得紧密和光滑,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
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一、常用浆料简介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树胶等。
淀粉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
化学浆料:纤维素衍生物如羟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聚酯类等。
PVA性质:①对酸、碱稳定,粘度不降低。
②被氧化剂降解。
③适用性广,相容性好,拼混无反应。
二、常用退浆方法1、碱退浆国内染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退浆率不高,在退浆的同时尚可去除其他杂质。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
一、概述
纺织工业的染整工艺是对纺织品进行着色,印花和整理等工艺的过程。
在整个
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步骤和化学物质的运用,以确保所生产的纺织品具有所需要的颜色,图案和质地。
二、染料准备
1.选择染料:根据纺织品的种类和需要的颜色选择合适的染料。
2.染料溶解:将染料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形成染液。
3.调整染料浓度:根据需要的颜色深浅调整染料浓度。
三、布料处理
1.准备布料:将要染色的布料进行处理,如预洗,除尘等。
2.浸渍:将布料浸泡在染料溶液中,确保染料充分渗透。
3.加热固色:将染色后的布料加热固色,使染料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
四、整理工艺
1.漂白:将原始布料进行漂白处理,使其变得洁白。
2.烫平:对布料进行烫平处理,确保布料平整。
3.整理:对布料进行整理,如修剪,对边,折叠等,使其成品面貌。
五、印花工艺
1.设计:根据需要设计印花图案。
2.制版:制作印花用的版,可以是木版,刮网版等。
3.印花:将印花浆料涂抹到布料上,形成所需图案。
4.固色:对印花图案进行固色处理,使其牢固。
六、质检
1.颜色快度:检测染色后的纺织品颜色是否牢固。
2.纤维含量:检测纺织品中纤维的含量和种类。
3.尺寸稳定性:检测纺织品在水洗后的尺寸变化情况。
七、包装
1.包装:对成品进行包装,保护成品免受污染和损坏。
2.标识:贴合格标识,标明纺织品的成分,洗涤方式等信息。
以上即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要求。
针织染整工艺技术针织染整工艺技术,是指将针织品进行染色、整理等一系列工艺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整理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织染整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浸泡、漂白、清洗等步骤。
浸泡是将针织品放入浴缸中,添加适量的水和浸泡剂,使其充分渗透,以去除表面污物和净化纤维。
漂白则是使用氧化剂来除去针织品上的色素和杂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染料。
清洗是将经过漂白的针织品进行清洗,以去除漂白剂和其他残留物,增加针织品整洁度。
其次是染色环节,主要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针织品进行染色处理。
染料根据需要,可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
染色前需要对染料进行溶解和调色,然后将染料与针织品进行混合染色。
染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染色方式和工艺要求,控制染色时间、温度和染色剂用量,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再次是印花环节,主要是将染好色的针织品进行印花处理。
印花是将花纹或图案印在针织品上,以增加针织品的美观性和图案效果。
印花可以采用直接印花、浆料印花、脱脂印花等不同的印花方式。
印花时,需要根据印花颜色和图案的要求,选用适合的印花浆料和印花工艺,以获得清晰、牢固的印花效果。
最后是整理环节,主要是对染色和印花后的针织品进行整理处理,以增加针织品的柔软度、光泽度和平整度。
整理工艺包括热定型、加湿、拉伸等步骤。
热定型是将针织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分子重新排列,增加针织品的稳定性和弹性。
加湿是在针织品上加入适量的水分,以消除静电和减少摩擦力。
拉伸则是通过拉伸机或拉伸框架,将针织品进行拉伸,使其更加平整和柔软。
综上所述,针织染整工艺技术是将针织品进行染色、印花和整理处理的技术,其中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环节。
通过合理控制和操作,可以获得理想的针织品染色效果和印花效果,提高针织品的质量和外观。
针织染整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对于推动针织品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染整技术的认识染整技术是纺织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于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
染整的实际应用包括染色、印花、整理等方面,这些工艺可以改变纺织品的颜色、手感、厚薄、光泽和柔软度等特性,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外观与质感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从染整技术的定义、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展开讨论。
一、定义及历史沿革染整技术是一种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用于处理原纱或织物的方法。
染整技术包括染色、印花和整理三个主要的部分。
染色是将织物或原纱染成所需颜色的过程;印花则是将所需的图案、图像和字体印在织物上的过程;整理则是对织物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变其性质,例如加粘、定型、防皱、防水、保暖等等。
无论是染、印还是整理,这些技术都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和特殊的工艺设备,以实现其需要的效果。
染整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古埃及时期,就有人们使用植物的汁液、柿子渣和矿物质来染色。
到了汉代,中国已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人们也开始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染色工艺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19世纪成为了经济中心的一部分。
而近年来,染整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新型化学材料和染料的研发,以及环保意识的普及使染整技术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成为了现代纺织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染整技术的应用现状在现代纺织业中,染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的生产中,包括服装、家居用品、汽车内饰、玩具等等。
随着时尚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纺织品的颜色和质感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推动着染整技术的创新发展。
现代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化学染料两种,其中化学染料的销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由于化学染料的色泽鲜艳、染尽度高、稳定性好、稀释性强、加工时间短等优势,使其成为现代染色工艺中的主角。
印花技术中,数字印花的应用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生产时效快、成本低、样式可变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整理方面的工艺则主要侧重于解决纺织品加工后带来的缺陷,如收缩、起球、起毛等问题,通过预处理、定型、涂层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实验十三印花原糊的制备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印花原糊的制备方法。
2.了解常用印花原糊的性能(粘度、水合性)及其测试方法。
3.了解影响海藻酸钠原糊性能的因素。
4.掌握NDJ-I型回转式粘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印花原糊是获得轮廓清晰的花纹的关键因素,也是印花工艺生产中的最主要工序,因此了解印花原糊的性能对印花工艺的顺利实施尤为重要。
原糊一般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海藻酸钠、小麦淀粉是常用对俄印花糊料。
通常影响原糊性能的因素有:粘度、水合性等,对于海藻酸钠原糊,PH值、金属离子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一)印花原糊的制备1.实验仪器及药品恒温水浴锅、烧杯、玻璃棒、木薯粉、海藻酸钠2.实验步骤(1)木薯粉(淀粉类)原糊制备要求:分别制备6%(150g)、12%(IOOg)的木薯粉原糊。
演示操作步骤(2)海藻酸钠原糊制备要求:制备5%(150g)的海藻酸钠原糊。
演示操作步骤(二)印花原糊性能测试1.粘度测定(1)仪器及药品NDJ-I型回转式粘度计、高脚烧杯(IOOm1.)木薯粉原糊(6%)、海藻酸钠原糊(5%)(2)实验步骤演示粘度计测试方法,要求将黏度测试数据记录于数据表中。
2.水合性能测定(1)仪器及药品烧杯、滤纸、木薯粉原糊(6%)、海藻酸钠原糊(5%)(2)实验步骤.参照教材将数据记录于数据表中。
3.海藻酸钠性能测试(1)仪器及药品烧杯、表面皿、广泛PH试纸、海藻酸钠原糊(5%)、FeC1.3(40%)、CaC1.2(40%)、ZnC1.2(40%)、NaOH(3mo1.∕1.)、HC1.(3mo1.∕1.)。
(2)实验内容a.金属离子的影响b.pH值的影响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记录实验形象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木薯粉及海藻酸钠原糊的性能,并进行比较。
五、实验思考题1.试分析海藻酸钠原糊的耐硬水稳定性。
其他参考教材。
六、实验注意事项1.原糊的制备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但不宜用力过猛,以防出现大量气泡影响测定结果。
棉布印花的工艺流程坯布准备(翻布,缝头,检验)——烧毛——退浆——平幅漂白——丝光——平洗烘干——轧染,卷染,平洗烘干——整纬,印花——焙烘,汽蒸——平洗烘干——拉幅定形——整理,检验分等——疵品修织——质量抽验——成品包装入库。
棉布印花基本知识前面我们了解了一下染色的基本知识,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印花生产流程,印花的过程相比染色要复杂一些,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花型的准备1、花回尺寸我们所接到的订单无论是何种面料,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花回尺寸。
所谓花回尺寸是指面料的长度方向(经向)相同花型在一个循环内的距离,常规的尺寸为64CM一循环,也就是常见的圆网印花,目前较先进的进口圆网印花机又增加了81.7CM,91.4CM和101.8CM这三种尺寸,除此以外的花回尺寸就只能通过平网印花了。
圆网和平网的其他区别还在于平网印花的效率较低,但是印制花卉、人物、云纹层次效果突出,因而加工成本较高。
2、花型的套色印花不往往有很多种颜色组成,色块花型我们可以简单的数数就可以了,碰到有花卉类的,云纹层次的就比须由专业人士或工厂判断,不可妄下结论,因为这也涉及到我们的报价。
花型中一种颜色就称为一套色,通常有几套色,我们在印花前就必须做相同数量的网,圆网印花机的常规套色数能印到16套色,平网印花根据花卉尺寸的大小,套色数不限定,一般也不会超过12套色,这也跟印染厂的印花设备有关系,接单前我们必须问清楚。
3、染料的选择全棉类的印花通常分为活性印花(Reactive Printing)和涂料印花(Pigment Printing),通常我们通过手感来判断,活性印花的手感很软,在有花型的部位水可以很快渗透下去,涂料印花的手感较硬挺,花型部位水不易渗透,当然我们还可以用漂白液或消毒水进行简单测试,在漂水中掉色的即为活性印花。
采用何种印花还得是客户说了算。
活性印花工艺流程要多,综合成本要比涂料印花高,而且活性印花符合当前世界范围的环保主题。
染整之印花印花――是借助染料或涂料与纤维材料或纺织品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
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
即通过印花方式(印花设备)使整个纺织品得到所需的色泽。
按花型图案的要求。
通过刮刀或磁棒刮压的形式。
将印花色浆转移,渗透到织物的纤维间隙处。
然后经汽蒸或热空气固色。
花型多变的印花织物。
经印花后纺织品的花型图案不仅要色泽艳亮夺目,层次分明。
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色牢度。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采用凸版印制陶纹,至周代始用于印章、封泥,以至春秋战国,凸版印花已用于织物,到西汉时期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就是用三块凸版套印再彩绘结合的产物。
隋唐时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织物通过“丝绸之路”传输到西域,五、六世纪又传至日本。
在凸版印花开始发展的先后或同时,另一种印花方法——雕纹镂空版相继出现,与凸版印花并驾齐驱。
这种印花技术,据史料记载秦汉已有,当时称作“夹缬”。
到南北朝的北魏时,这种工艺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隋唐时期,技术更趋完善,已能生产“五色夹缬罗裙”等高级产品,并发明了在镂空版上加筛网,解决了印封闭圆圈花纹的困难。
宋代,夹缬印花生产已专门化,印花织物非常流行。
夹缬在隋唐时已传入日本;宋代以后,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逐步被带到西欧各国。
解放前夕采用滚筒印花和“浆印”。
解放后,印花工艺技术及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先后发展了平版筛网印花、圆网印花等机械化生产,印花工艺不断改进,织物的外观及内在质量获得很大提高。
三、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指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胎体上打印出花纹。
我国使用印模较早,春秋战国时印纹硬陶已在江南地区普遍出现;器身纹饰在制做过程中印上,与后期的纯装饰性纹饰不同。
隋代用独立印模拼凑纹饰,即把两个印模相间排列。
至宋代出现完整的盘碗印纹陶范,即在修模过程中把构图完美的纹饰印在盘碗里面,使印花装饰达到成熟阶段;定窑印花为宋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将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其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印花将各种颜色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织物上的方法即为直接印花,在印制过程中,各种颜色的色浆不发生阻碍和破坏作用。
印花织物中大约有80%-90%采用此法。
该法可印制白地花和满地花图案。
(2) 拔染印花染有地色的织物用含有可以破坏地色的化学品的色桨印花,这类化学品称为拔染剂。
拔染桨中也可以加入对化学品有抵抗力的染料。
如此拔染印花可以得到两种效果,即拔白和色拔。
(3) 防染印花先在织物上印制能防止染料上染的防染剂,然后轧染地色,印有花纹处可防止地色上染,该种方法即为防染印花,该法可得到三种效果,即防白、色防和部分防染纺织纤维经过纺纱。
织布等加工后刀为坯布。
由于天然纤维上含有一定的天然杂质,因而坯布色泽灰黄。
手感也比较粗糙。
而且吸水性很差,若要将坯布加式成洁白。
柔软。
吸水性良好的漂白布来符合染整上加工的要求。
必须对坯布进行练漂(前处理)加式。
整个前处理过程包括坯布准备。
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和丝光等工序。
印花前练漂半制品质量检查分物理。
化学和目测三种方法,属于物理检测项目有:含浆率,经纬密度,毛细管效应和伸长率,属天化学检验项目有:含浆率,油脂蜡颀去除率,氧化纤维素,白度以及外观疵点等。
印花色浆印制时的练漂半制品颀量要求在以下几点(1)印花前练漂半制品的布面必须光洁,表面短绒应去除干净,否则在印制过程中极易粘附筛网(或花筒)表面。
导致筛网网孔被堵事嵌花筒的疵病产生。
(2)退浆匀净。
因为练漂半制吕上残留的浆料会造成练漂半制品毛细管效应不一。
人而引起印花色浆渗透不良。
匀染性差,另外在高温汽蒸时产生还原性物物颀,会造成某些对还原性敏感的染料发色不良。
(3)练漂日趋匀,尤其对紧密织物更要求渗透性好且均匀,否则会影响到印花色浆对花纹轮廓线条的光洁度和块面花型的匀染度。
(4)丝光足。
丝光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染料的表面给色量和镄泽艳亮度。
布面PH值应维持在中性和无还原性,发免影响某些染料的发色,(5)印花前练漂半制品不可干,湿不匀,以免造成印花色浆在织物上渗透不一而形成块面花型色泽的差异。
(6)合成纤维织物在印花前降须将织物上的油剂和浆料乇底去净,否则会影响染料的上染,甚至影响到印花处局部发色不良。
(7)练漂半制品有些颀量问题不涉及印花色浆,但它对印花产品总的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半制品的的绉条,卷边,纬斜等。
困此。
要求半制品的布面平整,不能有纬斜或弧斜,尢其是印制矩形磺条形排列的几何花样时更显行重要。
印花工艺中常用一些化学药剂和助剂,印花色浆由染料或涂料与糊料,助剂和其他必要的化学药剂组成。
化学药剂有一酸类:1盐酸 2 硫酸 3 醋酸 4 酒石酸5 柠檬酸二碱类:1氢氧化钠2碳酸钠3碳酸氢钠4碳酸钾5氢氧化铵三氧化剂1过硼酸钠2重铬酸钠3氯酸钠4亚硝酸钠5 过氧化氢四还原剂:1连二亚硫酸钠2次硫酸氢起名儿甲醛3亚硫酸钠4亚硫酸氢钠5 氯化亚锡6 变性锡盐7甲醛次硫酸锌五一般盐类:硫酸铵醋酸钠醋酸铵六偏橉酸钠助剂:一溶剂吸湿剂 1 乙醇 2 乙二醇3 丙三醇4 三乙醇胺5碳酰二胺二助溶剂1 硫代双乙醇2 苄胺基苯磺酸钠3 酞菁溶剂BSM三匀染剂,乳化剂1 平平加O 2 乳化剂M四防染剂1 间硝基苯磺酸黄2 防染剂B五增深剂1 增深剂BDF 2 增深剂CH六黏合剂印花是局部染色,它产将已溶解的染料。
化学药剂,按顺序加入到铺陈化原糊中。
调制成印花色浆。
借助于印花设备上的筛网或花筒,按花型万物图案的要求,通过刮刀或磁棒刮压的形式,将印花色浆转移,渗透到织物的纤维间隙处,然后经汽蒸或热空气固色,再经水洗和皂洗,洗除未固着的染料和原糊。
从而得到色彩艳亮,花型多变的印花织物。
印花色浆的印花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糊的性能,原糊是具有一定黏度的亲水性分散体系,用作制务原糊的原料称为糊料,铺陈化糊料是印花色浆的主要组分。
它决定着其印花运转性能,染料的表面给色量。
花型轮廓的光洁度等,是影响印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它双会影响印花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织物印花生产的第一步是图案设计,设计人员将各种花型及色彩要求,通过艺术创作绘成花样,提供生产,要使纸上的图案效果在织物上连续地表现出来,就降须经过印花工艺设计的环节,工艺设计人员根据花样的要求。
结合织物品种,筛网制版(或花筒雕刻)印花方式,印药方法,染化料的选用以及工艺设备等各种老因素。
制定印花工艺,此同时,围绕着制定的工艺,提出练漂半制品质量的要求,筛网(或花筒)的制作和排列,染化料的选用和采购等一系列印花前生产准备工作。
涤棉混纺织物具有挺括。
滑爽。
快于。
耐穿的特点。
因此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
涤淿混纺的混纺比例一般为涤:棉=65%:35%,但也有以棉成分为主的,如40%:60%,20%:80%等混纺比。
以满足不同消费对象的需求。
由于涤纶与棉纤维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能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涤棉混纺织物印花比在纯棉织物上印花要复杂些,例如。
涤棉织物印花先用染时。
既要考虑在涤纶上的染着,又要埏虑在棉纤维上的染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多,因此。
往往需要用两种染料同浆印花。
为了获得均一色泽,一般采用两种印花方法。
(1)用一种染料同时印两种纤维,可以选用和染料有涂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聚酯士林染料以及混纺染料。
但它们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涂料外,早于混纺织且分比不同造面其他类型染料色相不能不衡。
色泽也不够丰满,即俗称的闪光现象。
(2)两种染料的同浆印花,即用两种染料拼色浆分别印两种纤维,目前常用的有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泮同浆印花,分散染料与还原染料同浆印花,调节同浆印花色浆中的现金种染料用量的比例,可以在两种不同纤维上得到比较接过的色相和深度,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均一,直满的色泽。
真丝绸按原料分一般有桑蚕丝之分,按按织物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平纹织物,斜纹织物和缎纹织物。
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纤维,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纤维结构上存在氨基。
羧基和羟基,当它们电离后,酸性染料。
直接染料。
活性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中性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等对真丝绸都有直接性。
由于线素对碱性的承受能力差,PH值在9以上时,会对丝素产生损伤。
在高温时。
氧化剂的存在也会使丝素发生强烈分解分解。
因此。
蚕丝织物的印花主要采用弱酸性染料。
中性染料。
如需要特别鲜艳色泽时,可采用个别的阳离子染料,此工艺在我国沿未大量推广应用,真丝绸织物一般艾采用直接印花工艺,为了得到精细花型或减少搭色而产生第三勾搭情况,则可采用拔染印花工艺。
Tencel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人造纤维素纤维,Tencel为商品名。
其学名为LYOCEL,Tencel的主要原料与粘胶纤维一样是木浆,但它以有机溶剂甲斟吗啉氧化物取代了粘胶纤维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有毒物质二硫化碳,解决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被称为“绿色纤维”天丝纤维虽属再生纤维素纤维,但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却远远超过普通粘胶纤维,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易原纤化,摩擦后起毛,呈现出桃皮绒感,因此,在染整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来控制织物原纤化和程度。
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鲜花工艺基本上均可用于天丝织物的印花,但在选择染料品种时。
除考虑色牢度和印花成本外,还必须重视酶处理和原纤化或防原纤化时对染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