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氧气及练习-含视频直接使用
- 格式:pptx
- 大小:16.63 MB
- 文档页数:2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养鱼师傅有时会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能与水能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一种气体。
【提出问题】该固体的作用是什么?该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实验探究】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分析讨论】2.【综合题文】下图是铁丝、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3.【综合题文】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4.【综合题文】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5.【综合题文】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6.【题文】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下图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
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
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得更旺文字表达式I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______。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
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图I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 mL 集气瓶)【实验记录】表中,操作I是______;现象I是______。
第二章知识点回顾2.1(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步骤:(1)将图2-3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胶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皮管上的弹簧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氧气)(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4)打开弹簧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实验结论: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拓展思考:(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避免集气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测定结果偏大)(2)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如果燃烧刚结束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压强变化不明显;测定结果偏小)(3)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红磷量不足,测定结果偏小)(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无法测量氧气含量)(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①红磷量少,未能将容器内氧气完全消耗;②塞子未塞紧,装置漏气;③容器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基础实验1[范围: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2017·广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C.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氧气,氧气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用于炼钢与化工生产等B.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C.实验室中可用加热分解水来制取氧气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图1-J-1A.甲:加过氧化氢溶液B.乙:制取氧气C.丙:收集氧气D.丁:铁丝燃烧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D.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5.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不可能是收集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收集满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再用玻璃片盖住瓶口C.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时立即收集二、填空题6.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如图1-J-2所示)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课题练:人教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性质和用途)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铁丝 B.空气 C.氧化铝 D.红磷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的石灰水3.在装有空气的某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它气体,可使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许细沙或水的原因是()A. 使反应更激烈B.使现象更明显C.防止集气瓶底炸裂D.防止火星四射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C.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7.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0.09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该气体难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该气体()A.只能用排水法B.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C.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D.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8.在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用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用点燃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D.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9.下列变化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氨气+氯化氢→氯化铵B. C. 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氢气+氧气点燃水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C.液态氧为蓝色液体D.氧气变为固体时呈雪花状为淡蓝色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12.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在标准状态下,氧气不易溶于水C.发生反应时都发光发热D.氧气具有可燃性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1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A.氧化铁B.三氧化二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亚铁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1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1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18.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19.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的石灰水B.伸入燃烧的木条C.加水观察气体的溶解性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20.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制品的生锈C.食品腐败D.电灯的发光、发热21.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A.做燃料B.加快炼钢速度C.用于登山和潜水D.供给动植物呼吸2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A.水+二氧化碳—→碳酸B.碳酸氢铵水+氨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水+碳酸钙D.碳+氧气二氧化碳23.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 )。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1】 空气的成分与氧循环1.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4B. 4: 1C. 1:5D. 5:1 2. 右图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y ”代表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3.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和。
白天公园里氧气含量高的原因是 . 【知识点2】 氧气的性质4. 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D.液态氧、固态氧都是无色的5. 下列描述不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B.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C.在压强为101 kPa 时,氧气在 183℃时可变为淡蓝色的液体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6. 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硫粉7. 下列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自雾8. 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在常温常压下只呈气态的是( ) A.铁 B.红磷 C.蜡烛 D.木炭 9. 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其目的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若未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
10.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知识点3】 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11. (1)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 .(2)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只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 .12. 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农家肥料的腐熟 C.酒精平稳燃烧D.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知识点4】氧气的用途13. 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于医疗急救 B.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C.用于金属气割 D.供给动植物呼吸14. 登山队员登山时备有氧气瓶,其作用是 ,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发生反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一、选择题1.(2018秋•平川区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2019•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3.(2018秋•铁西区期末)下列过程中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推进火箭的过程中使用液态氧B.炼钢的过程中使用纯氧C.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D.急救病人时输氧气4.(2019春•鹿城区校级期中)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5.(2015秋•广元校级期中)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6.(2019•济南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的是()A.2CO C 2CO +=高温B.32224HNO 4NO O 2H O =↑+↑+C. D.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二、解答题7.在Ⅰ栏中各项实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a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b .发出白光③磷在氧气中燃烧c .发出淡蓝色火焰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发出蓝紫色火焰⑤硫在空气中燃烧e .出现浓厚的白烟.8.(2018秋•安达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图甲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老师帮小明加装了一个U 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1)的全部内容。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知识点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2017·鄂州]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2.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C.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正放在桌上知识点 2 氧气的性质验证3。
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B.铁丝上面的锈没有除干净C.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D.未等火柴梗快要燃尽时,即将铁丝缓慢伸入瓶中4.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
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的底部B.用外焰加热C.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忘将导管移出水面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5.[2017·呼和浩特]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1 /261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第4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6小题,共92.0分)1。
下列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光2。
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 X,其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02+N2.该反应中属于氧化剂的物质是()A。
C02B。
NOxC. CO D。
N23. 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后者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A。
硫粉、红磷B。
镁带、红磷 C. 蜡烛、木炭 D. 纸张、铁丝4.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2Al+Fe2O3Al2O3+2Fe 进行焊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 Fe2O3B. Al2O3C。
Al D。
Fe5。
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6。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