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验证-工业指南的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4.81 MB
- 文档页数:91
中国药典2015年版9012生物样品定置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一、范围准确测定生物基质(如全血、血清、血浆、尿)中的药物浓度,对于药物和制剂研发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可被用于支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或根据毒动学、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结果做出关键性决定。
因此,必须完整地验证和记录应用的生物分析方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指导原则提供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也涉及非临床或临床试验样品实际分析的基本要求,以及何时可以使用部分验证或交叉验证,来替代完整验证。
本指导原则二和三主要针对色谱分析方法,四针对配体结合分析方法。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和试验样品分析应符合本指导原则的技术要求。
应该在相应的生物样品分析中遵守G L P原则或GC P原则。
二、生物分析方法验证(一)分析方法的完整验证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特定方法对于测定在某种生物基质中分析物浓度的可靠性。
此外,方法验证应采用与试验样品相同的抗凝剂。
一般应对每个新分析方法和新分析物进行完整验证。
当难于获得相同的基质时,可以采用适当基质替代,但要说明理由。
一个生物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选择性、定量下限、响应函数和校正范围(标准曲线性能)、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分析物在生物基质以及溶液中储存和处理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有时可能需要测定多个分析物。
这可能涉及两种不同的药物,也可能涉及一个母体药物及其代谢物,或一个药物的对映体或异构体。
在这些情况下,验证和分析的原则适用于所有涉及的分析物。
对照标准物质在方法验证中,含有分析物对照标准物质的溶液将被加人到空白生物基质中。
此外,色谱方法通常使用适当的内标。
应该从可追溯的来源获得对照标准物质。
应该科学论证对照标准物质的适用性。
分析证书应该确认对照标准物质的纯度,并提供储存条件、失效日期和批号。
对于内标,只要能证明其适用性即可,例如显示该物质本身或其相关的任何杂质不产生干扰。
当在生物分析方法中使用质谱检测时,推荐尽可能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标。
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是为了确保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原则和指导。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是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以下是关于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详细介绍。
1.验证目标:明确验证的目标,即要验证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和目标物质的含量范围。
验证的目标应明确具体,包括检测的目标物质、所用的定量方法和样品类型等。
2.实验设计:合理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验证实验应采用相关的生物样品,并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
实验设计应包括重复次数的确定、正负对照样品的设置和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
3.准确性: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已知浓度样品进行分析,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评估指标可包括回收率、偏差等指标。
4.精密度:验证方法的精密度是指同一样品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方法重复性的可靠性。
通过测量同一样品的重复测量值,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评估指标可包括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等指标。
5.灵敏度:验证方法的灵敏度是指方法对目标物质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样品的分析信号,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评估指标可包括最低检测限、定量限等指标。
6.选择性:验证方法的选择性是指方法对其他干扰物质的响应能力。
通过测量其他相关物质的干扰试验,评估方法的选择性。
评估指标可包括干扰物质的峰检出率、峰分离度等指标。
7.稳定性:验证方法的稳定性是指方法在规定条件下的变化范围。
通过存储试样的时效试验、方法的变更试验等,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评估指标可包括试样的峰面积或峰高百分含量的变化程度。
8.结果分析: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根据评估指标的要求,判断方法是否满足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要求。
结果分析应包括合理的统计方法和结果显示方式。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设计验证计划:验证计划应明确验证的目的、范围和任务,并确定所需资源和时间。
验证计划还应包括验证参数、验证样品数量和测试条件等详细信息。
2.确定验证参数:验证参数是指确定方法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选择性等方面的参数。
根据具体的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验证参数进行验证。
3.准确性验证:准确性验证包括回收率、加标回收率和对照品比较等方法。
在准确性验证中,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与标准值或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4.精密度验证:精密度验证是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重复测定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密度。
5.线性范围验证:线性范围验证涉及不同浓度下的响应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分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并绘制浓度与响应之间的曲线,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
6.检测限验证:检测限是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通过分析一系列浓度低于检测限的样品,并确定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7.选择性验证:选择性验证是评估方法对目标物和干扰物的选择性。
通过分析不同的样品矩阵或添加干扰物,并验证分析结果是否受到干扰。
8.数据分析:在验证完成后,应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等参数,并评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9.结果报告和文件管理:验证的结果应记录并报告。
应编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计划、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还应制定相应的文件管理措施,以确保验证结果的追溯性。
综上所述,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实施验证需要设计验证计划、确定验证参数、进行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选择性等方面的验证,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通过遵循上述指导原则,可以有效验证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生物样品分析测定生物样品分析测定是一种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实验和测量,来获取生物样本中各种成分和特性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样本的组成、功能和变化,为科研、临床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生物样品通常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细胞、基因等,每种样品都具有不同的复杂性和特性。
因此,在进行样品分析测定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样品制备工作。
例如,血液样品需要经过离心、沉淀、稀释等处理,以提取目标分析物;组织样品则需要切片、染色等方法,使其适合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将复杂的生物样品转化为可用于测定目标分析物的形式,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在生物样品分析测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各种仪器和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
其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光谱仪、质谱仪、离子计、显微镜等。
这些仪器能够通过测量样品中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获取样品内部结构和成分的信息。
例如,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吸收、散射和发射光谱,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浓度;质谱仪则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量。
除了常规的仪器测量,生物样品分析测定还涉及到许多特殊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能够在样本中扩增DNA的方法,常用于基因分析和判定疾病的遗传性;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来确定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形态。
生物样品分析测定的结果可以反映样品的生理状态、病理进展和环境污染状况等。
例如,通过对血液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可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检测炎症、代谢紊乱等疾病。
通过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分析,可以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生态风险。
尽管生物样品分析测定在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样品制备和测定过程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如样品的稀释、分解、枯竭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其次,生物样品中含有许多低浓度的成分,例如蛋白质、基因等,这些低浓度成分的检测往往需要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此外,生物样品中的成分很多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需要采用多项分析技术和方法,来全面、综合地评估样品的特性。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草案)11. 范围2准确测定生物基质(如全血、血清、血浆、尿)中的药物浓度,对于药物和3制剂研发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可被用于支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或根据毒动4学、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结果做出关键性决定。
因此,必须完整地验证和5记录应用的生物分析方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6本指导原则提供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也涉及非临床或临床试验样品实7际分析的基本要求,以及何时可以使用部分验证或交叉验证,来替代完整验证。
8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和试验样品分析应符合本指导原则的技术要求。
9应该在相应的生物样品分析中遵守GLP原则或GCP原则。
102.生物分析方法验证112.1 分析方法的完整验证12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特定方法对于测定在某种生物基质中分析13物浓度的可靠性。
此外,方法验证应采用与试验样品相同的抗凝剂。
一般应对每14个物种和每种基质进行完整验证。
当难于获得相同的基质时,可以采用适当基质15替代,但要说明理由。
16一个生物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选择性、定量下限、响应函数和校正范17围(标准曲线性能)、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分析物在生物基质以及溶液18中储存和处理全过程中的稳定性。
19有时可能需要测定多个分析物。
这可能涉及两种不同的药物,也可能涉及一20个母体药物及其代谢物,或一个药物的对映体或异构体。
在这些情况下,验证和21分析的原则适用于所有涉及的分析物。
22对照标准物质23在方法验证中,含有分析物对照标准物质的溶液将被加入到空白生物基质24中。
此外,色谱方法通常使用适当的内标。
25应该从可追溯的来源获得对照标准物质。
应该科学论证对照标准物质的适用26性。
分析证书应该确认对照标准物质的纯度,并提供储存条件、失效日期和批号。
27对于内标,只要能证明其适用性即可,例如显示该物质本身或其相关的任何杂质28不产生干扰。
29当在生物分析方法中使用质谱检测时,推荐尽可能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30标。
中国药典2015年版9012生物样品定置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一、范围准确测定生物基质(如全血、血清、血浆、尿)中的药物浓度,对于药物和制剂研发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可被用于支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或根据毒动学、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结果做出关键性决定。
因此,必须完整地验证和记录应用的生物分析方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指导原则提供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也涉及非临床或临床试验样品实际分析的基本要求,以及何时可以使用部分验证或交叉验证,来替代完整验证。
本指导原则二和三主要针对色谱分析方法,四针对配体结合分析方法。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和试验样品分析应符合本指导原则的技术要求。
应该在相应的生物样品分析中遵守G L P原则或GC P原则。
二、生物分析方法验证(一)分析方法的完整验证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特定方法对于测定在某种生物基质中分析物浓度的可靠性。
此外,方法验证应采用与试验样品相同的抗凝剂。
一般应对每个新分析方法和新分析物进行完整验证。
当难于获得相同的基质时,可以采用适当基质替代,但要说明理由。
一个生物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选择性、定量下限、响应函数和校正范围(标准曲线性能)、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分析物在生物基质以及溶液中储存和处理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有时可能需要测定多个分析物。
这可能涉及两种不同的药物,也可能涉及一个母体药物及其代谢物,或一个药物的对映体或异构体。
在这些情况下,验证和分析的原则适用于所有涉及的分析物。
对照标准物质在方法验证中,含有分析物对照标准物质的溶液将被加人到空白生物基质中。
此外,色谱方法通常使用适当的内标。
应该从可追溯的来源获得对照标准物质。
应该科学论证对照标准物质的适用性。
分析证书应该确认对照标准物质的纯度,并提供储存条件、失效日期和批号。
对于内标,只要能证明其适用性即可,例如显示该物质本身或其相关的任何杂质不产生干扰。
当在生物分析方法中使用质谱检测时,推荐尽可能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标。
一、验证目标和范围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目标是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选择性、稳定性和测定限等指标。
验证的范围应包括常规样品、稳定样品和特殊样品等方面。
二、验证计划和报告验证计划应包括验证的目的、范围、方法、样品、检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验证标准和指标的确定、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具体的验证结果和分析,以及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三、适用性验证方法要考虑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包括样品的特性和要求、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样品制备和处理的方法、测定限和线性范围等因素。
四、准确性和精密度准确性和精密度是衡量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指标。
准确性的评估包括系统误差的测定和修正,常用方法有标准样品、对比法和加标回收法等。
精密度的评估要考虑到实验操作的稳定性和方法的重复性等因素。
五、选择性和特异性选择性和特异性是评估定量分析方法对目标物质的识别和测定能力的指标。
选择性的评估要考虑方法的干扰物质的影响和实际样品的复杂性。
特异性的评估要考虑到方法对其他物质的干扰以及交叉反应的影响。
六、线性范围和灵敏度线性范围是评估定量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与目标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灵敏度是评估定量分析方法对目标物质低浓度范围内变化的敏感性的指标。
线性范围的评估要包括线性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确定。
灵敏度的评估要考虑到检测限和测定限等因素。
七、稳定性稳定性是评估定量分析方法在时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受性的指标。
稳定性的评估要包括样品的稳定性、试剂的稳定性和仪器的稳定性等方面。
八、测定限测定限是评估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的最低浓度的指标。
测定限的评估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噪声的干扰等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药典2024年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草案)主要涵盖了验证目标和范围、验证计划和报告、适用性、准确性和精密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线性范围和灵敏度、稳定性和测定限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生物样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采取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首先是DNA/RNA提取与分析。
DNA/R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其提取与分析可用于研究基因的表达、变异和调控等。
DNA/RNA提取方法一般包括细胞溶解、裂解、蛋白酶处理、有机溶剂萃取和纯化等步骤。
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凝胶电泳、PCR、RT-PCR和测序等。
其次是蛋白质提取与分析。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执行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分子,其提取与分析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包括细胞裂解、亲和层析、电泳分离和质谱分析等。
分析方法包括SDS-PAGE、Western blot、质谱分析和免疫共沉淀等。
另外是细胞及其器官提取与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其提取与分析可用于研究细胞结构、代谢和信号转导等。
细胞提取方法包括胰酶消化、细胞裂解和亚细胞分离等。
常用的细胞分析方法有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共培养等。
器官提取方法则与具体器官的特性相关,例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等。
此外,还有组织提取与分析。
组织是生物体内多个细胞的集合体,其提取与分析可用于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过程等。
组织提取方法包括机械破碎、体外培养和酶消化等。
常用的组织分析方法有组织切片、组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内分子分析等。
最后是体液样品提取与分析。
体液样品如血液、尿液和脑脊液等含有丰富的生物分子,其提取与分析可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志物等。
体液样品提取方法一般包括离心、沉淀和过滤等步骤。
常用的体液分析方法有生化分析、免疫分析、代谢分析和分子诊断等。
总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适当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可以获得关于DNA、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和体液样品的详细信息,从而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的进展。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的SOP1.专属性:应着重考察药物的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同时服用药物的干扰。
取6个个体空白样品,采用拟定的方法测定,所得结果与接近于定量限的被测物浓度的纯溶剂溶液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在药物、代谢物、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处不应有大的干扰,任何有大干扰的样品应舍去,如果大于10%的空白样品有干扰,应另取一组空白样品重试,如果仍有大于10%的空白样品有干扰,则应改变拟定方法。
2.质控样品(QC样品):系将已知量得待测药物加入到生物介质中配制的样品,用于质量控制。
3.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由5 ~ 8个系列浓度标准溶液组成,包括LOQ,线性程度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处理,相关系数r不应低于0.99,同时必须符合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线性范围浓度上限为实际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实际样品最低浓度的80%。
要求LOQ偏离标准浓度(RSD)应小于等于20%,其他各点应小于等于15%。
截距与C max响应值之比应≤5.0%。
4.准确度:测得的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常用回收率表示。
a.绝对回收率(萃取回收率、提取回收率)萃取回收率(%)=A测/A真×100%A测:取一定量的被测物标准品,加到空白血浆样品中,按方法处理,使最后溶液中药物标准品浓度为1μg·mL-1 ,测定峰面积,记为A测。
A真:取1μg·mL-1的药物标准品的纯溶剂溶液直接进样,测定峰面积,记为A。
真考察高、中、低三个浓度,低浓度选在定量限(LOQ)附近,高浓度在标准曲线上限的附近(上限的80%),中间选一个浓度。
每个浓度各3份样品,加入量一般在10-6~10-9g, 绝对回收率50%~80%。
(注:内标法中,药物与内标各自用外标法测得的绝对回收率应相近,两者相差应小于10%。
)b.方法回收率建立标准曲线后,取高、中、低药物标准品溶液加到空白血浆中,每个浓度至少平行测定5份,按标准曲线制备法同法制备,将所得值代入回归方程,求得测定值C测。
2024药典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2024药典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是指对于药物及其原料药以及相关的生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准则和指导性原则。
这些原则是为了确保药物和生物样品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2024药典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详细介绍。
首先,2024药典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要求验证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进行准确、可靠和重复的测试。
验证人员应具备合适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实践经验,能够正确操作和解释测试结果。
其次,验证步骤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验证步骤包括方法准确性验证、方法精密度验证、方法线性范围验证、方法选择度验证和方法稳定性验证等。
这些步骤能够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度和稳定性等重要指标。
方法准确性验证是评估方法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异的步骤。
验证人员可以通过比较方法测得的样品浓度与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对照,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方法精密度验证是评估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的步骤。
验证人员应根据规定的程序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分析仪器和操作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试,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方法线性范围验证是评估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否提供可靠测量结果的步骤。
验证人员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测试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样品,以评估方法的线性范围。
方法选择度验证是评估方法在存在多种干扰物或类似物质的情况下是否准确测量目标物质的步骤。
验证人员可以通过加入干扰物或其他相关物质来评估方法的选择度。
方法稳定性验证是评估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是否产生相似结果的步骤。
验证人员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测试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以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最后,验证人员应根据验证结果制定合适的验证报告,包括验证方案、方法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验证报告应清晰、准确地描述验证过程和结果,并提供可验证性的依据。
为了适应医药工业全球化的进展,生物样本的分析方法也需要全球化的指导原则。
本文就SFDA,FDA及EMA有关生物样本分析的指导原则进行综述分析,了解其中的差异,为研究者进行生物样本分析提供参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生物分析方法验证(BMV)的指导原则。
2005年SFDA颁发了三个与生物分析法相关的准则:一是关于非临床研究的,其他两个是关于临床研究的。
最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了自己的关于BMV的草案准则[8]。
这些指导原则颁布后,引起了包括EBF(欧洲生物论坛),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AAPS)以及SBD G(上海生物分析讨论组)和BBDG(北京生物分析讨论组)在内的组织的关注。
这些组织都希望建立适用于全球的统一指导原则。
目前这些指导原则存在如下方面的不同:1. 法规遵从与美国FDA的指导原则一样,中国SFDA的指导原则没有明确BMV是否必须遵循GLP 规范。
2003年9月以后,SFDA要求,非临床毒代动力学(TK)研究和临床BA/BE研究应分别遵守GLP和GCP规范,而对于人样本的生物分析没有规定是否仍遵循GLP规范。
EMA草案明确指出,非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无论是方法学验证还是样本测定均要遵循GLP规范,而人类生物分析研究应遵循GCP原则而不是GLP。
2. 方法验证的范围分析方法学的全部方法学验证的范围,SFDA、FDA和EMA的要求基本一致。
对于在不同种属间进行TK研究的生物样本分析, SFDA和FDA指导原则要求在更换种属时,仅要求部分方法学验证,而EMA要求全部验证。
3. 对照和内标SFDA的指导原则要求在分析方法验证时应记录待测物、代谢产物及内标的信息(例如,纯度,来源和稳定性),但目前尚没有具体的质量标准要求。
FDA指导原则规定了待测药物对照品的质量要求,但没有强调作为内标使用的化学品的质量要求[4]。
EMA 指导原则既规定了对照品的质量标准,又规定了内标的质量标准,还对内标的稳定性提出了要求[8]。
一、验证目的: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旨在评价一种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确
定适用对象范围,确定方法的准确性,检测灵敏度和其他相关性能指标的
有效性。
验证的结果可以为方法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方法适用性
评价提供依据。
二、验证的步骤:
三、验证的内容: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精密度、选定性、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检测限等指标的验证。
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样品的
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程度,它可以衡量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选定
性是指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和定量分析目标物质,并能排除其他干扰成分的
能力;准确度是指方法能够恢复目标物质真实含量的能力;线性范围是指
方法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准确地测定目标物质的含量;检测限是指方
法可以可靠地识别和量化目标物质的最低浓度。
这些指标的验证可以全面
评价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四、验证的评价:
对于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评价,应根据验证的目的和内容来
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验证结果应该符合国际和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要求,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的使用。
验证结果应该包括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和验证报告等多个方面,并且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最终确定方法的适
用性。
综上所述,中国药典2024年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草案)对于药品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应用和执行该
指导原则,可以有效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治疗效果,并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可靠的方法支持。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方法准确性验证:方法准确性验证是指确定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方法准确性可以通过检测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验证,例如添加已知浓度的化合物到样品中,然后使用待验证的方法测量其浓度。
对于生物样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使用已知浓度的纯化合物或参考物质进行准确性验证。
2.方法精密度验证:方法精密度验证是指对于同一样品反复进行多次测试,并评估结果的变异程度。
在方法精密度验证的过程中,应采用同一样品的多个并行测试进行比较。
可以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较低的RSD值表明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
3.方法线性验证:方法线性验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检测物质浓度与测量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
为了验证方法的线性,可以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并使用待验证的方法进行测量。
然后,可以绘制标准品的浓度与测量信号之间的线性回归曲线,评估曲线拟合程度。
4.方法灵敏度验证:方法灵敏度验证是指确定方法能够检测的最低浓度限制。
可以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并使用待验证的方法进行测试。
然后,确定样品最低浓度,使其信号与噪声之间具有足够的信噪比。
5.方法选择性验证:方法选择性验证是指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和测量目标物质而无需受到其他化合物的干扰程度。
在方法选择性验证的过程中,应添加其他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并评估它们对目标物质测量的影响。
选择性验证可以通过使用纯化合物或混合物样品进行。
6.方法稳定性验证:方法稳定性验证是指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的变化程度。
可以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样品测量,并比较结果来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稳定性验证可包括样品存储稳定性、制备和处理稳定性、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
总之,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验证过程应包括准确性验证、精密度验证、线性验证、灵敏度验证、选择性验证和稳定性验证。
生物样品分析中的方法学验证张剑萍*,郭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海市200233)中图分类号R9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0408(2008)3.-2469-03摘要目的:介绍在色谱分析方法中方法学验证与质控的内容及其有待发展的方向。
方法:参阅国际上有关方法学验证的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规范,结合本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方法学验证与质控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总结了方法学验证和质控的内容,及方法学验证中存在的可能的风险。
结论:已建立的方法学验证和质控内容基本完善,但方法学验证的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关键词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方法学质控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验证和应用是临床前药动学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药动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其中,方法学验证(Met hod validation)是整个试验数据可靠的基本保证,因此其是各个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的重点内容。
本文根据国际上有关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参照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管理规范,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经验,总结了以色谱分析方法为主的生物样品分析中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及其标准制定中有待发展的方向,以供同行交流参考。
1意义方法学验证,又称方法学评价、方法学确认等,是整个药动学、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基础。
这是药动学研究有别于其他药理毒理研究的特殊之处。
所有药动学研究结果都依赖于生物样品的测定,只有可靠的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在通过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研究并建立检测方法学,以及得到了标准曲线后,在检测过程中还应进行方法学质控,制备随行标准曲线并对质控样品进行测定,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2分类及其应用范围按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分类,方法学验证分为全面验证(Fullvalidation)、部分验证(Partial validation)和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