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920.00 KB
- 文档页数:16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积气成因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用科学的公式来解释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积气的根本原因及处理的办法,提出使用汽水分离器解决积气问题的全新方法,为以后高层建筑中央空调水系统解决积气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中央空调水系统积气气水分离在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管道积累气体从而导致管路堵塞是很令人头疼的事情。
那么这些气体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产生的?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本文拟用科学的公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 确定管路中气体来源在中央空调水系统管路中,管道中的气体来源有水蒸气和空气。
空调水系统的压力通常为1.0MPa左右,这时水的沸点计算式如下: ln(P)=9.3876-3826.36/(T-45.47),→ln(1)=9.3876-3826.36/(T-45.47)→T≈450℃也就是说在空调水系统管道里,水的沸点达到450℃。
在空调水系统管道中,水温通常不会超过60℃,只有沸点的1/7,相当于常压下的20℃的水,故从水中析出的蒸汽是很少的,可以忽略不计,管道中的气体绝大部分都是空气。
所以探究积气现象就要从空气入手。
2 探究积气原理空气对水属于难溶气体,它在水中的传质速率受液膜阻力所控制,空气的传质速率可表示为:N=KL(C*-C)=KL▲C式中N为空气传质速率,kg/m2·h;KL为液相总传质系数,m3/m2·h;C*和C为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实际浓度,kg/m3。
高层建筑中,生活水系统的水都是从生活水池中引出的,生活水池里水是一直暴露与空气中的,所以空气在生活水池中的实际浓度等于平衡浓度,而生活水泵从生活水池中抽水的时候并没有改变其实际浓度,即C*1-C1=0,也即N1=KL1(C*1-C1)=0,故在生活水管中气液相间的传质速率基本上等于0,也就不容易积气。
空调水系统中的水源也是从生活水池中引出的,不同的是这些水经过了空调机组的处理改变了其空气实际浓度。
故空调水系统中的空气实际浓度即为生活水池的空气实际浓度,公式表示为C*1=C1=C2。
第8章空调水系统1.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水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开式循环系统优点: 该系统与蓄冷水池连接比较简单(当然蓄冷水池本身存在无效耗冷量)。
缺点:①水泵扬程高(除克服环路阻力外, 还要提供几何提升高度和末端资用压头), 输送耗电量大; ②循环水易受污染, 水中总含氧量高, 管路和设备易受腐蚀; ③管路容易引起水锤现象。
(2)闭式循环系统优点: ①水泵扬程低, 仅需克服环路阻力, 与建筑物总高度无关, 故输送耗电量小; ②循环水不易受污染, 管路腐蚀程度轻; ③不用设回水池, 制冷机房占地面积减小,但需设膨胀水箱。
缺点:系统本身几乎不具备蓄冷能力, 若与蓄冷水池连接, 则系统比较复杂。
2.两管制、四管制及分区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各是什么?答:两管制系统构造简单, 布置方便, 占用建筑面积及空间小, 节省初投资。
运行时冷、热水的水量相差较大。
缺点是该系统内不能实现同时供冷和供热。
四管制系统的优点是: ①各末端设备可随时自由选择供热或供冷的运行模式, 相互没有干扰, 所服务的空调区域均能独立控制温度等参数; ②节省能量, 系统中所有能耗均可按末端的要求提供, 不像三管制系统那样存在冷、热抵消的问题。
四管制系统的缺点是: ①投资较大(投资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一套水管环路而带来的管道及附件、保温材料、末端设备、占用面积及空间等所增加的投资), 运行管理相对复杂; ②由于管路较多, 系统设计变得较为复杂, 管道占用空间较大。
由于这些缺点, 使该系统的使用受到一些限制。
分区两管制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建筑内负荷特点对水系统进行分区, 当朝向对负荷影响较大时, 可按照朝向进行分区; 各朝向内的水系统仍为两管制, 但每个朝向的主环路均应独立提供冷水和热水供、回水总管, 这样可保证不同朝向的房间各自分别进行供冷或供热。
分区两管制系统与现行两管制系统相比, 其初投资和占用建筑空间与两管制系统相近,在分区合理的情况下调节性能与四管制系统相近, 可实现不同区域的独立控制。
深圳某 400米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浅析摘要:介绍了深圳某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设计。
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空调系统形式、节能措施、自控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内容,并阐述了设计中的体会。
关键词:冰蓄冷变风量空调节能HVAC System Brief analysis of a400 meters High Rise Building inShenzhenCHENG Xiao-yuEvergrande real estate groupAbstract:Presents the HVAC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the cold and heat sources,HVAC systems and ventilation system. Emphatically presents the design of HVAC systems,measures of energy saving,automatic control etc. Summariz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design.Keywords:ice-storage,VAV air conditioning,energy conservation 1.工程概况深圳某超高层建筑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建筑面积约34万平。
地下为6层,地上75层,建筑总高度398.9米,为深圳重点标志性地标建筑。
该项目75层塔楼为超甲级办公大楼。
地下部分6层地下室分别为办公、商业、停车库、人防及机电设备用房等,地下部分与城市轨道交通直连。
地上部分1F~9F为餐饮、多功能厅、商业用房、文化展厅等,11F~69F为办公,71F~75F为空中观景大堂。
本楼共设8个避难层,分别为10F、19F、28F、37F、46F、55F、64F、70F。
1.室内设计计算参数1.空调系统设计3.1空调冷负荷本工程地下车库(B6~B3)、裙房商业(B2~9F)和地上11F~65F的商业办公采用一套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作为暖通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做好系统划分是设计好此类建筑的关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120m~620m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微课程-2)
依据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可得到不同高度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
区方案:
1)系统高度在120m以下的建筑,水系统竖向可不分区,所有区域冷量由制冷机直供。
2)系统高度在120~24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a方案。
4)系统高度在330~41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c方案。
5)系统高度在410~620m的建筑,当建筑功能单一时,推荐采用下图d方案。
当建筑在竖向(上
段和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区且各区需要独立管理时,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
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6)系统高度超过620m的建筑,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d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图c和d方案也可采用一组高承压冷水机组,通过板式换热器供120m以下区域。
7)上图a、b、c、d推荐的竖向分区方案均为该方案能够达到的最大系统高度,当具体工程情况与推荐方案不同时,建议按竖向分区原则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8)空调热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可参考空调冷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
上述竖向分区方案为原则性建议,在具体工程中,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施工工艺、施工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对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见解【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城市中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高层建筑发展的同时,也对暖通空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层建筑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广大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内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也对暖通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划分合理与否,关系到空调系统是否经济、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制冷主机设在地下室为例,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冷冻水系统划分原则,以图一为例,这种系统可称为一级系统。
△hj1—膨胀水箱与定压点1处静水压差△hj2—各层空调末端装置与定压点1处静水压差△h1—定压点1至水泵入口2的阻力△h2—水泵出口3制冷机入口4的阻力△h3—冷冻机的内部阻力△h4—冷冻机出口5至空调末端装置入口6的阻力△h5—空调末端装置的阻力△h6—空调末端装置出口7至定压点1的阻力h—水泵扬程p1—冷冻机承压能力p2—空调末端装置承压能力p3—换冷器承压能力h1—冷冻机入口压力h2—空调末端装置的入口压力h3—换冷器入口压力从图一看,当空调冷冻水泵系统运行时,系统受静水压和水泵动压的共同作用。
水泵扬程h=1.15(△h1+△h2+△h3+△h4+△h5+△h6);冷冻机入口压力h1=△hj1+1.15(△h1+△h2+△h3+△h4+△h5+△h6),空调末端装置入口压力位h2=△hj1-△hj2+1.15(△h1+△h5+△h6)。
对冷冻机而言,只要冷冻机入口压力h1小于冷冻机承压能力p1,空调冷冻水系统就可划分为一级水系统,冷冻机承压能力一般在1.0~1.8mpa,有的冷冻机高达2.8 mpa。
对空调末端装置而言,空调末端装置入口压力必须小于空调末端装置承压能力。
一般空调末端承压能力在1.0mpa左右。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设计和管理一个高效可靠的空调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以及管理该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首先是建筑物的结构和形状。
因为高层建筑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会产生自身荷载和结构变形,因此空调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管道布置必须经过仔细计划和分析,确保其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其次是空调系统的供应能力和分布情况。
由于高层建筑的垂直高度和楼层面积较大,需要在不同楼层提供合适的冷热空气供应。
因此,一般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供应需求,并通过空气管道和水系统将冷热空气输送到各个楼层和房间。
另外,高层建筑的环境保温和隔热措施也必须与空调系统相互配合。
合理设计的外墙隔热和窗户开启方式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
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二、运行原理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与其他建筑空调系统类似,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是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设备选择。
由于高层建筑需求较大,通常采用制冷剂循环系统,通过冷水和冷却塔来降低温度。
而供暖系统则采用锅炉和暖风机等设备。
其次是空气流通和分配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垂直供应方式,即通过空气管道将冷热空气输送到各楼层和房间。
同时,建筑物中的电梯井和楼梯间也是空气的通道,可实现局部空气的流动。
三、挑战与解决方法管理和维护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酷热的气候条件下。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人员流量和室内外温差调整空调运行模式。
其次是故障检测和维修。
由于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复杂性,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大型综合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67,679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50米。
工程包括甲级办公楼、精品特色酒店、豪华单层及高端复式酒店式公寓等高端物业。
地下四层,主要功能为停车库、设备站房以及后勤用房。
地上分为T1、T2、T3三部分,其中T1为超高层塔楼综合体,地上总层数为90层(包括屋顶设备层为94层),T2为板式高层裙房公寓,地上13层,T3为南部独立的商业裙房,地上3层。
二、空调水系统设计要求1. 冷热源:本工程冷热源分别由设在地下室的制冷机房和锅炉房提供,夏季提供7~12冷冻水;冬季空调热源由地源热泵系统提供。
2. 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分为冷冻水系统和热水系统,冷冻水系统采用电制冷离心式冷水机组,热水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3. 系统分区:根据建筑功能分区,空调水系统分为T1办公、T1公寓、T1酒店、T3商业裙房四个区域。
4. 供回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5.5/11.5℃,热水供回水温度为45/40℃。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资料: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资料,明确系统分区、设备规格、管道布置等。
(2)施工队伍: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3)施工材料:准备符合设计要求的管道、阀门、水泵、管件等材料。
2. 施工流程(1)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切割、预制、连接,确保管道安装质量。
(2)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泵、阀门、管件等设备,并进行调试。
(3)试压:对管道系统进行试压,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
(4)冲洗: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去除管道内的杂质。
(5)保温:对管道系统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3. 施工要点(1)管道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管道安装位置、高度、间距等符合要求。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试压:试压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
(4)冲洗:冲洗时要确保管道内无杂质,防止影响系统运行。
空调水系统的分区
1)水系统的最大压力点受压分析,水泵出口:
停止运行: hA=ho;
正常运行: hA=ho+Hpump- v2/2g;
起动瞬间: hA=ho+Hpump
2)水系统的承压:
水系统中常用设备的承压能力
▪ 蒸发器、冷凝器:国产, 100m水柱;进口特加强型,可达200m
▪ 风机盘管: 100m水柱,175m水柱两种
▪ 管材:低压250m,高压1000m
▪ 阀门:低压160m,高压1000m
解决高层建筑水系统承压问题的办法:高低区空调系统分开;冷源置于顶层;高低区共用冷源,水系统分开—使用板式换热器;中间技术设备层布置水—水热交换器;当上面超过设备承压能力的部分负荷不大时,可采用风冷机组。
3)空调水系统的分区:
按压力分区:考虑到投资,系统内所有设备和附件的工作压力一般低于1.6MPa。
考虑到水泵扬程大约40m,水系统静压一般应在120m 以下。
按空调用户的负荷特性来分区:
按建筑物各区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时间上的差异分区按建筑物各部分的朝向和内、外区的差别进行分区。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调试发布时间:2021-07-05T15:50:02.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李敏高松涛张宏深翟洪昆高维杨洪[导读] 摘要: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日常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设置完善舒适的空调系统,以满足建筑日常使用的舒适性。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摘要: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日常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设置完善舒适的空调系统,以满足建筑日常使用的舒适性。
如今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这也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提出来更高要求。
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并控制,利用水泵变频技术、静态与动态平衡阀组的结合技术、压差旁通阀组技术、末端设备支路调节与平衡技术,达到主干管道、支干管道、支管、末端设备分级水力平衡。
通过介绍水力平衡系统中主要的几种阀门特性和控制原理,探讨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水系统中为达到水力平衡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关键词:空调水系统;分级式;水力平衡;调试一、引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工程,中央空调水系统水力是否平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表现和运行成本的高低。
目前国内空调系统的平衡能耗占建筑体总能耗的40%~60%,而此项数据在发达国家约为20%,其中系统水力达不到理想的水力平衡条件是造成能耗比有如此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国内大部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水力平衡技术为定流量水力平衡技术。
在定流量水力系统中只考虑静态水力失调,而一般进行水力平衡的措施为采用节流板、设置手动调节阀、安装静态平衡阀等元器件的方式来控制空调水系统的管路和元器件阻力和流量,系统在各元器件设置完成后将不做其它动作,以理想的工况状态保持系统各种流量恒定。
而超高层空调水系统分级式水力平衡技术,不仅延续了以前的定流量水力平衡技术,更多的加入了变流量系统的水力平衡技术,变流量系统更多考虑在综合工况下,各主干、支干、支路、末端水力是相互影响的。
在运行过程中不但要求各末端设备的流量达到要求流量,而且要求各末端设备只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受其它末端的影响。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空调系统是高层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水平成为了影响空调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围绕冷热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等方面探讨了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并讨论了空调系统设备机组的节能效果,以供同行借阅。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参数1 工程概况2冷热源设计2.1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3冷热源配置a,b塔楼冷源选用额定制冷量为3516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3台与额定制冷量为1934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1台,总制冷量为12482kw。
设计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1℃,设计工况下冷水机组总制冷量为12108kw。
空调热源选用制热量为2093kw的燃气真空热水机组3台。
设计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a,b配楼采用变制冷剂流量(vrf)多联式空调系统。
按楼层分区域分别独立设置系统,室外机设置于屋面。
a,b配楼共设置vrf 系统12套,共计220.5kw。
3空调风系统设计a,b塔楼的门厅、餐厅、大会议室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低风速变频送风系统,集中设置空调机房,集中回风。
a,b塔楼的办公室、包厢等空间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空气-水系统。
a,b配楼采用vrf+新风系统。
通常超高层建筑对建筑外立面的要求较高,建筑专业不允许在外立面上大量设置百叶,新风必须在避难层设备区集中处理后送往各层。
同时现在的建筑物门窗的密封性非常好,通过缝隙渗透的空气量非常小,对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的场所,如果没有排风系统,进入房间的新风量会远低于设计标准。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3.13条的规定,该工程a,b塔楼分别在第一、二避难层和屋顶设置带表冷器的组合式转轮全热回收机组,通过竖向管井集中收集各层排风,新风回收排风中能量后,再经过表冷器处理至室内等焓点后通过竖向管井送至各层房间。
以a塔楼第二避难层的机组为例对热回收空气处理机进行节能分析。
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设计探讨摘要:介绍了高层及超高层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的计算方式及其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简要分析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压力计算,水系统分区方式,以及设备工作压力选择。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额定工作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
由于建筑物高度,空调水系统存在静水压力高的特性,水系统下部压力很容易就超过制冷机组、空调器、管道及部件的额定工作压力。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8.1.8条“空调冷(热)水和冷却水系统中的冷水机组、水泵、末端装置等设备和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此条为强制性规定。
因此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内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尤为值得设计人员注意。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案例,探讨对于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计算的重要性,根据工作压力进行水系统竖向分区,选择设备额定工作压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水系统压力分析如图1水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一般位于系统最低处或水泵出口处。
(1)系统停止运行时:系统的最高压力为A点静水压力。
PA=ρhg(2)系统刚开始运行瞬间:水泵刚启动,动压还未形成,则A点的工作压力最大。
结上分析,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出空调水系统各点的工作压力,作为空调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选择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额定工作压力的依据,保证设备和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
2、案例分析某超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12平米,地上52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249米,主要功能为办公建筑。
建筑设置水冷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采用5台冷水机组,其中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置于-12.6米的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冷却塔置于4层裙房屋面,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膨胀水箱置于系统的最高处。
通过初步计算容易发现,如空调冷冻水系统不进行竖向分区,系统在最低处静水压力为2.66MPa。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doc1、学无止境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论文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1.1高层建筑采暖、通风等状况分析一般来说,楼层越高,建筑的占地面积就会越大,否则安全性就会大大降低。
特殊是一些摩天大楼的设计,往往看起来就好比一座大山,但是无论是低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建筑的采暖、采光、和通风状况都必需到达基本的要求,否则高层建筑本身就会事与愿违,变得没有必要。
高层建筑的采暖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太阳光的热量,由于高层建筑面积较大,其建筑的内部往往不行能直接受到太阳光的热量影响,所以其热量的来源就需要高层建筑的暖通设备来提供。
而暖通设备的核心就是不断地向高层建筑内部注入暖风,因此通风条件是暖风是否可以有效的传送的关键。
同时通风也是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环境清洁的核心,当暖通系统将洁净清洁暖风空气注入到高层建筑的每一寸空间时候2、,同时也是去除掉高层建筑中国污浊空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内的气温适合人体居住,也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的关键。
1.2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依据高层建筑设计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水系统,第二种是全空气系统,第三种是空气-水的综合系统。
暖通空调的全水系统是指高层建筑中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都会由水进行调整。
其利用的原理是水的比热容更大,单位面积水可以容纳更多的热量,换言之水问的身高和降低都很缓慢,所以高层建筑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水循环将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建筑当中。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全空气系统比全水系统更加直接,这种系统设计是直接将空气的温度加热到适合人体居住的温度,让后通过冗杂的运输系统,直接注入到高层建筑内部,同时抽走或者将冷空气和3、污浊的空气挤走,保证在高层建筑里的人可以随时享受到暖和且新奇的空气。
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水-空气系统就是将同时借助水和空气两种方式同时供暖,取长补短,其效果也往往会更好。
2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预备工作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关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的舒适性,其设计工作特别关键,但是由于高城建筑的冗杂性,其设计工作要比一般的建筑要困难得多。
力稳定性、及时补水,闭式系统需设置膨胀水箱。
4.6.2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仅要求按季节(或室外温度)变化同时进行供冷或供热工况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系统,只有当供冷和供热工况交替繁频或在同季节同时要求供冷和供热时,宜采用四管制。
因三管制存在混合热(冷)损失,且冷热水管互相串通,系统水力工况复杂,一般均不采用。
在大型的建筑中,为了解决过渡季节不同朝向或内区和外区负荷变化的需要可采用分区两管制,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区域供冷或供热。
4.6.3集中空调冷水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设置一台冷水机组的小型工程外,不应采用定流量一级泵系统;2冷水水温和供回水温差要求一致且各区域管路压力损失相差不大的中小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一级泵系统;单台水泵功率较大时,经技术和经济比较,在确保设备的适应性、控制方案和运行管理可靠的前提下,可采用冷水机组变流量方式;3系统作用半径较大、设计水流阻力较高的大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二级泵系统。
当各环路的设计水温一致且设计水流阻力接近时,二级泵宜集中设置;当各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差较大或各系统水温或温差要求不同时,宜按区域或系统分别设置二级泵;4冷源设备集中设置且用户分散的区域供冷等大规模空调冷水系统,当二级泵的输送距离较远且各用户管路阻力相差较大,或者水温(温差)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多级泵系统。
4.6.4设置2台或2台以上冷水机组和循环水泵的空气调节水系统,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改变系统流量。
并宜按照以下要求,设置相应的自控设施。
一次泵系统末端装置宜采用两通调节阀,二次泵系统应采用两通调节阀。
根据系统负荷变化,控制冷水机组及其一次泵的运行台数。
根据系统压差变化,控制二次泵的运行台数或转数。
末端装置采用两通调节阀的变流量的一次泵系统,宜在系统总供圃水管间设置压差控制的旁通阀;通过改变水泵运行台数调节系统流量的二次泵系统,在各二次泵供回水集管间设置压差控制的旁通阀。
4.6.5采用复式泵的二级泵系统,其负荷侧变流量可采用由其各同路总供,回水压差控制的压差旁通阀组或采用变频调速泵来实现。
高层住宅空调系统设计施工方案1. 简介高层住宅的空调系统设计施工方案是保证住户在夏季高温时能够获得适宜的室内温度和舒适的空气质量的关键。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高层住宅空调系统设计施工方案,以满足住户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
2. 空调系统选型2.1 制冷方式在高层住宅中,常见的空调制冷方式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住宅楼,可以统一管理和控制,但是施工和运维成本较高。
分体式空调系统则可以逐室控制,成本较低,但是维护较为复杂。
根据高层住宅的特点,我们建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以实现整体的空调管理和节能。
2.2 冷暖方式冷暖方式分为冷凝式和冷冻式。
冷凝式主要通过空气冷却来控制温度,适用于夏季制冷;冷冻式则通过循环水系统来控制温度,适用于冷暖转换。
考虑到高层住宅的季节变化,我们建议采用冷冻式空调系统,以满足住户的冷暖需求。
3. 空调系统设计3.1 冷负荷计算根据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朝向、建筑外墙材料等因素,进行冷负荷计算,以确定室内空调系统的制冷量。
计算结果可作为选购空调设备和设计管道的依据。
3.2 设备选型根据冷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合高层住宅的空调设备。
考虑到节能和环保要求,建议选择高效节能的制冷剂和设备。
3.3 空调管道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室内布局,设计合理的空调管道布局。
确保空调管道的维修和清洁便利,并减少能量损失。
3.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先进可靠的空调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和监测。
控制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调节功能,以方便住户进行个性化的控制和管理。
4. 施工方案4.1 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安装空调系统所需的管道和电气设备。
确保管道布置完整、紧凑,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4.2 设备安装安装空调设备时,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可靠,同时保证设备的运转效果和安全性。
4.3 管道连接进行空调管道连接时,应确保连接紧密,并进行密封处理,以避免冷气泄露和能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