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9
超高层建筑中承压空调水系统大口径管道施工工法超高层建筑中承压空调水系统大口径管道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的效果对于舒适度和室内环境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承压空调水系统大口径管道的施工工法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的运行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工法特点承压空调水系统大口径管道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采用大口径管道,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人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承压空调水系统大口径管道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超高层建筑,包括商务办公楼、酒店、医院、购物中心等。
特别适用于对空调系统效果要求较高的建筑。
四、工艺原理该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基于承压空调水系统对于水量和水压的要求,采用大口径管道满足这些要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选用高品质的材料:采用耐压、耐腐蚀的材料,确保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和其他问题。
2. 管道布置合理:根据建筑结构和空调系统的需求,合理布置管道线路,保证水流的平稳和畅通。
3. 完善的接头处理:采用先进的接头处理技术,确保管道连接牢固,不会出现渗漏和断裂等问题。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管道布置和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道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确保管道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同时考虑施工的便利性。
2. 管道的悬挂和固定:根据建筑结构和管道的重量,选用合适的悬挂和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管道连接和热熔加工:采用热熔加工技术对管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4. 管道测试和调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管道的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管道的运行正常和稳定。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包括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管道布置与固定、管道连接和测试等专业人员。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2.摘要:我国建筑工程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加大超高层建筑工程能容纳更多的人,通过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就能分析出当地城市发展的现状。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合理的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能确保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能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能源损耗的问题还要考虑正常运营的问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紧张和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对此人们提出了超高层建筑设计,超高层建筑设计可以将建筑空间延伸到上层和地下,以此节约资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求高,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构思,在设计系统中,暖通空调系统一直是设计难点,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居住幸福度的高低和室内环境空间质量的高低,对此需要相关单位加强重视。
本文主要浅谈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具体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的空调、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在具体设计中也需要进行空调负荷计算、空调水系统分区、防排烟系统设计、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和绿色节能技术设计等。
1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原则1.1节能减排的原则研究发现,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高,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目标,需要在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遵循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和评估现场的资源和能源,通过优化配置,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减少现场废弃物排放,确保环境良好。
1.2经济性原则在超高层建筑当中要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原则,才能更加符合具体需求,在对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经济性就是投入费用比较少回报率比较高,想实现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满足环保、节能、稳定、同时投资费用少。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为暖通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做好系统划分是设计好此类建筑的关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120m~620m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微课程-2)
依据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可得到不同高度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
区方案:
1)系统高度在120m以下的建筑,水系统竖向可不分区,所有区域冷量由制冷机直供。
2)系统高度在120~24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a方案。
4)系统高度在330~41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c方案。
5)系统高度在410~620m的建筑,当建筑功能单一时,推荐采用下图d方案。
当建筑在竖向(上
段和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区且各区需要独立管理时,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
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6)系统高度超过620m的建筑,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d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图c和d方案也可采用一组高承压冷水机组,通过板式换热器供120m以下区域。
7)上图a、b、c、d推荐的竖向分区方案均为该方案能够达到的最大系统高度,当具体工程情况与推荐方案不同时,建议按竖向分区原则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8)空调热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可参考空调冷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
上述竖向分区方案为原则性建议,在具体工程中,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施工工艺、施工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与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
因此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
文章主要介绍了暖通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智能型建筑;暖通空调;冷却水设计;通风设计;消声减振一、暖通空调冷热源设计本工程为一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九层的一类高层建筑。
夏季空调设计总冷负荷为19596kW,冬季供暖、空调设计总热负荷为14231kW。
由于有市政热网供应,所以热源考虑为市政热网提供的高温热水。
经设在地下二层换热机房内的板式换热器交换出80℃/60℃的二次水供供暖、空调系统使用。
冷源选用性能系数高的水冷式离心机组。
由设在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内的六台3516kW(10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冷水供回水温度为5℃/10℃,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却塔设在主楼的屋顶。
二、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1.一~五层的大堂、商业用房、餐厅等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在满足室内人员所需的新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采用回风以节省能源。
2.地下一层快餐厅、商业用房及标准办公层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
各空调系统设回风/排风机,过渡季均可全新风运行。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单风道定静压控制,送、回风机均可变频运行。
地上层每层空调机房靠外墙设置,新风引入口、排风口可直通室外,以满足进风、排风百叶风口面积要求。
设计中需注意新风引入口与排风口的间距要求。
3.标准办公层进深较大,人员、灯光及办公设备发热量较大,存在内区。
冬季内区需要供冷,而外区需要供热,所以变风量空调系统按内、外区分别设置。
将外窗墙线至进深4.6m的区域为外区,其余区域为内区。
内区采用V A V变风量末端装置,全年供冷;外区采用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与散热器组合的方式,在外窗处设冬季供暖用铜制串片散热器。
对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见解【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城市中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高层建筑发展的同时,也对暖通空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层建筑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广大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内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也对暖通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划分合理与否,关系到空调系统是否经济、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制冷主机设在地下室为例,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冷冻水系统划分原则,以图一为例,这种系统可称为一级系统。
△hj1—膨胀水箱与定压点1处静水压差△hj2—各层空调末端装置与定压点1处静水压差△h1—定压点1至水泵入口2的阻力△h2—水泵出口3制冷机入口4的阻力△h3—冷冻机的内部阻力△h4—冷冻机出口5至空调末端装置入口6的阻力△h5—空调末端装置的阻力△h6—空调末端装置出口7至定压点1的阻力h—水泵扬程p1—冷冻机承压能力p2—空调末端装置承压能力p3—换冷器承压能力h1—冷冻机入口压力h2—空调末端装置的入口压力h3—换冷器入口压力从图一看,当空调冷冻水泵系统运行时,系统受静水压和水泵动压的共同作用。
水泵扬程h=1.15(△h1+△h2+△h3+△h4+△h5+△h6);冷冻机入口压力h1=△hj1+1.15(△h1+△h2+△h3+△h4+△h5+△h6),空调末端装置入口压力位h2=△hj1-△hj2+1.15(△h1+△h5+△h6)。
对冷冻机而言,只要冷冻机入口压力h1小于冷冻机承压能力p1,空调冷冻水系统就可划分为一级水系统,冷冻机承压能力一般在1.0~1.8mpa,有的冷冻机高达2.8 mpa。
对空调末端装置而言,空调末端装置入口压力必须小于空调末端装置承压能力。
一般空调末端承压能力在1.0mpa左右。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设计和管理一个高效可靠的空调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以及管理该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首先是建筑物的结构和形状。
因为高层建筑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会产生自身荷载和结构变形,因此空调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管道布置必须经过仔细计划和分析,确保其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其次是空调系统的供应能力和分布情况。
由于高层建筑的垂直高度和楼层面积较大,需要在不同楼层提供合适的冷热空气供应。
因此,一般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供应需求,并通过空气管道和水系统将冷热空气输送到各个楼层和房间。
另外,高层建筑的环境保温和隔热措施也必须与空调系统相互配合。
合理设计的外墙隔热和窗户开启方式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
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二、运行原理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与其他建筑空调系统类似,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是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设备选择。
由于高层建筑需求较大,通常采用制冷剂循环系统,通过冷水和冷却塔来降低温度。
而供暖系统则采用锅炉和暖风机等设备。
其次是空气流通和分配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垂直供应方式,即通过空气管道将冷热空气输送到各楼层和房间。
同时,建筑物中的电梯井和楼梯间也是空气的通道,可实现局部空气的流动。
三、挑战与解决方法管理和维护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酷热的气候条件下。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人员流量和室内外温差调整空调运行模式。
其次是故障检测和维修。
由于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复杂性,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中央空调水系统知识讲解中央空调水系统是商业及工业建筑中常见的空调系统之一,能够为大型建筑提供全面的温度调节和舒适度。
然而,对于中央空调水系统来说,它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工程,需要许多关键部分和组成部件的组合,才能使系统正常运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讲解关于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知识。
一、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基本原理中央空调水系统是一种循环式系统,使用水或其他液体来传递热能,从而控制空气温度和湿度。
该系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冷水机组和冷暖水管网。
冷水机组可以通过回路将冷却剂(一般为水,或其他液体)传输到机房中的空气处理单元中; 冷暖水管网则负责将经过冷却的空气通过其管道分配到各个房间中。
二、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组成部分1. 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和一些温度、压力和液位控制器。
回路中,冷却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热气流通过冷凝器,发生冷凝并释放热量。
然后进入蒸发器中降温,最终经过膨胀阀后,流回到压缩机中完成回路。
2. 冷暖水管道冷水机组通过冷却剂冷却后,将冷水通过冷暖水管道分配到各个房间的空气处理单元中传送给空气。
随着空气的冷却,热空气被从房间中抽出并进入冷暖水管路。
同时,由这些空气加热并传递给冷却剂,形成了循环。
3. 空气处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会将冷却的空气通过风扇吹入房间中,从而改变室内温度和湿度。
空气处理单元同时负责处理空气中的污染物,例如尘埃、细菌、粉尘等,以维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三、中央空调水系统的优缺点中央空调水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具有高效、长寿命、低维护成本和对建筑物的能耗较低的优点。
而其缺点包括需要较高的起始投资、较长的安装时间和使用过程中的水处理及维护保养难度高等。
四、中央空调水系统应用范围无论是在办公楼、医院、大型厂房、机房、酒店还是购物商场等都可以看到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在大型的商业和工业建筑中,该系统最为常见。
总之,中央空调水系统是构建于机械、管道、控制和安装等多个方面之上的,是一项机械设计的工程,它可以提供全面的、高效的、可控制的舒适度环境。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空调系统是高层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水平成为了影响空调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围绕冷热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等方面探讨了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并讨论了空调系统设备机组的节能效果,以供同行借阅。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参数1 工程概况2冷热源设计2.1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3冷热源配置a,b塔楼冷源选用额定制冷量为3516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3台与额定制冷量为1934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1台,总制冷量为12482kw。
设计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1℃,设计工况下冷水机组总制冷量为12108kw。
空调热源选用制热量为2093kw的燃气真空热水机组3台。
设计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a,b配楼采用变制冷剂流量(vrf)多联式空调系统。
按楼层分区域分别独立设置系统,室外机设置于屋面。
a,b配楼共设置vrf 系统12套,共计220.5kw。
3空调风系统设计a,b塔楼的门厅、餐厅、大会议室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低风速变频送风系统,集中设置空调机房,集中回风。
a,b塔楼的办公室、包厢等空间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空气-水系统。
a,b配楼采用vrf+新风系统。
通常超高层建筑对建筑外立面的要求较高,建筑专业不允许在外立面上大量设置百叶,新风必须在避难层设备区集中处理后送往各层。
同时现在的建筑物门窗的密封性非常好,通过缝隙渗透的空气量非常小,对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的场所,如果没有排风系统,进入房间的新风量会远低于设计标准。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3.13条的规定,该工程a,b塔楼分别在第一、二避难层和屋顶设置带表冷器的组合式转轮全热回收机组,通过竖向管井集中收集各层排风,新风回收排风中能量后,再经过表冷器处理至室内等焓点后通过竖向管井送至各层房间。
以a塔楼第二避难层的机组为例对热回收空气处理机进行节能分析。
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设计探讨摘要:介绍了高层及超高层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的计算方式及其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简要分析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压力计算,水系统分区方式,以及设备工作压力选择。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额定工作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
由于建筑物高度,空调水系统存在静水压力高的特性,水系统下部压力很容易就超过制冷机组、空调器、管道及部件的额定工作压力。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8.1.8条“空调冷(热)水和冷却水系统中的冷水机组、水泵、末端装置等设备和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此条为强制性规定。
因此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内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尤为值得设计人员注意。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案例,探讨对于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计算的重要性,根据工作压力进行水系统竖向分区,选择设备额定工作压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水系统压力分析如图1水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一般位于系统最低处或水泵出口处。
(1)系统停止运行时:系统的最高压力为A点静水压力。
PA=ρhg(2)系统刚开始运行瞬间:水泵刚启动,动压还未形成,则A点的工作压力最大。
结上分析,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出空调水系统各点的工作压力,作为空调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选择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额定工作压力的依据,保证设备和管路及部件的工作压力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
2、案例分析某超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12平米,地上52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249米,主要功能为办公建筑。
建筑设置水冷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采用5台冷水机组,其中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置于-12.6米的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冷却塔置于4层裙房屋面,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膨胀水箱置于系统的最高处。
通过初步计算容易发现,如空调冷冻水系统不进行竖向分区,系统在最低处静水压力为2.66MPa。
力稳定性、及时补水,闭式系统需设置膨胀水箱。
4.6.2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仅要求按季节(或室外温度)变化同时进行供冷或供热工况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系统,只有当供冷和供热工况交替繁频或在同季节同时要求供冷和供热时,宜采用四管制。
因三管制存在混合热(冷)损失,且冷热水管互相串通,系统水力工况复杂,一般均不采用。
在大型的建筑中,为了解决过渡季节不同朝向或内区和外区负荷变化的需要可采用分区两管制,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区域供冷或供热。
4.6.3集中空调冷水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设置一台冷水机组的小型工程外,不应采用定流量一级泵系统;2冷水水温和供回水温差要求一致且各区域管路压力损失相差不大的中小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一级泵系统;单台水泵功率较大时,经技术和经济比较,在确保设备的适应性、控制方案和运行管理可靠的前提下,可采用冷水机组变流量方式;3系统作用半径较大、设计水流阻力较高的大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二级泵系统。
当各环路的设计水温一致且设计水流阻力接近时,二级泵宜集中设置;当各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差较大或各系统水温或温差要求不同时,宜按区域或系统分别设置二级泵;4冷源设备集中设置且用户分散的区域供冷等大规模空调冷水系统,当二级泵的输送距离较远且各用户管路阻力相差较大,或者水温(温差)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多级泵系统。
4.6.4设置2台或2台以上冷水机组和循环水泵的空气调节水系统,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改变系统流量。
并宜按照以下要求,设置相应的自控设施。
一次泵系统末端装置宜采用两通调节阀,二次泵系统应采用两通调节阀。
根据系统负荷变化,控制冷水机组及其一次泵的运行台数。
根据系统压差变化,控制二次泵的运行台数或转数。
末端装置采用两通调节阀的变流量的一次泵系统,宜在系统总供圃水管间设置压差控制的旁通阀;通过改变水泵运行台数调节系统流量的二次泵系统,在各二次泵供回水集管间设置压差控制的旁通阀。
4.6.5采用复式泵的二级泵系统,其负荷侧变流量可采用由其各同路总供,回水压差控制的压差旁通阀组或采用变频调速泵来实现。
空调水系统介绍空调水系统的作用,就是以水作为介质在空调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传递冷量或热量。
正确合理地设计空调水系统是整个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省电能消耗。
就空调工程的整体而言,空调水系统包括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
冷热水系统是指由冷水机组(或换热器)制备出的冷水(或热水)的供水,由冷水(或热水)循环泵,通过供水管路输送至空调末端设备,释放出冷量(或热量)后的冷水(或热水)的回水,经回水管路返回冷水机组(或换热器)。
对于高层建筑,该系统通常为闭式循环环路,除循环泵外,还设有膨胀水箱、分水器和集水器、自动排气阀、除污器和水过滤器、水量调节阀及控制仪表等。
对于冷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冷水机组,还应设软化水制备装置、补水水箱和补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是指利用冷却塔向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供给循环冷却水的系统。
冷凝水系统是指空调末端装置在夏季工况时用来排出冷凝水的管路系统。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形式空调冷热水系统,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类:①按循环方式,可分为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②按供、回水制式(管数),可分为两管制水系统、四管制水系统和分区两管制水系统;③按供、回水管路的布置方式,可分为同程式系统和异程式系统;④按运行调节的方法,可分为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⑤按系统中循环泵的配置方式,可分为一次泵系统和二次泵系统。
1.1 开式循环系统和闭式循环系统1.开式循环系统开式循环系统的下部设有水箱(或蓄冷水池),它的末端管路是与大气相通的。
空调冷水流经末端设备(例如,风机盘管等)释放出冷量后,回水靠重力作用集中进入回水箱或蓄冷水池,再由循环泵将回水打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经重新冷却后的冷水被输送至整个相通。
例如采用蓄冷水池方案,或空气处理机组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其水系统是开式的。
开式循环系统的特点是:①水泵扬程高(除克服环路阻力外,还要提供几何提升高度和末端资用压头),输送耗电量大;②循环水易受污染,水中总含氧量高,管路和设备易受腐蚀;③管路容易引起水锤现象;④该系统与蓄冷水池连接比较简单(当然蓄冷水池本身存在无效耗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