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整理(预习)
- 格式:ppt
- 大小:394.00 KB
- 文档页数:3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知识整理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概述1.1 作者简介:杜甫生于唐朝,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简介:这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天姥山祭拜时的所见所想。
二、诗歌解读2.1 诗歌内容:诗人杜甫在梦中游历天姥山,感慨人生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2.2 诗歌结构:本诗共四十行,五言绝句共十首,句句押韵。
三、诗中意象3.1 天姥山:天姥山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山峰,象征着高远、神秘、无限的境界。
3.2 游天姥山:诗人梦游至天姥山,意味着超凡脱俗,追求心灵的升华。
3.3 时光流转:诗中多次提到时光的流转,象征人事如梦、光阴虚度的现实。
四、文言知识解析4.1 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用于古代文献和经典的书面表达。
4.2 文言知识:了解文言知识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如诗词、传统文化等。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特色5.1 感慨人生:作者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
5.2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详细描绘了天姥山的自然景观,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力。
5.3 表现手法:通过对时光、自然、心灵的描绘,用抒情的手法体现了人对于岁月流转的无奈和感慨。
六、《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意义6.1 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呼唤人们珍惜生活。
6.2 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气质:本诗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展示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结论对于杜甫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歌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通过细致描绘山川的壮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们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虚无的思考。
了解这首诗歌不仅是对文言知识的了解,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审视。
通过此次整理和解析,希望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杰作,感受其中的深意和美感。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描绘梦游天姥山的诗歌,全文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法和知识点:
1. 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引子来引出天姥山的描写。
引子部分主要描述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遭遇,他希望能够通过神仙世界来摆脱困境。
而他对于海上仙山的描绘,其实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仙世界的追求和幻想。
2. 中间部分,诗人开始详细描绘天姥山的景色。
这部分采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姥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3.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描述梦醒后的感受,来结束全诗。
这部分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韵脚的变化和对比手法。
例如在开头部分,诗人采用了“烟涛微茫信难求”和“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对比,突出了天姥山的神秘和壮丽。
综上所述,《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描绘梦游天姥山的诗歌,主要采用了引子、描绘和结尾三个段落,以及意象、比喻、韵脚变化和对比等手法。
这
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追求和幻想,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梦游天姥吟留别整理文言知识
实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梦游
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仙之人兮列如麻列:排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伺候,侍奉
通假字
列缺霹雳列:同“裂”
词类活用
1、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2、一词多义
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3、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⑵使动用法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栗;惊,使……惊)
⑶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句式:
省略句
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
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我)脚著谢公
(我)且放白鹿青崖间。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
(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荐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
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
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确实”之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之誉。
李白众体兼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
前者多用乐府古题而自出新意,后者多为七绝。
他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
现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代表人物有屈原、李白等,代表作有《离骚》《蜀道难》等。
2、文化常识五岳: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青冥:天空。
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鸾:传说中的神鸟。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
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
唐代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二、词语释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难以识别、实在今义:细微、相信2.云霞明灭或可睹古义:暗今义:消灭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势拔五岳掩赤城:古义:高出今义:选拔4.湖月照我影:古义:投下今义:照片5.绿水荡漾清猿啼古义:凄凉今义:清洁6.身登青云梯古义:石级今义:楼梯7.千岩万转路不定古义:无数的峰峦、迂回蜿蜓今义:数字、岩石、转弯8.迷花倚石忽已暝古义:不知不觉今义:忽然9.熊咆龙吟殷岩泉古义:震撼今义:殷切10.栗深林兮惊层巅古义:重叠的今义:层次11.水澹澹兮生烟古义:升腾今义:生气12.青冥浩荡不见底古义:空今义:冥想古义:边际今义:底层13.日月照耀金银台古义:宫阙今义:台子14.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古义:神仙今义:君王15.虎鼓瑟兮弯回车古义:运行今义:回归16.别君去兮何时还古义:离开今义:出去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古义:低头今义:摧残、眉毛18.使我不得开心颜古义:能今义:得到古义:舒畅今义:开关(三)一词多义1.欲我欲因之梦吴越(动词,想)云青青兮欲雨(副词,将要)2.行世间行乐亦如此(实行,在此指“享受”的意思)须行即骑访名山(走)3.忽忽魂悸以魄动(忽然)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不重视,不注意)4.事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5.青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青冥浩荡不见底(碧)且放白鹿青崖间(青青的)6.来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句中助词,无意义)失向来之烟霞(刚才)古来万事东流水(以来)7.之我欲因之梦吴越(指代“越人谈天姥山的奇观”)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8.忽迷花倚石忽己暝(不知不觉)忽魂悸以魄动(忽然)9.行世间行乐亦如此(作)须行即骑访名山(行走)10.摧丘峦崩摧(坍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11.开訇然中开(打开)使我不得开心颜(舒畅)(四)词类活用1.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倾”的趋向,向东南)2.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下雨)3.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作动词(弹奏)4.訇然中开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中间)5.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战栗)(惊,使……震惊)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作动词(侍奉)7.半壁见海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半山腰)8.空中闻天鸡名词作状语(在(高)空中)9.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向东)10.天姥连天向天横形容词作动词(横贯)(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2.(省略句)3.(省略句)4.(省略句)5.(省略句)6.(定语后置)7.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欢迎大家浏览。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实词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梦游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仙之人兮列如麻列:排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伺候,侍奉古今异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通假字列缺霹雳列:同“裂”,分裂。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打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云青青兮欲雨下雨2.名词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倾:向东南訇然中开:从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3.使动用法: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熊咆龙吟殷岩泉:使……震响句式:省略句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对此欲倒(于)东南倾一夜飞渡(于)镜湖月(我)脚著谢公屐(我)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关于乐府体诗:所谓“乐府诗”,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但这只是最初的情况,从后来文体分类上讲,所谓乐府诗,它的范围是不仅指此的。
在文学史上,“乐府”或“乐府体诗”,是包括后世作家的仿作在内的。
从句式上看,乐府诗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古乐府命题多用歌、行、曲、引、吟、谣等来命名。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是虚构,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传统上,“游”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行为,有两个源渊。
其一是屈子流放之后孑身行吟。
它表现的是生命个体在被世俗权力否定之后执著不渝地向历史与正义发言的自证行为,一方面捍卫了道德伦理的神圣与高尚,又一方面,成就了自己的悲壮人生和峻伟形象,充满着与外在黑暗势力和内在怯弱人性作斗争的悲剧美。
其二是被庄子加以诗化表述的逍遥之游。
天姥吟留别课堂笔记摘抄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 体裁。
-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叫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二、字词梳理。
1. 重点实词。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 信:确实,实在。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姥(mǔ):年老的妇人。
这里指天姥山。
- 或:有时。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拔:超出。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掩:遮掩。
- 倾:倾斜。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因:依据。
“我欲因之梦吴越。
”- 渌(lù):清。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著(zhuó):穿。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恍:恍然,猛然。
- 嗟(jiē):叹息。
2. 通假字。
- “列缺霹雳”中的“列”通“裂”,分裂。
3. 古今异义。
-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 古义:确实,实在;今义:书信,相信等。
-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 古义:暗;今义:熄灭。
-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 古义:超出;今义:抽出,选拔等。
三、诗句赏析。
1.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手法:对比。
将瀛洲的“信难求”与天姥山的“或可睹”相对比,突出天姥山虽然也充满神秘色彩,但相较于瀛洲似乎更有可能被人所见到,从而引出下文对天姥山的描写。
- 作用:引起读者的兴趣,为描写天姥山的雄伟神奇做铺垫。
2.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手法。
- 夸张。
“连天向天横”“四万八千丈”等都是极度的夸张写法。
“势拔五岳掩赤城”运用了衬托(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与五岳、赤城山的对比,突出天姥山的雄伟高大。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成语、文化常识、一词多义、表现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摧眉折腰:指低眉弯腰。
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2.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3.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4.金龟换酒: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解下金龟换美酒。
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5.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6.訇然中开:意思是形容大声。
7.出类拔萃:出:超过。
类:同类。
拔:高出。
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超出同类之上。
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出众。
8.魂悸魄悚:看到某个景象从心底震惊、慑服。
9.毛骨森竦:形容非常恐惧。
10.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11.春树暮云:因见春天树、日暮云而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远方的友人。
后表示仰慕、怀念远方的友人。
12.别有洞天:洞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泛指境界。
另有一种境界。
形容风景幽雅,引人入胜。
13.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二、文化常识1.吟:古体诗的一种。
与“歌”“行”“引”同属乐府诗的范畴。
内容多有悲愁愤慨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如《琵琶行》、《长恨歌》、《游子吟》、《李凭箜篌引》等。
2.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特点。
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译文: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
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惊。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李白在长安李白到长安这件事果然排场不小,传说唐明皇降辇步迎,亲为调羹,说什么:“您是老百姓,可是您的大名能让我也知道了,如果不是平素道德高尚,如何能到这样?”由于交结在一些流浪人中间,李白是有流民气质的。
他的豪气,在这里也有与一般出身于中小地主的文人士大夫不同的一点,就是,他之往上爬,乃是希望平地一声雷,一步登天——可是这样,就更不容易如意了。
唐明皇表面上似乎很看重他,其实像唐明皇那样一个沉溺于酒色的糊涂皇帝,哪里有什么爱才的思想,不过拿他来玩弄而已。
李白现在过的日子,也可说是帮忙或者帮闲的日子。
他是没法立功的。
因为,这时执政的大权是在老奸巨猾的李林甫手里,他既专横,又多诈术,今天对付这个,明天对付那个,他和任何人都摩擦,任何人都怕他。
另外,还有杨太真妃一系的贪官污吏,像杨国忠等,还在跃跃欲试,想夺取政权。
安禄山也就是利用这种空隙,而想来一次大投机的。
唐明皇完全是过糊涂的日子。
诗人的李白,空有单纯的抱负的李白,不要说斗不过他们,恐怕连了解他们那一些把戏也不容易。
排挤他的还有张垍和高力士。
张垍是验马,也在翰林院,后来曾投降安禄山。
这样的人物,妒才害能,排挤李白,当然是可能的。
高力士是从唐明皇小时就侍候起的太监,唐明皇称他为“老奴”。
他的势力有多大呢?太子见了也称老兄,王侯们见了称翁,驸马一辈的见了要叫爷爷。
他有一次铸了一个庙钟,谁要敲一下,就要出一百串钱,可是大家争着敲,最少的也敲十下,为了巴结他。
他是这样一个有势力的人物,李白却拿奴隶身份(本来的身份)待他,他当然会忌恨。
据说,杨太真妃因为李白写《清平调》,原很喜欢他,就常自己唱。
高力士乘机便道:“我以为你恨李白呢。
”太真妃问:“为什么?”高力士说:“你看,他把你比赵飞燕,多可恶哇!”话提醒了她,她也就自然说李白的坏话了。
不过,我们想,李白之不适于在长安,原因还不止此,那是一个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异常险恶的局面,李白原是不容易应付的——尤其像李林甫那般狡诈的老官僚!姓名:《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预习指导一、挖空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淡瀛(yíng)洲【瀛洲:古代神话中的仙山】,烟涛微茫信【信:确实】难求。
越人【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语天姥【天姥:山名】,云霞明灭或【或:有时】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势拔【拔:超出】五岳掩赤城【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强烈的气势和动态感,为第二段的梦游作了铺垫】天台【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承上启下,由醒境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月。
【一个“飞”字,形容历程之快,显示游山之心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剡溪:河流名,在今浙江嵊县西南】。
谢公【谢公:谢灵运】宿处今尚在,渌(lù)【渌:清澈】水荡漾清【清:凄清】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著”、“登”动作的连写,可看出诗人迫不及待登山的轻捷情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míng)。
熊咆龙吟殷【殷:震动】岩泉,栗【栗:使……战栗】深林兮惊【惊:使……震惊】层巅【层巅:层层山峰】。
云青青【青青:黑沉沉】兮欲雨,水澹(dàn)澹【澹澹:动荡不定】兮生烟。
列缺【列缺:闪电】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青冥【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处】。
诗人把幻想推向高峰,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神仙世界:天空广阔,无边无际,日月高照,楼台辉煌,仙人们霓霞为衣,以风为马,纷纷飞下。
老虎弹瑟,鸾鸟驾车,神仙之多,犹如乱麻。
这是梦游的高潮。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云之君:泛指乘云霓下降的神仙】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悸:因惊惧而心跳】以魄动,恍【恍:猛然惊醒的样子】惊起而长嗟。
高一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词句解释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古体诗,又称古诗,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韵律自由。
诗人___通过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其中,“吟”既可以指吟咏,也是一种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
诗中表现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的句子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___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___居士,被誉为“___”,自称“___”。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素材,构成瑰丽绚烂的色彩,是___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___并称“___”。
在词汇方面,有一些通假字,如“列缺霹雳列”中的“列”通“裂”,“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中的“须”通“需”;有一些实、虚词需要注意,如“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渌”中的“清”指凄清;还有一些古今异义,如“烟涛微茫信难求”中的“信”指的是确实、实在,而非书信。
此外,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开”既可以指打开,也可以指舒展;“事”既可以指事情,也可以指侍奉。
在词类活用方面,如“虎鼓瑟兮鸾回车”中的“鼓”用作动词,表示弹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事”用作动词,表示侍奉。
三、特殊句式: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4、脚著___。
5、且放白鹿青崖间。
四、默写: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4、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高一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字词知识点归纳
导读:本文高一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字词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实词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梦游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仙之人兮列如麻列:排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伺候,侍奉古今异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通假字列缺霹雳列:同;裂;,分裂。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打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云青青兮欲雨下雨 2.名词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倾:向东南訇然中开:从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 3.使动用法: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熊咆龙吟殷岩泉:使;;震响句式:省略句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对此欲倒于)东南倾一夜飞渡于)镜湖月我)脚著谢公屐我)且放白鹿青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