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文化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指的是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
这些信息和背景对于理解和使用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英语中,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含义和用法,而这些含义和用法都可能受到该词所属文化的影响。
对于教学来说,认识到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和讲授词汇。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词汇的文化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与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强调词汇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多样性意识。
通过学习词汇的文化背景,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并为今后的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
另外,在教学中强调词汇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而且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通过学习词汇的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强调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词汇,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多样性意识。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文化内涵存在较大差异。
英语词汇中蕴含着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涵。
而汉语词汇中则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传统礼仪等。
举例来说,英语中的“tea”一词源于中国的“茶”,而在中国文化中,“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而“tea”在英国文化中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下午茶文化等。
2. 词汇产生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产生也有所不同。
英语的词汇产生源于古英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弗兰克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众多语言。
而汉语的词汇产生则源自古代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梵文等语言。
这种不同的词汇产生背景决定了英语和汉语的词汇文化内涵存在着差异。
3. 词汇使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英语是一种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因此在句式和表达方式上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这也导致了英语词汇的使用方式与汉语不同,例如英语中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而汉语中则通常放在名词之后。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在汉语中,一般一个词往往只有一个基本含义。
三、英语词汇教学1. 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词汇量才能够更加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和表达,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2. 英语词汇教学的方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图片教学、游戏教学、歌曲教学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和记忆词汇。
适当的情境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将词汇融入到实际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 英语词汇文化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通过学习“tea”一词,引导学生了解英国下午茶文化,从而增进对英国文化的了解。
189作者简介:张艳丽(1972— ),女,汉族,河南临颍人。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相对独特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包装和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构成了该语言的内在美,是相互融合,互相补充达到一个完美结合的作用。
文化内涵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学语言不学其内在文化,也不能只学文化内涵不学语言用法,语言中的词汇就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词语无法离开文化内涵而独立存在。
一、概念阐述翻译就是翻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信息内容,通过不同语言的翻译对相同词语的表达是最恰当、最自然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一个民族丰富的人土文化,在语言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
从整体上看,不同的词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是为了理解说话的思想。
通过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又有相似之处。
英语的外来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词汇的表达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
因此,在翻译英语的时候,要适当包装加工,只翻译字面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用的,需要更深层通过词语的文化内涵理解和传递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内在品质。
二、英语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翻译分析(一)历史背景在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特定的历史背景线索是通过语言中的词句产生的。
汉语中“女”字的甲骨文是跪倒在地双手供奉的女人。
从这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女人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在英文单词中同样可以找到类似的单词进行对比。
课堂上对这种对比性的单词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向学生介绍英国民族的历史,通过历史文化内涵在文章翻译中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类似文字加以修饰[2]。
例如:“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这篇课文中,要先给学生介绍美国内战阶段的历史,通过当时情况的对比,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当时历史背景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线路,部分的词汇才知道怎么翻译更加顺畅,有一些意思跟字典中的意思是无法统一的。
英语词汇的外延与内涵
近些年来,人们对英语词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给各种英语教材研习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英语词汇,其实就是英语最基本的结构,它能够反映出整个英语语言的特色。
那么,英语词汇的外延和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英语词汇的外延
英语词汇的外延是指一个词汇所拥有的含义或意义的范围。
它是定义一个词汇的方法之一,是描述一个词汇的真实含义的有效工具。
比如,英语词汇“love”的外延包括“关爱”、“热爱”、“爱慕”、“仇恨”、“憎恨”等,概括地讲,它包括了情感上的感受与反应。
二、英语词汇的内涵
英语词汇的内涵是对一个词汇的具体含义的描述,是反映词汇的具体意义的有效工具。
英语词汇一般有具象内涵和抽象内涵两种。
具象化内涵就是单词在实际情境中的用法,比如“book”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表示“书”、“订票”等含义;抽象型内涵则是把抽象概念表现出来,比如“love”有“爱”、“仇恨”、“轻蔑”等词义。
再比如,英语词汇“time”的内涵有“一小时”“一天”“一年”的具象内涵,也有“时间”“时期”“限制”的抽象内涵。
总之,英语词汇的外延与内涵都是描述一个词汇的有效工具,是深入理解英语词汇的重要手段,只有理解了词汇含义时,才能加强对英语的认知,从而提升语言水平。
- 1 -。
浅谈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作者:张若澄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如同我中华民族的汉语一样具有广度和深度。
英语词汇的不同,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念。
越悠久的国家,其语言的文化内涵越发的深厚。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英语词汇的价值。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分析世界各国的语言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具有其民族的特点。
认识和掌握不同的语言,能够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
英语是国际语言,也是通用语言,很多的国家之间都是用英语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英语的运用和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
词汇的文化内涵体现着民族的价值观、习惯风俗、文化历史等等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不断的衍生出来的沟通符号。
这些词汇都是源于生产、生活当中。
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的越久远,其语言的文化内涵就越深厚。
早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就已经有英国这个民族,英国在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英国语言的词汇文化内涵就积累的非常丰富,下面就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颜色类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国家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
英国忌用黑色black,其代表着丧色,不吉祥。
而绿色和蓝色是英国非常喜欢的颜色,其代表着活力、青春、快乐和希望。
下面具体分析绿色、黑色和蓝色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1、绿色(green)是植物和水的代表颜色。
其预示着生命和希望。
英国的很多画家把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用绿色来展示,代表着新生的耶稣基督救世主复活。
但是与耶稣基督相对立的撒旦魔鬼的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也是绿色。
很多的小精灵的血液也是绿色的,此处的绿色既代表了生命的开始,也代表着生命的结束,green具有生与死的双重含义。
而我们在运用英语语言的green时,多表现出积极正向。
但是在英国的莎士比亚《奥赛罗》剧本中,将绿色与其他词汇组合到一起,其意义和内涵就有所变化了。
如嫉妒green-eyed、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以及新手green-hand等。
【英语单词记忆】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漫谈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词汇职位空缺现象就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对应或切合的词。
这些词语有的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重新认识的相同,有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相同。
比如:英语中的american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民主自由和机会均等;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铁人三项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铁人三项照;halfwayhouse(中途的房子),指康复医院;blue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型为女性的人;pink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
还有些词语则来源于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
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汉语中就是没的。
英语中swan(天鹅)用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
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步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优秀诗人的灵魂都步入天鹅体内;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
据传英国肯特郡所产的牡蛎最出色,而最出色的牡蛎总是口闭合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取悦上司处事过分卖力的人。
河狸主要产自北美洲,活动积极主动,在啮树筑巢方面存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存有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之表示,常用去喻指“急于制成某事而特别卖力。
但有点胆怯的人”,淡淡的存有贬意。
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于词汇职位空缺。
比如:粽子、观音、玉兔、青鸟、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红眼病、红杏出墙、绿色人生等等,这些具备中国独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出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词义的M18x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informationgap)。
具体内容充分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M18x意义(reflective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meaning)的不能对应上。
论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摘要: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英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章从政治、社会、传说、典故、颜色、动物、人体部位、食品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附之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分析。
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跨越文化和语言差异的鸿沟,提高中国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英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掌握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中国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在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表现。
一、政治、社会idealism在英语中常用义的汉语对应词为“理想主义”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有idealism(唯心主义)和ma terialism(唯物主义,而materialism 在英语中的常用义是“实利主义、物质主义” )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idealism(唯心主义)指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的古典哲学思想,同时也涉及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英国的贝克莱的哲学主张。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产物,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在英语中, idealism是个中性词,有时还有褒义,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就显然具有贬义了。
pro pag anda 这个英语词明显具有贬义, 如Ox fo rd Advanced Lear ner’ s Eng lish - Chinese Dictio na ry 给pro pag anda下的定义是: “ ideas o r sta tements tha t ar e intended as publicity fo r a par ticular ( political) cause but ar e ( o ften) presented a s being unbiased. ”“宣传”在汉语里是中性的或褒义的,和英语中的“ pro pag anda”不是一回事。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各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剖析。
一、汉语中的词汇表达式1。
成语。
汉语成语是人们根据汉语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固定短语结构,其核心意义都有成双成对,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特色。
这些词虽然简洁精练却寓意深刻。
如:胸有成竹(6DNGG)、四海之内皆兄弟(4H4HAI)、同舟共济(VWJI)、解铃还需系铃人(VK4RJET)、投桃报李(3PJIE)、无微不至(UMWIHT)、不耻下问(HN4GJU)、有志竟成(4VGJN)、敬老尊贤(0JH6HDGJG)、对症下药(DXWJW)、先发制人(CXNJW)、人无远虑,必有近忧(HVL)等等。
中国古代没有普通话,文字也不统一,汉语在形成过程中因地域和时间的不同,受到了南北方不同方言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词语。
例如:黄梅戏、洛阳纸贵(8WLUKY)等等。
这些词语一般都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2。
俗语。
俗语是民间流传的谚语经过加工后形成的语句。
俗语按意义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规范性俗语和口头性俗语;按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群众性俗语和个人性俗语;按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诲性俗语和娱乐性俗语;按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生活习惯性俗语和社会评价性俗语。
例如:“病从口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
二、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1。
汉语借词。
汉语中所用的外来词也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目前在汉语词汇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且多为英语词汇衍生而来。
例如:佛教(FISH)、热闹(LONG)、寂寞(DEAR)等等。
在汉语里,西方很多词语都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
如:口号(HONORE)、墨迹(MEER)、雷达(HUD)、浮夸(FLOWER)等等。
2。
文化禁忌。
2。
合乎英语语法习惯的表达方式。
三、结语综上所述,英语单词的词义决定了它的文化内涵。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一、词语的文化内涵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仅包含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和美德,也凝聚了大量的古典文化词汇,英语中亦有相当数量的词语源于这些古典文化词汇。
由此可见,了解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对于提高英汉互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原始时代的人际关系到封建时代的皇权专制,从工业革命前的西方农耕社会到后来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翻译实践证明,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词语的文化内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关系”、“联系”、“配偶”、“信仰”、“贫困”、“饥荒”、“救援”、“健康”、“监督”等与我们今天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语,都是来自英语中的习惯表达,而其原文则分别对应着“ relationship”、“ link”、“ spouse”、“ belief”、“ poverty”、“ rescue”、“ health”、“ supervision”、“ environment”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英文表达。
由此可见,词语的文化内涵是翻译的基础,翻译理论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与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地沟通与协调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封建时代,词语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帝王的关注。
皇权时代,词语的文化内涵在君主和臣子的辩证互动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汉唐盛世中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所推行的政策就分别与“ harmony”(“和谐”)、“ harmoniousness”(“和睦相处”)、“ harmony with the emperor”(“君臣和睦”)等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吻合。
(二)原始崇拜(二)原始崇拜,即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一种宗教情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类特殊的神灵,他们不像佛祖、菩萨那样被民众供奉在寺庙里,更不是道教那样的以道家文化为本源,他们在史书中记载寥寥无几,只在零星的片段中显示出他们存在的痕迹。
他们拥有的唯一法器便是各种石头和动物的骨头。
解读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密码词汇与文化的关系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核心。
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词汇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了解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本节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词汇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对词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文化认同和沟通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例如,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和称谓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待社交礼仪的态度和价值观。
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
在英语词汇中,很多词汇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tea"(茶)在英国文化中代表了社交和优雅,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象征着友谊和热情。
通过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文化塑造了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使其具有特定的文化色彩。
另一方面,词汇也反过来影响了文化,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英语中的"democracy"(民主)一词在古希腊文化中起源,而现代社会中的民主制度则离不开这一词汇的概念。
词汇背后的文化密码词汇背后的文化密码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我们可以洞察到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本节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读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密码。
家庭与亲情英语中有许多词汇与家庭和亲情有关,如"family"(家庭)、"mother"(母亲)和"love"(爱)。
这些词汇反映了英语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家庭是英国文化的核心,亲情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纽带。
教育与价值观英语中的"education"(教育)一词体现了英国文化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表达生物学上的含义,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类文明中的一些思想和意义。
例如:
1. Lion (狮子) 代表勇敢、高尚、强大和王者般的气质。
在传统文化中,狮子是国王之宠,是勇士和骑士所憧憬的力量。
2. Eagle (老鹰) 表示凶悍、忠诚、无畏和卓越。
老鹰在众多神话故事中都有出场,代表着胜利与光明。
3. Wolf (狼) 是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力量,它代表了勤奋、忠诚、信念和正义感。
圣徒雕像上常常装饰有狐狸或者狐狸头作为装饰物(如圣彼得大教堂闭幕时使用的“Wolf of Gubbio”雕刻作品)。
富含文化内涵的英文词汇
在英语词汇中,有许多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以下是一些富含文化内涵的英文词汇:
1. Etiquette(礼仪、礼节):在英语中,礼仪和礼节是很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2. Heritage(遗产):这个词常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3. Diversity(多样性、多元化):这个词强调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多样化,包括语言、风俗、宗教、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4. Tradition(传统):这个词强调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传统可以是民间故事、习俗、宗教信仰等等。
5. Cultural exchange(文化交流):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音乐、艺术、文学和语言等方面。
6. 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这个词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文学作品等等。
7. Cultural identity(文化认同):这个词强调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它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自我认知和定位的标志。
8. Folklore(民间传说):这个词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
族的民间传说、传统故事和传统艺术品。
这些词汇都是富含文化内涵的,它们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价值和特点。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着许多文化内涵上的对比。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1. 社交礼仪
在英语中,个人态度比在中国文化中更为重要。
因此,在英语中存在着许多表达个人态度和情感的词汇和短语,例如“谦虚”、“自豪”、“激动”等等。
在中文中,礼仪非常重要,存在着一整套的规定和步骤,例如拜访长辈时需要行三鞠躬礼等等。
这些文化差异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以考虑。
2. 色彩和数字
在中国文化中,每个数字和颜色都有着其独特的含义。
例如,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幸福,而白色则代表悲伤和哀思。
在英语中,数字和颜色只是表示数量和颜色本身,没有任何特殊意义。
当在英语中使用颜色和数字时,需要注意其在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3. 食物和节日
在中国文化中,食物和节日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春节期间,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而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等。
在英语中,吃东西和庆祝节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具体内容和方式则与中国不同。
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文化差异加以考虑,以便更好地了解英语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浅析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摘要】词汇是语言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因素,通过它,不仅能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了解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一个国家的历史越久远,其语言中的词汇拥有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
英国悠久的历史使英语词汇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英国语言中的称谓语词汇、姓名词汇及动物词汇。
因此,本文以它们作为介绍英语词汇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07-01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民族性特征。
通过语言,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了解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作为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语言可以直接和迅速对社会的变迁及文化的发展做出反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主要通过语言中的词汇来体现,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词汇就是构建文化大厦的“砖块”。
词汇的文化内涵指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因与以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产生紧密联系而被赋予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历史越久远,其语言的词汇拥有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
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因此,在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的发展后,英语语言的词汇便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文
化内涵,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语言中的称谓语词汇、姓名词汇及动物词汇。
现把这三类词汇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一一分析如下:
1 英语称谓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1.1 亲属称谓语体现的文化内涵
1.1.1 英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简单而笼统。
这是因为,英语民族的亲属称谓语不采用父系也不采用母系、直系或旁系,只标明辈分。
比如:仅用一个单词“uncle”就可以将汉语中除了父亲外的所有与父亲同一辈分的男性亲属和男性亲戚的称谓语囊括在内。
同样,仅用一个单词“aunt ”就可以将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与母亲同一辈分的女性亲属和女性亲戚的称谓语囊括在内。
甚至,与自己同一辈分的所有亲属和亲戚的称谓语,不分男女,只用一个单词“cousin”便已将其囊括其中。
在英语语言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1.1.2 英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体现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比如:father不仅指家中的顶梁柱,还指“有社会地位的长者”;而mother除了指“母亲”外,还指“下层社会上了年纪的妇女””。
英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中普遍存在男前女后的现象,如father and mother,brother and sister 等。
究其原因,是由于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后,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因此获得了支配权,而女性则相反,由母系社会的掌权者变成了依附顺从者。
1.2 社会称谓语体现的文化内涵
1.2.1 英语民族的宗族观念淡薄。
具体表现在,对家人常常是直呼其名,更不可能用“uncle、brother、sister等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而汉语却与此相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因此,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常用“大爷、大伯、大哥、大姐等称呼与自己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人。
1.2.2 在英语语言的社会称谓语中,存在不少具有褒男贬女意味的用语。
如,master指的是有能力地位的人,而mistress则是指情妇;man被用来指代有身份地位的人,而woman却被用来指代女佣或者情妇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2 姓名称谓语体现的文化内涵
古代英国人没有姓氏,直到诺曼民族征服英国后,英国才开始逐渐有姓氏,而且,这些姓氏大多是由诺曼人把自己原来居住地的地名作为姓氏带入了英国。
英语姓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圣经》中的人物名和基督教中的圣徒名。
另外,在当时,以自己崇尚的动物为姓也是一种习惯,如:fox(福克斯)。
也有一些姓氏是来自祖先从事的职业,如smith(斯密思)。
对祖先的相貌、身材等方面的描述也成为英语姓氏的来源之一,如,peter strong。
甚至连自然现象也成为英语姓氏的来源之一。
英语民族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使其文化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姓名称谓语领域中的表现为,英语的姓名称谓语具有非正式和自由的特征。
例如,英国人将自己的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
面;即使辈分不同,也可直呼其名;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
这一点与中国相反,中国人的亲属姓名系统非常严谨,这一点可以从中国人的族谱、家谱中看出。
3 英语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swan(天鹅)被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诗人,这是由一个希腊神话而得来。
oyster(牡蛎)被用来形容沉默寡言的人,因为在英国的肯特郡,那些总是将口闭得紧紧的牡蛎被认为是质量上乘的。
英国人认为,lion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语习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如,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等。
owl在英语中被看成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方人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因此总是将其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如,crazy as a bat。
peacock(孔雀)在英语中则是完全被否定,被用来形容那些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如,the young peacock (年轻狂妄的家伙)等。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和最活跃的成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词汇的意义分为字面意义和深层涵意两种,前一种为词汇的直接意义;后一种为词汇的附加意义,也就是词汇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掌握该语言的词汇的字面意义,更要掌握其文化内涵,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有可能会遭遇尴尬,甚至还有可能会犯严重错误。
参考文献
[1]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 刘慧霞.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7).。